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8章:令人眼红(一更)() 
顾云浩回京之事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要知道在八年前;季铭倒台之前;为了攀扯上孙惟德;曾放出风声;言及顾云浩乃是新政细则的拟定者一事。

    就在那个时候;顾云浩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勋贵守旧派的圈子。

    眼看着元化帝已经逐步掌控了朝局;又突然传召顾云浩回京;且好死不死的还是去担任户部左侍郎。

    这分明是又要开始新政啊!

    不少人都由此推断出来元化帝的心思,瞬间朝中众人都是议论纷纷。

    有那些眼红羡慕顾云浩好运气,不仅能得到右相孙惟德赏识;又能被元化帝重要的。

    有察觉到顾云浩今后前景不错,开始想要提前投入账下效力的。

    更有那些不满新政,开始惴惴不安的。

    但无论什么态度;顾云浩回京之后;瞬间成为了京中的风云人物。

    要知道他现在也才三十出头,却已经担任了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又乃是孙惟德一党的重要人物;眼下元化帝似乎更有意让其准备新政之事;若无意外;今后势必平步青云;入阁拜相亦是不在话下。

    对于顾云浩而言;他却是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些的。

    自从猜到元化帝身体不大好之后,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户部,竭力准备新政事宜。

    即便是杜允文等一伙守旧派屡屡发难;他却也是充耳不闻;全然不在乎的样子。

    毕竟眼下元化帝已经将军队那边尽数掌控在手里,此外民意为邸报所控制,而余鑫又是邸报的负责人。

    就连最有威胁的平王跟蜀王,此刻也是被拘禁在皇陵去为先帝守陵。

    眼下的勋贵守旧派们,已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只得虚张声势,他是懒得费功夫与其相争。

    只是杜允文等人最近却是憋闷不已。

    先是向顾云浩发难,不想元化帝处处回护此人,所有他们相尽理由弹劾的奏折送上去之后,全似如同石投大海一般,元化帝却是直接搁置一旁,全部留中不发。

    而顾云浩本人,也如同一个弥勒佛一般,端立朝堂,丝毫不见动怒,只听着他们弹劾就是。

    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实在是让他暗恨不已。

    这两日更好,不仅是顾云浩充耳不闻,元化帝装聋作哑,就是连孙惟德那个老祸害都出来搅局。

    竟然来个以牙还牙,不论是谁,只要弹劾顾云浩,隔日都必遭都察院弹劾。

    虽然这里面的事情有真有假,但实在是恶心人啊。

    七月中旬,朝中不少官员都收到了一个帖子,邀其于月底至顾家观礼。

    看着这个帖子,官员们,特别是右相一派的官员们都是纷纷揣度其背后的用意。

    无他,只是因着这个帖子邀他们所观的礼,却正是右相孙惟德重孙孙海帆拜顾云浩为业师的拜师礼。

    论理来说,虽然这个时代看重师徒之情,其中最为重要的乃是业师,读书人拜下一位业师,都是要颇为隆重的举行一个拜师礼。

    只是却还是远远达不到要这样大邀群臣观礼的程度。

    当然,这次拜师礼的两个主角,顾云浩跟孙海帆,那都是身份极为特殊的。

    一个是右相一派当前最为出众的弟子,亦是孙惟德最为看重之人。

    一个乃是孙惟德唯一的重孙,孙家未来的掌舵人。

    这样的组合,即便是并不那么重要的拜师礼,也是让京中的官员们重视起来。

    思维迟缓一些的官员则是把其当成一个讨好右相跟顾云浩机会,开始思量着当日能怎样引得顾云浩跟孙惟德二人关注。

    至于那些心思活络的,则更是看出来这场拜师礼的背后之意。

    这分明就是将顾家跟孙家紧紧的牵连在一起的一种手段罢了。

    右相孙惟德一向看重顾云浩,眼下孙家后继无人,孙惟德便直接大力扶植顾云浩,而这场拜师礼之后,孙海帆又将成为顾云浩的弟子,待顾云浩走上高位之后,将又会返回来回护孙海帆。

    右相是借着这一场拜师礼,在暗示整个华朝官场,他已经选定了顾云浩接手右相一党,成为他孙惟德的接班人。

    只怕在此拜师礼之后,孙惟德便要开始着手将手中的权柄慢慢地转递给顾云浩了。

    一想到这里,官员们更是眼红不已。

    眼看着顾云浩方才三十出头,就已经身居正三品侍郎之位,看着今次回京的架势,显然还是很得元化帝看重,称得上是简在帝心之人。

    现在更好了,权倾朝野的右相孙惟德,更是直接要让其接班。

    只是眼红虽是眼红,但都不是傻子,当下朝中官员们眼见顾云浩前途似锦,都是急急想法子能投身在顾云浩门下效力。

    虽然此事在京中的官场之中引得议论纷纷,但顾云浩眼下却是丝毫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些。

