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所以一个个都想着在家里为皇上立个长生牌,以感恩情。

大同,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吴襄带着从山海关带来的五千多人,历经十日的奔波终于赶到了大同。吴襄是相当矛盾的,在这场皇帝和辽将的博弈之中,他明显是站在辽东诸将这边的,因为他的家、他的亲人目前都在辽东,孩子们也都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也都和辽东再也割不掉联系了。

但就是这样,他还是被皇上一张圣旨调了过来。祖大乐这个小舅子在他走之前就说了一句话,祖家上下都把他当成一家人看。这句话的含意有多深,吴襄当然明白。无非就是让他在大明先待着等待时机而已,他当时也是如此想的,痛痛快快的进了关。

但随之而来的消息却把他弄的一个愣一个愣的,袁可立只带了三千锦衣卫,就轻松的在不伤一人的前提下尽屠十五牛录,活捉了大金的一个旗主、一个大臣、一个汉人副将。这样的消息的震慑力也太强了,接到这样消息的吴襄一听,当时就吓了一跳,这样的战绩,根本就是奇迹,就连国势蒸蒸日上的大金也不敢夸口,以三千对付六千两倍的兵力的朝鲜棒子,在不伤一人的情况之下完胜。这样的奇迹他都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从山海关押至北京‘种植’的囚车,经过自己大队的时候,他看清楚了,何和里他是不认识,但阿敏和李永芳他是认识的。阿敏被擒?!所有的消息都变成了现实,那时他就知道辽东那边的格局会因此而有所变动。

果不其然,当其到北京地面的时候,就传来了辽东杏山收复的消息,看来辽东那剑拔弩张的局面要有所缓和了。

现在自己也不敢玩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把戏,说是去陕西平叛,吴襄却不知道皇上对他们这些人到底是重用还是不重用,且看看吧。

袁崇焕带着的二万余人,也赶了上来,进入了大同。这一路上听到的都是四处的凯歌之声,对别人来说,那是胜利的果实,值得大大庆祝,但对于袁崇焕来说,简直和哀乐没什么两样,太具讽刺意味了。想想当时宁远大捷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风光,四方金印胸前挂,三杯御酒伴君王,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鲜花和掌声,到处的歌功颂德,当时恨不能诳个妓院都有人倒贴。

但这一切的一切,现在都是过眼云烟,却象一个响亮的耳光,把的袁崇焕的脸打的火辣辣的,看什么人都感觉人家都是来讽刺挖苦看自己的,无论是喜笑怒骂任何表情,他都会不由自主的往那个方向‘努力’。自己就象一个大骗子一样,骗取了大明帝国的荣誉,现在被袁可立一战给揭穿了。

所以这样闷着头只顾赶路,相对而言,袁崇焕的行军速度就快了一些。带来的一些将军也不敢多说什么,特别是曹文昭狠狠的警告过曹变蛟,不要给袁崇焕添乱,躲避,不要出现在他的视野之内。这没心没肺的东西可是真敢跑过去找袁崇焕庆功去,那可就真糟了。

而从四川石柱征兵四千,共八千余人的秦良玉也赶到了大同,欲越过边墙,援兵勤王。秦良玉这次有了皇上的恩准,回到四川石柱,人还没回去,兵源就已经准备充足了,她在石柱的威望很高,亲乡们都愿意把家里的男丁交给她,哪怕是为国捐躯,也是无怨无悔,这份情义正是白杆兵所向披靡的最主要的原因,一颗绝对的军魂在这个部队里,那就是秦良玉的个人魅力所在,她的精忠报国,她的爱兵如子,好的事必争先、、、、、、

第306章草原会战1

但很可惜,石柱就那么一点人,能够抽出的兵丁的确不太多,这翻了一倍,已经是极限了。

八千也不少了,秦良玉适中的想到,皇上并没有给她名额限制,意思是随便他征兵,这让她很感动。这是被人信任的感觉,特别是当今圣上,这种肯定让她感觉到相当的自豪。

虽说征战无数,但还真是第一次带如此多的人马,本来准备赶赴京城,但皇上此时和蒙古人对峙的消息被他在北上的路上听到了,越听越让虽是女流之辈但却以精忠报国为已任的秦良玉不放心,他对大明帝国文官体系的效率早已麻木了,不管皇帝发没发勤王召书,既然当臣子的知道了皇上有难,没有不千里驰援的道理,她当然要不计关山万里也要飞奔而去,所以她也来到了大同。

从贵州北上到如今,这一路上她听到了许多关于皇上的消息,撤辽饷、免税收、压水井、搞赈灾、打归化等等,更有连锦衣卫都能以三千战六千全歼建奴十五个牛录,这些消息太多了,让她一时都消化不了,这个时代变化太大了。皇上再也不是以前的皇上了,所作所为更象是一个活佛而不是一个天子。如此英明果敢的圣君却被大臣们如此不负责任的扔到了草原之上,独立面对二十倍的蒙古联军,这些大臣们肯定是皇上追辽饷追的紧了,才背地里下黑手,不发兵救皇上的。所以她去岱海的心思更加的强烈了,短短的时日就来到了大同。

锦衣卫后续的二千人也同日到达。现在的锦衣卫可不是以前那个谈虎色变的特务组织了,人家的小尾巴也翘起来了。南苑走出的锦衣卫成了整个帝国的英雄人物。这怎么可能不让锦衣卫们扬眉吐气耀武扬威呢?

