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旗-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之前的法军一度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一上午的战斗之后,双方的伤亡比并不象昨天那样悬殊,法军一度攻占了四分之一的村落,逐步压缩着守军。

    但是中午之后,黑旗军又投入了一个步兵营,这让战斗变得僵持起来,虽然黑旗军同样伤亡巨大,这个营似乎很快就消耗殆尽了。

    但是战斗仍在僵持着。

    柳引弓倒是有了底气,这批训练时间较多的新兵,上了战场之后,虽然仍然无法第一时间适应战斗,但是也让他指挥之下的兵力,第一次超过两百名。

    只是一个小时下来,他指挥之下的兵力又回到了一百六十名的标准,不过大部分老兵保存了下来,新兵在战斗的洗礼之后也被迫成长起来了。

    但是他接到的命令却是再坚守一天半才能撤退。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决胜

    北圻。

    这里的山野是非常美丽,但是在美丽的背后是带着无尽的荒凉,几年前的李扬材之乱把这附近的村落变成了一座座废村。

    李扬材、越南官军、清军,他们一拔又一拔地从这里经过,在一次又一次战斗之后,这些村落就变得找不到人烟,至多能找到一两个神色木然的老人。

    而现在叶孟然就行走在这样的山道之上,一边的亲随替他牵着骡子,一边说道:“大人!再走一天就到了。”

    叶孟言这几天把一辈子的路程都走过了,他们的队伍相当庞大,除了他的一帮亲随之后,还着坚实的武力后盾。

    黑旗军的后营、猛虎营、纸桥营,再加上从十洲过来的一个营,以及从细柳营调给他一排亲兵,以及黑旗军留在各处的留守部队,让他完成了这次坚难的接收行动。

    但是对于太原省的接收,他觉得是很难的一件事,太原省内可是驻有不少清兵,那里的天主教会势力很大,甚至还有不少流寇在那里流窜,更重要的是太原省的越南文武官员对于黑旗军也没有好感。

    因此他带着这支规模相当庞大的队伍行进在山野之中,企图凭借着武力拿下太原省,为自己这次的宣抚使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话。

    不过他坐在骡子上,还是在考虑这一次宣抚的成败细节,凭借五个连的兵力,收拾太原省的越南守军是不成问题,但是再往后就有许多麻烦。

    如果越南文武官员转入游击战那怎么办?如果驻在太原附近的清军干涉又怎么办?这一切都是他必须头痛的问题。

    一场大雨让部队的前进停了下来,但是叶孟言朝着身边的一个黑旗军军官:“在太原可是有大清的兵马,你们有信心没有?”

    没错,那是大清的兵马,但是这些黑旗军军官却表示一种不屑一顾:“别说是那些太原新附的破营头,就是两路防军的老底子,我们也不怕。”

    在几次和法军的大战之后,这些黑旗军的底气十足,根本不惧怕那些师老于域外的清军部队,何况就是比装备,他们也比清军要强。

    这让叶孟言有了些底气,他又回放了一番这次宣抚的场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切都很顺利,当自己拥有着四五个营的黑旗军大部队作为后盾,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

    事先预想到的武力反抗并没有出现,越南官员想要争取却是自己的利益,他们期盼能在新的权力架构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对于顺化王朝的兴亡,他们并不特别关心,即便是出身于中圻的官员,也关切的是自己这个小集团的利益,只有太原的越南官员格外强烈,来信要求叶孟言不得踏入太原一步。

    但是叶孟言在征得黑旗军的同意之后,当即带了五个完整的连队向太原省进发,如果出现意外的话,还有两个连队会立即赶来增援。

    甚至于接收各省的越南军队也愿意赶来参战,他们虽然战斗力很低下,但是在这种低水平的较量之中,还是能派上不少用场的。

    现在叶孟言和各个省份争执最多的,还是关于各省保留多少军队的问题上,根据柳宇事先的批示,每个省不可能再保留十奇五千名的大建制,而是在黑旗军的指挥之下进行改编,大省两营,小省一营。

    但是各个省份觉得这个条件过于苛刻,诚然现在空额很多,每省编制上的五千大军,实数也就是一千数百名,至多不过两千名,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能把这个数翻上一倍。

    为此他很希望以一场战斗来表现他们存在的价值,但是叶孟言只是思索了一番,才说道:“如果太原有事,请各省出兵,能出多少兵力,能立多少战功,到时便保留多少部队。”

    只不过第一战还是必须由黑旗军的这五个连队来进行着,现在太原省内有动员起来的两千多越兵,还有清军的两个营头,这一切让他的底气有些不足,以致对着黑旗军的军官有了上面那番疑问。

    但是黑旗军的这个军官,却是刘成良后营出身,不过他现在的立场显然是站在了柳宇这边:“叶大人,若是换了以前,咱们对大清兵那是只有敬畏之心,可是换了柳大当家,那自然是水涨船高,不惧怕他们了,太原既然要成咱们的地盘,就得干脆一些。”

    五个连队都是全副武装,随时准备战斗,甚至还携带了一百公斤的炸药准备炸开城墙之用,这一切让叶孟言对这场冲突的前景稍稍看好。

    只是前面出现的身影让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是敌军吗?”

