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据三国-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许攸已然被面前的一堆首级吓的瑟瑟发抖,哪里还敢再顶撞马云騄?曹操众将见许攸一副怂样,心中暗呼过瘾,更是震惊南烨法师竟然真的全歼了袁绍与其麾下众将。
曹操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是高兴袁绍一死北方四州尽归己有,另一方面则是震惊于南烨展现出来的实力。正如许攸刚才所言,自己二十余万人马都没能擒杀袁绍,南烨竟然凭着十员将,千余人便将袁绍与其麾下众将尽数斩杀,其实力当真深不可测。若不能收服此人必要除掉此人,否则日后定是自己劲敌。
心中忌惮南烨的曹操并未在面上表现出来,反而十分开心拉住南烨道:“法师能诛杀伪帝袁绍,此战当为首功,缴获辎重当再加一成与法师。我还当为法师麾下诸将请功。”
南烨取过袁绍首级交给曹操道:“那便多谢孟德了。只是在袁绍身上没有找到传国玉玺有些可惜。”
曹操听刘协说过袁绍手中玉玺是假,倒是不以为意。当即摆宴为南烨与众将庆功,又重赏三军。席间众将便劝曹操乘胜追击,直取冀州。曹操也觉得袁绍与其麾下众将皆死,冀州无兵无将,休整数日之后便直杀邺城。
这次曹操既没带南烨也没带关羽,直接让二人先回许昌等着封赏。这是因为曹操有把握自己攻陷邺城,可不想再分给南烨一半缴获,那他就亏大了。另一方面是袁绍与众将虽死,刘备却毫无踪迹,曹操推断刘备就在邺城,自然不敢让关羽前去攻城。
南烨和关羽被打发回许昌暂且不说,单说曹操率领将近三十万人马兵至邺城。没想到邺城之上军容齐整,遍插旌旗。曹操以为是城中守将故弄玄虚,也没有多准备攻城器械便命人攻城。结果城头箭雨齐下,曹军伤亡甚众。曹操只能暂且退兵,命人打探城中守将何人。
经过一番打探,便有细作回报,邺城四门分别由荀谌、张勋、杨弘、刘备四人把守,辛评居中策应,这让曹操大为挠头。
原来袁绍尸体被败军发现死讯传到邺城,守将辛评便与袁绍之妻刘氏商议对策。刘氏慌得六神无主并无主张,便全由辛评做主。辛评先取玉玺,令袁绍幼子袁买继承袁绍之位,以安军心。而后又调集各处兵马齐聚邺城进行守备。
辛评见城中兵马不少但将领缺失,便启用袁绍先前排斥之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荀谌和刘备。荀谌是因为袁绍忌讳荀彧、荀攸所以没有带在军前。刘备则是被南烨告知袁绍必败,因此找借口躲在邺城并未随军。
荀谌心知袁买登基不过是苟延残喘,可是念在袁绍对他有知遇之恩,便决定再为其后代谋划一次,也算尽忠,日后两不相欠。刘备当然也知道袁买不是曹操对手,不过他想借机取得兵权东山再起,便也答应效力。
辛评得了二将还嫌人手不够,便让二人举荐。荀谌当时出了一计,让辛评请袁术饮宴。辛评闻言大惊,别看他敢用刘备却不敢用袁术,因为袁术、袁绍乃是一家,一旦袁术得权定会逼迫袁买让位,辛评也就无法大权独揽了。
第四十七回 曹袁鏖兵战官渡 南关合力过五关(13
荀谌见辛评摇头不允,这才仔细说出全部计谋。辛评闻之大喜,即刻便请袁术一人前来饮宴。
袁术早知袁绍已死,刘备、荀谌皆得重用,就等着辛评请自己呢。在袁术看来,他再次登基为帝的机会来了,而且这次他能执掌四州之地,比之前称帝更加威风。接到辛评宴请之后,袁术不顾杨弘劝说,兴高采烈便去赴宴。
辛评见袁术来了不由冷笑,席间不停劝酒,好话说尽,好像邺城安危都在袁术一人身上。袁术闻言喜不自禁,举杯不停,很快便被灌醉。辛评招呼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将袁术斩首,然后提着袁术首级找杨弘、张勋,劝说二人为袁买效力。
杨弘、张勋心里都清楚袁术不是明主,要不也不会妄自称帝,落得兵败地失投靠袁绍。只是古人跳槽可不像现代那么简单,为官为将就更不能轻易转投他人。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随意跳槽不但不会得到新主信任还会遭人鄙视。所以二人尽管处境凄凉,壮志难酬也没有离开袁术。
此时袁术已然身死,辛评又答应重用二人,杨弘、张勋便决定为袁买效力,答应辛评一同守城。如此一来邺城之中文有荀谌、杨弘,武有刘备、张勋,虽无猛将可以破曹,但是率兵守城绰绰有余。何况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就算葬送了数十万兵马在官渡,可邺城之中的守军依然接近十万之众,存粮足够一年之用,不是曹操一时可以攻下。
曹操得知邺城守备森严强攻无望,便召文武商议。夏侯惇跟着曹操连战连捷难免轻敌,便道:“袁买乃一幼儿,杨弘、张勋、刘备皆是主公手下败将。我等只要围城猛攻,焉有不取之理?”
