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相杜允文,因着倾向于分管文化教育等事,故而礼部、翰林院、国子监、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理藩院等多是听从于杜允文,除此之外,工部那边,也是由杜允文掌控。

    至于副相陶明哲,却是将刑部跟大理寺,牢牢把控在手里。

    要知道吏部之事,虽然孙惟德并不会仔细过问,事事操心,但吏部的奏折,却是直接越过他,被季铭送呈了元化帝,他又如何不恼。

    “师祖,吏部不是素有惯例,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任用,才需奏呈陛下么?弟子不过是从五品,怎会”

    顾云浩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直接问了出来。

    闻言,孙惟德面色稍缓,解释道:“话虽如此,然如今户部不是税改么?故而调入户部的官员,只要是从六品以上,都是要经由内阁审定,再上折禀奏陛下的。”

    “师祖,难道上次调任,仅仅是弟子一人?”顾云浩又问。

    虽然户部人多,但他记得与他前后脚进部里的,好似还有另外两人才对。

    听闻顾云浩这话,孙惟德也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如此,当时共有四人才是。然而,却只有你一人,去了闽省清吏司。”

    说到这里,孙惟德还是有些不忿。

    “看来那吏部邓仕建是嗅到什么味了,这般急不可耐地往上贴。”

    突然听见孙惟德说出这样一句话,顾云浩不由心中一紧,随即稍一思量,更是觉得惊诧万分。

    邓仕建,吏部的尚书,自顺德年十四年入阁,虽然算不得内阁的老资历,但人家乃是吏部尚书,管着整个华朝官员的升迁任用,地位绝对非同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邓仕建邓阁老,却亦是他们越省巡抚邓仕文的兄长。

    一家两兄弟,一个是内阁大佬吏部尚书,一个是地方大员越省巡抚,邓家的权势,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而这位邓仕建,却是右相一派的关键人物。

    因着孙惟德在升任宰相之前,便是当时的吏部尚书,顺德十三年,孙惟德官拜右相,吏部尚书之位空悬,吏部诸事仍由孙惟德做主。

    直到顺德十四年,孙惟德建言顺德帝,宰相手中权柄过甚,未免处事偏颇,不便再主政六部,还顺便推荐了当时的吏部左侍郎邓仕建。

    可以说,邓仕建是孙惟德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

    甚至连邓仕建的弟弟邓仕文,亦是托了右相一派的权势,方才能那般迅速的提拔,以致如今官至正二品大员。

    照理说,这邓氏兄弟二人,应该是绝对的右相一派,乃是孙党的中坚力量才对。

    怎么现在邓仕建却是会如此行事?

    要知道顾云浩乃是江程云的弟子,因着江程云并无入京争权之心,顾云浩便成为了孙惟德最为看重的弟子。

    而现在户部那边缺人手,吏部竟然是将顾云浩调入了户部。

    需知如今的户部虽然看着风光,前途似锦,但也是危机重重。

    而且,这位邓仕建邓尚书还一字都未向孙惟德透露,后面竟是直接递交了奏折,由季铭呈交御前了。

    这邓仕建如此行事,实在是不太像攀附孙惟德的样子了

    毕竟于公,按着内阁宰相的分工,吏部之事,是应当呈交右相孙惟德知晓之后,才御呈元化帝。

    于私而言,这邓仕建既然为右相一党的官员,而顾云浩好歹乃是孙惟德看重的弟子,将顾云浩调往户部,也是该跟孙惟德言语一声才对。

    最后,却是在奏折呈到元化帝面前之后,吏部左侍郎孟盛才私下跟孙惟德提及这事。

    这里面的事情,看来还真是不简单啊!

第158章:右相之争() 
细细思量了他经翰林院调任户部之事。

    得出的结论;却是令顾云浩心中一颤。

    难道说

    吏部已经脱出了师祖的掌控了么?

    要知道当初于顺德一朝;孙惟德在吏部主政经营多年;后面虽然官拜右相;但现今吏部的许多官员都曾是他一手提拔培养。

    而且;于内阁三位宰相的分工和权势划分来说;吏部也一直都是由孙惟德负责。

    然而如今;孙惟德一手提拔起来的吏部尚书邓仕建,却是直接越过了孙惟德去。

    这里面的事情,就很是值得人玩味了。

    “季阁老那边”

    顾云浩思忖了许久;方才开口说道:“难道陛下果真有意让季阁老再进一步?”

    如今季铭已经身为阁老,又主政两部,还兼任这新政的总裁;其权势日盛;早已不似顺德一朝那般蛰伏。

    现在的内阁,局势只可能更加微妙。

    要知道副相陶明哲跟左相杜允文;都因在之前的夺嫡之争中站错了位置;如今是不为元化帝所喜的。

    内阁的三位宰相;便只剩下右相孙惟德一人了。

    最近这些日子;朝中都有传闻;言及季铭在不久之后;便会官拜宰相。

    毕竟季铭如今在朝中已是风光无限,在内阁之中的地位也随之直线上升,也难怪朝中会有人心浮动。

    季铭将会成为下一位宰相;这件事是极有可能的;但是一朝只得三位宰相,眼下三位宰相的位置上都是有人的。

    不论是左相杜允文,还是副相陶明哲,亦或是顾云浩的师祖右相孙惟德,这三人可都不是简单的角色。

    如果元化帝果真有意让季铭更进一步,官拜宰相,从而全力主持新政之事,那么又是准备让这原本的三位宰相谁退下来呢?

