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名流巨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44 章 中医世家(上)

  (第四十四章)
  
  相较于去年的不知所措。
  杜云修今年的选择面更广,一来是上一次担纲主演的《唐云起》票房很不错,影评界一致看好,二来是金柏奖的最佳新人奖在身,演技备受肯定,人气渐稳。
  
  再加上前些天封景的事件,尽管杜云修当时的行为,被有些媒体称作是“刻意炒作、心机颇深”,但是原本支持杜云修的粉丝更加拥护他了。而圈内了解此事的,即使没有在台面上表现出欣赏和赞同,暗地里也感叹过他的人品。
  
  封景给他选了几个剧本,杜云修一一看过,却不是很满意。或者说,觉得不是很适合自己。
  
  那些剧本其实没太大问题。
  毕竟是封景挑选的,角色还是有出彩的地方,情节有可圈可点之处,也不算太商业化。仍然跟第一部一样,在商业化和文艺之中有比较好的平衡点。
  
  只是……没有突破。
  
  要么是以往那种温柔却坚定的形象,要么是冷静睿智的性格。这些他都演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演过,在现在这些《The Legacy》《GIB》《唐云起》也演过。
  
  演戏演到了他这个阶段。需要的不是重复和巩固,而是突破和挑战。
  
  杜云修揉了揉眉尖,有些伤神。尤其那天跟傅子瀚不欢而散的回忆时而不时的浮现在脑海里。
  封景端着一杯酒,挑了挑眉,有些意外:“怎么?没有看中的?”
  
  “这几个不错,只是……我想多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你在这个圈子才两年多,虽然人气很高,但是根基并不稳。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应该兼顾一些实际情况。万一这一部砸了,下次再接电影,就不好跟更有名气的导演接洽了。”封景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
  
  “接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你不是让我胆子放大些吗?”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你是新人,就算真的砸了,也有理由,也有ESE护航!现在你手上有最佳新人奖,就应该走得更稳健一些,在稳健中挑战自己!否则一步跨得太大,到头来很有可能会摔下去。”
  
  “就算摔下去了……再爬起来不就行了么。”杜云修朝封景微笑着。
  
  如果是以前,他可能就听从公司的安排了。
  但是现在,似乎在封景一次又一次的“点拨”他——“在成为实力派艺人之前,先成为当红的偶像明星”;“要学会运用身为人气偶像的影响力,等等……”
  
  杜云修觉得自己比以前逐渐多了几分自信。
  虽然并不会在外表上显露出来,但是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自己更适合哪个路线。跟小助理,跟其他艺人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处理。
  
  只是这些都是在公事上,在私人的感情方面……他始终拿捏不好。
  
  见云修有了自己的主张,封景也不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只能轻轻的摇摇头,走开。过了几天,杜云修从另外的剧本中挑了一个,一脸惊喜的来到封景的办公室:“我要演这个!”
  
  “嗯?”见对方那么高兴,封景也很好奇挑的是什么剧本。
  “这个——《中医世家》!”杜云修心情激荡。他很久没见过这样的剧本了!
  
  不同于时下的爱恨情仇,或者特效动作。
  《中医世家》着眼于中医在时代变迁中的种种遭遇。从晚清的德高望重,到战火纷飞时的悬壶救世,再到民国受到西医的排挤,甚至一度被认为不科学,没有医学根据,陷入存与废的巨大争议之中,再到最后重新被世人接受,成为东方独特的传统医学!
  
  而这一切,则通过一代名医殷观棋跌宕起伏的一生来表现的。
  十一二岁时,殷观棋家是中医世家,每天慈善堂外慕名前来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这样的情况,让年纪轻轻的殷观棋产生一种小小的叛逆,成天在外面打架,不求上进,更不用心学医。父亲检查功课时,殷观棋连经脉穴道都拎不清……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
  少年的殷观棋原以为自己会跟家人一起快乐的度过这一辈子。父亲、爷爷在慈善堂给人看诊,贤淑的母亲细心照顾家人,一日三餐做得好好的。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但是八国联军侵入,爷爷无故被杀,一家人跟着父亲背井离乡,躲避战火。一路上死伤无数,医者父母心,即使父亲已经体力不支,还是拖着劳累的身子,给人看病……
  
  那个时候十六岁的殷观棋才开始痛恨自己。
  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医,为什么现在无法帮助父亲,无法给其他饱受痛苦的人看病,明明自己是名医之后,明明家中原先的医书有一屋子……
  
