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据三国-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两位老人一听儿子还有机会戴罪立功,急忙点头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南烨点头道:“那好,你等让他速到刺史府见我。来的晚了休怪军法无情。至于这些抚恤你等便留下花用,就当补给王翔的粮饷好了。”
两位老人千恩万谢的送走南烨马上去找儿子不提。单说南烨慰问完了城中的阵亡士卒家属便回到刺史府中,命戏志才起草了一份告示张贴出去。
这份告示一出,顿时在城中再次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无数百姓聚集到刺史府门前对着告示议论纷纷。后来的人根本挤不进去,只能问先到的人告示上到底写的什么。每当此时,先到的人便会兴致勃勃的讲起告示上的内容。
原来那告示上有两份名单,一份是到刺史府送礼的士绅商贾名单,另一份则是阵亡士卒的抚恤名单,在名单上还注明了送来的礼物有多少,发放的抚恤又有多少。
在两份名单的下方则是公告,大意是说刺史朱符阵亡之后,其府中的不法奴仆将府库财货盗卖一空。新任刺史南烨法师一向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上任之后却发现府库之中钱粮皆无,便是士卒抚恤也无法凑足。
在这危难之时,多亏了城中士绅、商贾大力相助,捐献财物,这才缓解了燃眉之急。这则告示首先就是对这些士绅、商贾进行感谢,称赞这些人是义士、义商,凡是榜上有名之人,如果是“市籍”可到刺史府中改为“义籍”,在交州地界可以骑马、乘车,可以穿着丝、葛、绫、锦的衣物,可以入仕做官……总之,除了要交的商税不变之外,其余的权利都与常人相同。
只是这一条就让那些商贾激动的泪流满面。因为汉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从政治上将商人打入的贱民的行列,另立户籍称作“市籍”不但不许骑马、乘车、做官,就连材质好一点的衣物都不能穿。如今这些商贾可以改为“义籍”,拥有普通人的权利,他们又怎能不喜?
假如说告示上的第一条内容让那些给南烨送礼的商人欣喜若狂,那第二条内容则让在场的所有商人兴奋起来。这第二条写的是南烨法师不贪财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士绅、义商进献的财物,全部作为抚恤军饷发放士卒,有名单、礼单为证。此时刺史府中再无财物募兵讨贼,给朱刺史报仇雪恨,所以希望广大士绅、商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绝不强求多少。凡是捐献财物者,不拘多少,皆同前者一样可改“市籍”为“义籍”。
看到这里,在场所有的商人都心动起来,没有一个不想改籍的,只是在捐献多少上还拿不定主意。捐的少了面上不好看,捐的多了又会心疼。可是当他们看到告示的第三条便都决定要多多的捐款,就连之前送过礼的商人都决定再捐一回。
原来在告示的第三条上写明,由于这些抚恤士卒、招募兵卒的银钱应该从一州税收中出资,所以此时捐献的财物都算作刺史府暂借,待府库税收充盈之后便返还本息,刺史府会给捐献之人出具凭证并用印,利息为每年万钱一算。(一算是一百二十钱,也就是1。2%的利息。万钱一算也是汉朝的资产税。)
南烨这一招等于是变相发行国债,那些商人又怎么能抵御得住人权和利益的双重诱惑?有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他们自然是决定多多捐款。
在告示的最后则写了一些声明,首先是通知城外没有领到抚恤的士卒亲属可以对照名单到刺史府领取抚恤,其次是声明“义籍”的发放只有交州刺史府有权,其下各郡皆无权发放,也无权接受捐献等等……
这告示一出,交州刺史府立刻从前些日子的门可罗雀变成了车水马龙。全城的“市籍”商人都集中在这里等着捐钱,还有一些士绅、富户觉得这是个既赚利息又能讨好南烨法师的买卖也来捐钱。
戏志才领着南烨的一群弟子光是写文书、盖章都忙不过来,纷纷埋怨南烨应该将印刷厂搬来之后再行此计。南烨一声叹息就将戏志才堵了回去“本官缺钱啊!”
