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01-番外1-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跟着两位低着头的将军一起走进书房里,朱宣负手一进来就先问道:“为什么私自从军中离开?”这是逃兵逃将的罪名。

    张二毛和刘少举重新跪下来,把事情说一遍:“王爷,军中正在严查,末将们心里不安,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可是这冤死的罪名可是不好过。说王爷有私自叛逃的心,为私情放走左贤王,决计不是末将这些人说的。”

    “还有哪些人知道你们一起来?”朱宣负手背站着,书房里已经掌上灯来,硕长的身子在书房地上是一个长长的人影儿,南平王慢慢问出来这一句。

    张二毛刚张开口儿要回答,刘少举却甚是机灵,赶快抢在前面道:“这是末将两个人的主意从军中跑出来,与别人不相干。”

    “哦?”朱宣听得有趣,这倒是个机灵人,旁敲是敲不出来。这才转过身来,看着刘少举眼睛是一丝淡淡笑意,问道:“与哪些人不相干,我就听听这些别人是谁?”

    刘少举张口结舌头,与哪些人不相干呢,与那些同意我们来京的人不相干。朱宣负手慢慢走到跪着的刘少举面前,在他面前微弯了腰,眼睛里还是一丝淡淡笑意,语气温和地问道:“还有哪些人是不相干的人?”

    跪着的刘少举真的是机灵,赶快往后面跪着退几步,这才重新陪笑道:“末将不想挨王爷的窝心脚,与张将军出来只是末将两个人的意思。”

    朱宣差点儿没有笑出来,哪里跑出来这样一个躲挨打的人,将军们现在都有眼色,看着朱宣要揍人的时候都跑得远远的。

    “张二毛”朱宣厉声喝一声,张二毛跪在地上也是大声回答一声:“有”听着朱宣厉声再吩咐一句:“几时从军中出来,出来前都见了什么人”

    张二毛一下了就傻了眼,看着朱宣严厉的瞪着自己,不得不回答出来:“。。。。。。只见了这些人,可是末将拿脑袋担保,决对不是他们中伤的王爷。”

    京里的谣言让军中的将军们也是人心皇皇,朱宣这才在椅子上坐了,看着地上跪着的两位将军,张二毛就跪在不远处,那个刘少举跪得那么远,让朱宣看着不能不问一句:“你近些。”我又不是洪水猛兽。

    刘少举一句话没有憋住也迸出来了:“匡将军临走时交待,王爷要是发脾气,躲远一点儿才是,末将留着身子战场上好杀敌,伤在王爷手下挣不到军功。”

    这一句说出来,就是张二毛也瞪着眼睛转过头来看着刘少举:“你几时见的匡将军?”刘少举嘿嘿笑道:“走的前一天晚上,匡将军还帮了五十两盘缠银子,答应军中点卯为我们应下来。老张你只管放心,咱们算是请假来的。”

    书房里一时无话,张二毛跪在地上心里难受,军中哗变是自己亲手把匡将军拿下来的,大捷回来以后,匡将军看到自己从来也是淡淡的,象是有芥蒂的样子,不想心里没有芥蒂只是装着那样。

    朱宣也找不到什么话好说,有点儿事情先私自跑出来两个将军,还好匡文超机灵帮他们应卯,不然的话,这又是一场谣言,到象是自己心虚一样。

    想想张二毛刚才报出来的名字,都是那场哗变中参与的军官们,看来军中不明就里人心慌乱的人倒是不少。想到这里,朱宣接着刘少举刚才的话严厉地问一句:“你们是来问军功的还是来请罪的?问军功问到京里来就该治罪才是,来请罪写个公文送来就行,人跑来做什么”

    两个将军一下子就愣了,王爷话里的意思当然是能听得明白。本来这一次大捷想着军功是没有了,只要别算哗变的帐就行。听到这样一句话,张二毛赶快陪笑接上一句:“末将们是来请罪的,也替兄弟们一起来请罪,另外请王爷相信我们,这样的谣言决计不是我们造出来的。”然后觑着朱宣的脸色小心地问一句:“请问王爷,末将这一次是什么军功?”

    “滚”朱宣没好气地骂一句,外面喊进朱寿来:“安排两间房子给他们,明天一早打发他们走,本王一眼也不想看到你们。”

    骂得两个将军们不敢再问,跟着朱寿出去,走到院子里,还回头看看书房里,隔着竹帘因为有烛光可以看到王爷一个人还是坐着不动,象是还在生气的样子。

    朱宣又坐了一会儿,看着妙姐儿身边的瑞雪进来传话:“王妃问王爷,客也散了,几时进去用晚饭,说王爷在生气呢,让王爷少生些气儿才好。”

    “告诉王妃我就回去,并没有在生气。”朱宣只是觉得想笑,我犯得着跟这两个混蛋生气吗?只想踢两脚,就是没踢成,刘少举没有踢成,那老老实实原地跪着不动的张二毛也没有心情踢了。

    瑞雪再走出去,朱宣这才站起来,象书案上取过一本公文来,是呈报上去的军功的副本,翻开几页来,上面写着张二毛,刘少举及哗变的军官名字,只是功减一等罢了。男儿汉于当时弱势之时,不为头上名声着想,哗变待降,朱宣想想那个张二毛,家里有老母,是独苗一根,当时只想着保一条命,就是这样也不行,军功是有,功减一等。

