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府第 作者:韶词-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字珠玑,二奶奶脸色多云转晴,二爷看着儿子的眼里透着欣慰之情。儿子好样的!
    陆想虞张大了嘴却想不出说什么好,最后只糯糯的喊了声“谨哥哥。”孟闻谨温柔的摸摸她光光的小脑袋,算作回应。
    抓周礼顺利结束,葛奶娘将想虞抓的三件物品小心的收到一个锦袋里束好,又锁入一个漂亮的酸枝木八宝盒里,嘴里说着以后小姐出嫁时一同带到夫家。说的想虞一阵后悔,早知道是可以带走的,她就挑那个嵌着数十颗各色宝石的如意塔了!失策失策。
    当晚用膳时,便宜爹孟二爷一本正经的宣布:老太爷千里迢迢——寄家书啦!
    家书里用小楷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宣纸,中心思想两点。
    第一,老爷子和老太太并其他家属在京城过的很好,不用担心,听闻你们也过得很好,好很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第二, 二小子你又给我添了俩孙女,还都快满周岁了(老爷子你也掐的太准了,六丫今天生日正好满周岁!),不错不错,满岁的孩子在古代基本就算是存活了,所以老爷子给起了名字一起送来了。大的那个嫡孙女他花了好一番心思哒,取名叫宜珈,珈者,美玉也,宜珈宜珈,宜家宜室,旺父旺母旺祖宗啊!至于小的那个庶出的,心思明显就不如上面那个花的多了,就叫宜珞呗,珞者,璎珞也,就是小珠子串出来的挂件,可用来装饰玉佩项链等等。你姐姐是块美玉,你就是修饰美玉的附带产品。老爷子你这嫡庶观念也忒重了吧!
    名字一公布,二奶奶很满意,阶级层次分明。佟姨娘也很满意,她没那么多知识,不懂名字上的弯弯,宜珞宜珞,听着朗朗上口很有气质的样子!二爷也很满意,古代流行多子多孙多福气,女儿们都站住了,有了名字,当爹的自然高兴。
    众人中只有陆想虞,嗯,现在叫孟宜珈的小朋友不高兴了。默默宽面条泪啊,在她前世,宜家是个卖家具的大超市,还频频爆出质量问题被退货的那种啊!!!宜珈你妹啊宜珈,她可不想当个将来被退货回家的闺女! 
                  读书习字
    孟二爷夫妇夸赞宜珈聪明,大家会有王婆卖瓜的感觉;孟家两兄弟表扬宜珈聪明,大家会觉得闻谨兄弟俩偏宠胞妹,有心偏袒;孟四姑娘咬着牙狠狠点头承认宜珈妹妹确实聪颖的时候,大家还是会觉得可怜的庶女迫于嫡系压迫,不得不做出违心之言。可当比宜珈大上四岁的五姑娘宜璐被三姐宜琏盯着开始挑灯夜读,放出话来不能被个毛孩子比下去的时候,大家摸摸下巴:咦,或许孟家六姑娘真的早慧耶!
    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哗的过去,一岁半的宜珈话说的很溜,路走的很稳,连字都能认一箩筐了。连一向很淡定的孟二爷也觉得,莫不是家里要出个李清照式才女了?没听说过两岁(虚岁)的孩子能背三字经的啊。二奶奶与有荣焉,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觉得好,何况还是个真聪慧的。其实乃们遇上的是个伪儿童!
    刚学会说话的宜珈很有冲动迅速脱离文盲的光环,这一手毛笔字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那就从认字开始!宜珈年岁小,目前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屋子,一直是借住在谢氏住处的侧房里,每每下午两个哥哥放学后来请安的时候,宜珈就从奶娘怀里挣扎出来,蹒蹒跚跚的蹭到哥哥身边,睁大眼睛很Q的瞅着哥哥递给父亲检查的作业,一瞬不瞬地,看的二爷觉得宜珈似乎对这些大字很感兴趣。二爷饶有兴趣的指着几个简单的大字,试探着教着宜珈:“这是‘大’字,尺寸大小的大字,”宜珈鹦鹉饶舌的念了两遍,居然第二天还能从哥哥的作业里认出前天教的几个大字。
    孟二爷来兴趣了!一个愿意教,一个认真学,二爷见女儿能把每天教的十个大字记得七八分,还能背几句儿子正在背诵的诗词,胆子大了的孟二爷坑出压箱底的三字经开始教一岁半的女儿识字了!
    孟宜珈作为一名伪婴儿还是晓得低调是真理这条王道的。所以她能识字,会背书,但坚决不知道书里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可把二爷郁闷坏了。这么个聪明孩子怎么就会背死书,不晓得融会贯通呢?二爷你不觉得两岁的孩子不理解意思才是正常表现么……
    所以背完三字经后,二爷对宜珈的兴趣就不那么浓厚了,宜珈的认字功课被转交给了二奶奶,二奶奶又以促进兄妹感情的名义,把闻谨闻诤叫来担任先生的职务,负责教妹妹识字。
    两个小男孩觉得很新鲜,平时在学校被夫子教导,回了家被父亲教导,现在居然他们也能翻身做地主,教导别人了!无比有热情的两个瓜娃子第一天就兴奋的拿出《孟子》教妹妹,孟子里的繁体字要比三字经难得多,还不向三字经那么通俗易懂善于背诵,这直接导致平时百分之八十的记忆力瞬间退化到百分之四十,兄弟俩愣了,怎么和爹爹的效果一比差这么多?
