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没回答,手按刀柄的张三先说话:“皇上有旨,欧大人不得单独会见金人。否则一干侍卫全部问罪充军。”这条是有的,不过不是圣旨,而是手谕给展铭。赵玉生怕欧阳利益上脑,被金人给吃了。
完颜兰摇头:“我没带武器。”
李四道:“展大人不带武器,可以搏杀一只猛虎。”
梁红玉笑道:“郡主不要介意,这皇恩浩荡,我等总不能不给皇上面子。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
完颜兰想想,看来也只能这样:“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希望阳平军厂停止对辽供应火器。
“噗嗤”梁红玉笑了出来道:“郡主,您不是开玩笑吧。我家官人这军厂每月能有几十万贯进帐。这说不卖就不卖……再说,朝廷也是同意的。不过我听官人说起,朝廷已经有所松口,这甩手炮一类的东西金国也是能卖的。”
金国?金国根本买不起。金国和辽人比财力,等于西夏和大宋比财力。完颜兰不知道,宋国现在在找金辽平衡。金人要是输太惨,那谈判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临潢府的谈判一直在进行。而今宋已经那回了燕云十六州最穷的一个州——莫州。而今正在谈第二穷的州。赵玉也想明白,钱国库有,主要是土地和成就。历史上谁管你这州是穷是富裕,拿回来就是功劳。
而今金国打得很惨,宋这边也有所担心。童贯下密书给欧阳,让他想点办法让金人有点还手之力。最好能反下辽人一两个城,这么打就好看了。而今军机处制定的战略就是:利用金辽关系,用金钱或者其他代价拿回燕云十六州。欧阳想到办法就是走私,一来因为免税可以降低销售价格,二来不会引起辽不满。但是好处还是要的……
金辽去年打了四战,辽一败三胜,很占便宜。唯一输的一次是被偷营,而后被追了百里地。但连辽人也没想到的是,女真人缴获了不少火器但却没拿出来用,也没有进行针对的研究。
完颜兰惨笑一下问:“这金人还有值得你欧阳贪图的东西吗?”
“有啊”欧阳道。
“什么?”
“人口”欧阳解释:“现在用不到,但不久之后就用得到了。”
“哼,你当我们女真勇士是什么?”完颜兰怒。历史上金国人口极少,史载,最后金国因为人口缺乏,远渡日本抓了几百人回来当劳力。欧阳和金人谈人口,相当是问老虎,你卖不卖皮。
欧阳摊手:“郡主,你也知道我是生意人。生意人讲究是拿出最少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回报。朝廷已经否决了你们拿土地换武器的提议。你我都知道,你们皇帝阿骨打信誉实在是不怎么样。如果你不能提出更有利的方案,我看我们没得谈。”完颜兰问:“你还看中我们女真人什么好处?”
“只有人口,而且是壮劳力。大宋西北路那边,因为在履行和谈前,西夏人劝走了很多部族,而今导致那些地方生产力严重不足。而西北苦寒之地,中原人也不爱去。虽然朝廷现在改流放地到西北,但郡主也知道,那是杯水车薪。而今大宋太平安乐,想抓人去真不容易。如果金国愿意提供两万的青壮,去西北无偿劳动三年的话,这条件我们就可以慢慢商量。对辽人出口火器是朝廷说的算,但我可以延缓工期。如果金国有需要,我还可以开设海上走私路线。不过,话说回来,就一个前提,此事属于私下交易,大宋或者阳平都不会承认有走私事情发生。”欧阳提示:“两万人,三年。从你们使节团来宋也已经半年,其实三年时间很快过。三年之后这些人还是金人。”
对一个军事国家来说,两万人就是两万勇士。完颜兰感觉很悲哀,国家穷困到要出卖劳力。欧阳这边也有算盘,按照西北现在工薪,一个壮劳力一个月的薪水是两贯钱。那三年就是七十二贯。两万人就是一百四十四万贯。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劳动力紧张,而且还能捞上一笔。再说,三年后还不还的……阿骨打做初一,自己就不能做十五吗?
