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狄烈的计算,与目的地的距离在一百海里(约三百七十里),因为是顺风而下,航海又没有休息一说,基本上是日夜兼程,最多三日可达。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二月初九,渔山列岛在望。

为确认无误,狄烈还派出一艘战船,特地在台州登陆,找到沿海附近的小渔村,重金请来几个熟悉本地岛屿分布情况,经验丰富的老渔夫,请他们加以指认。

结果如其所料,正是渔山列岛。

旗令一挥,两艘侦察艨艟脱队而出,驶向数里之外的群岛。

狄烈用瞄准镜仔细观察,眉头渐渐拧紧。张荣诸将也纷纷用单筒望远镜察看,可惜他们的望远镜倍率太小,基本看不清什么。

一个时辰后,两艘艨艟返回,带回一个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岛上无人,但遗留大片人群活动的踪迹,有散落的米面、破旧的军服、破损的船只、还有不少破旧的兵器。”

“属下还带回了这个。”战船都的都头将一面残破的旗帜呈交狄烈。

狄烈抖开大旗,见其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将”字,点点头:“这就是了,宋军将旗,至少须领一军的统制级,方有此将旗。此岛确实曾驻扎过大队人马,只是如今离开了。他们去往哪里?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找到他们,揪出他们,干掉他们!”

三十艘战船,分为三个编队,分别朝北、东、南三个方向开出,在当地渔夫的指引下,搜索半径二十海里内所有的岛屿。

整整三天过去,一无所获。

二月十四,狄烈召集众将合议,一边听取诸将汇报船队的搜索结果,一边用朱笔将海图上搜索过的海域及岛屿打上叉。狄烈放下笔后,看到诸将个个一脸郁闷,笑着宽慰道:“何须如此?这几日我们收获良多啊。了解了这片海域,熟悉了海情,锻炼了士兵,尤其是排除了那么多不可能……那么,剩下的小范围,将成为可能。”

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诸将看到的是失落,狄烈看到的是收获。此行不管是否能擒捉赵构,把军队锻炼出来了,让眼界开阔了,就是收获。

梁阿水嘟囔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总没进展也不成啊!”

狄烈何尝不是心急如焚,却笑道:“先不管他,天大地大,肚皮最大,上菜。”

当下伙头军将一盘盘海鲜大餐流水价奉上,当最后每人案前上了一碗清香浓郁江南大米饭时,狄烈突然停箸不动,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大米,猛地将筷箸往案头一拍:“我知道怎么找到赵构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擒 龙 (上)