    愣头青们询问了亲娘,得了个“循序渐进”的道理后又埋头苦干。他们亲娘把这当成笑话告诉了二爷,二爷笑弯了腰,从此必在过年过节当成经典案列大讲特讲,教育子孙的同时娱乐大众。
    —————————————每个瓜娃子都有一个不靠谱的亲妈的分割线———————
    这边厢,宜珈正活蹦乱跳的识字念书,搞得如火如荼声势浩大,那边厢,栗姨娘使劲回想暗自纳闷,咱宜珂两岁的时候好像只认识两三个大字啊,话也说得不是很溜。栗姨娘绞着帕子,宜珂怎么就没继承她这能说会道的聪慧劲儿呢!
    佟姨娘就更头疼了,七姑娘和六姑娘就差了三个月,被人拿来比较本就是常事儿。要说庶女不比嫡女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哪怕庶女确实聪慧过嫡女,那也得藏慧,装憨,才不会惹了主母厌没个好下场。可这会儿佟姨娘发现自家女儿完全没有需要藏慧的必要,和六姑娘对比对比,七姑娘完全需要展示点智慧,才不会连绿叶的边都挨不上,直接沦落成笑话。
    做娘的都很贪心,没生前期望值低,只要健康平安就满足了,生了后吧,觉着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自己的孩子越瞅越瓜……这就是佟姨娘目前的心理:怀着孕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盼着是个闺女好活命,顺遂了心愿之后,孩子长大了点又希望她争气长脸,别给人比了去。所以面对着开了强大外挂作弊的六姑娘,佟姨娘只觉得是自己孩子愚笨不如人,需要“笨鸟先飞”补一补。
    巧落院里的奶嬷嬷们很郁闷,别人家教孩子说话都是:“宝宝,这是苹果哦,苹——果——”,咱院里教孩子说得是:“姑娘,这是苹果,苹是香浮小白苹的苹(白居易《巴水》),果是青瓜玉果的果(赵以夫《永遇乐》)。来,姑娘跟嬷嬷念……”
    崩溃,她们是奶娘不是师娘啊,孟家仆人均识字不错,可不代表做个奶娘就要文化水平高得和教书先生有的一拼!佟姨娘自己也仅仅是识字而已,诗都做不出一首,现在逼迫当年的同事每字必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害得她们每夜翻查书籍比少爷们还认真读书!
    掀桌,佟姨娘你一份工钱干N份事,果然是商贾出身,周扒皮是你娘家人吧!
    所谓量变引起质变,作业量陡然加大的奶娘嬷嬷们决定每日少教七姑娘几个字,少一个字就少一句诗,她们就多轻松一点!哦耶!
    半个月前,佟姨娘很欣慰,因为七姑娘能咿咿呀呀含含糊糊说出瓜果蔬菜的名字了。半个月后,佟姨娘惊怒交加,因为七姑娘除了更加清楚的分辨瓜果蔬菜别的还是一样都不认识!这群刁奴,嗷嗷!!!
    小的尚且被亲姨娘拿着鞭子抽打着学习,大的有自尊心的就更加奋发上进,不要命的努力读书!
    最近一段日子,四姑娘宜珂和五姑娘宜璐拌嘴的话题改了,从以前的互相讥讽对方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这些表面问题转移到了深层内在修养上。场景往往是这样的:
    “五妹妹在池边做什么呢?”四姑娘娉娉婷婷莲步微移,施施然出现在五姑娘身后。
    “回姑娘,奴婢看五姑娘像是在钓鱼呢。”璞玉很好心,把五姑娘其实在摸鱼的事实改成钓鱼,这样还比较优雅。
    “妹妹在钓鱼呢,莫不是学那王世祯感受“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雅兴?”睁眼说瞎话。瞧你满身的泥巴,看我不羞死你。
    五姑娘怀里抱着条肥硕的锦鲤,无比淡定的瞟一眼四姑娘,张开小嘴立刻还击:
    “妹妹我中午要体验体验张子和先生写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不知这锦鲤的味道是否如它看上去一样好。”锦鲤甩着肥尾巴,好像在挣扎,宜璐挑衅的看了一眼宜珂,“四姐姐要不要也来尝尝?这鱼肚子那么胖,肯定怀了很多小鱼,味道一定鲜美的很。”说着把沾满泥巴的肥鱼凑到四姑娘眼皮底下,淤泥混着水,滴滴答答。
    雷达瞬间全开,一秒钟变刺猬的五姑娘暗暗等着四姑娘的反击,照以前经验,宜珂该说自己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巴拉巴拉,高姿态劝诫自己作为圣人之孙要风雅高洁,巴拉巴拉。宜璐一般会挖挖耳朵,选择性忽略,嘲笑四姐阳春白雪不知民间疾苦,再用各色道具恐吓威胁一下,最后两人一拍两散,各找各妈。
    所以当四姑娘见宜璐在花园里爬树抓麻雀时,宜璐心里已经准备好听四姑娘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类鬼话,却发现四姐用一脸怜悯的表情望着自己,声音柔的让宜璐的鸡皮疙瘩一个个突起。
    “五妹妹在抓小鸟么,真是天真可爱啊。只要妹妹高兴,多少只雀儿都不碍的。”一番话说的柔情似水,听的宜璐一头雾水,末了,宜珂还欲语还休的加了句,“虽然孟家以诗书见长,可也不是每个孟家女儿都一定要像我和六妹妹一样的。”
    四姐和六妹?她们俩还有共同点?摸着肥下巴,小胖妹孟宜璐想不出来,于是很快就把这句话抛掷脑后,当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