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军观战的完颜娄室,双拳紧攥,差点跳脚:“笨蛋!突捻这家伙,快快冲。什么都不要管……现在完全就是挨打啊!传令!吹冲锋号角!”

中军传来的号角声声,也令正焦头烂额的突捻悚然而醒。他擎出两把短斧,亲自带着一群正兵冲到一叠阵中,一边踢打喝骂车底下的役夫,一边让二叠阵的阿里喜,将橹车墙推动起来。橹车墙一推走,役夫们自然也躲藏不下去了。愿不愿意都得起来推车,否则不被炸死也得被后续大军几千只脚踩成渣……

从八十步到三十步这一段距离,对于冲锋的五千……嗯,已经没有五千了的金军而言,简直就是一个死亡区,更象一场至今未能转醒的噩梦。是的,雨点般砸下来的霹雳弹,代表着噩梦的持续。而更给人以噩梦感觉的是,橹车墙几乎是以龟速在移动:沉重的车墙、不均衡的推动力量、地上横七竖八尸体的阻碍、还有被炸出的坑坑洼洼……这一切,都是造成橹车墙想快都快不起来的原因。

这还不算。每一波弹雨来袭时,包括正兵在内的金兵,都是如炸锅般四下逃散,远远避开着弹点。而推车的役夫更不消多说,连滚带爬躲到车底先——他们倒是躲出了经验。知道这地方妥妥地安全……

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哪里想快得起来?就这五十步距离,堪比跋山涉水。

三叠阵后方的数千金兵,被这种几乎是原地踏步承受着地毯式轰炸,却又无处躲藏的痛苦,折磨得几乎发疯。终于,有押队的金将与诸多金兵受不了了……先是第一个、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个接一个,一排接一排的金兵发出撕裂般的呐喊,潮水般向前涌去。飞步踏上橹车墙,从墙上跃下,举着刀斧旁牌,向前方不足五十步距离的车城蜂拥而冲。

早已对金兵躲藏在龟甲后而恨得牙痒痒的张锐与赵能,见状大喜过望,异口同声下达火枪发射指令。几乎就在二将话音刚落时,战鼓还没敲响,战场上就已是枪声大作了——很显然,这一次,火枪兵们也憋坏了,首次不等命令传达到位,就抢先开枪。

就火枪营条例来说,这是违规的。但在此分秒必争、迫在眉睫的特殊情况下,不得不说,火枪兵的自觉反应,是很有必要,也是卓有成效的。

已经被轰炸得晕头转向,更憋了一肚子怒火的金兵,此时就如同挣脱了铁链的大批凶犬,疯狂地向车城扑来,速度极快,眨眼间就冲到拒马前……这个时候,早一秒开枪,就能更快速地消灭金军。

对于金兵这个意外的举动,与天诛军将士们狂喜的感觉相反,从后方观战的完颜娄室,到前线总指挥突捻,脸都刷一下白了——这橹车墙再慢,士兵再怎么被轰炸,好歹至今为止,主力没遭到重大打击,损失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而这一切,橹车墙功不可没,说这是一道生命防线毫不为过。

可如今,被炸得象老鼠一样四下逃窜的金兵,再不愿当老鼠,他们要雄起……

突捻声嘶力竭地叫喊,却盖不过不绝于耳的爆炸声;突捻不断用斧钩将冲锋的金兵钩倒,但一个跌倒,又一个冲上去,拦不住、扯不回……

就在这时,密如爆竹,惊心动魄的枪声响起,然后,就听得橹车墙外好似梦魇般绵延不绝的惨叫,枪声响多久,惨叫就延续多久。突捻看不到橹车墙外的惨状,只嗅到浓烈冲天的血腥,还有,刚刚冲上橹车墙,准备跳下去冲锋的金兵,一个个象木头一样栽倒的身影……

“为什么?为什么不再忍一忍,只要再忍二十步……”突捻喃喃自语,突然觉得手中两柄短斧,从未有过的沉重……

金军狂野的冲锋,终于被死亡与血腥粉碎。那层层叠叠的数百具尸体,更进一步阻碍了橹车墙的前进,以至突捻不得不派役夫从车底下钻出去,爬跪着将挡住车轮的金兵尸体拽进来,这使得本已够龟速的橹车墙的进度,更是堪比蜗牛。而这还不是最糟的——没完没了的轰炸、坑爹的地形、加上粗制滥造的橹车,不时出现板墙突然开裂,车墙崩解,或者轮彀断裂散架,甚至干脆被霹雳弹炸得片片碎裂……等等令人头大之意外事故。

从进入距车城五十步到拒马前这二十步距离,金军的橹车战阵,足足走了一刻时。在这不长不短的时间里,天诛军总共投出近千枚大小不一的霹雳弹,几乎将携弹量投掷一空。由于这是天诛军首次以飞弹器攻敌(与夏军在神堆驿与旋风砲对轰,只能算是投石器对投石器的较量),在准备弹药量方面缺乏经验,以至于在战斗最紧要关头,霹雳弹居然告罄了……眼下狄烈已派出数十名辎重兵,从南、北二门出车城,人人背着一个大筐,向天诛军骑兵收集霹雳弹。

金军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及难以言喻的煎熬后,终于熬过了这段死亡区域,残破不齐的橹车墙,也终于推到了拒马之前。

