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力非常了解,尤其守将还是金军中威名赫赫的战将完颜突合速。当年为解太原之围,作为生兵的晋宁军及折家军,都在天门关附近,没少挨这位龙虎大王揍过。

兵力雄厚,储备充足,名将守城,城固墙高……这样的太原城,在现阶段,徐徽言根本不能想像,有什么样的军队能一举克之。

“上万金军?没错,太原的确有一万出头的金军……但是,那又怎么样?”赵梃神采飞扬的脸上,有着属于胜利者的豪气,“去岁初冬,金将完颜撒离喝、完颜设也马率二万金军入侵我天枢城。在井陉道、在奈何关,二万金军灰飞烟灭。撒离喝败逃,设也马成擒……今岁三月,我天诛军出平定,取寿阳。一战灭太原驻守寿阳的三千五百守军,击杀太原副将韩庆和;二战歼太原增援寿阳的三千精锐,重创太原守将完颜突合速。之后全军杀入河东,围太原以拒四方之敌。一日间拔太原三关城,强攻太原五日。四月二十一,夜袭太原,一鼓而下,尽歼四千守军。斩太原新任守将完颜银术可,毙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上万金军又如何?城高墙厚又怎样?焉能挡我天诛军雷霆一击!”

徐徽言简直就像听神话,表情呆滞得完全不像个一军统帅。去年的奈何关之战,由于河东金军全力封锁,消息很难传过黄河。零碎传言又严重走样,老百姓私下里说得倒挺带劲,但听在将军统帅们的耳朵里,则是荒诞不经,不足为信。这倒也罢了,毕竟太行山距晋宁军远了点,但太原就不一样了。

太原之战,距今不过半月,由于太原至晋宁军的驿站已被破坏,要传到三百里外的葭芦寨,中间还隔了个敌对势力石州,详细消息要传过来,起码要一个月。

这是徐徽言首次听闻太原之战的简略经过,可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却令他有种如雷贯耳的感觉,这一切都是真的?完颜银术可、完颜突合速,那两个人简直就是宋之西军的噩梦,这就死了?还是被击杀的?

似乎看出了徐徽言的不信,赵梃淡淡笑道:“徐公可派信得过的子弟。随我属下军士快马赶到太原,自会明白,也有助于徐公定下决心。”

“好!”徐徽言脱口而出,随意意识到不妥,歉然道:“非是不信小公爷,实是滋事体大……”

赵梃微笑道:“徐公稳健,当有此举。”

虽然这惊天消息一时令徐徽言难以消化。但不妨碍他做出正确应对。但见他面色肃穆,后退数步,整理衣冠,大袖合拢,双掌交叠,端端正正地向赵偲、赵梃叔侄郑重行礼。长鞠到地,口中道:“徐彦猷先前不明越王与相国公所处阵营,有所怠慢,更不知越王爷带来皇后懿旨,有失朝仪。彦猷在此,向皇后娘娘,向二位王公请罪。”说罢。衣袍一撩,就要下跪。

赵氏叔侄如何能让徐徽言下跪,同时上前,一人一双手,挽住徐徽言。

就算徐徽言不说,赵氏叔侄心下也明白,就象他们怀疑徐徽言是否会因姻亲之故,倒向叛国投敌的折家一样。徐徽言同样也对他们叔侄二人的身份存疑。因为整个天下间,除了金国那边与天诛军之外,谁都以为他们叔侄二人,包括朱皇后在内,全被掳去金国的上京会宁府,身陷囹囵。此番骤然出现,安知不是奉金人之命而来?这也就是起初徐徽言神态冷淡的原因。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赵偲是宗亲皇室,又是多年旧识,徐徽言哪会请其入府叙话,早让人打出寨门去了……

双方误会尽释。芥蒂皆弃,这才重新见礼,坦诚以待。

宾主欣然落坐,这回赵梃也不用扮侍卫了,直接坐在乃叔的身侧。刚一坐定,徐徽言就迫不及待的问出一个困扰于心的问题:“据皇后懿旨所述,皇后、济王、二位王公、诸帝姬,还有不少宗室都安居于太行中麓的天枢城,由天诛军保护。适才又听到小公爷历数天诛军一系列骄人战绩6说实话,彦猷实在难以置信天下间竟有此强军。但不知这天诛军是何渊源?其统军者又是那位名臣战将?”

赵氏叔倒对望一眼,赵偲本想开口,但不知怎地,想起二十三郎在天浑津对自己说的一番话,踌躇一会,还是示意赵梃来说:“二十三郎,你是天诛军士官,既然说到天诛军,还有你的军主,便由你来说罢。”

赵梃入伍很晚,对军主狄烈的崛起也不是很清楚,本不是叙述天诛军主狄烈及这支传奇军队崛起的合适人选,但以他所了解到的那几成内幕,随便倒点东西出来,就足够令徐徽言这位习惯于宋军一贯战绩与战力的一军统帅,彻底震撼!