跟着东厂干了这几年,除了收拾一下官员,就落了一个为虎作伥东厂鹰犬的名声,其它的是名也没有,钱也没有。但现在呢?一是皇上的提携,把自己真正的当成了亲军看待,苦虽然苦了点,但身体素质上去了。技能也提高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再则说了,以前的醉生梦死那是实在没事干,无聊所致,现在前有净军的标杆、后面有一大帮的锦衣卫新军,在西山玩了命的训练。好在皇上念旧,给南苑锦衣卫先行备了武装,否则被那帮新兵蛋子赶上了,这一辈子都很难再追了。而钱财上面也是以前收入的三四倍之多了,当然那灰色收入是不计算在内的。有锦衣卫老一出面做的生意,那是样样赚钱。给下面的兄弟们也都按月分润,但有一条,拿了这钱,以后不该拿的钱是一分不能动,否则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直接的卷铺盖走人。

这次调动,去山海关的人就没有一个敢抱怨的了。而眼前的这些来山西大同的,当然是相对训练比较好的了。本来这些人还自喜呢,但上路以后,却传来了下一批锦衣卫三千人全部去袁可立部,那更让人脸红。没有伤亡立大功,这是何等诱人的机会啊。

但想想还是跟着皇上身边的好,无论何时何地,皇上的恩宠、圣眷才是重中之重。

这样四支队伍的到达可让宣大总督大皱眉头,这些客兵的后勤算谁的?这年头谁都不富裕啊。好在最要命的锦衣卫人家是自带的粮草,有‘皇家商团’保证着供需。

得罪了谁他张总督也不敢得罪了锦衣卫,那是悬在当官者头上的一把钢刀,面对他们还真没有几个人敢提起勇气来说声不字。巴结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这么怕?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年头但凡是当官的,都是那有缝的。说句不该说的话,但凡够上九品的实权官职,拉过去先砍了头,再查案,冤假错案将无限接近与零,当然得按明太祖制定的法律。

而最能打的秦良玉那八千人,也是带足了钱粮,人家后面有皇上,本来给的就是无限编制,但石柱的男丁的确抽的太多了,真的凑不够了,别处的男丁,秦良玉还不太想用,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这一个小集团才是秦良玉需要的团结。所以皇上给的一些安家费还没用光呢,再加上贵州剿匪时所得的许多战利品,那更是一个大数,钱粮方面现在可是充足的很。

但那辽东的二万五千人,可是走到哪里吃哪里,他们也不象秦良玉一水都是步兵,他们是关兵铁骑,一人一马,人吃马嚼的吃的可是不少。

总督只好先给皇上发个光报,皇上还是很大度的,三四万人马还是养活的起的,朝廷不差饿兵,没钱雇用什么保安呢?直接让他们在大同驻扎休整一下,所需粮饷由皇商供给,最后自己买单。

京城的‘皇商’们这段时间都急的皱眉头了,自从岱海一战后,就没仗打了,供给也停了,战利品也没有了。虽说十八家钱庄会在这里面捞块地种种,自己也想啊。但皇上那边不开张他们也是无法,只能乖乖的呆在这大同城,耐心的等候着,果然皇天不负苦命人,真的让他们等来了一单大生意。三万五千人的供给,还包括二万五千匹战马的草料,这可是相当可观的生意啊。

朱由校的打算本来是等打完岱海一战后,再见这些将要去陕西平叛乱的将士们,但卢象升哪里会同意如此的浪费兵力。现在训练已经有了一些成效了,何可纲、满桂这样相对熟悉草原、又熟悉神弩等武器,更加熟悉骑兵的将领也可以放出去了,由他两人带着锦衣卫和速度不差于蒙古的关宁铁骑,这场仗就有了扩大战果的可能性。

所以卢象升向皇上请示,由满桂和何可纲两人从水路跳出蒙古的包围圈,潜回大同,而后,带领着锦衣卫、关宁铁骑一起前往伏击地点,每队分五百锦衣卫,对于逃走的蒙古各部,那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根本不怕有什么危险。

朱由校一听也觉得不错,但在这大草原上,想从大同出关神不知鬼不觉的躲开蒙古人的耳目然后设伏,可真是难上加难了,甚至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更何况草原之上哪里有路可以让你设伏啊?骑着马的蒙古人在草原上哪里不是路?

可知道蒙古人现在打的就是围点打援的战术,对于周围的一切,肯定会就一切的手段去牢牢的掌握着,朱由校甚至都怀疑他们会不会用那传说中的老鹰来充当空中‘预警机’。

既然如此倒不如利用蒙古联军欲围点打援这个要点,让白杆兵和五百锦衣卫一起前来岱海,这样白杆兵就一下从近战强兵,变成了拥有远战和近战的队伍。那样一旦和蒙古联军的‘打援部队’相遇,肯定也会让分兵前去的蒙古军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