突捻将短斧从一名逃兵脖颈抽出,任由激血喷红半张画满鬼符的丑脸。突捻这时多少也有点明白了,他之所以能在千枚炸弹狂轰滥炸下活到此刻,全因天诛军的重点打击目标是橹车墙,也就是第一叠阵。死伤最惨烈的,就是那千名役夫,其次就是距离橹车墙较近的第二叠阵的军兵。

突捻与第三叠阵的精锐正兵,距离最远,打击也最轻。不过,适才那一番自杀式冲击,也令第三叠阵的正兵遭受不小的损失。

五千大军出击,从进入八十步到三十步这段距离,轰炸、枪杀、逃亡、处置,死亡不下千人,受伤而失去战斗力的,也有好几百。在这个死亡区域里,金军最少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如果不是因为损失的兵力大多数不是正兵,元气尚在;如果不是残酷的同命队制度,以及残忍的斩杀逃兵手段……这支五千大军的集群冲锋,怕早就溃败了。

血没白流,人没白死,总算冲到三十步之距,铁壁车城,近在咫尺。

但是,前方还有最后一个的拦路虎——拒马!

第三百一十七章 殊死较量 (上)

拒马,或者说是拒马枪,形制简单实用:一根水桶粗的轴木,下支人字形木架,以丈二长枪穿于轴木上,使枪尖向外,便成为可拒骑兵及步卒的拒马枪。

在北宋时,还出现一种简化版的拒马枪。在《武经总要》中有记载。这种拒马枪,就是到了以战车为主来对付骑兵冲锋的明代,仍然普遍使用。

这种拒马枪简化到极致,就是将三支木枪捆在一起的一种障碍物,不使用时,可以收束成一根,所以在运输方面比拒马方便。枪的两端是尖而锐的铁制锋刃,枪柄为木制,上面带有连接多个拒马木枪用的铁链。使用时,把其中一支枪插入地面,用铁链把几支拒马枪相互连接在一起,用以阻挡骑兵的攻击。在修筑临时防御阵地时,不仅设置简便迅速,而且有不错的防御能力。

从用途与运输方面说,似乎后一种拒马枪对天诛军车阵更合适。但是,这种简化版拒马枪只能防御骑兵冲击,对步兵无用,可轻易拔除。而天诛军的车阵,既要防骑兵,也要防步兵,所以,用三枪拒马就很不合适。天诛军所使用的拒马,就是前者,巨木加长枪,沉重而尖锐。

突捻并不打算派人出去搬移拒马——一个时辰以前,阿土罕那支千人队的死状,还历历在目。

突捻破除拒马的法子很简单,暴力推平之。

车城前方的拒马阵,大概有三十根,每根轴木长约丈许,撑死了不过五百斤一根,三十根拒马。不过万余斤。以数百人推动百余辆橹车,向前推碾,完全可以将拒马阵生生推到车城之下。

突捻的估计的确不错,在人墙加橹墙的巨力下,拒马东倒西歪。轰然倒地。然后被一路横推,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呀之声,向车城撞过来。不过,令突捻既愤怒又无奈的是,这冲撞行动屡屡被来自头顶的轰炸打断,无法形成惯性冲势而冲撞车城。唯一能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橹车墙一点一点地接近车城,轰炸也渐渐变弱,最后,慢慢消停。

铁壁车城子城的炮击区内,硝烟刺鼻,一个个操炮手汗流浃背。瘫坐在地上,不顾空气刺激,一边呛咳,一边大口呼吸。二十架飞弹器,损坏了两架,另有五架也有不同程度损坏。地上到处是倾翻的竹筐,还滚落着寥寥数十个从骑兵团那里收集的三斤霹雳弹……

霹雳弹确实打光了!不过。即使没打光,也不能再发射了,因为敌军已超过二十步这条红色警戒线。此时就算还有大量五斤重霹雳弹,都不能再使用。一是距离车城太近,容易误炸;二是即便扔入敌群,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与弹片,也容易误伤到从射击孔中瞄准敌人的火枪兵。

“决战时候到了!”一直在中军望楼上观察的狄烈,终于收起瞄准镜,对身旁的何元庆道,“元庆。骑兵团就交给你了。待我军将金军黏住时,看准时机,突袭敌中军——一头驴,一匹布,东西不多。但荣耀不小,我希望你能拿到手。”

何元庆豁然大笑:“行!我的宅院里,还真缺一头驴呢,就是他了!”

爽朗笑声中,何元庆操起斩马刀、挽着流星锤,转身攀下望楼,招呼自己的卫兵,牵来战马,飞驰而去。

“以墙克城?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么?真是太天真。”狄烈嘴角抽动一下,眼中杀气一溢。如果车城那么容易被一堆粗制滥造的破车墙攻破,那还叫铁壁车城吗?这“铁壁”二字,可不光是指铁皮挡板所围成的外表,更有“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别样内涵。

“传令,一、所有火枪兵,包括天骄营,六十息内,全部撤出战车,集结于子城,布置子城防御体,由张锐指挥;二、所有长枪重甲兵与刀牌兵,于战车后集结成阵,由赵能指挥,全力截击阻止金兵突破外城;三、排炮营后撤,进入子城中军炮击区休整,下面的战斗,用不上他们了。”

随着狄烈一声令下,整个车城都动起来。火枪兵有条不紊背枪携弹撤入子城,在围成子城的运输车后方,布置成一列列密密麻麻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