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桥流水人家[完结+番外]-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时代也是如此,虽然叶根以前做了许多不着调的事儿,但是他成为童生,还是让村里的一些人对他的往事选择性忘记。上房那边也有人过去恭维。恨不得现在就叫叶根叶秀才。
  
  只是小桥家里从不去凑热闹,与其浪费那个时间,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把活儿给干好呢。虽然现在他们家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钱却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商量着,要把这土坯房换成砖瓦房呢。
  
  “咋又过来了啊。”叶小桥看着在外面等着的两个丫头,有些不耐烦。这两个丫头是叶惠儿婆家的,现在已经到了秋季了,叶惠儿也有了身子,最是金贵的时候,小桥家里的洋芋也狠狠的赚了一笔,大家对洋芋也已经熟悉起来,好多人都过来请教叶柱。就是县太爷也知道了这个事儿,还把叶柱请到县衙,希望叶柱能教一教大家这种洋芋的事情。
  
  当然县太爷也不是让人白交的,除了把小桥家的留得洋芋种买了一半外,还给了叶柱犒赏银子,那边也有人开始种这洋芋,但是要是从南边请人过来,那也太远了,叶柱是本地人,请他再好不过了。
  
  因为这个事儿,小桥的爹在这一代都有些出名了,只是到底是农事,比不起那些当官做宰的吸引人,加上叶柱做人很低调,就是被县太爷请了,也没有多膨胀,把自己种洋芋的法子都告诉了县里管农活儿的官员,自己倒是不贪功的回来了。
  
  因为这个事儿,向来不和自己家走动的章家,现在也开始和小桥家里走动了,逢年过节也送上了丰厚的礼品。
  
  最近这章家过来,倒不是因为小桥家里,而是因为小桥的表哥吴山中了举人了,这章家的人知道了,就想着通过小桥他们和小山表哥能搭上关系,毕竟是年少有为,以后说不定中了进士,成为官员,不说好处,起码是大大的有利的。
  
  今天过来的是章家的一个年纪大的婆子和两个丫头,那婆子人叫她章妈妈,正和吴氏在边上说话呢,看见小桥从外面回来,就笑道:“小桥小姐还是那么勤快,这都干活儿回来了。”要章妈妈说,她是有些看不起这叶家,说是被县太爷请过去了,但是章家被县太爷请过去的次数还少了?
  用不着巴结他们吧,不过老太太的话,没有人敢说不字的。


☆、88 功名利禄

  她就是一个当下人的;主子说啥;她就干啥。现在老太太想把这家的姑娘请过去玩;那就必须请过去。
  
  小桥笑着对章妈妈点点头;就去舀水洗脸洗手了。在夏天的时候,家里打了一口水井;再也不用跑老远去村子里弄水去了。
  
  “舅奶奶,我们奶奶现在怀着身子,特别想念侄女儿,就是我们老太太也想着见见几个小姐的面呢,您看?”章妈妈说了自己的目的。
  
  吴氏道:“她们几个都是在这边野惯了,去你们那里不太习惯,章妈妈今天就在这里吃顿饭,完了;我让人送你们回去!”吴氏这是不答应了,章妈妈还要说啥,但是总不能强迫的把人给弄走吧,只能是憋屈的吃了饭,被送走了。
  
  在路上,跟着章妈妈的两个丫头抱怨道:“妈妈,这家人也太不是抬举了,我们老太太亲自派人过来请,还不乐意!不过就是乡下人,搞的自己多金贵一样!”今天他们算是看见了,这家人还自己做饭呢,那两个小的还说是小姐,根本就不是,还干活儿喂鸡呢,就是这房子也是土泥巴的,哪里有一点儿好?所以对老太太低声下气的过来请人,他们很看不惯。
  
  章妈妈听了说道:“在我面前说了就算了,在别人面前就不要说了,老太太做事儿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不管人家咋样,也是少奶奶的亲戚,不知道少奶奶现在身子金贵啊。都当了那么长的丫鬟了,这点儿眼力劲儿也没有!”
  
  那丫鬟听了不以为然,少奶奶又咋的了?还不是被老太太给管的死死的?现在都不让她出门了,没有啥比他们强的。
  
  “娘,他们咋又来了?”小桥问道。他们不烦,咱们就要烦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都是这个道理。”要不是自家男人被县太爷请了,要不是自己的侄儿成了举人了,这章老太太是不可能这么殷勤的。
  
  小凤道:“不会是要给小山哥说啥亲吧。”小山表哥现在成了举人了,又没有成亲,可是有好多人打他的主意呢。
  
  吴氏道:“小娃子家家的,别问这个。”虽然现在种洋芋的多了起来,但是家里又多买了十来亩地,如今家里的地也算是可以的了,叶柱就关顾着伺候地了。
  
  今年他们还又多重了两亩晚豇豆,准备再卖干豇豆的。因为数量多,所以还请人过来帮忙摘,当然也付了工钱的。
  
  人间爱都说,他们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也说是这边的风水好,要不然咋这一两年的时间,就这么快起来了?只是他们是站着说话不怕腰疼,没有努力的付出,哪里有收获?就说大哥的鱼塘,那可是天天都要小心的看着,还要防着夏天干旱,还要防着鱼生病,啥不都要费心思?虽然这销路是弄好了,但是中间的过程可是费了老多劲了。
  
