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是遇到这种婆婆,这女子也是倒了血霉,温柔自己颇为看不惯,就连老陈氏有时候见对面打得太狠了也会劝几句,奈何还是人家的家事,他们也帮不了许多。

    大槐村的事情对赵九福的生活并无影响,反倒是让他读书的日子清净了一些,只是经此一事,赵九福倒是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个礼法至上的时代,在这个年头有些罪名是要人命的,就像是不孝,忤逆,在现代几乎要消失的词语,现在却能要了一个村子的命。

    赵九福不知道相比起礼法缺失的现代,这种惩罚是好是坏,但他却明白自己比如融入这个世界,如果一味的跟主流礼法对着干,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倒是万分感激自己有一对疼爱自己,并且较为通情达理的父母,若是真遇到无理取闹的那种,他真不知道自己考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了。

奖励() 
赵九福说要读书;是真的开始认真的读书;他虽然顺顺利利的通过了县试;甚至还取得了县案首的好成绩;但他对自己的本事心知肚明,要说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那是夸张了。

    作为一个老底子还是普通人的考生;只有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光凭着穿越者的光环可没办法顺堂一辈子。

    府试与县试不同,虽然考试内容也不出帖经、杂文、策论三场;但分别考的是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前两者赵九福是熟悉的;政见时务却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这一点并不奇怪,这年头除非是有家族背景的,或者是官员后代,不然想要接触也难。

    胡秀才一开始也没料到赵九福能一路顺畅的考了过去,他们这一年统共有五个学生参加,但最后通过县试的只有两人,另一个比赵九福足足年长了十岁,名次却不如他。

    等赵九福顺风顺水的考了过去;胡秀才倒是后悔起来自己做的准备还不够;早知道这孩子学识这么扎实的话,去年就该让他参加才是。

    对于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胡秀才也是着实用了心思;在赵九福考过了第三场的时候;他就托人从衙门弄了一些邸报出来。

    别小看这些邸报;虽说是旧报纸吧,但上头写的都是朝廷的公文,说的也都是政见时务,如果不是胡秀才在戴河镇扎根多年,恐怕还没办法弄到这些东西。

    拿到手之后胡秀才就转手偷偷给了赵九福,不是他偏心,而是另一个学生考中之后也没去他这边拜访,他就是有心也不能上赶着吧。

    赵九福如获至宝,回到家中之后就闷头研究起来,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可是比光读书有趣多了,不只是能知道现在的朝廷方向,更能摸到一些朝廷重臣的姿态。

    也许对于现在的赵九福而言,研究朝廷方向和朝廷重臣是早了一些,但既然要走科举这条路,多知道一些总比少知道来得好。

    再有一个,在封建社会大臣们的思想品德,基本上也是跟着当朝皇帝来变化的,上下差距甚远的事情绝少发生,除非这个大臣是不想要前程了。

    除了一些官员的升迁变动之外,邸报中关于兵祸的也不少,比如去年二月份的邸报之中明确写着,东虏入犯辽沈地方,欲行窃掠出境之事,幸辽沈官兵奋勇攻击,在阵斩首一百二十一人,我军伤五十人,阵亡五人,圣上抚恤。

    这样的兵乱并不少见,赵九福一直生活在较为安稳的戴河镇,以至于他几乎都忘记了这个时代的国家都不□□定。

    不过从头至尾翻下来,他倒是微微松了口气,至少现在大周朝看起来还是较为强盛的,虽然边关常有动乱,但都是非常小型的那种,无一不是被边关将士狠狠反击。

    而大周朝之内更是安稳,小偷小摸的不少见,但能上邸报的那种大乱子却没有,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中央朝廷的控制力还十分强大,并且国内阶级矛盾并不激烈,所以百姓安安稳稳,没有出现军士作乱,或者农民揭竿而起的情况。

    再往下看,果然如他猜想的一般,大周朝也有受灾的区域,比如去年八月份辽东三万洪山堡猛风猛火齐起,烧毁官民房屋共计三百四十二家。

    再比如今年正月的时候,云南地震,有裂开处十余,开裂达二十余丈……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灾害,最后都会归类一句圣上体恤,拨款赈灾。

    赵九福不知道这些款项是不是落到了实地,但从戴河镇这些年也没听闻哪里有百姓流离失所,当官的就算有小贪也不敢肆无忌惮,可以窥见当今必定还算圣明。

    这么想着,看完了邸报的赵九福倒是心情不错,虽说乱世容易出英雄,但他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让家里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个好皇帝,百姓们的日子总是会轻松许多,这么琢磨着,赵九福也就把大槐村一对不孝顺夫妻引发的惨案抛到了脑后。

