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1-500-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姨娘偶然闷了,一个人走到园子里玩一会儿散心,听到萧管呜咽声,她循声走过去,听到了一阵男女的笑声。

    在山石后掩了身子,偷偷的看过去,见竹林旁边,石头上铺了锦垫,沈王妃斜倚了王爷在听得入神,而**的人,却是王爷。手里拿了一根箫管,正在呜咽的吹响了。

    石姨娘怔怔的看了一会儿,听到了脚步声,看到朱禄走过来,才悄悄的黯然走开了。

    朱禄也笑着循声过了来,笑道:“王爷王妃在这里,让奴才好找,听了声音才找过来。外面几位跟了阮大人去苗寨的大人候了王妃呢,让奴才送这个章程来。”

    沈王妃拿过来看了一遍,朱宣依然没有住箫,看了妙姐儿看完了还给了朱禄,对他板了脸道:“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和解,不是去打人。我一兵也没有。”

    朱禄笑嘻嘻的走了,沈玉妙才看了朱宣道:“他们要派一队士兵跟了他们去,说万一打了起来,都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可是表哥,阮大人家在南疆久居了,一定同那些苗人应该能好说好讲的。跟去了士兵反而象是去镇压的了。”

    朱宣这才住了箫,只说了一个字:“嗯。”听了妙姐儿又狡黠的说了一句:“再说我也没有兵符,我也发不了兵。”

    然后催了朱宣:“表哥再吹,我要听呢。”我不会吹,会听就行了。园子里又响了呜咽的箫声,沈王妃立于竹林下,眼望了刚才过来的那一丛芭蕉,心里盘算了,旁边再种几株樱桃,才符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名句呢。

    几位大人在门厅候了,看了朱禄走过来,也是学了王妃板了脸,把话学了,才躬身笑道:“大人们请回吧。”

    然后转身走了进去,“哎,”几位大人没有办法,你看了我,我看了你。一起走出来了王府,站在了门前先不各自上轿,商议了:“这种差事是好去的吗?王妃一心要培植那个不知道哪儿钻出来的新头人,可是别人也未必就愿意给他分一块地方去。一来二去说岔了,打起来了,咱们这几个人够他们怎么打的,王妃不发兵,听起来象是让我们去入险地。”

    几个人正议论着,有一个人眼尖,看到了徐从安走过来,赶快迎了上去:“徐先生,徐先生留步,您这是去府里见王妃去还是见王爷去?”

    徐从安回了礼,一看就明白了,肯定又是和王妃置气了,要么就是没有见到王爷。他笑道:“王爷一直病中,外人不许打扰的。我是去见王妃去。”

    “啊,徐先生,您来评评这个理。。。。。。”几个人拉了徐从安一顿分说,最后希冀地看了他道:“徐先生,您看是应该点一队兵去吧,是这个道理吧?”

    徐从安故意想了想,才缓缓道:“你们是跟了阮大公子那位阮大人前去,阮家是此地的望族,王爷一直也是礼让三分的,在这方圆群山中,应该来说,一提起了阮家,苗人都会给三分薄面才是啊。”

    “话是这个理儿,可是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几位官员也不含糊。

    徐从安好笑,就说人少了不敢去不就行了,徐从安是知道王爷王妃不过几十骑就去了的,你们这些人家里的家丁一起去了就不少了,他接过了他们递过来的条程看了,也心里好笑了,至于请两千兵马去,真是浪费。

    他笑道:“各位大人既然有道理,何不请去对王妃说去?”

    几位官员一起不高兴了,王妃也不讲理。这个小小的妇人什么也不懂,就会瞎指挥一起拜托了徐从安:“徐先生是王妃座师,说话一定是听的。有劳徐先生去说一声儿去。”

    徐从安笑别了他们,径直走到了来,问了人说在园子**玩乐呢,徐从安笑道:“那我这里等了,不去扰了游兴。”

    王爷还有心情**玩乐,真是难得。这是他多少年没有心情和时间玩乐的东西了。王爷这个人,一会儿要联姻,一会儿又变了,他随便动一动心思,弄得别人都精神紧张,如履薄冰。徐从安在书房里舒服的坐了下来,让人泡壶好茶来,我也要好好享受一下,马上就要快马奔驰了, 不是好滋味啊。

    又过了一个时辰,才看到王爷一个人往书房里来,徐从安笑迎了,取笑道:“从安恭候多时了,听说王爷游兴逸,不可前去打扰了。”

    朱宣听他取笑,道:“知情识趣者,从安兄也。”徐从安一听,我又成了从安兄了,忙笑道:“只要不遇到曹刿,我向来是知情识趣,会看人眼色的。”

    朱宣面无表情看了他一眼,为他正了名:“你这个曹刿,是个好曹刿,论的好。”至此,徐从安也扳回了自己心里的一口气。

    听了王爷又吩咐了:“你对世子如此关怀,等你回来了,世子就交给你了。也到了认字的年龄了。”