    外面朱寿重新进来回话:“安排他们住下来了,明儿一早按王爷的话打发他们回去。”朱宣嗯一声儿,把手里的军功折子递给朱寿:“给他们看这一页就行,明儿一早一个人赏五十两银子,让他们赶快回军中去,再让我看到这样私自跑出来的,就是一顿马鞭不客气。”

    朱宣是一眼也不想再看这两个人,私自跑出来这又是一笔帐。南平王才管他们心里如何不安,怎么想,军纪最重要。

    这里交待过朱寿,朱宣才从书房里出来往房里去,路上看着两边花树,思量着再种些什么才好,前面就要到房里,看到有灯笼出来,妙姐儿自己出来接了。

    “说表哥在同刚来的将军们在生气。”妙姐儿一身薄薄的霞衣,灿然迎出来,才不信朱宣让瑞雪回来说的话,两位将军身披盔甲在书房院子里迎着朱宣就跪下来,被当然从外面偶然走过的毅将军和顾冰晶看到了,回来对妙姐儿学话:“父亲又生气了,象是要打人的样子。”

    妙姐儿听了不能不让人去看一下,隔着竹帘子又看到将军们跪在书房里,妙姐儿这才让瑞雪再去看看,问问王爷几时回房里来吃饭才是。

    朱宣搂住妙姐儿的肩膀,看着膝下几个孩子都在,一起往房里走这才道:“哪里在生气,不过就是看着他们不高兴罢了。”要是生气早就教训过两个混蛋才对。

    进来看到房里并没有摆下饭桌,朱宣先看看妙姐儿,妙姐儿这才道:“母亲说昨儿月色好,今儿也一定不错,让月亮上来去她那里吃饭,我们在等表哥。”

    房外还只是夕阳西下,淡淡夜色刚刚上来,朱宣对孩子们道:“你们先去陪祖母,我和母亲随后就来。”看着孩子们一起出来,朱宣才把袖子里袖着的奏折,就是袁杰下午送来的那一本给妙姐儿看:“这是皇上命人下午送来的。”

    房里也是新掌的灯,妙姐儿就是烛光看一遍,仍然是面容不变,只是说一句:“真是岂有此理。”

    上面不仅是继续说朱宣的事情,而且也沈王妃也带进去,说她只是娇纵惯了的人,一身娇气,巧言说服南平王,上殿去理事,这样娇滴滴的人儿哪里能参政?

    还有这样不长眼睛的人,朱宣和妙姐儿一起相视而笑。就朱宣而言,只是想着妙姐儿四平八稳,古来女人能参政,多是有地位的人或是到了一定的地位,优越环境都有,看着都应该是娇气的人才是。

    这样不长眼睛的人就会说看看这位沈王妃,怎么能上殿去参政,就妙姐儿而言,觉得可笑之极。有点儿眼力见儿没有,读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刘邦死后,吕后参政虽然不敌匈奴,可是独力参政好些年,吕后居于皇后太后之位久矣,难道就不是娇气的人,而是颠波流离不成?

    女皇武则天居于宫斗之中,不能说没有优越环境下的娇气吧?难道是忆苦思甜的过日子?如果说这个娇气只是针对妙姐儿有朱宣相伴,那也应该看到妙姐儿的长处才是,居然好意思说得出来妙姐儿是个娇气的人,如何能上殿去参政。

    朱宣并没有把一个战火流离的环境丢给妙姐儿,指望着她力挽狂澜,也没有把一个弱势生存的环境丢给妙姐儿,指望着她独木支撑,不过只是希望妙姐儿能四平八稳地候着儿子长大,表哥经营多年,自然也有忠心耿耿的人,哪里就说到沈王妃娇气不能参政呢?

    “给你看一看,”朱宣含笑对妙姐儿道:“谣言拿我无做为,现在把你也扯进去了。”妙姐儿把奏折放下来,对朱宣也是笑容道:“这些人胡说,想着什么就说什么,亏她想得起来,真是难为她眼睛只看到这一点儿上,这样的牛角尖希望她在自己生活中好好钻一钻才是。”

    朱宣打发孩子们走就是为了同妙姐儿说这个,此时重新收起来奏折,才对妙姐儿道:“我们去母亲那里。”携着妙姐儿的手走出来,外面这个时候才是一轮月轮上星空,妙姐儿手上昨天就图好玩,自己打了一个小小的琉璃灯笼,今天依然在手里拿着,伴着朱宣慢慢走到太夫人那里去。

    太夫人房里是一片笑声,方氏和申氏这一次都没有跟来。学哥儿还小,申氏留下来在京里,母子两个人亲香两天;方氏则要准备给朱明房里挑人,喊了几个人牙子送人进来看,也没有时间来。

    朱宣和妙姐儿走进院子里,先隔着竹帘子看到毅将军正在那里手舞足蹈,不知道在扮什么逗祖母笑,世子朱睿也在一旁跟着蹦。

    “看看,真是兄慈弟恭了。”朱宣对妙姐儿先说一句:“哥哥打架弟弟跟着,弟弟惹祸,做哥哥的也帮着瞒。”

    妙姐儿想起来哥哥哄过祖母的银子分给弟弟,没钱的时候又是弟弟来。。。。。。这一对兄弟俩个人年纪差得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