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人可能要说了,和田玉算什么,后世炒的最热的明明是翡翠!

    确实,翡翠在后世的热度比起和田玉确实名气大了不少,可人家顾毓铮就不买账了。

    不就是西太后老佛爷喜欢翡翠么,在那之前的几千年,华夏人推崇的玉里,可没这个品种。

    而且就因为这股对翡翠的狂热,老缅赚了国人多少钱。同样都是好玉,凭什么要舍自己的东西而去捧别人家的。

    想得太远,思绪还是回到顾勇军的信,下面说的就是回复老婆买特产的事。

    耿霜泠知道顾勇军身上没什么钱,当时就特意汇了点过去,他在信上说自己看到信的时候时间也不多了,就少少准备了些让张志强一并给带来了。另外他所呆的驻地物产比较贫瘠,没什么好送人的,新鲜的蔬果路途遥远也不好运输,干脆又把钱给了在新疆的战友,让对方多买点新疆特产的干货,到时候给寄回来。

    对于这个安排耿霜泠没什么意见,总归东西能拿得出手就行。

    继续往下看,信到这里,才说到张志强的事。

    顾勇军在部队多年,他自己不能每年回来,但同乡战友不少,探亲时间分散开来每年都要回去那么一两个。

    这些人大多都是乡下或县里的,现在的交通不发达,火车只通到省城,之后还要到公交站坐车才能到于水市,等到了市里再往下赶往往都已经没车了,就要找地方住宿吃饭。

    耿霜泠家在城关市区,地头也熟,得了丈夫的信儿,每年都要帮忙接待安置那么一两个。

    这种事在耿霜泠看来也没什么,这时候的人都还讲究“出门靠朋友”,总归不过是请顿饭找个住所的问题,甚至是平时有些什么小困难能帮也就帮了。可这回张志强的事还真是个问题。

    张志强这次回来,不是探亲,也不是转业,他是退役了。

    同样都是离开部队,转业是安排入地方工作,还是吃的公家饭,算工龄的,而单纯的退役呢,就要靠自己找饭吃了。

    顾勇军信里大致意思就是,部队里出了个事故,张志强所在的班组整个都被牵连进去了,他虽然本人没什么大问题,但部队的制度条例和外界不太一样,他这人性格比较活络,之前结交的人不少,大家帮了不少忙,最后没摊上大事,但部队是不能继续呆了,直接退役回原籍。

    张志强出生的村子本来就穷困偏僻,当兵没几年父母就去世了,现在家里再没什么人了,这次回来根本没地方去,顾勇军让耿霜泠给看看能不能帮忙找个工作什么的,临时工也行,让他先挣口饭吃。

    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拜托给她,耿霜泠一方面气顾勇军又给她揽事,一方面也实在硬不起心肠。这可不是请顿饭的事,要怎么办呢?

    耿霜泠心里想着事,脸上又不好露出难色,看张志强还在等着她发话,知道这人也是心里忐忑着呢,忙推让着先吃了饭再说。

    毕竟是丈夫交代的事,不到万不得已耿霜泠也不会真放手不管,无论怎样,总要先试一试,至于后面怎么安排先问问他本人的意思吧。

    “志强兄弟,你别担心,回了于水就等于是到家了,嫂子我没什么大本事,但你是我们家勇军的兄弟,总不会让你饿着,你暂时先去招待所住下,钱不够的话我等下给你拿点先用着,至于找工作的事,你自己是什么个想法?”

    张志强这次碰上的事算是一大坎了,一路回来心里七上八下也不知道顾家嫂子愿不愿意帮忙。

    他在为人处事上确实比顾勇军要活络一些,也懂察言观色,求人办事哪那么容易,并不太想麻烦耿霜泠。

    对于顾勇军的安排,他本来已经婉拒了,后来临出发的时候,顾勇军说自己已经在信里交代妻子了,他也相信张志强能养活自己,但万事开头难,有人帮忙总是好一点的,张志强想想也对,能少吃点苦总是好的,那就看耿霜泠的意思吧,现在看耿霜泠也有要帮忙的样子,他心里除了感激也没什么要求好提。

    “嫂子,我学的东西和勇军兄弟差不多,手上的活计也不赖,刚才我过来的时候就观察过了,市里的自行车好像不少,我知道找工作不方便,嫂子就帮我找个便宜点的房子租下来,我身上还有一点积蓄,您就帮我指个合适的地儿,我蹲路边给人修补自行车之类的应该能混上饭吃。”

    耿霜泠愣了下,这还真是个心思活的,这么快就找到路子了。人也自觉,知道尽量不麻烦别人,只要人自己识相,好工作没有,糊口的活计还是能想点办法的。帮忙的心意不由加重了几分。

    “你那点积蓄就不要提了,我还不知道啊,你们当兵那点津贴能有几个钱,不过你说的修自行车也是个办法,只是这样的活计,风吹日晒的蹲路边也太辛苦了。”

