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1-500-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姨娘哭得滚倒在地上,不让带走。夺了丈夫的心,还要夺走儿子。现在听了大姑娘也这么说,三姨娘变了脸色,强笑了道:“夫人总会有自己的孩子,四少爷我带惯了,没有见过世面,去了京里丢了夫人的人可就打脸了。”

    看了大姑娘只是淡淡一笑,伸出了手,石姨娘把茶送上来,三姨娘不说话了,这位大姑娘,人人说她得宠,现在生了世子,看了更是有架子了。

    申氏也不说话了,王府里是世家,可是朱辉的两个姨娘也没有这么礼貌周全,只能说是有规矩罢了。

    沈玉妙没有勉强三姨娘,她把茶碗重新放了下来,易姨娘把手炉里换了香饼儿,重新送上来给她抱了,听了王妃才淡淡道:“母夫人是有才名的,四弟跟前去教导,也胜似请了别人来开蒙了。姨娘再想一想,为了四弟,怎么才是好?”

    三姨娘不说话了,脸上的笑容也僵的不能动了,抱了儿子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听了大姑娘说了一句:“去歇着吧,我也累了,世子庆生要庆三天,明天还有客人呢。”

    青芝引了三姨娘出了来,这里石姨娘、易姨娘打了水来,看了王妃睡下了,才离开。

    沈玉妙睡到了床上,觉得腰酸背痛的,一整天会人,还会了淮王的家人,四个穿戴体面的妇人来给世子庆生。

    一听就是来者不善,又是想看看自己承认不承认的,沈玉妙满面笑容地会了她们,一个迟早要接受的事实,那就今天接受吧。

    她得体的问了淮阳郡主的喜好,倒没有打听她的容貌,其实更想知道的是淮阳郡主的容貌如何?

    淮王四个家人心满意足的走了,沈玉妙也假装心满意足于自己的贤惠,这会儿睡了下来,放下了脸上的伪装,她抱紧了被子,房里一向熏的很暖,为什么还是觉得心底里寒气逼人。

    她起来披了衣服,走到了外面锦榻上坐下来。如音也跟了起来了,看了王妃对了窗外又大又皎洁的月亮又看上了,忙出去告诉烧火的婆子们,榻上烧暖和一点儿,这才进来笑道:“要不要再吃点什么,一整天会人,倒是没吃什么?”

    沈玉妙摇摇头,笑道:“你磨墨来,取了我的纸笔来。”如音忙应了一声,取了笔砚来就站在榻旁研墨,听了王妃又是没头没脑的一句:“表哥天天,也很辛苦。”

    天天见这么多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音笑着把笔递过来,道:“王爷收了您的信,总是高兴的。”沈玉妙提了笔沾了墨,笑道:“不是写给表哥的,是写给我自己的。”

    如音愣了,看了王妃提起笔来写了几句,又往窗外看了月亮,一会儿再低了头写几句,过了半个时辰才写完,还是不睡,坐了等信干了,才折成了一只小船模样,拿在了手里笑道:“我要睡去了,你也睡去吧。”

    重新上了床上,把小船塞到了枕头下面,心事匣子也没有了,明天池水里放船去,让它顺水飘去吧,想来也飘不远,浸了水浸了笔迹也就沉落水底了。这到是一个诉说心事的好去处,一池碧水不会出卖我的心事。

    隔不了几天,如音就会看到王妃写这样一封小船,第二天就出了门池子里放去,王妃这旧院子后面一条石子路通向池边,放船也方便的很。

    聪明的如音又自作聪明了一次,有一次晚上再为了研墨就笑道:“王妃要放生,何不放些鱼虾什么的,放这只不会说话的小船有何用?”

    沈玉妙掂了笔轻轻一笑道:“会说话呢。”这只小船载满了我的心事,怎么说不会说话呢。如音弄不明白了,渐渐陪在了一旁话多:“三夫人这次来,象是有心事。”

    听了王妃笑道:“谁都有心事,我能帮呢,她也对我说,我就帮一帮,如果帮不了,也只有几句安慰的话了。”

    朱宣要联姻,夫妻险些反目,沈玉妙时时郁闷了,有谁能帮帮我呢?世子庆生,会了那些人,才省悟到表哥也辛苦,他要联姻,走捷径,我应该体谅他。可是君心能否似我心,惟有明月才相知了。。。。。。

    然后送年礼,京里王府,外家,卫夫人处,高阳公主,陶秀珠,左氏等人一一送到,封地上薛夫人处,周老将军处、余丽娟处,沈家也一一送到,紫琼表姐特地来看了一次,也送到了。。。。。。算来算去,相识相熟与相识不熟的人倒送了几十家,沈玉妙又一次叹气了,表哥平时真的很辛苦,现在也还在草原上吹着寒冷的风,睡了帐篷。

    难怪说有伤病,帐篷里总是有潮湿阴冷的时候,这都是让人身体不好的病根。她提起了笔来,又给朱宣去了一封信,一一告诉他与淮王礼物相来往的事情。满心里以为,这次表哥该高兴了。

