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清-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续失陷,其兵锋直指京城。
--------------------
秦良玉望着眼前的大明首都高大雄伟的城墙,她心中叹了口气,国朝国朝当真是多难啊!这群塞北的野狼,竟如此欺人太甚,还真当我国朝无人矣!老身今岁练兵三万,如今他自个儿送上门来,老身--定要为我皇,好好出出这口恶气!
秦良玉原本是北川都护使,然而因为贼寇四窜,五省总督陈奇瑜令白杆军北上转战于陕西、河南,故而她得知建奴入关之消息而上京之时川事早已安排妥当,而且路程也不长,是以她能速速至此。如此一来,白杆军倒是要比距离更近的辽东军要来得早许多。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

崇祯帝很感动,在这紧要关头,这位老人家虽是妇人,却能做到如此,而且这已是第二次了,这当真是当真是令人感动啊。
为此崇祯帝在平台召见秦良玉之时,亲自下了龙座,去扶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太。
“臣臣秦良玉深负皇恩不敢当皇上如此!”秦良玉大为感动,皇恩浩荡如斯哉!她当即下跪,眼眶不免湿润非常。
“爱卿不必如此,”崇祯皇帝赶紧上前几步虚扶起秦良玉,然而双眼湿润的秦良玉依旧谨守为臣本分,在地上叩了几个响头之后方才起身。
在秦良玉身后,秦良玉的兄长秦翼明,儿子儿媳马祥麟和张凤仪亦是谨守礼法,紧紧跟着秦良玉向崇祯皇帝九拜之后方才起身。
崇祯微笑赐坐秦良玉和秦翼明两位六旬老人,马祥麟和张凤仪站立于其二人身后。
崇祯回到龙座之上,他如今虽是二十青年,却是面色显得苍老异常,国事劳神劳神那。
崇祯皇帝整了整神色,随即开口道:“诸位爱卿,如今伪金建奴入关,其烧杀掳掠,我朝百姓惨遭荼毒,然其势大,我国朝之军”
说到此处,崇祯皇帝一脸黯然,大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不免有些灰心丧气,内忧外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些日子乱军才被打压了下去,这建奴却又来了。
秦良玉当即抱拳道:“请圣上放心,臣此番出川,带了我川中健儿三万,此番当要那建奴鞑子不死也掉一层皮。”
崇祯闻听此豪言,也强打起精神,强自微笑道:“秦爱卿忠勇可嘉,那朕--便拭目以待!”
皇太极远远望着那座高大的巨城,崇祯小儿,老子又来了。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逢啊!
京城周围,无数的各地距离较近的勤王大军纷纷在北京城外驻扎,按惯例,外军,也就是非禁军,是不可以进入北京城的,哪怕他们是勤王之师--亦是不可!
连绵的营帐,却是远远要比后金兵的人数要多得多。然而--后金兵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人人兴奋而非惧战,反倒是人数占优的明军,却是兵将人心惶惶。
气势汹汹的后金兵像**一般呼啸大叫,各处壁垒里的明军纷纷远远观看,却无一人敢出营与之对峙,哪怕只是气势之上。
在对面的北京城下的明军军营里,从大同奉召前来勤王胡海轻轻叹了口气,这便是自己的国家么?外虏在旁咆哮,却无一人敢言战。
都督京外各军兵马的马世龙遥遥站于北京城上,他望着下面大声呼啸的建奴诸部官兵,他却是苦笑一声,如今光是城下的明军便不下十万,然而你若是让哪部出战,他便会百般推脱,什么远来兵疲,士卒粮饷全缺,先发饷再说云云,反正他楞就是不出战。
皇太极远远向后望了一眼自家的骑兵大阵,他心中亦是得意非常,去岁稳住了代善,于是之后他又一口吞了正蓝旗,如今--大金国的国力他至少掌握了一半,他的威严,已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若是去岁能够夺了大凌河城,那便--那便更好了!
胜利,胜利,唯有带领大金不断的胜利,这整个大金国的子民,才会知道谁才是大金最好的汉王!
想及那辽东的一战,皇太极心中忽的一个疙瘩又皱了起来。
此时,一支大部手执白枪的步军缓缓齐步从一处壁垒之中走了出来。
围了堂堂大明国都这些多天,终于有人出来了么?
那支步卒背靠北京城墙,紧紧为阵,相依相靠,却是人人神色肃然,然而却无人敢言退。
一老妪身穿铠甲,纵马出阵,后金兵一见明军有人出来,纷纷止声,不少人纷纷讶然,是她!
明庭无人,竟派一老妪出战?不不不
后金兵亦是草原民族,其素重勇士,此时他们脸上只有敬佩,却无讥笑。
后金兵其中许多亦是上次入关之人,他们自然晓得白杆兵的厉害。
秦良玉缓缓独身一人纵马出阵来到两军中央,皇太极一见如此,当即亦是纵马出阵。两人身后,几个亲兵稍微拉开距离远远互相盯着对方遥遥防备。
“秦将军,别来无恙。”皇太极一脸微笑,他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最大的不同--便是对汉人极尽笼络,是以秦良玉朝他点了点头,算是见礼,她随即开口道:“皇太极,我朝陛下念你英雄一世亦是不易,不若就此罢兵吧!你回去你那草原做个霸主,我皇既往不咎!”
皇太极一闻此言,他立即遥遥大声笑了起来,甚至笑的眼泪也快流了下来。
“既往不咎?崇祯小儿他莫不是疯了?我十万精锐大军在此,朕两次入关,你明庭又能奈我何?那紫城里头的朱由检小儿又能奈我何?哈哈哈哈”
秦良玉一脸怒容,“不准你辱没我皇!既然你伪金执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残害天下人之事,那今日便刀兵相见!”秦良玉见皇太极如此,也不多言,立即拍马便回。
皇太极冷笑了声,亦是拍马而回。
“攻!”
皇太极冷着脸,向左右下达了这条命令。
无数的八旗骑兵纷纷呼啸起来,两旁亦有不少汉军炮兵纷纷摆开了阵势。
这些拿惯了锄头的汉人却是要比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草原民族手更巧些,他们操纵大炮也比女真人要来的活络些,同时皇太极为了表示他对汉军的恩宠,他将这些威力不如红衣大炮的‘小炮’交予了汉军士兵,当然,这些汉军士兵身后,永远站立着一群保护他们的女真兵。
城楼上,几门红衣大炮瞄着阴森的炮口对准了后金的方向,随时准备支援城下作战的己方。
之所以皇太极敢不惧红衣大炮直接让手下兵士直接扑过去,那便是等到两军相交之后,北京城上的大炮便再无半分作用。
“乌拉!乌拉!”
无数的后金汉军疯狂的涌了过去,打头的自然只会是汉军骑兵,其次是蒙古人,然后才是真正的女真八旗。
对面的白杆兵依旧纹丝不动,然而他们的枪尖一致对准了外头。

