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清-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毕竟那陕西的洪承畴不就是专杀降的嘛!
他继续问道:“你登州城需要什么样的保证那?”
陈光福眼中狡黠一闪而逝,他继续装可怜道:“请王师效仿霍去病河西故事。”他随即一下匍匐在地请命,再不肯多言。

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西故事

霍去病河西故事,是指汉朝之时,大汉对匈奴发动了两场河西大战,河西的匈奴浑邪王俱败北。
于是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一再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另一个匈奴王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突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那是霍去病只是个青少年--那一年他才19岁,他的气势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全部投降。
于是“河西受降”也成了霍去病青史留名的重要功绩之一。今日我们知道霍去病如何了不起,然而若是没有这场河西受降之事,霍去病的名声恐怕会打几个阶梯的折扣。
当年那是怎样的胆量和气势,以一己之力尽降四万匈奴。于是今日,那场个人的大冒险成就了霍去病无尽的威名,他至今尤为人所思忆,那便是荣耀和功名!那便是丹心流传万万年,那才是文人将帅所追求的搏个功名万户侯。

朱大典犹豫了,帐内诸部官员亦是面面相觑,想不到贼军还有如此见识,还晓得河西受降的典故。
“你且下去,带本官与众位商议片刻。”
陈光福在此臭了把鼻涕,一脸无辜、人畜无害的样子随着监视他的卫兵走出了营帐。
朱大典当即发问道:“诸位,可有看法?”
众人纷纷低声讨论起来,却是不敢乱出主意。
唯有谢琏,他眼珠子一转,心头开始盘算,如今乱军已是强弩之末,三面被围,水门虽未被破,却是大海死路,量他插翅也难飞,如此--
他压根就没把渤海对面的后金算在里头,堂堂天朝人物,不降泱泱的大明,岂会去投奔那粗鲁的野蛮人?
“大人,您乃是一军主帅,岂能轻赴敌营赴险?下官虽不是大人物,却亦是国朝地方大员,一方巡抚,若大人不弃,便有下官代大人赴那虎**一趟。”
大义凛然,当真国之栋梁也。
“好。”朱大典不禁击掌赞道:“谢大人果真国朝忠义之士也。”
虽然河西受降乃是一桩美事,然而如今的形势却是不一样的。这客主数万大军唯有朱大典的身份可以任意调动之,便是梁涛也只有调动登、莱两府的军士之权,全军缺谁都可以就是缺不得朱大典。
有人冒头,这事就好办多了,朱大典也乐得有人去冒险,反正贼破之功他已是稳稳在手,也就不必去冒那险了吧。
而陈光福,则很快带着登莱巡抚谢琏入了城。
登州城内,孔有德一脸喜气地朝谢大巡抚迎来,谢琏瞧着孔有德‘友善’到了极点的表情,他虽贪那巨大的功劳而大义前来,然而心中依旧是有些许的担忧的,此时却是被孔有德的热情给全部融化了个干净。
谢琏一颗半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孔有德远远大笑着迎来,却是对着谢琏旁边的陈光福哈哈声道:“阿福啊,此行凶险,可真是有劳你啦!”
陈光福嘿嘿一笑道:“不如那虎**,哪来那虎子啊!”
孔有德一行众人纷纷放肆的大笑了起来。
谢琏脸色微变,此言不善。他壮着胆气哼了声,他朝孔有德旁敲侧击道:“莫非这便是孔大人的诚意?我各地明师十万征屯于城外,孔大人模样忘怀啊。”
谢琏虽暗子感觉不对劲,然而毕竟是有些头脑的人,当即出言微微试探,语气之中依旧在提醒孔有德一行,我背后可是整个大明朝廷在撑腰啊!
孔有德冷笑了声,“这位是?”
陈光福阴笑道:“此乃大明登莱巡抚谢琏是也。”
谢琏脸色微变,竟然直呼其名,看形势--大大不好啊。
谢琏随身带来的几个家兵亦是看出情形不对头,慢慢把谢琏护在中间,人人手把住刀柄。一般来讲,家兵均是死士,官越大之人蓄养的死士越多,谢琏的这些人亦是如此,平素吃得好、还有些许钱粮可拿回去养家糊口,何况自己的家人还在谢琏老家的掌控之下,如此自然会忠心无二,便是临死也要护主。
孔有德哈哈仰天一笑,“拿下!”
数百精锐叛军当即上前砍翻几个谢琏家兵是夜,孔军悄悄收拢了财物,执登莱巡抚谢琏在前,留下了一些并非嫡系的人马守住三门,主力蹑手蹑脚调往从水门。
水门外墙被牟文绶攻克之后,朱大典又掉了副将刘泽清、方登化的五千人马协助防守。
当夜,正当多数明军尚在水门外的临时营寨安然入睡之时,内城哄得一下火光四起,然后呼喊着冲出大批的叛军军士。
执勤的明军哨兵纷纷呼喊起来,大批的明军士兵拉开帐篷拿起刀箭直扑墙头守卫。
然而这些叛军士兵却是有恃无恐,他们深怕明军不知道一般,大呼大嚷而来。
各北门主将纷纷登上墙来,侧耳细细一听,叛军却是高呼:“尔等巡抚被执,速速让开道路,否则杀之。”
刘泽清一行大惊,这登莱巡抚谢琏却是在贼军手里,他们当下喝止想要放箭的麾下众军士,若是一府大员间接死在他们手里,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当即,无数的叛军夹杂乘着水船顺流而出,当先一船上面绑着一人--刘泽清诸将远远一瞧,可不是那登莱巡抚嘛!叛军深怕明史看不清楚,绑在船头柱子之上的谢琏周围竖着几根火把,把谢琏照了个满脸炽热,却是清晰无比。
刘泽清不得已,不敢贸然出击,只得速速派人去请示那朱大典督师。叛军肆无忌惮越来越近,不得已,刘泽清只得下令手下小心地点射,勿要伤了最前头柱子上绑着那人。