    徐从安赶快答应了,又笑道:“教的不好,不知军棍多少?”朱宣看了他也歪缠不清了,心里想了,妙姐儿歪缠,也是你教出来的吧。

    板了脸道:“你自己去查军规去吧。”徐从安忍不住一笑,军规上哪有教不好世子领多少军棍的规矩去。

    朱宣看了徐从安,静静交待了:“见了夫人,替我问候一声儿。”徐从安这才收了取笑的神色,郑重的答应了,对朱宣道:“我这一去,一定探听了达玛王爷府上现今如何,是哪一位公子为首,不过听说了那位南诏公主也不是好说话的。”

    朱宣悠然道:“一个女人再不好说话,她手里没有兵权,又能怎样。你去看稳了,我这个兵符,一直也想了归还了他们呢。”

    看了徐从安答应了,朱宣站了起来,沉声道:“此去吐蕃,路途遥远,多多保重。”徐从安也肃然的应了一声:“是。”

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为难(四)

    第四百五十章,为难(四)

    阮大人听完了儿子和几位官员的回话,神情也不能说是很高兴,他只说了一声:“我知道了。”阮家在南疆一向是诗文之家,经史之家,当然有一些护家的家丁,阮大人对了阮大公子道:“王妃未必就有兵权在手里,今天吕大人请了三爷朱辉去喝酒,说王爷精神还好,只是一心躲烦想要修养,所以才不会客。

    这沈王妃所做的事情王爷应该是都知道的。”

    几位官员一起埋怨了:“老大人啊,王爷英明,当然是知道的。可是沈王妃一向是娇纵了的,又有了世子,得宠是该当的。就怕她见了王爷只是一味要权,王爷当了人固然是英武果断,这枕头风下是什么样子可就不知道了。”

    又有几位官员只说了半句话:“自古英雄难过美人美,何况这美人。。。。。。”下半句是何况这美人并不是那种成亲前与王爷不相识的美人,是王爷成亲前就一直带在了身边娇惯的人。

    没有人不知道王爷宠王妃。

    关键是这位沈王妃她在背后吹的是什么枕头风,王爷又是不是那位过不了美人关的英雄?

    阮大人听了官员们从前朝的女主当权开始说,一直把历朝历代的吹枕头风的女人们都说了一个遍。

    妹喜、妲已、褒姒都隐隐提了出来。阮大人没有禁止这一群道学夫子们说话,他自己就是个儒家,可是沈王妃离妹喜还远着呢。

    可是这也说明了沈王妃一意孤行,要上殿理事,大家的一种态度。阮大人有了一个主意了:“王爷既然真的只是伤病了,那么大家再用些猛药,或许王爷就会见我们了。”弄不明白王爷为什么不见我们?

    阮大人在家里日思夜思,反复推敲了王爷这个人,向来诡诈,他这是何意?他这是何意啊?

    好不容易几年修整的吏治,让沈王妃理过了,还成个体统吗?

    官员们听了阮大人说的猛药,只说了一句:“机会是要等的。”

    阮大人阴沉了脸说了一句:“既然不发兵,家丁护院跟了去也是一样的。我与吴龙头人多年相交,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说是这样说,可是阮大人还是很担心。到了儿子阮大公子去苗寨的那一天,阮大人还是安排了家里精装的家丁跟了去了。

    阮大公子带了随行的官员们,身后是一百家丁,看起来也有气派,只是当然有些沮丧,如果是带了兵去,当然更好。

    早上空气是好的,城门刚开,几个士兵正在换岗,看见这一行大人们来了,都是肃然的。

    出了城门,一片新绿,林中有鸟鸣声,这个时候大家一起愣住了,一棵合抱粗的大树下,三个人三匹马驻在那里。

    左边一个黑脸的小子,脸黑的象锅底;右边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三十岁左右,十分的精干,象是放在哪里都不出眼一样。

    中间那个人却让他们大吃了一惊,面如冠玉,红唇嫣然,一双明眸看了他们,嘴里吐了出来一句:“怎么才来?”

    一从官员们纷纷下了马,近前来行礼,这位年青漂亮的公子哥儿却是沈王妃。

    沈玉妙一大早起来候了他们有一时了,看了他们落后了,心里高兴,道:“起来吧,我陪你们去。”

    官员们俱都是不安了,看了为首的阮大公子,阮大公子急忙躬身道:“苗人争斗,乃是险地,王妃不可涉险。”

    沈王妃自上殿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些人还会关心自己。她只是说了一句:“不妨事的。久闻阮大公子久居南疆,有你同行,我不担心。”

    她是不担心,可是别人要担心,大殿之上看不顺眼她在是一回事,她要是出了事情是另外一回事,这些人都担待不起了。

    看了沈王妃上了马回身皱了眉看了身后的那一百家丁,皱眉道:“这些人是跟去的吗?”阮大公子看了沈王妃只带了一个小子,一个护卫就出来了,再看看自己身后这一百家丁,有些汗颜,忙道:“这是送行的,这些人只是来送行的。”

    然后回身挥手命他们回去:“送到这里就可以了,留二十个人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