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统制打了那军将不算,还一路拳打脚踢,将那群巡兵挨个揍了个遍,嘴里骂骂咧咧。最后抬头时,一脸怒容迅速变成笑面,向关胜拱手道:“关钤辖,你看……”

关胜自然是知道,郭某人这一手为的什么。当然这样收场也好,毕竟这位郭统制在守御济南中,也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大敌当前,万不可生了嫌隙。当下也顺水推舟道:“郭统制身负济南四壁防御安危之重任,切不可为些许小事所叨扰,勇胜军巡兵之事,便请自行处置。”

郭统制呵呵笑道:“如此多多承情了。”

当他带着那群垂头丧气的巡兵经过关忠勇与梁阿水身边时,脸上露出与那把大胡子的粗豪模样完全不相称的温和笑容:“本将乃勇胜军统制郭振,二位将军定是马都管帐下虎贲了。今日是不打不相识,改日本将做东,定要请二位将军赏光一晤。呵呵,告辞。”

梁阿水愣了好半晌,回头看向关忠勇:“关指挥使,这家伙……这里(指指脑袋),没毛病吧?”

关忠勇正琢磨着,勇胜军统制?济南四壁防御?这就是说,此人所辖的军兵,控制济南所有城门及城墙防守。很显然,先遣营要完成夺城计划,这个郭振是个绕不过的人物,那么,要对此人采取何种策略呢?结交?说服还是武力逼迫?

关忠勇正沉思着,耳听一个声音道:“都钤辖说了,因钤辖府之事,竟让贵方摊上这么一档子事,深感歉意。眼下夜深,不便让贵方军兵牵如此多马匹招摇过市,可否让钤辖府自行将马带回。今日承情,改日都钤辖必定登门厚谢……”

关忠勇抬头见是那名司录参军,再看了看远在十多步外的关胜,想了想道:“可以,不过关某须得到交割凭信方能返回向都管大人复命。”

那司录参军也觉得有理,正想向关胜回复,关忠勇却踏前一步笑道:“不敢劳参军回来奔波,关某也一并前去,拜见都钤辖吧。”

关忠勇之前一直隐在半明半暗中,在这般混乱情形下,十余步外不注意根本看不清其样貌。此时一旦近前,关胜眼睛顿时瞠大。在听完那司录参军的话后,立即意识到这位族弟是借此机会与自己会晤。关胜当下故做沉吟。然后颇为勉强答应了。

钤辖府后院厢房中,已经卸下盔甲、解下锦袋的关胜,身穿锦袍,手抚长垂至胸的美髯,面沉如水,来回踱步。突然顿步低吼:“你可知挑拨朝廷命官,致府、帅不合是何等大罪?就算你是关某人的族弟,在此大敌当前之际,出此居心叵测之言,关某身为一城守将。为阖城军民计,也当先将你拿下……等等,你说你是随那位马都管入的城,莫非……”

关忠勇神色平静地摇头:“马都管的五马山寨虽距我天枢城不远,但小弟却是只神交而未曾谋面。此次前来拜会兄长,恰好路上相遇,便与之随行。”

关忠勇说的是实话不假,但这种过于简略的实话,却与实情相距甚远。至少关胜就不知道。这位族弟可不止只来几个人,而是带着一支船队加大部队。

“我不管你因何而来。明日速速离城,我会给你一道离城的手令。若是过了申时,城门关闭你尚未未出城的话,休怪我不念兄弟之谊!”关胜神情激昂地表明了自己最终的态度。

“小弟不会离开。适才小弟所言,虽有匪夷所思之处,但值此非常时期,请兄长万事小心,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关忠勇仍苦口波心劝说。

关胜长叹一声。扭过头,向后摆摆手。

关忠勇也知道这位族兄素来忠直,单凭一段空穴来风的推测,是很难打动他的,此事须从长计议。当下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轻轻放到桌案上,躬身行礼道:“小弟这里有一件物事。兄长待会可好好看看,小弟先行告退。”

关忠勇走后,关胜伫立窗前,久久不言不动。蓦然长叹一声。手一抖,竟扯断了一根须茎。关胜苦笑一下,转身取过桌上一只木雕锦盒,将断须小心放入,再合上盖子,目光下意识落在那卷帛书之上。

关胜先是一愣,自己桌上似乎没有这样的物事。稍过一会,才恍悟这大概就是族弟所言之物了。关胜犹豫半响,终于还是伸出手——不管怎么说,这些年他们兄弟感情还是不错,族弟这番千里迢迢而来,虽然目的有些不纯,总归对自己还是一片好心,看看也无妨。

当关胜展开帛书之后,果然不出所料,这是一封劝说信,只是搞不懂,为什么要用帛这样的昂贵的丝织物书写。关胜起初还一脸冷意,但越看越惊讶,因为这帛书里的语气,似乎与自己熟识,甚至有一种颐指气使之意。

一个小小的山寨头子而已,有什么资格摆这般臭架子!关胜越看越怒,正要将帛书狠狠揉搓成一团扔掉。但就在此时,目光无意间从落款上一扫而过,突然浑身一震,如遭雷殛,就此定格不动……