    最近这段时间,他确实忙极了。

    虽然八年前,季铭主持新政之时,户部将全国田册清理了一番。

    但身处侍郎之位后,顾云浩方才发现,当初钱卓然主持的清理之事,其实并不彻底,各地仍是还有瞒报田地的情况。

    加上后面勋贵守旧派们反扑,新税制仅仅是才开始实行就被急急废除,眼下已经过去了八年,勋贵世家们在这八年里怎么可能闲着,又是开始重新想着办法的瞒报田产,逃避税赋。

    只是虽然前次的清理并不再能作为今次新税制的依据,但也比没有强,顾云浩令各司翻找当初的清理登记册子,再加上各地上报的收税田册,以及立朝之初的存案,一起核对全国田产。

    在这样的忙碌之中,事情也是进展的颇为顺利。

    九月底,全国田产的第一次核算已经基本完成。

    余下的便是下派官员奔赴各地进行实际的抽查了。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避免出现纰漏,顾云浩特意请奏元化帝后,分别从各处抽调官员近百余人,分为三十个核对检查组,下派至各省抽查田产核算情况。

    此外,又从都察院又抽调官员三十人,分别随同各组奔赴华朝诸省,专司监察事宜。

    十月底,全国的田地清理的抽查工作基本完成,其中发现的问题还是不少。

    顾云浩令各省分列详情之后,又从中择取几起较为严重的瞒报贪污之事,于大朝会之日向元化帝禀奏,一并弹劾涉案官员。

    顾云浩心知,即便是现在元化帝大权在握,新政十拿九稳,但必然还是会有不少阻力。

    眼下勋贵守旧派们虽然手中再无什么实权,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不定便会想着法子的生事。

    现在新政还未正式开始,仅仅是一个准备阶段,那些勋贵守旧派们虽然不会轻举妄动,但却是会一步一步试探顾云浩在新政之事上的底线。

    现在刚刚清理了全国田地,发现了不少问题,若是他畏手畏脚,含糊了事,今后那些人就会变本加厉,最后必然损及新政的效果。

    顾云浩早早就想清楚了这些,亦是决定要借着此次田地清理,好生处理一批大胆生事之人。

    如今时间紧急,必定得要手段强硬,以雷霆之势敲定新政之事才可。

    为此,他自然要行事果决狠辣一些,更是毫不介意手上沾一些血腥,做些杀鸡儆猴之事。

    元化帝跟顾云浩在新政一事上早有默契,见着顾云浩上本弹劾,当下大发雷霆,直接下令,涉案几名官员一律诛灭三族。

    此事一出,满朝官员皆是心下明了了两件事。

    其一,他们的皇上元化帝,是打定了心思要重新推行新政,且此次再无什么可以阻碍此事了。

    其二,户部左侍郎顾云浩,这个实打实的新政派已经简在帝心,成为元化帝新政一策上的刀锋,加上此人行事果断狠辣,是个很不好惹的人物。

    一时间,顾云浩狠辣的名声在官场中慢慢传扬开来。

    无论如何,见着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想,顾云浩却是心满意足的很,即便是现在已经凶名在外,也是挡不住他脸上的笑意。

    就这样紧赶慢赶,在顾云浩的统御下,户部各司总算是提前完成了任务。

    十一月底,顾云浩上折,向元化帝细述了全国田产的总体情况,并借此估算出来年在农事上的税入。

    这样的行事效率,自然是很让元化帝满意的。

    看着顾云浩估算的税入数字,元化帝更是满意非常。

    十二月二十日,乃是元化十二年最后一次大朝会,基本上这一天过了之后,各衙门就将要封印,准备过年了。

    因着到了年底,各部的政务也都忙得差不多了,一时间也并无什么要事需在朝会上禀奏,故而,官员们都是只等着元化帝下令散朝,便准备回到衙门里整理一下手头的杂务,就混两天日子等过年。

    然而,就在这时,元化帝却是出言道:“今日朝会,朕有一事,知会众位爱卿。”

    这话说的很值得人琢磨。

    一般来说,在朝会之时,涉及政务之事,帝王一般都是会说与大臣们‘商议’,虽然这个‘商议’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基本上都是皇帝说什么是什么。

    但这样的说法,却是更为体现君主心胸宽广,在政事上博采众议。

    眼下元化帝却是用了‘知会’二字,分明就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让官员们知趣一点,不要在此事上多嘴多舌。

    有此可见,此事不仅是元化帝圣心已定,更是一件极有可能引得朝臣议论反驳之事。

    就在官员们思绪纷飞的时候,却见许斌恭敬地捧出了一道明黄的玉轴圣旨。

    见状,官员们不由暗暗吐血。

    感情不是‘知会’他们,却是连圣旨都已经下了。

    只是心中虽然无语,但这太和殿内,都是在朝为官多年之人,心理素质也还不错。故此,一见着圣旨,便连忙纷纷跪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