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套,这辈子也就别下海了,老老实实的在岸上呆着吧。

杀当然是不可能的。此人历史功过褒贬不一,但也是一人才,能力相当的强,连与不知道是那个国家的西方船只都得给他交保护,结果打了起来,还把人家给干挺了,大大的给中国人争脸。这样的人怎么也得弄到自己的海军参谋部里,只能带几个兵。给自己出谋划策,岂不更好?还有儿子郑成功如此风光,如何能够杀之?留在京城,给他解决一下在京的户口、上学、住房问题,这是后世多少北漂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而那此海盗其实好好的利用一下,变成个大明御用海盗还是不错的,英国就可以这么搞。为什么大明不可以呢?越南功略开启在际,南海的九段图也势在必行。有这样一群海盗不用,真是浪费。

由是着孙承宗接手此事,让这两个帮派到北京去给安排好招抚。务必留住了郑芝龙。不需要别的,先给个京官再说。

第五封信又是卢象升的,但事情已然升级了,通匪!刘之源大明的降将,范永斗大汉奸,给左良玉送了十万两银子,左良玉对乱民视而不见。这历史的蝴蝶效应也太大了吧!左良玉如此作为,已经是通匪无疑了。传旨,抄家扩大到三族,宫刑,后仍修路,但时效变成终身。

第六件事不是信,而是人了,袁崇焕苦苦的在大同城待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终于还是来到了岱海,求见皇上,朱由校也不是太过绝情之人,会见了他。对于以往的战绩,袁崇焕再也不敢夸大其词了,更不谈什么五年平辽了。皇上让他的选择,他也做出来了。可以放下身段去跟着卢象升从小做起,但他更想跟着皇上看一回皇上打仗。这段时间内的东北、西北大捷频传,他已经服了,但真的不明白,这大捷到底是从何而来。

见到袁崇焕那副苍老了许多的面孔,朱由校也不由的同意了,人家只是来观摩一下,而且也放下了身段,打算从头学起,就先和闫应元一起吧。

整理完了这些工作,朱由校出了皇帐,这几天他又亲自设计了一项小事物,这是闫应元提议的,说是如果能把这个吊斗带着就好了,所以才有的这个设计。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把吊斗和战车接合在一起而已。造了一个平板超大的战车,宽度没什么变化,但长却是三倍,吊斗也变成了折叠的起降台,平时收起,用时再升,最高可达三丈,这样一个移动吊斗带着的确方便了许多,无论是侦察还是指挥都挺方便。

看着北边热火朝天的修路之大军,不断的忙碌着,心里更是高兴。如今大同到岱海的路已经全线贯通。这条路还是比较好修的,因为目前阴山以南都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是水泥难运了点。好在现在大同的水泥作坊也建起来了,下一步的水泥就好解决了。

这岱海风光旖旎还真是让人有些不舍,以后还是要弄个行宫在这里才是。

情报显示如今的归化城已经相当紧张了,联军撤退后回去了一部分。这个回去倒与朱由校无关,那是因为林丹可汗的西征。因为有支持林丹的也有反对的,所以支持的都留了下来,而反对的,当然是分道扬镳了,但联军的人数却是不减反增加。

如今他们又重新集结在一起,但消息显示,他们是在等着自己上路,离开那个充满壕沟的阵地。在路上打他们的游击战,这一点让朱由校嗤之以鼻,什么是游击,根本就是骚扰,对于战争本身的走向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本身就是难蹬大雅之堂的东西。却被蒙古人用着感觉到沾沾自喜。而后世把游击战夸的满天乱飞,更是让人不解,如果游击战有用的话,首先毛文龙就早把建奴干挺了。但没有,只能是如一支老鼠一样骚扰建奴,实质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战争还是用堂堂正正之师打败、打垮敌人的有生力量,那才是真正的决定力量。

但等自己上路,恐怕他们还得等一段时间了。蒙古草原本身就属于半干旱地区,虽然说归化到岱海一路湖泊水源有几处,但那是在九龙山以东,得绕好大一个圈子。再说自己想的也不是这一个归化城,不可能为了它而让整个战略战策改变。

既定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修路、修驿站,篱笆式的防御肯定是不行的,朱由校想的国度那就是全方面开放的,你若敢来战,那就战到底!长城修的倒是好,但失去了一个国家敢于拼搏的精神,把自己关起来当鸵鸟,故然是一时安宁,但也只是一时的。相反生与忧患而死与安乐,在城里面,不于城外接触,故然过的安逸舒适,但世间哪里有攻不破的城池。国力强时还好,国力一弱,那就将是一场大灾难。相对而言,朱由校倒是喜欢国家一直在征战,一直不失敌人或者假想敌,和后世一样,宁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不防,这样国家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再建城池是绝对不可能的。