    苦读的日子过得飞快,大约是被大槐村的事情吓到了,以至于陈家村这些天安稳的很,不说关起门来如何,至少大家出门都不敢大小声了。

    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赵九福家来了个衙役,通知他第二天去衙门一趟,县太爷要见一见他们这一批的县试考生,当然,只有最后成功上榜的那五十人。

    对此老赵头兴奋异常,要知道他从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里长,还是隔着好多人的时候见过一面,谁知道现在他儿子要去见县太爷了。

    赵九福倒是不意外,毕竟按照习俗县太爷也会见一见县试的考生的,这一次若不是大槐村的事情来得突然,也不会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要知道再过几日的话,他们这群考生怕就要出门却参加府试了,县太爷总不能拖到明年。

    第二天,老赵头又连着赵老四一起赶着牛车,一路把赵九福送到了衙门里头。

    赵九福到的时间不算早,他一眼就看到自家熟悉的那位师兄,谁知道没等他走过去,那师兄去转过身去不再看他,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赵九福微微挑眉,心中想着大约是两人的名次相差甚大,他年纪小却是第一名,这位师兄年纪小却吊车尾,以至于心里头不平衡了。

    于是他也就懒得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冷屁股,索性自顾自站在那边,没有人搭理他就自己默默背书,将周围的人都当做了背景墙。

    县太爷进来的时候就瞧见这样的场景,只见赵九福的个子是这一批考生之中最矮小的,脸色却最为镇定,微微垂着眼皮子一脸淡然,就是他最喜欢的那种处事不惊的模样。

    县太爷心中微微一笑,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些,等众位考生行了礼才施施然叫起,还笑着说了一句:“不错不错,都是我戴河镇出色的儿郎,本官预祝诸位学子前程似锦,有朝一日你们得了秀才功名,也就不用再向本官行礼啦。”

    众人都谦虚称不敢,县太爷微微一笑看向了赵九福:“这就是这一届的县案首吧,果然是年轻才俊,一表人才。”

    “大人谬赞了,学生比起诸位同窗还远远不如。”赵九福也随大流谦虚了一句。

    “难得你少年成才,还能沉得住气。”县太爷又说了一句,顺着这话茬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无一例外都是前十名之内,可见这位县太爷看重的人也不多。

    问完之后,县太爷才开口说道:“四月府试,诸位还得继续努力才是,本官特意准备了程仪,盼着诸位能为我戴河镇争光。”

    每一年的府试,院试,都是各个府市县镇的较劲时刻,若是能出几个出色的学子,不只是名头上好听,当地的县太爷考评也会更好一些。

    正因为如此,这位县太爷才会抽出时间来见这些连秀才都不是的学生,不然的话以他现在的地位,哪里需要对他们客客气气的。

    送完了程仪,县太爷也没有久留他们,很快有人送了他们出去。

    赵九福拿着自己的那一份走出衙门,那是一个绣工精致的荷包,拎着却沉甸甸的,他心中有些猜测,却见有人居然出了衙门就打开了荷包来看。

    赵九福有些无语的看向那个人,这还在衙门门口,衙役都还在看着呢,那人直接看了不说,还对旁边的人问:“我是一两,你那个里头有多少银子?”

    幸亏他那同伴不是没脑子的人,脸色不大好的回了一句:“无论多少,都是大人体恤我等的心意,吴兄,我家中有事就先走了。”

    赵九福也赶紧走到老赵头他们的牛车旁边,生怕被那人抓着问有多少钱。

    老赵头这会儿倒是兴奋的很,见他出来就笑着问道:“阿福,你见着县太爷老人家了吗?”

    赵九福点了点头:“爹,县太爷大人一点都不老,看起来就跟大哥差不多。”

    老赵头一听,笑骂道:“哎,人家年纪轻轻就是县太爷了,你大哥白长了这么多年纪还没活明白,整天都要我跟你娘帮他拿主意。”

    赵老四已经开始赶车往回走,听见这话笑道:“爹,有您和娘在,我们哥几个才放心。”

    谁知道这马匹拍在了马蹄子上,老赵头没好气的骂道:“老子辛苦了一辈子养大了你们几个,现在媳妇也给你们娶了,房子也给你们造了,还得给你们操心一辈子才算了啊?”

    赵老四无奈的向赵九福求救,赵九福立刻取出自己的荷包来,笑盈盈的说道:“爹,你看这是什么。县太爷给我们每个人送了程仪。”

    “还真有啊。”老赵头忍不住兴奋起来,“咱们快走,等没人的地方再打开看看有多少银子,哎,怪道刚才一群家伙咋咋呼呼的。”

    等车出了城走在了无人的小道上,赵九福才打开荷包一看,这一看他倒是惊讶起来,里头竟然放着十两银子,这年头吃粗粮的话,一两银子就够一个人生活一年了。

    “我滴乖乖,县太爷可真大方。”老赵头忍不住说道。

    赵老四也跟着说道:“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