当关胜陷入巨大的震惊之时,在一里之外的城南知府衙门后院,一间偏室之内,一灯如豆,光影摇曳,将知济南府刘豫的面孔映照得明灭不定。

刘豫倚靠在酸枝椅上,睑目捻须,静坐沉思。他保持这样一个姿势,足足有半个时辰之久。

突然门外传来一个恭顺无比的声音:“阿翁,伯父已回来了。”

刘豫倏地张目:“快,快让他进来。”

不一会,在府中仆役的灯笼引领下,数人脚步匆匆而入,随后仆役小心掩门而去。进入这偏室中的,是一名花甲老者与两名年逾三旬的壮年军将。能够在夜深之际,进入到刘豫这间密室的,显然与其关系非比寻常。

事实上,这三个人与刘豫乃是至亲关系。前面那老者,便是刘豫的兄长,济南通判刘益。

在宋朝,州府设通判以为知府(州)之副,位在同知之下。凡州府署令,须有知府(州)及通判同时签署方能生效。这其实是朝廷用以牵制及分化知府(州)权力的一类官员,时人视之为“监州”是也。

这般性质的职位,本不应由知府的兄弟亲属担任,否则牵制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刘豫这个知济南府却是一个难产的职位,与承平时节大为不同。

刘豫对建炎朝廷授予的这个知济南府,其实很是不满。建炎二年的济南是个什么状况?群盗蜂起、金虏寇边、民生凋蔽、军备废驰……自己到了这么个地方。死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因此,刘豫向吏部提出换到东南某处任职——要是此时还是在徽宗朝或钦宗朝,再给刘某人十个胆,他也不敢就这样的问题向朝廷讨价还价。不过,对于那位自行登基、无诏无宝、根基薄弱的建炎天子,从内心说,刘豫并不太忌惮,也因此才有这换官之言。当然,他这样的挑衅行为,换得来的是一个嘴巴。不准!

不过,自知人心未固的建炎天子也颇为灵活,打了一个嘴巴,同时又不忘塞一颗糖——任命其兄刘益为济南通判。这等于在说“济南府就全给你们兄弟俩了,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只有一条,给朕看好喽。”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豫才算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个任命,不情不愿地上任了。不过很显然。刘豫不是个吃了糖就忘了挨巴掌的人。眼下金军已扫荡河北、河间、大名,甚至铁骑东渡。兵临济南城下,攻势愈烈。这城里早已是人心惶惶、士气低糜、物价腾贵、日有逃人……他刘豫虽然年过半百,却还没活够,可不想成为那位见金人如老鼠见猫般的建炎天子的殉葬品。

“谈得如何?”刘豫一见乃兄,就一反先前故做沉静,迫不及待地发问。

刘益的模样与刘豫确有几分相似,不过,比起乃弟的年轻精神,他却显得老迈许多。至少那颔下那一把山羊胡全白了。此时刘益正抚着白须,面露喜色:“金朝贵人答应了,只要二郎献上济南城,便任命你为知济南府、充京东西路安抚使之职。”

嗯,只涨了半级,不过……刘豫呼地吁出一口长气,知足吧!能保住身家性命。还有官身,已是天大幸事,别的等济南易帜之后再说吧。

刘益身后的两名壮年军将,一致躬身行大礼。喜道:“恭喜阿翁(叔父)!贺喜阿翁(叔父)!”

这两人,正是刘豫之子刘麟,及刘益之子刘猊。

估摸刘豫已经想明白,乱世之中,笔杆子不如刀把子,所以为自己儿子与侄儿安排的都是武职:刘麟目下就任济南府兵马都监,刘猊则是勇胜军的统领。这二人一个在厢军系统,一个在土军(勇胜军)系统,都担任高级军将,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想将济南府全部兵马,全掌控在刘家掌中。

不过此时刘豫就任知济南府不过短短两月,想要利用儿子及侄儿从关、郭二人手中拿过兵权,还远远不足……

刘豫一口气刚吐出一半,却被刘益一句“不过……”弄得差点没噎住,连连呛咳不已。慌得刘麟与刘猊二人急忙一个捶背一个端茶,好一阵忙乎,总算让刘豫顺过气来。

刘益也颇尴尬,为了避免被这个强势的兄弟斥责,赶紧接着道:“不过,金朝贵人有一个条件——必杀那名宋军骑将!这是金帅蒲察贵人的原话。”

“关胜!”刘豫皱了皱眉头,这可是济南府兵马都钤辖、一府之帅,那有那么容易杀的?

此时刘麟点头道:“关胜这些时日里,屡屡击败金人,更没少杀金虏……呃,这个金军,也难怪金军统帅恨之入骨,必欲杀之而后快。”

刘益轻声补充了一句:“关胜这些日子杀的多半是新附军,其实无甚大碍。只不过,我听闻当日金军初至济南城下之时,仓促攻城,被关胜击杀的却有不少渤海兵,其中有一名谋克,是金帅蒲察贵人的亲卫头领……”

刘氏父子恍然点头,不过接下来却又头疼。不提关胜本人勇不可挡,便是其出入军营,身边亦有三十重骑随行,这些人个个骁勇,一身重铠,刀枪弓矢难透,暗杀肯定行不通。那么诱杀呢?假以时日,刘麟能渗透厢军系统,拉拢掌握厢军大部人马,届时借议事之名召其入府中,暗伏刀斧手,铲除这个眼中钉,倒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