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萌夫-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反之心,荀氏自然是没有的,所以荀彧知道刘表的心意后,也就彻底的放了心。

    “对了,陈留那边,既然将曹操的兵马调出来了,我就不想再让他们回去。陈留我打算让异度去任太守之位。等到淮南拿下了,我会在淮南中挑一个地方,给曹家安排个人,算是安抚。”

    “陛下考虑的很周全。”

    ******

    再说徐州,曹操从徐州撤兵,徐州上下一片欢腾。

    同时收到消息,新州牧荀攸已经在前往徐州的路上,陶谦可以说高兴的一宿都没睡好觉。

    隔日一早,陶谦早早就爬起来关心两个儿子去襄阳的准备进度。

    陶商、陶应其实东西早就准备好了,说实在的也没啥好准备的,就是准备些吃食、衣物,这些下人都会帮着准备。他们一拖再拖的,其实只不过是想要多跟陶谦多相处一段时间罢了。

    “既然,东西都准备好了,那今天就去跟吕将军辞行,明天你们就往襄阳去吧。”陶谦也舍不得儿子,毕竟他的年纪都这么大了,说不好听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闭眼了。可是此事事关儿子前途,这时候,他决不能心软。

    “是。”

    “回头去了襄阳,记得要去州牧府拜访。虽然还没有册封皇后,太子,大家也都还是公子、公子的叫着,可是,你们心里要有数。见到琦公子一定要恭敬,明白吗?”刘表之所以不册封皇后、太子,不把老婆孩子接到长安去,其实陶谦也差不多能想到。现在长安还没有完全掌握在刘表手里,而且长安四面都是敌人,还不如襄阳安全,最起码那里是刘表的大本营,老婆孩子呆在襄阳,他很放心。

    “孩儿知道,一定对琦公子恭恭敬敬的。”陶商、陶应点头。

    “另外还有一个人。你们也要记住,虽然遇到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我听说她是襄阳学院里的算学老师,可能会遇上。”

    “???阿爹说的是谁?”

    “海家大小姐海棠,陛下认得义女。听说他很得陛下的宠,待遇上比之琦公子都不遑多让,你们遇到她也恭敬些。”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两个儿子,陶谦巴巴的去求了不少人,才得到了襄阳那边完整的消息。

    “阿爹放心。儿子们会注意的。”

    陶谦看了两个儿子良久,然后重重点头。

    第二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陶谦亲自将两个儿子送出城。因为之前已经交代的够多了,陶谦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一直看着护送儿子的队伍走得再也看不见了,才抹了把眼泪,回了城。

    陶谦将两个儿子送走没多久,荀攸就在一对护卫的保护下到了徐州。

    且不说徐州这边。荀攸如何‘新官上任三把火’,且说淮南。

    袁术在接到消息,刘表要派兵来围剿他时,就后悔听信袁绍之言,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出头了,可惜为时已晚。现在也只能勉力一战了。

    “刘表派了何人带兵?带了多少人马?会从哪路过来?可打听清楚了?”信息从来都是战争胜负关键所在,袁术虽然本领、能力一般,但是到底也是世家公子出身,这点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对此也很是关心。

    “已经打听清楚了,带兵的人是甘宁甘兴霸和黄叙,那甘宁,听说之前是荆州水贼出身,后来投了刘表,这是他投刘表后第一次带兵,因此具体本领还不是很清楚。黄叙是荆州宿将,虽说年纪不大,却颇通兵法,自身武艺也是不凡。

    这次他们兵马带了三万,不过,属下听说其中只有一万左右是老卒,其他的都是新近招募的新兵应该没什么战斗力。路线?这个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属下已经将夜不收都散出去了,他们这么多人想要隐藏也是不可能,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杨宏是袁术的长史深受袁术器重,这次袁术之所以‘响应’袁绍的号召袭击广陵郡,那也是有杨宏的‘功劳’在内。所以,听说刘表即将大军压境,杨宏也很是紧张,就怕,袁术一个不高兴,到时候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

    “好。”袁术点头,“让他们打起精神,一定要探出甘宁、黄叙的行军路线。”

    “是”见袁术似乎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杨宏偷偷抹了把汗,退到了一边。

    其实,要说袁术对杨宏没有怨怼,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怨怼的同时,袁术却也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再多的怨怼也是没用的。

    眼看着刘表的大军就要到了,他还要靠杨宏帮着他出主意破敌,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能把杨宏怎么样的。

    “主公,属下不久之前得到消息,吕布带兵救援徐州,陈留曹操已经从徐州撤兵。这次刘表来攻我淮南,广陵那边倒还好,之前纪灵将军为了吸引徐州的兵力,领兵一万驻扎广陵还没有撤回,就算是吕布真的带兵来袭,倒也不惧。可是,陈留那边,就怕曹孟德那厮也跟着插上一竿子。”

    “不至于吧,曹孟德之前多有仰仗我袁氏……”说心里话,以前在洛阳,袁术虽然几乎每天都跟袁绍、曹操混在一起,但是内心里他是看不起这两个的,袁绍一个庶子,曹操一个宦官之后,如何能跟他这样尊贵的嫡子相比较?然而,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现在竟然比之那两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这让他心里如何能服?

