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清-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朝诸多文武亦是埋怨之声四起,原因无他,官军剿匪所得财物,自然是要最终归还失主的,这些财物的主人或许被杀了个干净,然而这年头的大户人家那个不是根深错节的?他们那一支、那一脉的死绝了,自然有最亲近的另一脉继承了他们的财物,岂能拱手让与了别人?
便是这些朝廷的文武,又有哪几个身后没有个诺大的家族?
何况,天朝乃礼仪之邦,祖宗之法不可变,仁义之礼不可废也!理由光明正大,无懈可击!
再者,若是下了此旨,又岂不是给了各地官军养贼自重的兴趣和理由?
崇祯皱了皱眉头,这个吴宗达,在朝中亦是素有贤明,他说的话崇祯亦是十分之重视,他一时犹豫不决。
“陛下,”梁涛跨前一步,朗声严道:“陛下,我朝要内要剿匪,外要拒敌,若无精兵,岂非那没有抓牙的老虎一般任人凌辱!”顿了一顿,梁涛继续朗声道:“陛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难道陛下还要那伪金打到我大明京畿门口吗?”
“大胆!”数十人纷纷当堂直喝。
“陛下,”梁涛却是不管不顾,他朝金銮座上脸色阴晴不定的崇祯继续大声道:“陛下,人人称您为当世圣君,可他们谁又知道,您虽圣明,却是巧妇实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空虚,莫非要将这满天下的官军全都裁了不成?如此--我大明的万千江山,岂能完整?此时已丢了大半个辽东,莫不成还要丢了辽西不成?”
崇祯“霍”的一下直立以来,满朝文武眼见圣人发怒,急忙全全跪下道:“不能为圣上分忧,我等死罪!”
崇祯铁青着脸,却是死死咬着牙,半响,他从嘴里奔出一行话来,“传旨,擢辽东经略、都督同知梁涛为兵部侍郎,可在九边之地自行招纳兵将,粮饷自筹。”言罢,崇祯挥袖而去。
自筹?何为自筹?算是给了梁涛就地取财的谕旨吧。
梁涛长舒了口气,他望着崇祯消失的背影,他原本不想如此冒险,万一真激怒了这个史书上载性格善变、急躁冒进又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可没有好果子吃。
然而孔有德的山东叛乱却是不得不速平之,而且要平的干干净净!因为按照历史,若是孔有德渡海降了后金,那么他将会带去习自孙元化的红衣大炮的技术,日后的洪承畴实打实的十三万大军便是败于那大炮之下。可要是不招兵丁,单凭辽东十数万素质不一的军队,实在应付不来如此庞大的防线,要知道,光是一个辽西走廊便连绵七八百里,仅仅十余万人的大军,貌似强大却战斗意志差劲,哪里能处处守得过来。
而且梁涛的嫡系并不多,死一个少一个,前些日子他亲自一手训练出来的七千骑兵便阵亡了三千,还有重伤之人未曾算上,自然需要增兵添将。
其实崇祯内心中着实也很器重梁涛,之前梁涛大凌河之战的功勋丝毫不下于当年袁崇焕的宁锦大捷,甚至由于梁是野战,袁是守城炮战,梁更胜了一筹,是以崇祯一如对当年豪气冲天,直云‘五年可平辽’的袁崇焕一般予以厚望,希望梁涛给他做出成绩来,让他的王朝,莫要再屡战屡败,梁涛那句‘让人打到了家门口’深深刺痛了崇祯这位极重颜面、心底里时刻以中兴大明的在世圣皇标榜的皇帝内心深处,他不能,他着实不能在失了颜面,他是谁,他是除却了一手遮了大半个大明朝廷的魏阉逆党的圣人,岂能任蛮族如此欺凌?
梁涛对症下药,也算一击中的。