    左相杜允文虽然在夺嫡之中站错了位,但现在左相一派却是跟那些世家大族关系非常,杜允文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守旧派之中的核心人物。

    要知道新政之策,本就极为损害守旧派的利益,若是现在为了让季铭更进一步,而去动了杜允文,那势必是更会激起那些世家大族们的反抗之心。

    故而,在顾云浩看来,虽然杜允文曾经站错队了,现在跟豪门世族们勾勾搭搭,让元化帝心生不满,但是在如今这个时候,他那左相的位置却是最为安稳的。

    新政目前才只开始最基本的税改,元化帝不会在这个时候与守旧派决裂,如此便不会轻易去动杜允文。

    如此一来,季铭即便更进一步,只怕不是副相,便是右相了。

    想来季铭也是预料到了这一层,故而才这般强势。

    虽然都是宰相,但副相却是从一品,若是要大权独揽的话,自然是右相的位置更合适一些。

    这么说的话,也难怪内阁的风向变了,甚至连吏部都开始往季铭那边偏。

    毕竟若是季铭要成为下一任右相的话,那么师祖孙惟德的地位只怕是不稳了。

    思及至此,顾云浩亦是觉得心中烦闷难当。

    要知道当初夺嫡之争,左相跟副相都曾牵扯其中站错队,现在却是地位稳固,而师祖一直乃是纯臣,如今却步履维艰。

    “季铭如今虽然大权在握,但总归上面还有老夫跟杜允文他们压着,若是真预备如你当初的新政之策那般继续下去,季铭那老东西更进一步是必须的。”

    言及季铭拜相之事,孙惟德却是一脸的平静,好似此事根本与他无关一般。

    “师祖,弟子没有想到事情会”

    说到这里,顾云浩却是有些说不下去了,最后慢慢地沉默了下来。

    他却是没有想到,新政之事施展开了之后,事情会变得如此复杂。

    虽然知道此事必然是困难重重,但顾云浩从没想过,会因着自己的新政之策,反而影响到自己师祖的地位。

    新政乃是他此生所愿,而师祖却又是他尊敬爱戴之人。

    顾云浩只觉此时心中五味俱全,一种说不出的焦虑困苦之感随之在心中弥散。

    吏部尚书邓仕建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他此刻也是能料到一二。

    要知道孙惟德只有一子,早年却因病去世,留下唯一一个孙子,现在却还年岁不大,而且又是个散漫的性子,不预备踏入官场。

    而孙惟德虽然门生故吏颇多,但真正重视的弟子,只有淮安江程云一人。

    但这江程云却是个无心入京争权夺利之人。

    因此,孙惟德虽然身为右相,在朝中权势不小,但实际上其实并无什么后继之人。若是孙惟德年老还乡,右相一派群龙无首,那么原本作为吏部尚书的邓仕建,必然会全盘接受孙惟德在朝中的势力,成为右相一派的领头人物。

    毕竟邓仕建原本就是右相一党的关键人物,不仅身居高位,还入了阁,是内阁九位大佬之一。此外,又有一个为一方大员的兄弟。

    如此,是极为有可能更进一步的。

    但是顾云浩的出现,却是打破了邓仕建原本的设想。

    即便江程云无心争权,但孙惟德却是极为看重顾云浩,甚至亲自为他举行冠礼。

    孙惟德虽然现在已经年纪不小,但身体康健,轮到告老还乡还有好些年的时光,说不定这些年里面会有些变故,以至于让邓仕建有些坐不住了。

    顾云浩猜到邓仕建的心思,而孙惟德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此事虽然有些棘手,但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吃了口茶,孙惟德平静地道:“季铭他是个有心思的人,但此事上,总归还是有些着急了。”

    “老夫立于朝堂数十载,这些年来,不仅是他季铭,就连杜允文跟陶明哲,都巴望着老夫倒下,他们好更进一步,何惧于此?”

    孙惟德说这话时,虽然一如往常般的语气,但顾云浩却是觉得,此刻的师祖,仿佛有种说不出的豪情和傲气。

    对于孙惟德的话,顾云浩自然是深信不疑。

    不仅是因为孙惟德乃是他的师祖,是他敬重之人,也是因为他相信,孙惟德有那个实力。

    要知道,孙惟德乃是与顺德十四年官拜右相,到了今日,已经是将近二十年了。

    二十年的为相生涯,即便在当初的夺嫡之争中,仍能不站队的全身而退,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