    “您也说了,那是之前,此一时彼一时啊。”杨宏理解袁术世家公子的傲气,却也同样内心里鄙视,袁术时时刻刻将世家公子那一套放在嘴里。

    “这……”袁术想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

    “当然,曹孟德并不一定就会出兵攻击我后方,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备无患,主公不若给二公子(袁绍)写一封信,请他若是曹孟德从后方偷袭,请他出兵,分散一下徐州、陈留的兵力。”

    袁术默然不语,显然心里不大乐意。

    “主公,虽说老主公之事,皆因二公子而起,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总是袁家亲兄弟,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当初冀州他有难不也想到了你,如今你有难处了,找他帮帮忙也不算掉份……”而且杨宏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只要袁术写这封信,袁绍不管想不想,都一定会帮忙。因为,目前为止公然反抗刘表的,只有他们袁氏两兄弟,若是袁术完了,刘表就会把兵力全部集中到冀州、并州去,到时候,袁绍也别想好。所以,即使是心下再不愿意,为了他冀州、并州着想,袁绍这一次也不会坐视淮南出事而不管。

    历史上,袁术虽然实力不敌袁绍很多,身边却围着袁遗等袁家子弟,再看袁绍,势力颇大,只差一点就统一了中原,却一个袁氏之人都没有。再联想历史上因为袁绍当选盟主带人围攻虎牢关,董卓一气之下,杀死留在洛阳的袁家满门,其中包括袁术一母同胞的亲哥哥袁基,以及袁氏的当家人袁魁等。作者有理由猜测,袁家子弟,对袁绍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怨言的。所以宁肯呆在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出息的袁术身边,也不愿意到袁绍身边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妥协() 
最终袁术还是妥协了。。。

    他亲自动手,给袁绍写了一封信,按照杨宏的意思,将利害关系尽数说与袁绍,并恳请袁绍出兵,替他看着后路的吕布、曹操。

    袁绍收到信件后,跟手下谋士一番合计,倒也没有拒绝。

    就像杨宏所言,袁术现在是袁绍最好的盟友,他需要袁术在淮南替他吸引刘表一部分注意力。

    不过,具体要如何牵扯住吕布、曹操的兵力,冀州还需要一番安排。

    再说徐州吕布。

    荀攸到了徐州后,陶谦将手上的事情跟荀攸做了一番交接,确定没什么事情,就带着家眷以及愿意回乡的一部分丹阳兵回老家去了。

    荀攸忙着接手徐州事务,将事情理顺,也没时间管吕布。

    刘表又没有给吕布下一步的任务,他便每日里除了在徐州到处乱转也没什么事儿。

    这天,他正在营中指导张辽、郝萌几人武艺,荀攸突然派人来将他叫到了州牧府,告诉他,淮南不久将会发生战事,刘表有意给他一个建功的机会。

    “这?”刘表的信,吕布看了,信中刘表只告诉他,在保证徐州不失的情况下,协助甘宁、黄叙攻取淮南,并没有具体告诉他要怎么做。

    “吕将军可知主公为何要说保证徐州不失?”荀攸问。

    吕布摇头,这也是他不理解的地方,现在陈留曹操已经退兵,而且看样子,不可能再出兵,徐州以及没了威胁,为何刘表还要说保证徐州不失?

    “那吕将军不如回去好好请教一下陈公台,相信他会给吕将军解释清楚的。”荀攸事情很多,他原本可以直接把这信交给吕布自己处置,不过到底事关徐州,他这个新上任的州牧虽然忙碌。却也不能彻底不管,这才让人将吕布叫过来,以显重视之意。

    至于要给吕布解释这些,一来。荀攸忙得很,根本没时间;二来,陈宫是个不错的人选,以后,吕布还有诸多地方要依仗他。刘表曾经说过,要让吕布学会听陈宫的话,所以他也就把这事推给了陈宫。

    从州牧府出来,吕布也想了想,但是到底脑子不太好使,没想明白。

    “来人,去把公台、文远几个都叫过来,就说我有大事商议。”

    并州军现在事情不多,吕布命令传下去没多久,几人就陆陆续续的到了。

    吕布先把刘表的信件给几人传阅了一下。然后才看向陈宫,“公台,陛下说要保证徐州不失,是为何意?”

    “若你是那淮南袁氏,现有大部人马来攻,眼看你实力不济,你会如何?”陈宫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吕布,而是问了吕布一个假设的问题。

    “若是我?自知不敌,除了退走,自然是找人帮忙。”

    “袁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