    “小心!”士兵都立即子弹上膛,随时准备接战,但是不多时,就有传来了消息:“是太原方面派来的使者。”

    “别理会他们,继续前进!”叶孟言的底气似乎一下足了起来:“告诉太原巡抚,我黑旗军替陛下之命前来宣抚,若他不肯来迎,我必用刺刀回敬。”

    现在嗣德既已骈天,而育德帝在位三日而废,接着协和帝上位,这也难免影响到了北圻官场,眼见着朝中政争,黑旗军和细柳营在北圻又已有基础,再加上法人入寇,所以和尊室允平的想法不同,所有的越南官员都想谋一个出路。

    他们不在意自己效忠的是什么皇朝,他只为自己的地位考虑,而细柳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太原省的官员既然如此不明时务,特别是黑旗军接连取得了三场对法军的完全胜利之后,还敢以那些战斗力低下的部队抵挡黑旗军,那叶孟言也只能狠下心来,直接解决他们了。

    只是报讯的士兵却说道:“是喜事!是大喜事!”

    “怎么了?”叶孟言格外兴奋起来:“他们同意我们进入太原了?”

    “是当地义兵起事,把勾结法人的一应贪官尽数诛除,又把大清兵请出省境,因大清兵不肯出境,现正请我们前往支援。”

    所谓的“义民”,实际是指太原越军的几个中层指挥官,当得知黑旗军前来接收,而太原巡抚却要将其拒之境外,并命令他们做好防备的命令之后,立即动了心思。

    他们觉得对抗黑旗军,那是绝无多少胜算,而且黑旗军这次宣抚与往次不同,以往他们基本都是把旧有越军全部遣散,官员变成冗员,但是这次虽然以大兵数营而来,反而在条件降低许多。

    每省可依例保留一二营越兵,而且根据传来的消息,若能与黑旗军精诚合作,便是三营亦有可能,这和太原省平时的兵力相差无几,而且这一次前来宣抚的叶孟言是他们的旧交,历史就有交情。

    而他们这些武人都是太原本地人,在现下的越南体制之下并无前途,即便勇武过人,屡立战功,也只能有李广难封,冯唐易老之感。

    因此这些中层军官相互一联合,很快借着黑旗军北来的机会在太原城内发动政变,然后宣布投附黑旗军,并要将进入省境的几百名清军请出境去。

    这些清军自然不肯,双方现仍对峙之中,只是这也是他们投给黑旗军的投名状。

    太原一应文武官员,除了投附他们的之外,都被尽数诛杀,大大方便黑旗军善后,而让清兵出境,也同样是省得黑旗军难以收场。

    了解这一切之后,叶孟言大声命令道:“我们快走!”

    他又多说了一句:“让他们在与清兵谈判之时更强烈一些,当然不能明面说是我们出面。”

    这是黑旗军和入越清兵的第一次冲突。

    ……

    柳宇站在大比例地图前面指着南方的顺化说道:“接应支队到哪里了?”

    一个参谋军官当即说道:“他们应当已经进入南圻境内了。”

    由于没有无线电联络,在这个时代想要掌握一支部队的行踪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柳宇对于柳随云在顺化附近的战斗情形一无所知。

    他只能按照事先的战斗预案,派出一个接应支队,这个接应支队将一路南进数百里,一直深入南圻境内,然后在预定的接应地点等候着柳随云支队的到来。

    在接应支队的背后,还有两个加强排分别控制着后撤的要点,虽然兵力较小,但是只要不碰到法军,他们可以轻松地收拾一切遇到的越南部队。

    只是接应支队的兵力和柳随云支队差不多,又有接近六百名士兵离开一线,虽然不象柳随云支队那样是从老单位抽调部队,但是整个瀚海营在怀德战斗之后,在仓促补充新兵立即出发,以至现在细柳营在前面的部队大为减少。

    真正的老部队只有细柳营和乌鸦营这两个最老的营头,再加新建立的两个新营头,四个步兵营虽然从实力来看和以往相差不大,但是本质却相差不小。

    “我们只有四个步兵营,黑旗军调走了后营,也只有六个营。”一个参谋军官在旁边说道:“而且这十个营当中有四个是新营头。”

    柳宇对此表示乐观:“我相信柳随云支队和瀚海营会顺利回来的,再说我们的军事动员说成绩一向很好。”

    没错,即便是新营头,细柳营动员起来的两个新营头和瀚海营、猛虎营一样,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