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都看出了这一点,心想,让刘武往西,那不是送死么?可是,刘武却很快眼前一亮。飞将军也眼前一亮。他也是一身重甲,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地处于战斗的最前线。此时,听得秦大王此语,立即一挥手:“刘武,你率一千五百人马往西;云五,你派人从东边策应。一起进攻。”

刘武一声应答,立即传令了自己的人马下去。众人都注意到,那一千五百人马,全是秦大王早前的属下。

地上,战斗得十分激烈。眼看,两路的大军都被敌人阻拦。重装骑士开始后撤,他们力图集中兵力打开一个突破口,但是埋伏着的宋军骑兵从左翼后方突进,从后肋给了重骑兵一刀,粉碎了他们突围的希望。这时,重骑兵已经零散出一些溃散的迹象,领头的正是飞将军的主要大将王奎,他征战多次,号称“99胜先生”,也就是说,他追随飞将军大战以来,大小100场战役,只有一场败了。难道,要创下第二败?

他性子暴躁,挥舞着长枪,砍杀着那些敢于将长钩子伸出来砍马腿的宋军。这时,刘玄的步兵和轻骑兵也重整了队形,开始反击。处于四面包围中的重骑兵们被挤压到一块狭小的地段,其主力拼命突围,前前后后发动了五次冲击,依然无济于事。战场上到处是刀剑的碰撞声和喊杀声,两边的亡命之徒在进行白热化的最后激战,鲜血染红了冰层。重装骑兵虽然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单兵的作战能力高于对手,勉强支撑着战线不至于崩溃。

一直杀到晌午时分,重装骑兵团才撕开一条角落,急急突出重围,但是他们走的方向却是湖边的冰层。此时,掩人耳目的“重骑兵”渡河已经被迫停止。但是,如此巨大数量的真正的重骑兵踏上冰层,这南方的冰河湖泊,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果然,前面几十名士兵一起踏上去的时候,只听得“哗啦”一声,小湖的冰层不堪重负,一下就被撕开了,骑兵们惨叫着一起掉进了湖水。虽然是南方的小湖,可是,因为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苦战,而且是那么厚的铠甲在身,这些勇猛的重骑兵们,根本再也没有力气爬上来。

后面的重骑兵,再也不敢往后退,只能倚靠着犄角,继续死守。

刘玄此时已经退回到城里,居高临下地看着,心里十分得意。步兵消灭重骑兵,这将成为一场经典的战役,而且,被消灭的还是鼎鼎大名的飞将军。他深知,这样的重骑兵,就算是昔日的金国,也不到十万,而飞将军,更是最多只得一万。因为这样的队伍,实在是太烧钱了。因此,他彻底地毫不留情,又调集了五千步兵冲出来,力争要把这一队人马彻彻底底地消灭得一个也不留。

王奎居中,左冲右突,耳边只能听到呼啦啦的声音,全是箭簇落在他的盔甲上的声音。他的眼前一抹血红,自己也不知道这血红是哪里来的,只是挥舞着长枪嘶吼。

刘玄好生得意,大喝一声:“杀杀,杀……”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阵中惊呼。

他居高临下,看不真切,但见己方的阵型忽然乱了。

原来,是西门的水草里,一队人马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泅水过来。这一队人马,正是刘武所率领的步兵。这些人,都在大海上生活多年,风里来浪里去,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泅水高手,好些人,在水里一潜两三个时辰也可以不用换气的。不止如此,他们追随秦大王在北国的时候,无数次和野人,和耶律大用,和金兀术的军队混战,在冰天雪地里闯过,也不畏严寒,要泅水过去,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秦大王正是想到这一点,才令刘武泅水渡河,如此,完全避开了城头弓弩手的射程。

章节目录 第717章 叛贼

刘玄做梦也想不到,竟然给敌人泅水上来。这在习惯了南方天气的军种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

这一队步兵一冲上来,以刘武为首,就展开了激烈的反击厮杀。

宋军的步兵对付重骑兵的战阵本是十分有效的,可是,受到这一队步兵的冲杀,就来了个措手不及。这些**的水人,一跳起来,本是手脚都有些麻木了,所以,更需要猛冲猛打来增强热量。

那些拿着长钩子四处勾马腿的步兵眼看慌了,动作当然不那么麻利了。正是这一混乱,立即就给了重骑兵换气的机会。王奎一看到刘武,大吼一声,顿时振作了精神,刘武也长啸一声,算作回应。重骑兵再次成阵,猛烈推进,被围在中间,本来没有了用武之地的投石机士兵们,此时,终于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两翼协同作战,重骑兵没有了后顾之忧,威力终于发挥出来。

那是一种压迫性的力量,宋军的步兵,再也抵挡不了这样的阵势,就如以前遇到金军的拐子马一样,很快开始了大溃退。

刘玄见势不妙,正要下令收兵,但是,西边的缺口已经彻底撕开,投石机,已经密密麻麻地开始攻击城墙上的弓弩手。弓弩手们一时自顾无暇,再也无法兼顾西边的防守。

对岸的飞将军,哪里会错过这间不容缓的机会?一声令下,大军就往陆地上冲过去。这一次的速度,就快多了。

弓弩手们要兼顾,却根本无法兼顾,一批人刚冲上来,飞将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冲到城门之下。宋军的步兵更加无法抵挡,城门一开,就飞速地往回撤退。