  还有这种洋芋,也是起早贪念黑的,就是发芽都跟伺候小娃子一样,一个不小心就会芽子胡了,成了死的了。隔一段时间就要追肥,还有病虫害,都得想法子解决,乡下人赚钱不容易,一半是靠勤劳,一半还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记得今年夏天下暴雨,全家都害怕鱼池子的水涨起来,把鱼都给冲跑了,那可是顶着暴雨在池塘那边守着3呢,遭的不是罪。
  
  一般人只看见现在小桥家里发了,但是谁会看到这中间受的罪?
  
  不过既然是他们辛勤劳动所得,那么花起来,就理直气壮。没有一点儿心理负担。
  
  家里多买了地又咋样?那是他们堂堂正正赚来的,不偷不抢。
  
  搞破坏的人也有,那些暗地里偷鱼偷菜的,还不是有?不过自从县太爷把叶柱叫过去后,就很少有人这样了,毕竟那些人觉得县太爷都请叶柱了,那肯定是不能得罪了。
  
  所以虽然小桥家里没有因为这洋芋,得到进一步的好处,但是这无形的好处也是有的。
  
  最起码郭氏现在不敢随便对叶柱就哭天喊地的了,说自己命苦,不受待见啥的。就是老爷子,在县太爷叫了叶柱过去后,也难得的说自己有叶柱这个好儿子,是给老叶家争脸了。
  
  叶小桥知道这种洋芋不是长久之道,因为南边既然已经有了,那么传开了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他们就是赚前面的几茬,而顺便提高了自家地位,也是意外收获。关键是这县太爷对这个洋芋看重,如果是别人,觉得不过是一个吃食,有啥好推广的,那就是白搭了,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不过随着洋芋的数量增多,这洋芋也是个好东西,即使以后多种一些,也不觉得亏。只要有想法,不愁赚不到钱。
  
  “今年收稻谷也要请人了!”立夏和大家商量,家里如今水田也有十五亩了,一家子的人肯定忙不过来,这时候大家都在忙,麻烦别人也不好,立夏的意思,是出钱请短工,按照一天多少钱给工钱,弄个三四天,这稻子都收起来了。
  
  吴氏道:“家里的事儿你安排,到时候咱们中午管一顿。”小桥家里请人帮工,这饭是保够的,而且绝对有荤腥,所以村里人都乐意过来。不仅吃的饱,还有钱拿,这样的好事儿谁不干啊。
  
  吴氏早就已经提前买好了猪肉,连公鸡都杀了两个,就等着这秋收呢。等村里开始割稻谷的时候,小桥家里就开始忙活开了,地虽然没有张地主家的多,但是也比一般人要多一些。
  
  小桥和小凤从昨天就开始熬骨头汤,这猪骨头是熬得时间越久,越有营养。美美的喝上一碗,比啥都舒服。
  
  吴氏也是早就开始发面,等着蒸馒头呢,这馒头是白面与高粱面,玉米面合着一起弄得,吃起来也有嚼劲儿。
  
  地里干活儿的人回来后,拿着能吃好几个。正因为这样,所以大家干劲儿都十足,用了三天,就把地里的庄稼收起来了,立夏给人算好了工钱,小桥记了帐,这金黄的稻谷就在小桥家的院子里晒着了。
  
  因为吴山是中了举,所以他名下可以有一定数量的田是能免税的,吴大舅也说了,让叶柱家把地挂在吴山的名头上,不过最后大家商量了,吴山自己以后肯定还要更进一步的,并且弄了这个亲戚,那别的亲戚咋说?不能给人找麻烦,于是就没有挂在吴山的名下。
  
  本来吴山成了举人,对小桥家里无形的好处就多了去了,做人要懂得分寸,那能免税的数量还是让吴大舅家里自己弄吧。
  
  农忙的时候,章家派人接小桥和小凤去他们家,只是到底没有接着,章妈妈回去和章老太太说了,章老太太半响问道:“你们少奶奶和这舅奶奶家关系不好吧。”
  
  章妈妈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咋说。章老太太叹道:“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知道,他看上了这叶家的人,我也不说啥了,本来他也没有啥出息,能守着家业就成了,而且我也是有私心的,我那两个孙子孙女,找个乡下的后娘,这以后也不受气,为了这个,我就答应了这个婚事了。别的我都不指望。好歹那舅老爷是个读书人,也不算辱没了人,只是到底急了一些,我看你们少奶奶说话做事儿不利索。本来就不指望她能干个啥,现在她那二哥得了县太爷的青睐,对咱们来说,也是好事儿,只是她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还得我舍下这个脸面去请人。”
  
  从叶惠儿嫁过来,她娘家那边来的都是些啥人?不是占便宜的,就是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