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混饭难_-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钢铁啥的吧?

    被自己的无能蠢笨郁闷了一天的沈曦,吃完晚饭就早早的上了床,躺床上了又睡不着,就躺在床上盘算自己要怎么挣钱。孩子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以后会越长越大,自己的身子也会越来越重,什么事也干不成。而且孩子出生后,沈曦就没想过要找保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孩子,肯定是不会假于人手的。这样算来,自己最少也得有两三年不能出去做事,自己手中才七八两银子,要挺两三年实在是太够呛。

    前世今生这两辈子,自己就有这么一个孩子,自己还真不想委屈了它。自己要怎么在不用身体劳累的情况下,还能赚来钱呢?去七里浦租房再卖粥吗?沈曦首先就将这事淘汰了,卖粥天天早起不说,还得天天推那么沉的粥桶,还要站立一早晨,沈曦怕自己肚子大了后吃不消,还怕有个闪失滑了胎。要不还是卖豆腐吧,不做豆腐脑,只做豆腐和豆腐干,自己去七里浦租个房子,天天去早市卖一早晨,这个坐着卖也可以,不会太累的。而且做豆腐只需要用几个豆腐盘子就行了,不再用桌椅板凳等大物件了,这就又省了一大笔开支。

    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沈曦立刻拍板,等她身体休养过来以后,就去七里浦卖豆腐。一说到身体,沈曦又想到自己差点饿死了,这身体应该亏的厉害,不如先在这里将养几天,待身体强壮后再出去做生意,若是不经休养,这劳心又劳力的,怕会落下什么病,再者怕对胎儿也有害。将一切想好了,打好了主意,沈曦这才放心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晨,芳姐来叫沈曦赶海的时候,送了几条大鱼给她,说是张大郎和张二郎出海打来的。沈曦知道在这里海味不值钱,也没推拒,欣然收下了。这一次赶海,芳姐没怎么教沈曦,只叫她自己动手,让沈曦碰到不认识的东西的时候来问她,或者有昨天没有教到的东西出现,芳姐就会叫她过去,向她传授新知识。。

    都是一边学一边实践,何况这些又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沈曦只用了几天,就学会了赶海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涨潮退潮的规律,知道了什么时候来赶海最为合适。

    接下的日子,沈曦就象当地的妇女一样,每天按时去赶海,捡一些喜欢吃的海鲜回来。不过海鲜大都性寒,沈曦也不敢多吃,剩下的不少东西,就会卖到来村子里收鱼的马车上,不过价钱是非常低的,一天只赚个二三十文。

    上渔村人少,而且离七里浦不近,男人们打捞上来的鱼很多,会有专门的车天天来拉走,不过上门服务,价钱自然是很便宜的。妇女们捡的东西,除非是值钱的,很少有人走二十五里地去卖,一般也都是卖给收鱼的马车。

    照理说打鱼是个没本的买卖,渔民们的生活应该不错才对,后来沈曦才知道,原来渔民们要交渔税。这渔税还分好几份,什么渔盐税、鱼苗税、人丁税等,渔民们有七八成的收入被纳入了政府的腰包。如果前来征税的官吏好说话,渔民们的日子还会好过一些,若征税的官吏是个贪的,那么渔民们基本就剩不下余钱。上渔村这几年碰到的收税官吏就很爱喝酒,只要让他喝酒喝欢喜了,那就万事大吉了。

    不过芳姐说,象沈曦这样的外来户,只要没有人把这事捅到官府去,基本上没有人会来收她的渔税,因为沈曦的户藉是外地的。不过她若真想在此落户,户藉必须是要报到官府的,因为官府三年查一次户藉,若是在沈曦以前的住处没有查到沈曦此人,那么,沈曦的户藉将会被取消,而没有户藉的人,是可以被任何人捉去当奴仆的。

    沈曦被这个制度吓了一大跳,心道好在自己将那个写着贾沈氏西的户藉拿来了,不然这查户藉还真是个麻烦事,她可不知道会不会再碰到王书吏那样好说话的官吏了。

    沈曦想了想利弊,还是决定先去七里浦赚钱,再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将户藉落在七里浦。毕竟七里浦要大一些,孩子接受的教育也会好一些。

    沈曦自知自己在怀孕前三个月缺营养缺狠了,在暂时安定下来后,手中也还有七八两银子,就每隔几天都会去一次七里浦买点肉和新鲜的蔬菜,变着花样的给自己补身体。只过了十来天,沈曦干瘦干瘦的身体就丰盈了起来,脸蛋也圆润起来了,再加上沈曦又添了两身新衣服,怎么看,也没有当初那个乞丐婆的影像了。

    芳姐一见沈曦变化如此之大,不由连连赞叹:“妹子,你刚来时那么瘦,我都说你是这个美人,现在看看怎么样,让我说对了吧,还真是个美人,咱们村子里就没有你这么俊的媳妇。”沈曦自己照照镜子,却觉得自己比在镇子上的时候老了许多,也黑了许多。一想到镇子,沈曦就又不由的想到了瞎子,眼中的笑意就沉淀了下来。