荀攸却道:“邺城粮广兵多,非是一时可取。如若强攻,便是取来也要损兵折将。我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而取此城。”
曹操最爱用计,急忙问策。荀攸继续道:“主公兵围邺城,城中诸将迫于形势这才联手。倘若主公暂且撤兵,城中众人必然内乱。且不说别人,只那刘备就非久居人下之人。主公可静待其乱,再来相攻。”
曹仁在一旁道:“若其不乱又该如何?”
荀攸笑道:“不乱则分之!主公可分兵去取并州、青州、幽州。袁买若死守冀州邺城,则三州皆失。若分兵而守,主公便各个击破,岂不是好?”
曹操问计大喜道:“公达果然妙计!邺城不可急拔,我等暂且收军。如今禾稼在田,恐废民业,待秋收后再来取之不晚。”说罢便命各营收兵回许昌。
南烨和关羽比曹操先到许昌,替曹操镇守许昌的荀彧接到二人之后不敢怠慢,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过却有一点,便是不让他们离开许昌,请他们一定等曹操回来封赏之后再走。
郭嘉暗中对南烨道:“关云长乃曹孟德之将,奉令不离许昌也就是了。法师只是出兵抗袁,与曹孟德并不统属。如今袁绍已灭,荀文若还要强留法师在此,恐怕要对法师不利,还请法师早行。”
南烨奇道:“我助孟德铲除袁绍,尽得四州之地,荀文若为何对我不利?”
郭嘉笑道:“法师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非是荀文若要不利于法师,恐怕是那曹孟德要对法师不利。法师不是曾对下官等人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南烨若有所思道:“奉孝之意是说孟德战胜袁绍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了?”
郭嘉道:“正是此意!曹孟德已有司隶、徐州、兖州、豫州四州之地,若再得了冀、青、幽、并四州,天下大半尽入其手。能与之抗衡者除法师之外还有何人?”
南烨也曾想过总有一天要和曹操翻脸,可是却没想到曹操会下手这么快,按说二人刚刚合力对抗袁绍,关系应该还在蜜月期才是。于是有些犹豫道:“奉孝确定孟德会在此时动手杀我?”
郭嘉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曹孟德不会杀法师,也不敢杀法师。可是要对付法师,此时正是绝佳机会。荀彧、荀攸、程昱、李儒皆智谋之辈,不会轻易放法师离去。这是他们不知法师本领心意,他们若知法师心中大志,便是拼着被世人咒骂背负害贤背义之名,也要乘机诛杀法师。”
南烨听完郭嘉一番话不由叹了口气。他斩杀袁绍众将的时候已经在算计曹操,被人称作世间奸雄的曹操又怎么可能不算计自己呢?或许有袁绍这个共同的敌人在时,曹操没什么想法,可是袁绍一死,曹操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自己了。这与交情无关,只是立场不同,若论交情,曹操和袁绍还是铁哥们呢。
想了片刻之后南烨道:“既然孟德为了仁义之名不会杀我,我若不告而别岂不落下口实,反让曹孟德知我心中之志。奉孝可有计策助我瞒天过海?”
郭嘉想了想道:“嘉观曹孟德对关云长格外器重,也是惜才之人。想必不会马上绝情来杀法师,多半先要将法师收为己用,法师若不怕冒险可如此这般……”
南烨听完郭嘉之计连连点头,也不急着离开许昌,该吃吃,该喝喝,就等曹操回来。让南烨没想到的是曹操还真没让他久等,基本上前后脚就回到了许昌。这让南烨感到十分不解,莫非袁绍之死没有加快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吗?
很快南烨心中的问题就有了答案,袁买继位,袁术旧将被启用,这些都是南烨没有想到的。按照原本的历史,有袁谭、袁尚在,怎么也轮不到袁买这个小屁孩继袁绍之位。袁术更是死在了袁绍前面。可是此时袁买、张勋、杨弘等人却代替袁谭、袁熙、袁尚、高干登上了历史舞台。看来官渡之战的进程虽然被南烨加快,可是曹操要一统北方还需要些时日。
曹操回到许昌之后自然先是大宴群臣赏功罚过,不但是他自己麾下文武个个封赏,就连南烨带来的十员战将和郭嘉都各有封赏,唯独南烨没有封官。别人只道南烨官居极品封无可封,只有曹操心里还在纠结是要给南烨封官,还是将他杀死。
第四十七回 曹袁鏖兵战官渡 南关合力过五关(14
许昌街头已是夜深人静,曹操府邸书房之中却依然灯火通明。四大谋士齐聚于此,正与曹操商议一件机密事。
曹操先问荀彧道:“文若,光华法师在许都这些时日可有异动?”
荀彧摇头道:“法师近日只是联络镖局处理缴获辎重,并无异动。麾下兵马也无异样。”
李儒眼中精光一闪道:“如此说来法师也非未卜先知,若是他知我等一路密议,此时恐怕早离许昌。”
程昱道:“既然法师尚无知觉,主公何不乘机杀之,以绝后患?”
荀攸道:“主公不可!此事我等已然商议一路,法师天下知名,百姓敬重。主公若杀之无名,恐怕民怨四起。何况荆州刘表、西凉马腾、扬州孙策、冀州刘备皆与法师相善。主公杀法师定落下口实与诸侯,届时诸侯并起来伐,主公危矣。”
李儒道:“此时不杀后患无穷,有刘备学圃之例在先,主公切不可再心善手软。”
荀彧道:“刘备有何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