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清-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海单人提刀,直取高迎祥,高迎祥眼见一路明将飞驰而来,他暗自冷哼了声,这是自个儿找死,可由不得我了!
两人遥遥互望了一眼,眼神之中杀气凛冽,随即两人飞驰相向而来,至于去对方性命。
刀槊相撞,两人狰狞的眼神,亦是闪烁相刺激。高迎祥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而谢海乃是大同渠家祯、满桂两员猛将之麾下将校,久经战阵,两人一时刀槊齐出,竟是不分上下之分,然而谢海毕竟大战已久,体力渐渐有不支之象。
然而
有一支冷箭,暗暗对准了一身红袍的高迎祥。
两军交战正酣,谁能料到,有人会如此如此做派,竟然暗下黑手。
对于我来说,这片天下,谁是谁非已然不再重要,这个乱世啊,快快结束吧,或许--这便是个开始!
他环顾了一眼四周,这些--他们原本只是些普通的百姓,与我家一般无二,然而,国家残破,家园不存,才至于沦落至斯哉!国家,国家,快些改变吧,或许--那个人能够吧,他有野心,也有壮志,又有治军之才,还能厚待百姓士卒,天下间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那我--便助他一臂之力,反正这天下谁坐江山与我等草芥之人无关!
如今,我便借高贼之败来用上一用,使得大同--再添些好处。
夏第阴笑了下,他淡淡地扣动了袖内的玲珑的弩机,一道精光如雷电,如火光,一下射入了高迎祥执槊的右臂,高迎祥大声惨叫了一声,然而他毕竟十多年的悍匪出身,虽吃痛受伤,却是没有掉下马来,他的长槊一下掉到了地上,然而左手却一下抓住了马鬃,使得自己紧紧贴在了马背之上。
谢海的马刀随即便到,高迎祥无奈,拨马便跑。
两旁厮杀之高迎祥的亲兵眼见闯王事急,急急摆脱了宣大骑兵,迅速赶来不顾生死地加以掩护,然而到了这个地步,发了狂的宣大骑兵怎能让如此莫大功劳给跑了去?
数千骑玩了命的朝高迎祥方向涌去,高迎祥无奈,值得策马奔逃,五千义军的步卒本就处于被残酷屠杀之下的拼死反击的下风,眼见大红袍子的高迎祥一逃,顿时士气大跌,一时再也顾不得其他,立马跟着高迎祥跑路。
如雪崩,如泥石流,义军士气一时倾泻如柱,无数的义军士卒一见主阵大乱,纷纷猜测万般,人心浮动,不少人本就被那巨大的伤亡给吓了住,此时便开始脚底抹油。高迎祥的五千不足死伤、逃溃殆尽,前线奋战的义军士卒回身一看如此,当即也不干了,立即开始崩溃四散而逃。
夏第远眺着高迎祥远遁的方向,他心中暗道,算你运气好,老子今儿个不杀你,留着你--还有用!
夏第抬头四周望了一眼四处追击的农民军的宣府骑兵,他暗自叹了口气。这天下--终究要用杀戮来改变啊!只是--苦了这全天下的百姓!