    见沈曦不说话了,芳姐笑着拱了拱沈曦的胳膊,低笑道:“怎么,心里不好受,想起自己一个人过日子的孤苦来了?妹子,和姐姐交个心,你有没有心事再走一家啊?若有这心,姐给你张罗一个。”

    沈曦眼中水光闪烁:“我相公刚没了几个月,我没那心思。”

    芳姐不太自然的笑了笑:“这话也对。你来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姐姐就忘了你的身世了。”

    从这儿以后,芳姐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只是时不时的支使张二郎来给沈曦送东西,特别是沈曦家的柴,几乎全都是张二郎上山砍了送来。沈曦很过意不去,总会时不时的拿一些好吃的送给芳姐家,不至于让别人以为自己占了芳姐家便宜。

    到九月半的时候,沈曦觉得自己的身体也养的差不多了,就去七里浦找房子去了。

    七里浦沈曦已经来过好几次了,买东西的时候她也有意转了好多地方,自然早就有相中的地方了。这次来,沈曦在七里浦的市场附近转了一大圈,又找茶楼的小二问了有哪些要出租的房屋。这个时代没有中介公司,虽也有专门以此为生的中间人,但沈曦一个外来人肯定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酒楼茶楼的店小二也兼具中间人的职能。

    在沈曦的重赏之下,一个八面玲珑的店小二还真帮沈曦找了一个便宜的地方。

 第31章

    沈曦租来的这个地方并不是正屋;而是一个类似于门房的两间房。沈曦租房子的这家是个落魄的读书人家,家中有三间房,户主是一个叫冯勋的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家五口;夫妻二人外带儿子儿媳和孙子。

    冯勋的儿女都已经成亲了;女儿早已出嫁,儿子冯远娶了冯勋一个朋友的女儿,和冯勋夫妻同住在这三间房内,对门而居。

    冯家有这么多人;沈曦本不想租他家的房子;不过他家是离市场最近的,别的出租房要来市场最近的也得走半个多小时;而且冯娘子柔柔弱弱的,看起来并不象是个多事的人。所以沈曦考虑了片刻,还是决定租下这里。

    在这里租房,房租竟然都是一年交一次,沈曦和冯娘子讲了好久,冯娘子才同意让沈曦先交半年的,并让冯勋写了文书出来,沈曦付了半年的租金,双方一签字,那两间门房就暂时属于沈曦了。

    将房子租下来后,沈曦就拿着文书回了上渔村,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点晚了,沈曦吃过晚饭,就将衣服东西收拾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沈曦就去与芳姐和三叔公告辞,说要去七里浦做生意。三叔公没有说什么,只说了几句客气话,说若是有时间再来上渔村看看,外面要是不好,再来上渔村住,那个小屋还给她留着什么的。

    倒是芳姐,一再的挽留沈曦,那口气里既有不满又有埋怨,沈曦明白她的心思,不过她无意改嫁,只好坚辞了芳姐。

    大概有八点的时候吧,沈曦昨天雇好的马车就来到了沈曦家,沈曦将行李衣物搬上去,坐着车就离开了上渔村。芳姐虽然还在生沈曦的气,不过倒还是来送她了,还一再嘱咐沈曦,在七里浦要是受人欺负了,就再回上渔村来,沈曦含笑谢过了,两人说了好大一会儿话,沈曦才告辞而去。

    马车一直将沈曦送到冯家门口,车夫帮沈曦把东西搬到屋里去离开了,只剩下沈曦一个人站在这空空的房间里。

    这两间房的样式与沈曦和瞎子在镇子上的房子差不多,大一点的一间是卧室,小一点的一间是厨房,虽然不太宽敞,但一个人用是足够了。

    房子打扫的还算干净,卧室里已经摆好了一桌一椅一床,沈曦很熟练的把被褥铺好,把东西都摆到合适的位置,这才去看厨房中缺什么少什么。

    厨房打扫的很干净,不过除了一口大灶、一个碗柜外,里面空空的就什么都没有了。沈曦清点了一下需要的东西,关上门就上街去采购了。

    沈曦先去木匠师傅那里订做了三个放豆腐的木头盘子还订做了一辆独轮车,又转到药店买了一大包石膏,还去杂货店买了碗筷调料等必需品,最后去粮店买了不少黄豆和米粮,让伙计给拿回了家。

    冯家正在吃午饭,见沈曦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冯娘子燕娘和冯远就都出来了,帮沈曦把东西拿进屋里,冯娘子还热心的叫沈曦过去一起吃饭,沈曦不是那没眼色的人,自然是谢过了他们,然后推说有事,就又出去了。

    沈曦在街上的一个小吃摊前要了一碗面条,一边吃着一边向老板问了不少关于在七里浦摆摊的事情,待面吃完了,在哪摆摊好赚钱之类的知识,沈曦也就知道了。

    下午的时候,沈曦又买了个小石磨,嘱咐伙计给送到家里,然后她又在七里浦城里转了一大圈,熟悉一下七里浦的地形,在这个不算小的城内,沈曦第一次看见了古代的衙门,也第一次看见了一个土地庙,还有月老庙……

    后世旅游的时候沈曦自然是观赏过这些景点,不过那些都失了原汁原味,太造作了,沈曦现在看见原版的了,自然要进去观光一下,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