第一百一章 且回大同

大同城墙之下,巍峨伫立的城墙,依旧是那般坚固,城门口依旧站着一排排的的军士和过往百姓,一切依旧。只是人若是仔细观察,好生闻上一闻这大同城的气息,这个大同,远比前两年要有生气的多啊!
人若抬起头往那空无一兵一卒的大同城墙之上望去,却是一股肃杀之气蔓延,让人不寒而栗。
顷刻间,城门外不远处,风尘滚滚,铁蹄踏踏而来。
门边的守军眼光坚毅,老远瞧见,也不做何犹豫,急忙下令门口百姓快速入城,且关了城门再说。
好快的反应!
从发现可疑之处之后,短短一刻便将城门紧紧锁上。
大同城内,低沉的预警号角缓缓的响了起来,这种号角之声音量不高,一般只是未曾确立敌情之时用来提醒四周军士时刻备战而已。
原本空无一人的大同城墙之上,呼呼地出现了大批的军士,人人身披坚甲,手握弓箭利刃,目视远方奔腾而来之骑兵。
梁涛望在眼里,微微颔了颔首,不错,我梁涛当初一手练就的大同守军,如今却是不赖!
“来者止步!”大同高墙之上,一洪声之人喝道。
梁涛身后的张小虎也不多说,直接纵马上前答话。自家将军一手练就的军队,什么脾性他自然是清楚。
他手中拎着一个包裹,朝城上一人大声喝道:“陈武安,迅速放个吊篮下来。”
城头之上官军闻听道张小虎的声音,人人喜上眉梢,小虎子乃是将军亲卫统领,他此番回来必是带来了将军消息,或是将军亲自回来了。
不过城上的众人却是不敢马虎,依旧按着规矩,老老实实放了吊篮下去验收官印文书。
片刻,城门缓缓打开。
远处数百骑开始向城内驰去,丝毫不顾两边站立相迎的大同军士。数百大同军士却是人人觉得理当如此,将军乃非常之人也,行的自然是非常之事,哪里需要和他们招呼!他们望着梁涛一行远去的背影,人人面露倾幕,大丈夫处世,理当如此啊!
梁涛虽做了辽东的经略,然而大同却是划归了他的治下,如今他领兵在外,府中一应军务便与了那留守的胡海。
胡海闻得手下告知,急忙出来相迎。
一行人急急向大同城内校场行去。梁涛不会去别处,他只会去那兵营里头。
“末将(下官)参见经略大人。”一行人远远瞧见骑在马上的梁涛,急忙走近拜倒。
梁涛依旧是头也不回,直直翘望于前。
“胡海,你且上前来。”
一员英武的大将迈出行列,向前拜倒道:“末将在。”
“我临走之前可与你言明多招纳兵士?大同城内为何依旧是这些人马?”梁涛指着校场之上肃立的数千军士狠声道。
胡海“哗”的一抱拳,声音不夹杂一丝恐慌或是愤怒,依旧淡淡而言道:“大人所托,末将时刻不敢忘,自大人走后数月,末将已从宣府、大同诸地招纳数千兵士,那些朵颜、喀喇沁部的年青部民,末将业已将其与我大同军混编,现正与大同城外训练。”
梁涛闻言,顿时一展了怒容,随即“哈哈”大笑了两声,“好!既如此,那便让我等前去一观!”
野风林林,冬草凄凄,一望无垠的漠北草原上,几支打着相同旗号的军队在互相倾轧攻击,其情形似曾相识。
梁涛一行缓缓纵马四周关礼,他心中暗赞,虽然朵颜、喀喇沁诸部部民擅长马术弓箭,可每到战时,冲锋迅速,却跑的也很是无比顺溜,短短三月时间,胡海尽能有如此作为,能将其纳入大同军体系,手段也算不差了。
数千人的军队,分成几个部分,在进行一对一的拼杀,其人仿佛玩了命似得,又或者他面前之人不是他的袍泽而是夺了他妻子财产的敌人一般,许多木刀木剑禁受不住他们多次的疯狂拼杀,尽然短缺了一大截。
彷徨的大草原上,云卷云舒,顷刻而变,仿佛厮杀的阵型一般,时而聚时而散,冲杀之间不可捉摸。
这些士兵丝毫没有因为有人围观而有丝毫而停顿或是犹豫,在令旗还没有变换之前,若有人胆敢停下手中刀剑,五十军棍!
令旗所指,冲锋冲锋!
好男儿纵横沙场,理当无所畏惧!
梁涛微微颔首,虽然训练之中仍有许多薄弱不当之处,然而毕竟训练时日尚短,自然不能太过苛刻。
几支不同颜色的军队很快分出了一轮胜负,许多期间受了重伤的士卒很快被抬了下去救护,其余人马各自在自家的令旗周围纷纷聚成阵型。
一员大同将领远远纵马而来,来人正是那大同参将谢海,当初梁涛带兵外放之时,他因熟悉大同事物,便和几个大同府的游击留了下来协助胡海。
“大人,八千骑兵皆在此处,现已训练完毕,请大人查阅。”谢海有力地行了一个军礼,哗的一下右手握拳打在左肩之上,当真豪壮。
谢海如今要比年前黝黑健壮了许多,也是时常按时出外操练的缘故,不过他倒是毫无怨言,他之前能在治军还算严明的前任大同总兵渠家祯手里做到参将之职,其人也算是有些本事的。
梁涛点了点头,然后向左右问道:“这些兵员都来自哪儿啊?”
胡海驱马向前几小步靠近梁涛,答道:“回大人话,这些骑兵部分都是当初大人招收的朵颜三千精骑,他们跟着我解难军有些时候了,也曾与我解难军共同征战于沙场,且时值国朝、大人缺兵之时,故此属下将其亦是并入了我大同解难军,正式给了其旗帜令旗,以为我大明军士。其他五千人乃是招收宣、大、山西三镇流民之中善马术之人混编原大同之下各卫所军户士卒,如今业已成军,请大人检阅指点。”
梁涛‘哦’了一声,忽的问道:“大同如今有多少士卒兵丁啊?”
“骑兵八千,步军一万四千。”
“呀”梁涛惊讶的回过头来,:“如何曾了如此多的士兵,我大同的饷银够吗?”
胡海抱了抱拳道:“饷银是朝廷拨的,新任宣大总督张宗衡大人以为大同军事重镇,然而四千留守之兵力太过浅薄,不足以阻挡南边流寇、北边鞑虏,故特来人叫我大同增兵”
梁涛勃然怒道:“朝廷既以我为经略一职,有监管大同之责,为何又拍了个宣大总督来节制我大同?没了大同,我出征辽东的数万将士粮草、银饷来于何处?受了创伤又归于何处?”
“大人息怒,张督师只是派人与末将商议,末将以为增兵与我有意,何况朝廷又出了一部分银饷,故而大人远去辽东,属下无法及时告知大人,请大人降罪。”
梁涛闻言挥了挥手,“你何罪之有?那些步军又在何处?”

第一百零二章 宣大总督张宗衡(一)

万全卫,宣府境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