洹水河畔袭金营(赵梃就是在那时被救的,所以印象深刻)、三王大寨救诸姬、易水南岸逐金虏、太行山上扬红旗……这一桩桩的事迹,构成一个传奇,一个人与一支强军,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传奇。

赵梃娓娓道来,不说徐徽言听得震憾莫名,即便是赵偲,有些事也是头一回听闻。这不奇怪,赵偲身为皇族首脑人物,平日里深居简出,不敢太过蹦哒,以免招惹保密局注意,有很多事不清楚,尤其是军中之事,更是如此。赵梃却不一样,入伍大半年来,耳边时时听到天诛军的老兵,绘声绘色讲述军主的各种传闻。几乎每一件事,都有老兵佐证,以示所言非虚。

徐徽言听得心潮澎湃,如此豪杰之士,恨不能当即前往结识。徐徽言没有注意到赵偲眼中的苦恼与尴尬,更没有想到,这个叫狄烈的豪杰之士与他的天诛军,跟赵宋皇室的关系,其实并不象他所想的那样。没有进入到天诛军这个体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这支军队所忠心的对象是谁。

更令徐徽言亢奋的是,太原收复,晋宁军东面壁垒被打破;左厢神勇军司被歼灭千人,弥陀洞的夏军自保尚勉强,更别提主动攻了,如此一来,则晋宁军南面壁垒也自行瓦解——不知不觉间,被铁壁合围、毫无生路的晋宁军,竟意外破围而出了!而这一切,全是因为这支军队。

天诛军!

当听到赵梃述说到银州之战始末时,徐徽言再也无法安坐,腾地站起,激动地握坚双拳,慨然道:“小公爷不必多说了,彦猷已经决定,立即派出两拨快骑,一拨前往太原,一拨前往银州。只要证实消息属实,我徐彦猷这条性命与这支大军,便供皇后与诸位王公,以及天诛军主狄烈驱使!”

赵偲与赵梃惊喜异常地互相一眼,心头长长舒了口气,幸不辱命,总算不虚此行。现在,他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看军主与夏国的银州之战了。

此战若胜,则西北定矣!

第二百六十章 风雷聚银州

五月十三,经过十多天漫长的等待,西夏终于做出了反应,一份降伏书与一份征讨檄,同时送抵驻银州之天诛军指挥部案头。

就在元昕的知州衙门广堂上,狄烈将两份文告都摊在地面青石板上,背负着手,左右踱步,时不时低着头看上一眼。

降伏书与征讨檄都是用西夏文与宋体两种文字书写,内容有点像一篇文章的上下集:“上集”降伏书的大意是敦促天诛军投降,以免大国动怒,万军齐发,城破败亡。“下集”征讨檄的内容则话锋一转“如若不然,大军将于明日陈兵神堆驿,天诛军可敢来一战?!”

神堆驿!狄烈知道这地方。这段时间腿脚好利索之后,狄烈每日骑着快马,与第三混成旅的营以上军将、猎兵营都头以上军官,足迹踏遍方圆百里之内的梁峁沟壑,将这未来的战场地形勘察得清清楚楚,深烙于脑中。

神堆驿,这是银州到石州(西夏)的交通线正中位置的一个官方驿站。银州与其西南方向的石州,距离约为四十里,这神堆驿就在二十里处,供两州之间邮驿往来歇脚喂马。在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无定河东岸(无定河过银州前为南北走向,划分为东西岸),神堆驿一带,是少见的比较宽敞平整的地形,颇利于大军会战。这西夏军不想攻城,却想约战于平野,端是打得好算盘。

狄烈绕着两份文告转了几圈之后,停在送文告的夏军来使面前,笑道:“曹指挥使近来很忙啊,都是为了我军与贵国磨擦之事,狄某甚为感动,曹指挥使真是位和平将军啊!”

夏军使者,正是那位左厢神勇军司的指挥使曹吉。刚充当完天诛军的跑腿送信人,又被夏军统帅李良辅抓差,谁让他与这支不知打哪蹦出来的天诛军熟识呢。使者这差事,当然最好派熟人。于是曹指挥使不辞辛苦,重装上阵。

此时曹吉一脸苦笑,他何尝愿意来?在这里他曾经出卖袍泽,曾经是这支军队、这个人的阶下囚。这全是恶劣的记忆,他怎会愿来?但不来又不行,此次出战。是他将功赎罪的机会。想继续呆在左神勇军司指挥使这个位置上,他就必须好好表现,有所建树才行。但接下来狄烈所说的话,却如一记闷锤,将他震得不轻。

狄烈说的是:“曹指挥使也算是天诛军的老朋友了,既然是朋友。就应该坦诚相见。我先坦诚相告,我天诛军选择接受贵军的邀战,并且应贵军所请,就在神堆驿一决一雌雄——看!我够坦诚了吧?现在轮到曹指挥使表露善意了——可否将贵军此次出兵人数、兵种构成相告?这算不上什么军事秘密,对吧?”

同样在广堂两侧安坐的天诛军各军将,如张立、释智和、方洪、张锐、梁兴等都面面相觑,一脸不可置信。军主这要求。还是真……过份啊!

“岂、岂有此理!”曹吉再不是先前俘虏的身份,态度自然不复往日之卑谦,愤然道:“狄军主,你是在羞辱本使么?”

曹吉将“本使”二字咬得很重,意在提醒狄烈,他现在可是夏军使者,不是能随意冒犯的。

“交流信息而已,怎么能说是冒犯呢?”狄烈笑咪咪道。“要不这样吧,我再吃点亏,拿一个人跟你换。你把我想知道的告诉我,我把元知州元昕交给你。”

曹吉闻言大吃一惊,指着狄烈吃吃道:“那日不是说好……凡见过我者,尽杀之吗?你、言而无信!”

张锐脸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