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辽

此时正与大同胡海处相战淋漓的大岳骑兵闻听旁边声色,军心大乱,原本剽悍的血性一时如同被零下度数之冰水浇了个冰冷,还是在冬季北风刺骨之时一般的那种。李自成一见两边如此情形,知道今日之事不可为,也是长叹一声,本着为义军多留些骨干血脉精锐,当即下令大岳骑兵后撤,向明军围三缺一的北边突破而去。
----------------------------------------
闯逆高,聚贼兵二十余万妄自尊大称王于泽州,赖圣天子在上,五省督师陈奇瑜、宣大总督张宗衡、三边督师洪承畴,河南督师丁启睿,督帅总兵副将等百员战将,聚兵一十八万(虚数,乃是对外号称),又诸都司将士奋勇作战在下,贼乃破于真定、获鹿、井阱一带,逆酋高逃,匿迹潜于太行山。
北边发生的一切,暂时是与梁涛无关了,此时的梁涛正忙着将缴获的四门红衣大炮安装在大凌河城的城墙上。哪几门大炮因为是孔有德献与后金的‘开门红’,故而被其一直在后保护安好,两军交战之时并未被打落海中,且他逃跑时因大炮太重不利行程不可能带的走,故而便宜了梁涛。不过这大炮本就是登州之物,梁涛乃是此时的登莱督军,他自是有这个权利。
渤海舟船便利,几日的行程梁涛便把大炮悄悄带往了辽东,自然船上还夹杂着大量的财物,黄龙的水师和王氏兄弟也自然有部分好处,这是明军私下地惯例,朝廷拿大头,我等吃点油水,他们哪知道,这从梁涛手中一转手,这些从叛军手中所缴获的财物少了大半,反正他们是不可能瞧见梁涛的报捷文书上写的是什么,那是崇祯才有的权利,而梁涛从名义上有时他们的上官,他们官阶低,若是梁涛严守礼法,他们自然是没权利直接越过梁涛写报捷文书,那是上官才有的权利,他们还以为梁涛只是用船来运载那些大炮和回兵辽东而已,哪知道还有这些道道在里头。
且说孔有德一行,无奈归金之路被大明水师死死掐了住,只得南下,在继续沉默了一些日子之后,便再也按耐不住枯燥的船上生活,于是继续肆虐山东沿海各地,继续糟蹋各地良家妇女。
山东总督师朱大典急忙继续南下,一路沿海四处扑火,却又止于安东卫,无他,在过去,便是南直隶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他是山东督师,若是没有朝廷旨意擅自离开自己的辖地而进入他处,轻则死罪,重则诛族。
夏暖大地,温驯的高阳偏起东方伏白。辽东的大凌河城,如今经过大半年的再加固,其城墙坚固程度早已不下于锦州,只是尚还没有锦州的繁多的护城大炮和锦州周围险峻的地势罢了。
城外,一众将领早早站立于朝阳之下,人人目光坚毅望向远方,似乎这天地之间的神圣之色均是来自于那西部一般。
远处,数百骑扬尘而来,其由远及近,众人的瞳孔一下放大。
来了!
上万大凌河城的守军屹立城头,他们紧着眼睛死死盯住那疾驰而来的那面大旗,城头的无数面梁字旗同时在清风中张开了翅膀,仿佛在与远方相应和。
“让开!”
前头一前兵骑,遥遥朝城门口诸将大声喝道,两旁之将领人人面面相觑,心中苦笑一声,果真是如此啊!这便是那位梁大人,出来相迎又如何,还不是吃个‘闭门羹’?他的脾性难道我等还不知么?白做了这番样子!
将军威武!
城楼上上万的士卒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见那遥遥而来的锦衣玉带之人,当即大声呼喝起来。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大凌河城经略府,辽前各路将官聚聚一堂,主座上,一人高坐,其人虽没有五大三粗的健壮和杀气腾腾的凶狠,却是威严尤甚。
“诸位,前些日子本官不在辽前,只是与诸位信使往来,也不知这辽前--尔等到底在做些何等大事物,可否报来一听?”
在座的辽东都指挥佥事使高亮微微一笑,梁涛入京之时只带走了李大彪和赵年二人和五千骁骑营骑兵,其他之人并无多带,是以他和茅元仪、孙传庭、祖大寿还有那个巡抚丘禾嘉一直是在负责辽前之事,他身为当初梁涛初来之时的老人,而官职更高的巡抚丘禾嘉是老窝在锦州从不前进一步之人,此时在辽东各路众将面前自是应该先开言路。
他朝高坐上的梁涛微微抱了抱拳,缓缓道:“大凌河防线已成,可随时供大人勘察,另我辽前军民又计开垦了大小凌河之间的良田十万顷,去岁整个辽东岁入近二十万。”
梁涛点了点头,却不置可否,无论人家做的对不对,他都不发表太多意见,喜怒不显于色。
高亮接着道:“总兵祖大寿、何可纲又再定军制,佥事彭朝阳大建营舍,将李秉诚练火器,赞画善继、则古(蒙古族将领)治军储,沈棨、杜应芳缮甲仗,总兵兼司务孙元化筑炮台,副总兵茅元仪主市马,广宁道佥事万有孚主采木,游击鲁之甲拯难民,副将李承先、丁庄练骑卒,副将赵山募辽人为军。”
凡是高亮点到名字的那些人,均是朝高坐的梁涛抱了抱拳,梁涛亦是依依微微颔首而过。
“另外,数月之前,大人曾派人向国朝内地征辟能人智士,有江西举人宋应星、山西秀才王征应征来我辽东为兵器坊职司,协助我辽东大锻炼兵甲。”
“哦?”梁涛讶然,“这宋应星、王征二人乃是富有才略之人,尔等不可怠慢。”
堂中诸人一见梁涛如此重视此二人,也不禁暗记在心。
“既如此,明日开始,本官便巡查各处诸将务必勤勉,若有怠慢和虚报之事,本官必严惩不贷。”
“我等自是不敢!”两旁诸将纷纷起身拜道。
“另外,本官在渤海之上与叛军大战,缴获了四门红衣大炮,也一并置于大凌河城头之上吧。”
众人闻言大讶,随即大喜,如此,这防线也算是固若金汤了!
唯有孙元化,他苦笑了两声,有德啊有德,我带你不薄,你为何唉!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喜

此间诸事已了,却有高亮越出众人,朝梁涛躬身拜道:“大人,我等恭喜大人。”
两旁诸将一时纷纷精神大振,气氛哄得一下起来高声道:“我等恭喜大人!”
梁涛讶然,“本官何喜啊?”
“郡主有孕,大人有后矣!”
五年,帝皇三子朱慈灿生。
帝喜,又闻辽东经略梁之妻氏周王之女有孕,又逢国朝辽东、山东多事之秋,梁出征在外归家不便,顾特赐其夫妻可于辽东一会。
----------------------------
梁涛渤海水战之后,便直接令骁骑营、锐利营、锋利营屯兵于登莱,而自身却直接从水上沿小凌河入海口而来,故而事先并不知道他的妻妾已是倒了宁远一带。之所以不让梁涛如今与家人团聚,反而让有孕在身的朱晓风千里上辽东,其实是崇祯再催,他在催促梁涛:辽东,辽东,你何时给朕解决了辽东之难?这辽东二字,便隐藏在这孕妇上辽东之行之中。
辽事难!且这时候的大明的哪里都难!
但崇祯却不会管,明末的无数名将帅才其实直接是自己用兵失误而身死得很少,大多数便是被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