忙乱中,便有了溃败的迹象。飞将军哪里容许他们撤退?他喝一声“杀”,为首的旗兵,举着巨大的“飞”字大旗,士兵们潮水一般,一鼓作气就冲杀过去,

刘玄在城头看得心惊胆颤,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阵型。为首的,正是飞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挥舞着长枪,这一次,他拿的是他最趁手的兵器。

在他身前,是一种按照墙式斜坡的队形推进的队伍,这支队伍和重骑兵很有区别,装备有长矛和剑,但身穿的却是极其轻薄的铠甲,排列成八至二十列纵深的密集队形。侧翼用骑兵掩护,装备有弓箭和铁矛的轻步兵在队形的前面行动。

如此,阵势正好分成了三个部分组成的横队:主力团和左右两翼。这种队形就是团队队形,将步兵和骑兵混合配置在每个团队中,可以更好的相互掩护攻击对方侧翼。运用这种队形,便可以正好地吐出中央突破,把精锐部队投向两翼,两翼得手后,再向敌人的后方合围。此战阵,最最适宜的便是用于攻城。是调动兵种最多,协同作战最强的一种阵法。

宋军的最大弊病,向来就是以文臣节制武将,要文臣向武将发号施令,如此,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怕的就是武将们功高震主,闹一个什么“黄袍加身”,所以,有宋以来,从未有武将能够成功造反的先例。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武将,要成功调集多兵种协同作战,毫无二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赵德基南渡之后,虽然对于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变,但是,他诛杀岳鹏举之后,又和金军签订了宋金和议,苟且偷安了这么一些年,无大的战事,所以,对于武将的裁汰,又有所防范。

刘玄虽然还有些名气,但是,比起兄长,相差何止道理计?再要想各兵种协同作战,更是不能得心应手,眼睁睁地,便看着飞将军杀将过来。

一时之间,真真是旌旗招展,蔚为壮观,铺天盖地,是他们推进的声音:“杀杀杀……”

这杀声,何止是震天动地!

整个泗交镇,几乎都颤抖起来,每个人的足下仿佛都在摇晃。城里的军民再也沉不住气了。刘玄站在城墙上,满头都是冷汗。这里囤积着十万大军,是赵德基的最后一道防线,泗交镇完了,赵德基几乎也就完了,从此,飞将军将一马平川地杀到临安。

而临安,其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差别悬殊。西部山岭的主峰与东部的低洼,海拔相差一两千米,虽然西北、西南部是山区,但是主城区却是在东南中间的相对低缓的平原地带,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守地带。所以,当年金军五千人马南下,就可以畅行无阻地沿着扬州一带一直烧杀过来,以至于让大宋曾经绚烂一时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变成了人烟荒芜的凄凉之地。

此时,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刘玄硬着头皮,他恨极飞将军,正是飞将军的离间之计,让赵德基误杀了兄长刘琦,此时,急于要报仇,可是,报仇未遂,反而被飞将军攻来,自己却束手无策。

一名侍卫冲上来:“将军,不好了,飞将军攻城了……”

只听得外面排山倒海的攻城的声音,厮杀的声音,投石机卷起巨大的石头,不停地攻击城门的那种震天动地的轰隆隆的声音……

一名士兵见状,惊得呼叫出声:“天啦,城门要破了……”

这一声呐喊,更是让军心动摇,阵势混乱,刘玄一咬牙,横了心,挥刀就斩杀了这名惊呼的士兵,怒吼一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今日一场死战,不见得就输给了飞将军,谁要再敢动摇军心,不死战,这便是他的下场……”

那士兵的头颅就滚在地上,眼睛圆睁,满地鲜血。

在刘玄的怒吼下,总算震慑了众人,再也莫敢有退战之人。刘玄大吼一声:“弓箭手掩护,第二队出战……”

又是一队弓箭手上了城门,刘玄亲自率领一队人马,风风火火地便杀将下来。

此时,城门上的云梯已经架设,好些士兵已经在登城了。那种四方的大云梯,里面层层架设,四周是拿着盾牌做掩护的士兵,而其他铠甲护身的士兵就一层层地往上攀越。

城上的弓箭手见阻挡不住,就拿了火石,烧红的飞弹,蝗虫一般地往下面投掷,整个泗水镇城内外,登时一片火海,攻城的士兵也受到了阻碍,速度缓慢下来……

这一场战役,从拂晓开始,到傍晚,冬日天气短,天色已经昏暗下来。花溶和秦大王,站在西边的高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场可怕的大战。

刘玄的队伍,比想象中更多,层出不穷地杀将出来。一时三刻,天昏地暗,哪里分得出胜负?

风势趁着火势,城墙上下都是密密麻麻的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