    张志强忙接道:“没事,我山里出来的,又在部队里锻炼过,不怕吃苦。”说完看旁边的顾毓铮正埋着小脑袋扒饭,就将菜碟往她的方向推了一点。

    小家伙抬头对他笑一笑,又埋头继续扒饭。虽然没肉,现在的大米也好香啊。

    顾毓铮默默观察他好一会了。

    这个人,受牵连回老家,多年奋斗成果转眼间就重头再来,换个人可能要怨天尤人,心绪不平了,而现在看他,心态还算平和,可见心性上是把得住的。

    知道靠自己找路子挣钱,那为人就不是爱占人便宜的。顾勇军在部队是搞机械的,与他学的差不多,那张志强应该也懂机械,一路走来看到自行车就能想到修自行车挣钱,说明他胆大心细,知道利用上自己的强项,从大型机械换到小自行车,能屈能伸,也不强求铁饭碗,而且刚才还会注意到她没吃什么菜,特意把菜碟推给他,不错不错,这是个可用的人啊!

    妈妈又会怎么安排呢?

讨教() 
吃完饭,耿霜泠考虑到张志强坐了那么久的车,就让他先去招待所休息,行李暂时放在家里,只要带上随身洗漱用品就行,等养足了精神再来谈其他。

    张志强明白,让人把行李直接都放这,就说明耿霜泠愿意接受交托,把他的事放在心上了,他也就不多想了,很爽快地接受了安排。

    等一切办妥,耿霜泠又去找张小英核对当天账目和安排明天的活计。

    最近生意好得不得了,活计多得数不过来。

    面对越来越多的订单,张小英与王桂香现在每天都乐滋滋地加班到深夜,就这还是被上门要货的人催个不停,为了应付这些,前几天耿霜泠又让张小英回家找了个信得过的小姐妹一起来做工。

    钱赚得多了,她也舍得投入更多,特意去租了一间房给张小英她们当宿舍,原先的房子里现在又只有母女两住着了。

    把今天的事忙完,顾毓铮和耿霜泠一起躺在床上聊起了天。

    耿霜泠的观点和耿外婆一样,小孩子年纪小归小,上了学就要开始明理了,不能随意糊弄,所以她不会和一般的家长一样,拿着年纪当理由,不让孩子听家里的事,偶尔还会和女儿聊上几句,对于女儿的意见也会给予一定的尊重。

    采纳不采纳是一回事,起码不能让孩子觉得大人不把他们当回事吧。

    这对于顾毓铮来说当然是个好事,意味着她有了表达自己的途径,可以小范围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赢得更多话语权。

    反正是亲妈,只要说话别太出格了,还能把她当怪物不成?

    “妈妈,真的要让张叔叔去摆摊修自行车啊?”

    耿霜泠叹了口气:“修自行车赚口饭吃是有的,只是不说干这活的辛苦,你张叔叔一个大男人,年纪也上来了,还没有成家,就靠这个也不是长久的事啊。”

    顾毓铮翻个身,看着妈妈,眼睛亮晶晶的:“妈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修自行车赚得太少了,会娶不到老婆啊?”

    耿霜泠笑着去捏女儿的小脸:“你这孩子怎么什么都知道,别说都是舅公舅婆教你的啊,妈妈可不信。”

    “哎呀,不要捏啦!”顾毓铮扭着小身子躲闪,“妈妈,我觉得张叔叔人很好啊,修自行车不好,你不是说做生意忙不过来么,让他来啊,你给他发工资,他就有钱娶老婆啦。”

    “呀,我们家囡囡这么聪明,这主意都能想出来。赶紧睡觉!”耿霜泠轻拍下女儿的小屁屁,自己也不由思考起可行性来。

    自己的饰品生意做出来的东西供不应求,可惜为了保质保量,产能一直跟不上。现在除了自己就三个人,各个方面的人手都有缺,特别是需要对外跑的事情,4个女人,谁干都不合适,目前还是小哥耿征裕在帮衬着,但小哥也有自己的工作,总不能一直帮下去,也帮不过来,确实需要有个男的才更好办事。

    现在的摊子越铺越大,开给伙计的工资加奖金比厂里职工的都高多了,张志强要是过来,自己省心了,他的工作问题也解决了,算得上两全其美啊。

    顾毓铮偷偷睁眼,见母亲陷入思考,看来是把自己的话列入考虑范围了,于是再添一根柴:“妈妈,你想想奶奶,她要是知道你做生意赚了钱”

    对啊!耿霜泠一个激灵,自己怎么又把那老太太给忘了!

    这一个月来,自己也是忙,婆婆上次来没占到便宜,下次还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来了呢,到时候知道自己赚了钱,那还不得又作天作地啊,这些自己又不好和顾勇军说,毕竟是他亲妈,说多了还影响夫妻感情。

    张志强在就不一样了,那老太太欺软怕硬的,自己可不就轻松了。

    这么一想,她也就不再犹豫了。

    就这么办,明天就去和张志强说说去!

    张志强这边的沟通很顺利,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耿霜泠过来和他一说,他就一口应下了,半点迟疑都没有,这让耿霜泠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志强兄弟,你放心,将来要是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