(凤栖梧桐626,好一个大宗师!连续破了多项升级速度的纪录,不服不行!顶!)

~~~~~~~~~~~~~~~~~~~~~~~~~~~~~~~~~~~~~~~~

建炎四年,赵构二十三岁,风华正茂,身登九五,掌控半壁,意气风发……但是,却可悲地绝后了。更可悲的是,眼下的他,随时有可能步其父兄后尘,被女真蛮奴俘掠去极北苦寒之地,坐井观天,将大好年华消磨在猪圈一般的窝棚里……

不可!万万不可!

赵构一声惊叫,从噩梦中惊起,汗涔涔下。罗衾之旁,张才人急忙以锦布为其揩汗,嘴里连连惶恐告罪。在外院守卫的内侍蓝圭,急急忙忙小跑进来,隔着珠帘轻声问安。

“朕无事,入内侍候。”

“是。”蓝圭小心掀帘而入。

张才人在帐内穿好衣服,掀帐施礼退下。

赵构披衣而起,走到窗前,示意蓝圭推开窗户。

“官家,风大潮寒……”

“无事,朕要清醒一下。”

窗户推开,一阵惊涛拍岸声响入耳——这里,竟是海岛之上。

遥看沉沉海天,耳听海潮击礁,愁肠百结的赵构,触景生情,脱口轻吟:“清湾幽岛任盘纡,一舸横斜得自如。惟有此,更无居。从教红袖泣前鱼。”

蓝圭鼻子一酸,以袖按鼻,嘴里一个劲点赞:“官家好一阙《渔父词》,词工更见精深,颇有东坡神韵……”

赵构横了这位心腹一眼。后者立刻住嘴,垂首唯唯。

“你说,我们是否还应继续呆在这岛上?”

这等事关皇室安危的大事,本不应问一内侍,但赵构日间询问吕颐浩、赵鼎、黄潜善、汪伯彦、张俊、杨沂中等文武大臣。意见分两派。有主张继续蹲点,以策万全的;有认为金人溃败,登陆安全的。两派各有说辞,各有道理,令人莫衷一是。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韩常的追击大军。已彻底溃散,不复威胁。而且近日又有传言,兀术五万大军,在黄天荡大败,片帆不得归江北。由于消息着实骇人听闻,建炎朝臣无人敢于相信。眼下正派可靠之人泛舟登陆。好生打探,确认金人是否全部撤出江南,此事关乎他们是继续落魄流浪,还是终于得以归航的重要决断依据。

蓝圭小心回答:“回官家的话,奴婢以为当静观其变。”

赵构“哦”了一声,瞥了他一眼,漫声道:“如何静观其变?”

“回官家的话。且等消息传回,无论兀术军是胜是败,只要北返渡江,江南便安全了。届时再如赵相(赵鼎)所言,自温州登陆,返回临安。如此,可策万全。”

赵构温润如玉的面庞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此言大善……”

“陛下——陛下——”

一阵长长地、带着狂喜地尖叫声远远传来,回荡在海岛上空:“陛下!大喜!大喜啊!奴酋兀术五万大军全灭,江南已无金人一兵一卒……我们。可以回家了!”

这一天,是二月初八。与此同时,北面,一支杀气腾腾的船队,正汹汹南来。

算算时间。赵构有两天的时间逃跑,他是否有足够的幸运逃脱呢?

……

二月十六,晨,海平面上,先是出现三艘运输海船,顺风驶向海岛。半个时辰之后,在后方突然涌现大量船只,红蓝军旗交叉飞舞,战舰之上,甲士林立,枪牌如丛。

狄烈卓立于战舰船头,手扶船舷,眼睛一直没离开过瞄准镜的镜头。在镜头里,前方那三艘运输船,已接近右方一片岛屿。那片岛屿滩前,有不下三十艘大小型船只,桅杆顶端旗帜飘扬。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旗帜上的标志,但确定是军帜将旗无疑。

“找到了,就在这!”狄烈将瞄准镜递给一旁眼巴巴看着的岳云,接过他手上的海图,手指重重点在标注着“东箕岛”三字的小点上。

东箕岛,也叫东箕山,即后世之东矶岛,属东箕列岛。此岛距离台州湾海岸线约十五海里,海岛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岛上群峰起伏,滩涂狭长。距离赵构军队的第一个落足点渔山列岛,不过二十海里,正在狄烈船队搜索半径范围之内。之所以没发现,实在是因为附近小岛众多,而狄烈又无法给所有船只配备有足够经验的老渔夫。结果不谙海情的天波师搜索战船,还是把这一块给漏掉了。

狄烈新搜索办法很简单,改变侦查方向,不查海上,查陆上。根据韩常部下金兵的供述,赵构的避难大军,应当不少于三千人船。这么多文臣武将加军兵船工,每日用度耗费相当巨大。

同样是远避荒岛,狄烈带着满满的兀术军掠自江南诸州府库的粮草,足够六、七千人数月用度。而赵构是仓促出逃,轻舟简从,连嫔妃都不敢多带几个,将士则是多多益善,这辎重之物,又能带多少?而且出海避敌之前,无论是赵构,还是其手下大臣,都没想到未来要悲摧地漂泊数月之久。所以,他们的后勤粮秣,是不足以长期支撑三千人船的。

赵构是一边漂泊,一边从岸上弄物资补充。事实上,韩常之所以得到赵构躲藏在渔山列岛的消息,也是因为重金收买的一个打渔人,无意间发现有大量船只运输米粮出海,因而泄露行踪的。但是这个消息的来源,韩常至死没有透露给狄烈,他也玩了个心眼:地点可以告诉你,海图也可以给你,但怎么找到的,不告诉你,你慢慢扑空去吧。

韩常的这个小手段,玩得不错,令狄烈白折腾了三天,但最后狄烈还是找到了这个关键。而且他的运气很不错。赵构偏偏就在这时,急需一批给养,结果,被盯上了。前次引来狼,今次引来虎!

如果没有那场该死的暴风雨。怕是早就登岸回杭州皇宫的吧。

东箕岛上,刚刚登上龙船,接受三军将士拜贺的赵构,面带微笑向将士们挥手,心里却在郁闷不已。

二月初八,夜。得到兀术军确实溃败的消息。翌日,赵构立即召集群臣议事,对于战报中所述,韩世忠与缩头湖义军联手,围困兀术于黄天荡四十日,并最终击溃之事。予以确认。

众臣惊喜之余,交口称赞不已,认为应当重赏韩良臣与那支天波师。

赵构却是喜中带忧,喜的是这韩良臣果然是良将,忧的是那支天波师,可是长安那边的军队,竟精悍如斯?不过。甭管是赏还是剿,这都是后话,当务之急,就是摆驾回宫。

从二月初九开始准备撤离,一直到二月十一,才基本收拾完毕,可以启航了。为了庆祝与显示恩泽,赵构还特地下令,三军加餐,开放供应。只留三天的米粮。

正月十二,原本是大军启程的日子,如果赵构在这个时候离岛南下,前往温州,十有八九。能躲过一场灭顶之灾,只不过……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天有不测风云”,韩常的霉运,转移到了赵构的身上。

当日狄烈与韩常海上决斗之时,嵊泗列岛一带海域,正酝酿着一场风暴。这场风暴肆虐一日之后,席卷南下,无论是渔山列岛还是东箕列岛,都难逃风暴卷袭。

二月十一当晚,风暴登陆台州湾,东箕列岛首当其冲,于是,赵构与他的军队悲剧了。船只打坏,人员失踪,粮食将尽,舟不得发。

风暴肆虐时间并不长,只有两天,但风暴的影响却至少延续三天。狄烈的船队,可以在风暴一过,立刻出海,但赵构的龙体却必须得等到风平浪静,碧海无波时,才能上路。

所以,他们只能等,既在等风止浪静,也在等运输米粮的船只——岛上原本存储三天、准备南下温州的粮秣,将将用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