    然后要过年了,除夕夜一家人带了朱睿当然是热闹非凡的,沈玉妙送了太夫人老侯爷朱睿回房里,一个人出来了看了天上不时闪现的火树银花,心里默默想了朱宣的伤病。

    这个时候,朱宣正被妙姐儿又气得不行了,除夕夜,他带了士兵们一起过年,热闹到开心处,他让将军们继续乐,眼前没有战事,只是为了和淮王要毁婚,大军托词,就地驻扎了整顿,达玛新死,只怕还有别的吐蕃人带兵来滋扰。

    一向滋扰习以为常,这样的惨败是不能掉以轻心。朱宣顺理成章的总是能找到好理由出来,徐从安看了王爷站了起来往帐篷里去,最近看了王爷越看越奇怪,他不是等了娶亲,就在这里驻扎了不走。

    王爷在军中素有威望,士兵们感恩,就地驻扎了拿兵饷,听了王爷训诫:“今年这个年索性就在这里过了,以逸待劳,再有敌兵来也是一锅端了,咱们安心打一个干干净净回家去家人娘老子团聚了,安安生生在家里过几年。”

    将军们是安排了分批回家探视了,徐从安越看越奇怪,不明白王爷又在打什么主意,已经是议定了这一次报了伤病上去,京里风云变幻,让人不无伤心,就此躲避一下也是好的。

    徐从安怎么猜也猜不出来朱宣变了心思,他要等毁了婚以后才能回去,不然淮王步步紧逼,刚刚结了盟就生分了,朱宣觉得可惜了。

    他整天无事,就想着怎么样顺理成章的毁婚去。亲事是淮王提的,还是让淮王潜移默化的明白了自己不想要了最好不过。

    与士兵们欢聚了,又是大年夜,人人都想家人,他也想父母妻儿,酒也有了,不如回帐篷里去看妙姐儿的私房信去。

    有些信是很惹人生气的,有些信又惹人怜惜,生气的信可以理解,让人怜惜就更加思念她了,都是表哥伤了你,表哥回去好好疼你去。

    他进了帐篷命朱福打热水来洗洗,自己打开了木头匣子,准备再看几封。朱福出去从伙房里打了热水来,不过前后一刻钟的功夫,再进来时,就看到王爷生气的样子,站在帐篷里来回踱步。

    他阴沉了脸,看了朱福把一盆热水放下来,正在拧手巾把子,朱宣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我自己来,你出去吧。”

    朱福赶快就出去了,不知道王爷是怎么了,这一会儿就气成这样,他偷偷扫了一眼桌子上,有一张展开的信纸,是谁的信把王爷气得不轻。

    朱福出去了,朱宣才按纳了火气,重新回到桌前看了那封惹祸的信,妙姐儿这个孩子,表哥回去一定教训你去。

    这是玉妙在心情最差的时候写的,信纸上有干了的点点泪痕,也是哭着写出来的:

    。。。。。。表哥说疼我,再也不要听这句话了。一言不合,就撵了我走,让我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不作表哥当王爷当丈夫,我也不会把心给了你,不会为了你心里有了别人而难受。

    表哥是个罪魁祸首,不,以后喊你王爷,你再不是表哥。外面秋风起矣,想来草原上更冷,愿王爷多多保重身体,愿王爷早日战胜回来。

    不过王爷回来以后,就新人在怀,与妾已是陌路人了。。。。。。

    再重大的军情朱宣或许还能坐了不动,看了这封信他再也坐不住了,跳了起来在帐篷里甩了手走着,又不要表哥了,要王爷不要表哥,好,以后不许喊表哥,只能行国礼。

    以后仪容要端庄,不许再对了表哥撒娇,骑马要刀天天歪缠了,以后不许再说表哥娇养的了,表哥不再娇养你,一切都规矩着来。

    看了那一句:我也不会把心给了你,不会为了你心里有了别人而难受。朱宣也不高兴,当然心要给我,不给了我不是找教训去,成亲以前那么对你,不就是要你的心。可是后面一句说错了,表哥没有变心,心里没有别人。

    朱宣面不改色心不跳脸不红的想了,表哥没有变心,至于是不是差一点儿有可能大概也许真的联姻了,会不会有些改变。。。。。。但是现在不联姻了,所以不必脸红。

    再接着往下看,又气了一个倒仰,白疼了这孩子了,下面又写了:。。。。。。只后悔不该心里有了王爷,与王爷反目,可怜睿儿会不会受到牵连,我成了弃妇还算罢了,王爷会不会因此而不再疼爱睿儿,新人生了孩子,睿儿可怎么办?

    南平王再大的度量也经不起这样的话来砸,他坐下来手抚了额头,一时之间,脑子空白无一物。

    我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封了世子,我的妻子,百般的疼她,心里就是这样想了我。。。。。。朱宣胡乱把信折了塞回到木头匣子里去,再看下去想杀人。

    朱福正在外面猜测了王爷为了什么生气,现在也没有军情呀,难道是京里又有了什么风波,今天下午的信有些是朱寿送的,这会子朱寿正在外面乐呢,先让他乐一会儿,等王爷睡下了再去问。

    看了王爷大步走了出来,一点儿梳洗过的样子都没有,居中坐了道:“让徐从安过来。”徐从安喝得有几分酒意,笑容满面的过了来,酒后有些迟钝,也没有想到朱宣这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