第一百四十二章 马世龙

城头的红衣大炮终于‘隆隆’的响了起来,无数驻扎在北京城外的明军趴在自家的营寨里头老远的看着,还在不断指手画脚甚至下起了赌注--哪支会赢?
“砰砰”几发炮弹恶狠狠地落到了后金兵的人群之中,瞬间揭起一股泥土飞扬的尘硝。
数百匹马顿时嘶鸣不已,仿佛在哀嚎。然而更多的骑兵却是咬着牙继续前行。红夷大炮的威力虽然无可比拟,然而他毕竟只有这么几门,而且他的的射程又是在某一段之间,只要快马冲过去,便可保无恙。
它们终究不可能挡住后金骑兵的快速冲锋的,近了!近了!
“杀!”
“杀!”
震天的喊杀声音,呼啸而来。
大批后金兵涌向秦良玉的白杆兵,无数的弓箭和火铳一如常规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近了,近了!骑兵的速度便是如此。
后金骑兵大声喊叫着扑向持枪的白杆军,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这里,这里--上演着兵家血色。
城楼上的大炮,也适时止了声响。
后金的马匹依旧冲上那些持枪的士卒之长枪上,然后,那些后金兵寻空子撂倒那些白杆兵。
训练颇为有素的白杆兵亦是不甘示弱,纷纷还击。
一时间刀来剑往,两军战作一团。
远处的皇太极冷冷望了一眼夹杂着少量女真八旗的汉八旗与白杆兵战作一团,小半个时辰之后,他的手一挥,顿时,又一部后金八旗迅猛的冲向了白杆兵的侧翼。
这一部乃是后金新组建的蒙古八旗,其势亦是汹汹。
秦良玉怒哼一声,她作在马上,独身纵横于后金兵中,所过无一合之将,后金汉兵皆惧。
一员后金汉兵之将见此,急急大声呵斥属下兵将道:“我等大好男儿,何惧一妇人?”
远远的秦良玉闻听此言,顿时大声喝道:“既是大好男儿,为何屈身侍奴贼,平白作这辱没祖宗之事,还不如我一妇人乎?”
那人正是投靠了后金的明原辽东广宁守备石廷柱,他一闻此言,顿时喉咙一卡,立即发不出声来,其脸面上皆是发窘之色。
秦良玉杀翻一个后金兵,见他久久不语,于是朗声大笑了几声,“诸军皆是汉人,为何还要为那东北蛮夷效死力?”
汉兵皆是面面相觑,不语,然而气势为之所拮。
蒙古兵呼啸而至,后金汉兵闻声士气亦是为之一振,白杆兵虽精锐,奈何左右受敌,隐然军心大噪。
秦良玉大怒,他朝左右大声呼道:“诸军且随我杀奴,我一妇人尚且不惧,尔等大好男儿又有何惧?”
言罢,秦良玉一杆长枪舞入后金兵中,前后连挑了三员汉军将校,且夺得一面后金汉军之大纛,后金汉兵是其一是大跌,而白杆兵士气大盛,兵锋锐利。
秦翼明亦是一身血泡,他朝左右士卒大声呼道:“老朽死则死矣,但愿战死上场,此乃某之夙愿也!愿诸君共勉之!”
“死战!”
“死战!”
“死战!”
三两万白杆兵将士纷纷红了眼睛,一个个甩开膀子举起长枪狂刺了上去。
白杆兵与后金兵交锋多次,
无数的将士前排的纷纷倒地,后排的怡然不惧,继续扑上来接着打。
周围,无数的明军默默地相视此地,这些其实也算是他们的袍泽,至少他们骨子里头都流着汉人的血!
然而,他们不敢!他们的领兵大将不敢,他们彼此之间亦是久旷操练,哪里能挡得住人家的虎狼之势!
他们只敢远远地望着,望着后金兵的凶猛,和自家部队的吃力血战。
观望着安定门之下的大战皇太极朝左右问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