  整部电影一直从殷观棋的出生,讲述他的童年,少年,中年,以及老年,一共四个有代表意义的阶段,几乎每个阶段,就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或者湮灭,时间跨度非常大。
  
  “你决定演这个?”封景还真的有些吃惊。
  “嗯!”比起不擅长的武打戏,其实杜云修更喜欢这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剧本。
  
  或许最开始进入这个圈子,只是单纯的喜欢演戏,热爱演戏,什么角色都想尝试。
  但是渐渐的,待了这么多年后,十几年后,会产生别想法,会开始产生一种……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角色,要传达给大家什么?这样的电影,到底要表现一种什么精神?即使只是简单的父子情,兄弟情,可能都比耍帅耍酷要好。
  
  “除了童年时的小演员,这个起码要从十六岁一直演到五六十岁。这样的跨度……”并非封景对云修的实力有所质疑。只是任何一个人从通常层面上来看这件事,都会犹豫,一个刚刚进入演艺圈才两年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去驾驭这么大的年龄跨度,如何精准的呈现这么大的心态转变!那是只有积累了很多生活阅历的老戏骨才接的下来的戏!
  
  “我对这个角色很感兴趣。我觉得我演好。”似乎明白封景的犹豫所在,杜云修浅浅笑了笑,但是语气中却有一种——“我有这个演技”的信心。
  
  封景微微一愣。
  现在的云修,比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好像多了很多东西。眉宇之间有种……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
  
  不,对方的确是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气场。
  虽然还不够强大,不是一眼就能感受到的,但已不再是没有个性的艺人——而是逐渐拥有自己特色气场的明星!
  
  封景狭长的眼睛眯了眯。
  心中突然有种奇怪的想法,就算自己现在是云修的经纪人,或者以总监的身份命令对方,对方也未必会改变主意。现在的云修,已经不是经纪人就能左右的了。也不再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这个剧本是不错。当初没有找给你,一个是年龄跨度的问题,刚刚已经谈到了……”封景两根手指虚托着下巴,眼神一变,“另外一个,我要先提醒了你——这个导演是何导,他的名气和地位不小。在圈子的份量很重,但是这几年,他的作品逐年减产,尽管名气还在那里,但是票房未必有一些新锐导演的好。”
  
  票房不好……这会意味着很多事情。
  杜云修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才抬起头:“我还是想演这个——我喜欢这个故事。”
  望向封景的眼眸,清澈而干净。
  
  *** *** ***
  有些年数的导演果然很不一样。
  杜云修才进剧组短短几天,就立刻感受到了。先前拍《唐云起》的时候,连导更注重的拍摄时画面的美感,以及后期制作时的特效、音乐。但是这次的何导,则是杜云修一进来的时候——就给了他三四部厚厚的医书。
  
  “先好好看,了解了解我们的国粹,中医的流程和知识,必须掌握!”头发已闪现银丝的何导不笑的时候,看上去非常严肃,“过几天,小李还会带你去个老中医的家里,好好观察他是怎么给人看病的,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中医请教!”
  
  前期的准备,是一部电影塑造角色的开始。
  而一个人物的塑造离不开“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这三个过程。
  只要真正做到了演员和角色的统一,艺术和生活的统一,体验和体现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才有可能饱满的刻画一个人物。
  
  在演《唐云起》的时候,所有的背景资料都是架空的。
  杜云修也无法去“体验”真正的将军是怎么样的感觉,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他只能先去理解这个人物。比如,唐云起跟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仇恨,还是相互理解。还有,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成长的背景。
  
  因为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所以杜云修充分发挥演员的“三种素质”,即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多虚构人物的艺术理解,转化为具有艺术魅力的真实的人物形象。这其中,靠得就是杜云修的独特的想象力。
  
  只不过,在这些虚拟的想象中。
  杜云修又自己做了其他的功课,参看了很多古代的人文风俗,礼仪形态的书籍。在现存的相关资料上,进行二次想象,这样营造出来的感觉比凭空想象的,更加真实!
  尽管当时的连导没有要求他们做过这些。
  
  而何导跟连导就明显不同。
  首先在于,何导对演员更严厉。因为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不喜欢通过“体验角色”的方法来“体现角色”,而是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式化形式,去宣读角色的台词,在圈子里这种行为称为“匠艺派”。
  于是何导就干脆直接命令你做功课,派人联系好地方,带你去体验实际的生活和观察原型!
  
  其次是在造型上。
  电影的造型主要是通过摄影造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