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据三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龙胆亮银枪,二是宝马照夜玉狮子,三是落月弓。又赠了一匹好马给赵雨,并嘱咐二人,遇到王越之后只要让他见了三样宝物自然会知道二人来历。
赵云、赵雨兄妹拜谢了恩师之后,便打马出山。一路上兄妹二人都没说话,回忆着上山以来的点点滴滴。
赵云兄妹是常山真定人,这常山、中山与黑山一样都属于太行山脉,所以山贼盗匪格外的多。若是太平盛世还好,赶上乱世山贼草寇简直多如牛毛。赵云、赵雨幼年居住的乡亭就经常受到山贼劫掠,他们的父母也都死在山贼手中,好在当时他们的大哥赵风已然成年,这才没让两人饿死。从那时起赵云就立志要学会武艺,长大后为爹娘报仇,要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兄妹三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也还算安定。赵云的大哥赵风是个勤快人,又有父母留下的房屋田产,赵云、赵雨倒也不至于挨饿受冻。
就这样过了两年之后,家里的一桩喜事,让赵云、赵雨兄妹陷入了窘境。原来大哥赵风年纪已然不小,为人也勤恳忠厚,便有媒人上门提亲。赵风没有父母做主,弟妹也还小,没人商量,于是便应了这桩亲事。
嫁进门的嫂子樊氏对待赵风确实一心一意,可是对赵云、赵雨两个拖油瓶就没什么好脸色了。俗话虽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可是刚嫁进赵家的樊氏怎么会愿意像母亲一样照顾小叔子和小姑子呢?
赵云、赵雨开始还很高兴有了嫂嫂,可慢慢就发现这个嫂嫂好像并不喜欢他俩。就算两个人十分乖巧听话,做了所有的家务,可是嫂嫂还是对他们冷若冰霜。
樊氏虽说不喜赵云、赵雨,可是看在两个孩子倒也乖巧,不用自己费心照顾的份上,也并不虐待他们,饮食、衣装一如既往。赵云、赵雨也不是那种爱告状的孩子,所以赵风一直没察觉到妻子与弟妹并不和睦,每天还是起早贪黑耕田做工。
又过了一年,樊氏为赵风诞下一子。赵家有后,这对赵风来讲无疑又是一件大喜事。可却成了赵云、赵雨噩梦的开始。
自从有了孩子,樊氏的心思就都扑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白天赵风不在,赵云、赵雨就成了家里的佣人,被樊氏呼来喝去,干这干那。不但如此,樊氏还缩减了赵云兄妹的饮食用度,生怕他们多吃一口,自己的孩子就要少吃一口。
赵云从小性子沉稳,就算被樊氏虐待,可是为了家里的和睦他也就忍了。可是赵雨却忍不了,跑到赵风面前告了樊氏一状。
赵风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樊氏虐待自己的弟妹,自然大发雷霆骂了樊氏一顿,甚至动了休妻的念头。
第十七回 中郎将平南震远 赵子龙学艺下山(10)
樊氏听赵风要休妻可害怕了,因为这事儿是她自己没理,就算赵风休了她,她也无话可说。所以她跪地苦求赵风饶过自己一次,哭着说以后再也不敢了。
赵风被樊氏哭的心软,赵云、赵雨见嫂嫂如此也劝赵风不要为难樊氏,只要以后一家和睦就好。赵风想到刚出生的孩子不能没了娘,又骂了樊氏几句也就算了。
赵云兄妹都觉得此事可以就此揭过,日后一家人好好相处也就是了。没想到樊氏表面上对赵云、赵雨和气了很多,暗地里却记恨上了他们,还生出了忌惮之心。
樊氏见赵风如此维护自家兄妹,就想到日后赵云、赵雨若是成年,少不了分赵云一份家业,更少不了赵雨的一份嫁妆。赵风又不是大富大贵之人,出了这两笔钱家里可就剩不下什么了,自己和孩子该怎么办?
自从有了这种想法,樊氏就开始暗中谋划着要将赵云、赵雨赶出家门才好。她表面上善待两个孩子,暗中却在赵风面前说两人的坏话。还总是制造一些事端来诬陷赵云、赵雨,今天说赵云手脚不干净偷拿了家里的钱,明天又说赵雨和外面路过的男子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她也不想想赵雨那么小的年纪懂什么男女之事。
赵风知道自己弟妹都很老实,又听樊氏说的夸张,并不相信她的话。樊氏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白天在家没事就和赵云、赵雨念叨大哥赵风养家是如何辛苦,还说赵风其实并想白养你们,只是碍于兄弟情义才不得不养。
赵风是成年人自然可以明辨是非不受樊氏蛊惑,可赵云、赵雨还是两个孩子,哪知道樊氏是在挑拨离间?总听樊氏叨唠,赵云、赵雨便都觉得大哥已然不再疼爱自己,起了离家独立的心思。
他们两个孩子要想自立又谈何容易?所以也只能动动念头等待机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不想再呆在这个家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家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而是哥哥、嫂嫂和小侄子的家。
一天赵风劳作回来,无意间说起矢赂纶武术名家蓬莱枪神散人童渊隐居常山的事。赵云一听就动了心思,求着赵风要去拜童渊为师,赵雨也哭着喊着要和赵云一起去。
赵风知道练武可是个苦差事,他见弟妹年纪那么小,怎么忍心让他们离家?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可旁边的樊氏却欣喜若狂,她总算是逮到一个机会能把两个小崽子名正言顺的撵出家门了。
古时候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习武就更是如此,生死教育皆由师父。若是徒弟犯错,师父清理门户当场打杀也是有的。赵云、赵雨若是去拜师,那就算是童渊的人了,日后婚丧嫁娶再与家里无关,樊氏又怎能不喜?