千人一个驿站,百里一个,目前岱湖西面一路,因为岱海北面是阴山山脉,这个时候去开山修路,那可是真正的愚公移山了,费老大的劲也不能动大山半份,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还是少干为妙。还是要绕过去,为好。

在确定修路路线的时候,也是仔细的考量的,不知道闫应元从哪里找来的一段话,指着地图来了一篇地图说,‘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辕之险,滥军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野草、林木要、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措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又因为草原本就是半干旱地区,所以水源的解决成了闫应元最主要的确立路线理由之一,而避免被伏也是一个理由。这一番说辞倒也是中规中矩,经朱由校批准,去实地勘探了一边,才确定了这条西进到黄河以东的老虎山,然后北上直取归化的道路来。

第339章同乐开业

日前这条路已经在修建设立当中,但如此的速度肯定不知道慢到什么时候了,虽然有几万人在修路,但因为前边不是大明控制的地盘,所以想象以前一样分段开修,那是不现实的,那样修路的人都被杀光了,估计也修不出路来,所以,岱海的大部队就得出动,先建好了驿站,控制住了这条路,那才能把工人投入快速的修路。

如今战车也练好了,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就算是在这里也不会有敌人来攻。明天配备一万五千快速反应队以及五千战车的队伍,带着二万修路大军,就要赶赴西边的老虎山。距离大概就是百里,如果能顺利的设好驿站,那三天这条路就能修出来。

出现是战车多人也多,马也多,吃的粮食,喂马的草当然也多了。因为距离一百里的路程很近,所以没有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依正常速度最快也就是三四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到了,但如果中间有战斗,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这条路是离阴山山脉南几里地,所以靠着吊斗和望远镜,一眼就是十几里地看过去了,没什么埋伏能躲藏的了的。现在要攻击有攻击力量,要速度虽然不敢和蒙古这马背上的民族大比,但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他们双马三马的,这战车上的马也是可以轮换的,不过是要停下来而已。

如今的自己再也不是“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那会的局面了,五百台阻击车,这远远的大于了以前的配置率。因为朱由校打了几仗,其主要依仗就是阻击车,所以从岱海战打完,就让下一批战车全部生产阻击车。阻击车再也不是配置在一个十台战车里一台阻击车了。更因为汽油阻击弩的研发,汽油弹发射机可以取消了,改装成了专门运送汽油弹的工具了。

快速反应队里有不少臂力不错的兵,所以如若需要守阵之时。就由他们下马充当一下投弹手,这方面训练了一下,还是比较可以的。

而阻击弩的上弦问题也因为数量多,可以三次轮流,这个持续攻击也算是连续不断了。就这样的数量,朱由校仍嫌不足,应该组成一个千户队。那战力输出起来才够味。想想看。有了阻击弩的精确打击和超远距离,二百只一轮,能有多少人可以逃得过这样的打击力度?但很可惜,这几千量战车已经把京城的铁用之一空了,甚至已经是占用了压水井的铁矿都不够。人力有时尽,只能等十几天时间了。这二个月的用钢量,几乎是大明数十年的用钢量了,实在是供应不上了。大同这边的铁矿也已经上马了,面临着钢铁产量的不足,让武备极为受限。如果下一步孙化元的大炮和毕懋康的枪能有一定的成果,又将面临着换装备,现在未雨绸缪多弄几个铁矿没坏处。钢铁产量的确是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强大与否。到现在朱由校是深深的相信了。

把出征的命令下达了,下边的将士也都把一切准备好的。晚饭后,把何可纲、闫应元、袁崇焕,以及快速反应队满桂、曹文昭、曹变蛟几人都招到了皇帐,把行军途中可能出现的事情,以及攻击归化城的事情,谈了一下,确定没什么疏漏之后。才散了。

八月七日一早,大军早饭后,拔营起寨,因为马车众多,所以连负责后勤工作的宦官杂役都不用步行。只是后面的修路大军慢慢的跟着。

大部队进行不象是在中原地带,受路宽所限,不能踩庄稼苗之类的。这里不同。没有真正的道路可言,到处都是草原。朱由校也没有让排那种一字长蛇阵,近二万人的队伍,一人两米间距算。能排出几里地,那还了的。千人队并排进,骑兵在四周,战车次之,中间是后勤保障马车,阻击弩车。

这种行军阵形主要是快速,始终保持着密集型。不象那种长条,随时随地的可以让人抓住了上来咬一口,前边的还在十里之外呢。等他到了,什么事都结束了。就算是吃个饭、扎个营也一样啊,前边的都吃完了,后面的还不停的往前赶到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