不到三日,南烨就不为缺钱而烦恼了,开始为如何尽快还清那巨额利息而发愁。南烨麾下众人都知道法师生财有道,可也没想到南烨只用了几条政令就在数日之内让府库充盈起来。这简直不是生财有道可以形容了,完全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当然也有些人担心南烨如此更改律令会不会遭到朝廷反对,不过南烨自己倒是不担心。一是因为朝廷自顾不暇,手根本伸不到交州来。二是因为灵帝就是个贪财的货,他要是知道这法子来钱快,不但不会阻止南烨,估计还会效仿南烨真的搞个国债出来。
这些天南烨除了收礼赚钱之外,还见了一个人,便是那中箭装死的王翔。这小伙子十七八岁年纪,长相只是寻常,并没有那种杀伐果决的军人气质,显然还只是个新兵。南烨估计他跟朱符出战是第一次上战场,也难怪会怕死。
王翔虽说怕死,可却是个有担当的。他听说新任刺史找上门来担心连累父母,便连夜赶到了刺史府来负荆请罪。
第二十回 南烨戏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双出关(12)
“法师,截杀朱刺史的不是夷贼,而是汉人!”王翔一句话就让南烨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看来伏击朱符确实是士家所为。
“你当日到底看到了什么?快一一道来。只要你提供的情报有用,我便不再追究你私逃之事。”南烨现在需要的就是士家作乱的证据,没想到王翔还真知道内情。
王翔回忆道:“我听那些夷贼叫他们的首领为‘四将军’,还说要到刺史府抄取财物。”
戏志才在一旁插话道:“这四将军定是士家的士武无疑。法师这次便可出师有名了。”
南烨点了点头,虽然就算没有证据,他也可以将朱符的死栽赃到士家身上,不过他却不想用这么肮脏的手段,那样一来就与士家无异了。现在有了王翔和吴茗这两个证人,南烨就掌握了士家伏杀前任刺史的证据和刺杀新任刺史的证据。就凭这两条,怎么对付士家南烨都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安顿好了王翔,南烨任命戏志才为南海太守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而后又发出几份请帖,邀请交州七郡太守到刺史府中聚会,算是新上司和下属的一次见面会。为了这次聚会,手中有了钱的南烨将刺史府装饰一新,就等着各郡太守来南海聚齐。
交州有七郡太守,刨除南海太守戏志才外,南烨共发出了六份请帖。而这六份请帖有四份都到了士燮手上。
士燮自从前些日子收到了信使带回的信件便放下心来。南烨在回信中不但答应了入驻南海刺史府,还同意了任命士家三兄弟为三郡太守。这便说明南烨并没有一统交州的野心,也想同前任刺史朱符一样与士家划地而治。
如今收到了南烨的请帖,士燮并没有起疑心。按照常例,郡守没有特殊理由不会轻离郡城。所以刺史到任通常都会下令召集郡守到州治所会面,一方面认识一下属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收些贺礼。这次见面之后刺史通常便不会再召集郡守,而是会不时巡视各郡。
士燮拿着一摞请帖拍打着桌案对着三个兄弟道:“那南烨请我等去番禺会面,并任命你等为太守之职,你等说去是不去?”
“去啊!干嘛不去?”士武不像士燮、士壹早早出仕为官,他年纪较轻,至今还是白身,如今一跃成为一郡太守自然兴奋的要命。
士黄有道:“那南烨既已任命我等,便是晓得我士家厉害。他怕我等还来不及,兄长又何必怕他?”
士壹则道:“于情于理,我等都该去,可也不能不防。不如以夷贼未定为由领兵前往,必然万无一失。可是这合浦城中的镖局……”
士燮用力一拍桌案道:“这震远镖局中有近千镖师,皆是南烨耳目,绝不能留在四郡之中。虽说那南烨还算识相,可是这镖局中的管亥却太不知好歹。我等必须除掉这管亥,断了南烨的耳目、臂膀,只有如此才能完全控制四郡,令南烨日后无法插手。”
士家那三兄弟当然也不希望自己控制的地盘上有南烨的人马齐声问道:“兄长的意思是?”
士燮道:“这次我等三人领兵去番禺,留下一人和半数人马扮作夷贼,埋伏在合浦城外。只要那管亥出城走镖,便杀人越货。若是管亥不出,就等我回来再做打算。你等谁愿留下?”
“兄长,我愿留下!”士黄有道。他这次行刺南烨失手,一直想要立功,又见士武对那太守之位兴致勃勃,便主动请缨留下。
士燮见士黄有主动留下,点了点头道:“好!那合浦就交给三弟,明日我等便领兵动身。”

在士燮兄弟接到南烨请帖的时候,合浦城中的管亥也接到了南烨来信。看罢信后管亥双手一拍对身边的徐晃道:“徐镖头,我等总算可以走镖了。”
徐晃微微一笑,他同管亥一样,早就等着这一天了。那日南烨接到管亥传书之后就让徐晃带领三千人马以前后巡哨刺客为名离开了大队人马。徐晃带领人马先到了南海镖局扮作镖师和商旅前往合浦,而后便在合浦镖局驻扎下来。南烨此举就是防备士家对管亥突下毒手。
南烨此次的来信上写的明白,让徐晃、管亥见机行事。只要估算士家兵马到了番禺,便立刻动身前往南海。路上不遇夷贼也就罢了,若是遇到夷贼,不论真假,都狠狠的杀个片甲不留。
管亥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走镖,憋得都要发疯了。如今不但可以出镖还有机会大战一番怎能不喜?急忙派出镖师盯着城外的士家大军,看他们何时拔营起寨。
士燮并没让管亥久等,次日一早便带兵离开了合浦。徐晃、管亥知道他们要到番禺还有些时日,便开始掐着手指头过日子。
二人又等了十几日实在是憋不住了,算算时间,士家大军也该到番禺了。于是徐晃、管亥也妆扮一番押镖上路了。
士家四兄弟拔营之后便兵分两路,一路由士燮、士壹、士武带领前往南海番禺刺史府去见南烨。另一路由士黄有带领扮作夷贼埋伏在合浦城周围继续封锁城池,还是许进不许出,只要有人出城便半路截杀。
管亥的镖队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