见赵风不同意赵云、赵雨去拜师,樊氏就在一边撺掇他答应,还说赵云学艺是为了报父母之仇,赵风不该阻拦,否则便是不孝。
听樊氏如此一说,赵风可就犹豫了,不孝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他可担当不起。赵云、赵雨见樊氏向着自己说话还以为她是好心,也哭着说要为父母报仇。
赵风无法,只得答应弟妹送他们进山拜师,心里琢磨着鼎鼎大名的枪神未必会收两个孩子。到时候让他们死了这条心,再带他们回来也就是了。
没想到的是童渊一见赵云就觉得是可造之材,答应收赵云为徒。赵雨虽然没收,可赵雨死活要跟着二哥赵云,不再跟赵风下山。赵风无法,只得将两个孩子托付给童渊。
自此赵云跟着童渊习武、学文,赵雨负责打理两人饮食起居,在山中一呆就是七八年。每到逢年过节,赵风也会带着些礼物进山看看弟妹。他不知赵云武艺学得如何,只知道两个小家伙身强体壮,也就放心了。
赵云如今学成出山,第一件事当然是带着赵雨回家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赵云如今也明白了当初嫂嫂为何支持他拜师,也知道了兄长并非不愿照顾自己。可是他却并不记恨嫂嫂樊氏,反而还有些感激她能让自己上山拜师遇到老师童渊。
赵雨可没有赵云这么大度,她还有些记樊氏的仇呢,不过对于大哥赵风早就没了芥蒂,所以听说要回家探望兄长也是十分开心。
赵云的家乡就在常山,他和赵雨又有快马,出山没用多久便到了乡里。乡间农夫见一对眉清目秀的少年少女骑着骏马而来都啧啧称奇。还以为是世家的公子出门闲游。
乡邻们认不出模样大变的赵云、赵雨,他们两个却还认得一些老邻居。翻身下马之后和乡亲们打起了招呼。
众人这才知道这对金童玉女竟然是赵云、赵雨,纷纷围了过来问长问短,打听他们这些年去了哪里?也有人问他们是不是发了财?为何骑着骏马衣锦还乡?
赵云、赵雨笑着一一作答,他们还记得爹娘刚去世的时候,这些大伯、大娘都帮了他们兄妹不少忙。在他们闲聊的时候,自然有人跑去将二人回乡的事告诉了赵风。
赵风一听弟妹回来了欣喜若狂,急忙赶来挤进人群道:“赵云,小雨,你俩怎么回来了?”
赵云、赵雨一见大哥急忙上前见礼,赵雨笑着对赵风道:“兄长,二哥的武艺大成可以出师了。师父让我等下山报仇,再访名师。”
赵风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说道:“还报什么仇啊?我等的仇已经有人替我等报了。”
赵云闻言奇道:“兄长快说,是何人替我等报了家仇剿灭了山贼?”
赵风笑道:“你等在山中或许不知。去岁西方大道圣人光华法师领着震远镖局的镖师征讨黑山,连拔了十余处贼寨。当初劫掠乡里的那伙贼人就在其中,都被法师的天兵斩杀了。如今黑山只剩下一些义贼,接受了朝廷招安,再也不会为祸乡里了。”
赵雨惊讶道:“兄长所说的光华法师可是那设立震远镖局的南烨法师?”
赵风点头道:“当今能称得上圣人法师的还有何人?自然便是同一个人了。光华乃是法师字号,你等切莫再直呼法师之名,小心遭了报应。”
赵云、赵雨相视一笑,觉得大哥也太小心,南烨法师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怎么知道别人如何称呼?
邻人一个老者见赵云、赵雨不以为然训斥道:“小孩子家家的不知轻重!你家兄长是为了你等好。法师神通广大,平黑山、治瘟疫,功德无量。那是天上下凡的神仙,若是不敬会遭天谴的。”
老者这么一说,众人齐齐点头。赵云、赵雨见众怒难犯,急忙向老者行礼认错道:“大伯教训的是!我等年纪小,不知轻重,还请大伯不要见怪。”
老者点头道:“我是看着你们长起来的,有什么好见怪?还请法师不要见怪才是。”说罢老者朝着天空作了作揖,好像天空中有双眼睛正看着众人一样。
赵云、赵雨心中暗笑,不过还是学着老者的模样,朝着天空拜了拜。赵风见此处不是说话之所,便对弟妹道:“你等刚回来,一定饿了!走,跟我回家去,今日定让你嫂嫂做顿好饭食。”
赵风说完就在前面带路,赵云、赵雨牵着马跟在后面,一路上说说笑笑,谈论着乡里的变化。
一进门赵风就招呼樊氏和儿子赵凌过来与赵云、赵雨相见。赵云还能口称嫂嫂给樊氏见礼,赵雨对樊氏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倒是对小侄子赵凌很感兴趣,逗着有些认生的赵凌说话。
第十七回 中郎将平南震远 赵子龙学艺下山(11)
赵云、赵雨一走就是七八年,赵风的儿子赵凌如今也是七八岁的年纪。赵风看到赵雨逗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