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指纤纤做村妇-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文由“霸气 书库 *克小林”整理收集:。。

★更多全集书籍请访问:http://。。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十指纤纤做村妇
 钗头凤有感
   上初中那会,台湾言情小说铺天盖地,席卷大陆。
   男子英俊多金,女儿温婉多才,恶婆婆的“金钱赶人”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于是,男的咆哮了,女的伤心离开了,兜兜转转几载后再相逢,感天动地大团圆。要不然,就是女的悲情长逝离恨天,男的一蹶不振,借酒消愁。
   慢慢的,又接触到“红酥手,黄藤酒”,小儿女心事,当时周围的一帮女同学都经不住叹息:最是深情又无奈。细细揣摩描绘着陆唐再会,唐琬是不是心中乍喜愁又起,转头含笑问夫婿:“故人相遇,略备薄酒相赠,可否?”君有佳人,妾再嫁,相逢无语又离别,奈何!奈何!
   后又畅游网络书海,认识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了解了唐琬早逝,陆放翁一生惦念,四十多年后再游沈园,徒然留下“犹吊遗踪一泫然”,佳人已去再难寻!
   后来的后来,突然觉得这个故事不再如以往那样哀婉缠绵,我开始思考一个人身份与责任,感情和爱情,闲情与生活。被休回家,是不幸的,再嫁之后,让她华服美食,尚有闲暇哀思感叹泪涟涟,最后竟然忧郁而死。若是唐琬再嫁之后,看得明白现今的身份,光是打理内宅,就够她忙的,何况后夫对她亦是喜欢体贴,几年相处,即便是石头也该有点热吧,结果后夫变做鳏夫,发现赵士程也挺可怜委屈的。一个大男人,留名青史的原因,竟然是他的老婆惦念前夫,忧郁而亡,后人一直哀叹惋惜陆游唐琬的不了情,忽略了这么一个男子的思量与胸怀。我想,赵士程应该也是知道唐琬的心思,并且不断的在包容着,可能他没有陆游的才情,也没有他“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豪情,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与丈夫,他的胸怀还是可以的。
   陆游一生风雨坎坷,力主抗金,至死不悔,确实得人敬佩。不过,现在看来,他就这么大剌剌的题诗沈园壁上,“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明明白白的述说唐琬难忘前情,不是让人难堪吗!他把现在的老婆王氏置于何地?
   文章可以说脱胎于陆唐二人的故事,但后面情节并无多大关联。
   注:
   (1)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2)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两首是陆游悼念他前妻唐琬的诗。唐琬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但是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他俩终于被迫离婚。后来唐碗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唐琬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1199年,陆游已经七十五岁,又来到沈园,想起旧事,写了这两首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出生后不久,北宋便灭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从小经历了一段逃难生涯。陆12游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的现实,使他20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陆游二十岁时与唐婉结合,陆游英俊豪爽,才华过人,唐琬才貌双全,通晓诗词,和陆游可谓是情趣相投。但两年后陆母竟逼迫陆游休妻。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在当时的社会中,他们结婚两年了,却一直没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们非常看重这一点,为认女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唐琬与陆游的情趣相投,两人整天在闺房内饮酒作诗,在陆母眼里就是不误正业,所以作为媳妇的唐琬一直没有得到婆婆的欢心。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五年,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3)《春游》陆游(84岁)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是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4)沈园是一座私家园林,当时的小说笔记《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惯例,每年的农历三用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园都要对外开放,包括皇帝的御花园。每到此时,也是游人最多的时候,因此作为越中名园的沈园,每年到此时当然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此游玩。陆游与唐琬在这里不期而遇了;唐琬对陆游非常殷勤,派家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菜。那次相遇应该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此后,佳人离去,徒留叹息。
   (5)沈园已非昨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系宋时当地名园。1994年,恢复园址18。5亩。其中葫芦池、水井和土山为宋时原物。
   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在〃古迹区〃有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
   在另一边;有一座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沈园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鹤轩”为中心,这三个字是由著名画家谢稚柳和金右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的。那么为什么取名为孤鹤轩呢?陆游12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的现实,使他20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2岁那年,到临安参加乡士考试,因为当时名列奸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记国耻,主张北征,收复失地,受到了秦桧的忌恨,竟在复试时把陆游的名字给除掉了,直到秦桧死后,他才被录用。但因为他力主抗战,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命运坎坷不平,几次罢职回快乡。由于在朝庭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