第一百二十三章 登州城破

朱大典闻得北门急报,急急起了身来,营中的紧急聚将大鼓亦是狠狠地响了起来。
诸将鱼贯而入,朱大典也不待别人出口想问,急忙到处事情缘故,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冷气!
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孔有德安敢如此不要面皮,竟敢把一府之大员当做人质!
朱大典亦是气的暴跳如雷,这谢琏要是出了事,他虽不至于受到牵连,可功劳要被削减是一定,这到嘴的煮熟的鸭子岂能被他飞了?
朱大典大发脾气,营中诸官员亦是束手无策。
梁涛眼见如此,上前朝朱大典拱了拱手道:“朱大人,事已至此,且听梁某一言。”
朱大典闻言顿时有了主心骨一般,急忙点头,“梁大人且言之,朱某一时着急,是朱某的不是,朱某担忧谢大人安危,一时急糊涂、失态了,到让诸位见笑了,见笑了。”
梁涛淡淡道:“谢大人虽陷身于贼,却是忠贞之士,否则焉敢独入虎**?此时谢大人虽无法脱身,然--谢大人乃是国朝忠贞之士,其心中却定然不愿为一己之私走脱了贼军,说不准那被执之人乃是相貌相似之人而已,谢大人此刻怕是早已学那文天祥故事,为国捐躯了。”
文天祥乃宋末名臣,后为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平南大军所持,不愿为敌国效力,时时刻刻想自杀,但却次次为蒙古人所止,因此饱受折磨。后来他的忠贞终于感动了忽必烈,给了他一个痛快。
捐躯?你骗鬼去吧!捐你个头啊!
然而梁涛此言,却是人人心领神会,孔有德为祸了山东大半年了,谁打下来便是大功一件,如今功劳到手了一半,岂能走脱了他?那谢琏谁谁啊,谁鸟他?何况,当今圣上喜怒无常,只要你办砸了差事,那山东之前败于孔有德手里的总兵王洪、刘国柱那便是下场。
谢大人被执,然不甘受辱,已然自尽,为国捐了躯。那叛军所执之人乃是相貌相似之人而已。这便是结论,这便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好,”朱大典脸色阴阳转变了片刻,当即拍案道:“既如此,传令,调东门防军支援北门,”随即他朝梁涛拱了拱手道:“梁大人,此刻,东门便拜托你了。”梁涛微微点了点头,朱大典随即朝两边厉声令下道:“今晚强攻,诸将务必尽力,有消极怠站者,本官亲自斩杀之!”
解难军三营一万人马自梁涛前往朱大典大帐之时便已整装待发,漆黑的夜,远远望去,整座营寨寂静得吓人,唯有马匹嘶溜溜的喷气声,才告诉世间这里有生命存在。
“辽东经略梁--有令下:解难军各部,点火!”
“点火!”
“点火!”
顿时,各处火光四起,宛如白昼。
当孔有德派人前来乞降的时候梁涛便知道十有八九是假的,若是小孔真又降了大明,那么日后康熙平三藩也就少了变成平两藩。然而谢琏此人要去,梁涛又如何会猫给老鼠做伴娘?
谢琏历史上便是如此被小孔给骗了去,梁涛怎能老是改变历史,对不对?随意改变了历史多不好。日后的小学生背课文的时候还要重背一篇,那多不好啊!
既然谢老人家要去,那便成全他吧!君子有**之美嘛。
原先为了不引起城头守军的注意,梁涛虽料到了谢琏此去定然讨不到好,故而下令解难军整装待发却不点火,此时进攻命令一下,解难军顿时发动,齐齐奔赴东门。
火把如龙,艳照四方,滋滋的火花仿佛吞噬尽了人类的语言一般,整整齐齐的脚步声丝毫不必费尽便可独占了这寂寞的夜空。
东城门外,梁涛纵马于阵前高呼道:“诸军,梁某在此,有谁敢与我拿下此处城头?”
“我敢!”
“我敢!”
“我敢!”
“谁--作那第一人登上城头者,将我解难军旗帜插上那最高处,若是尚未娶亲者,老子亲自给他寻一门亲事,领赏白银五十两以贺;若是家中已有妻室,则赏他八十两白银。”
诸军士纷纷轰然会意大笑,将军可真是真是有趣,他可把我等当做了亲人来看待,时时将我等之事放在心头啊!如此,我等自当效死!
“诸军,梁某所言可好?”
“好!”
“好!”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