欧阳道:“当然,这海上运输货物还是要钱的,这两万人只是我们开始信任的一个先提条件。”
“你不去当强盗真是太屈才了。”
欧阳笑下道:“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实话和你说,如果换了我个人的意思,等金人被欺负到不行时候,就让金国并入大宋版图。我相信女真人了解契丹人将来会怎么报复。而那时候契丹人已经疲惫,国家也因为战争而烂成一团。只不过朝里人目光短浅,一心惦记着燕云十六州。”
“……”完颜兰不说话。
欧阳道:“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而今我确实没办法。如果你同意这些条款,可以和张玄明张大人直接联系。如果没有其他事,郡主请吧。”
金国最痛苦就是和辽国进入了拉锯战,两边仇恨之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一个局面。而最最痛苦莫过于宋朝不仅隔岸观火,而且大发战争财。宋朝这个庞大生产力的怪物一旦耸立起来,金辽即使联合恐怕也未必是其对手。完颜兰在宋呆的时间不短,非常明白,即使金人灭掉了辽人,宋人必然要下死手。也就因为这点,完颜阿骨打上表称臣,但这在中原几千年来屡用不鲜的招数今天没得用了。
看以往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当弱小只要表示和中原和顺,不仅能避免两边战火,更能从中原得到莫大的好处。中原无论谁当皇帝,对藩王的赏赐从不吝啬。但这次宋朝却转了脑筋。不图虚名,只求实际。自从西北大捷后,朝廷以仁义治国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完颜兰不知道的是,商人渗透朝廷是为主要原因。宋朝士族力量是很强的,而一旦士族和商人勾搭,后果就成了这样。比如杭州舰队,如此大修土木的工程,朝廷反对声音寥寥无几。大臣们几乎是一边倒的拥护。对辽长期和谈收取十六州,朝里也没有意见。不动兵枪拿回十六州,没有再比如此更好的结果。
金人的生存空间因为宋朝的态度转变,而一步步被压缩。护步冈打前后,女真人以战养战,全民皆兵。没想火器犀利出现。辽人迅速巩固了防线。耶律大石还学习宋的‘耗’字诀,利用辽比金强盛的国力,来一点点消耗金人的实力。金人掌控版图虽然不小,但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再加是军事之国,农民、商人、手工业者人数比例过少。再下一步,伴随宋对海上走私的打击,金人将更加困难。更别说宋人火器进步加强。
“告辞”完颜兰见谈判无果,也不可能再有进展,于是起身告辞。
欧阳吩咐:“夫人,帮我送客。”
“郡主这边请。”
……
五月中,欧阳上京。不过不是为了武举考试,而是为了报道武举考试。欧阳租下东京一家印刷厂一个月,所有稿子都由东京发出。而这次武举名单一过来,欧阳惊喜发现岳飞出现了。这个没有政治觉悟,但擅长打仗的人一直是欧阳耳闻人物。在特区,第一位是关二爷,第二位就是岳爷了。他的故事欧阳打小就知道。也特意留意一些对岳飞的历史分析,很多人都说岳飞之死,就是因为其没有政治头脑,和皇帝的思想战略有冲突。有兵权有声望,但是除了掌兵打仗外,没有其他需求。
其实宋已经有实际例子。狄青功高被贬,他就很不明白为什么,宰相文彦博悄悄告诉他:“无他,朝廷疑尔。”非常不讲道理简单的理由。这样的人发达的快,但死得也快。
周掌柜重点推荐了一名水军将领,名李宝。年不过十六,非常年轻。周安是听说此人虽然出身农家,但非常重气节。小小年纪就能说不愧天地乃为大丈夫。而后观察发现,其人不仅有气节,而且也有胆略。于是就施点小恩,把他安排到漕运中当个兵丁。四月时候,打听其它左右漕兵,大家都说此人性格合不来。其因为顾公忘私,惹漕运将官大怒,罚其连当三值,两天两夜,仍旧坚持不偷懒打盹片刻,周安见此人确实可用,于是就将其以乡兵兵头身份推举到武举。
而这批参加武举将领都是清一色年轻人,最大不过三十五岁,最小的十四岁。有的出身将门,有的出身商贾,有的出身士族。韩世忠和刘锜两名将军的伟功让即使是士族也对武举来了兴趣。更何况本次是挑选杭州舰队的将官。虽然大家不知道主将是不是也从这边产生,但是杭州舰队规格颇高,杭州舰队设帅司,就是经略安抚司,乃是从三品的大官。下面的正将也是六品之上,即使是副将也有从七品的待遇。
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工资却不是这么算的。正一品宰相每月三百贯俸禄。而正二品武官节度使却有四百贯,并且每月公用钱有的重军路达到万贯可以支配。即使到了南宋,经济拮据时候,官员俸禄就一半,但是武将的钱还是全部照给。如此眼热的职位,谁不想抢呢?
本次武举也是有规定的,任何参选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推举。或者是县级以上推举。但凡沽名者,事后将追究推举人。第二,将官子弟。朝廷在册九品以上武官子弟都可参加。但凡四品以上差遣将官必须推举一人参加。第三:参举者必须识千字。
条件很宽,而且还有强制推举,本次参加武举人数竟然突破千人,这可以说是宋开国以来最大规模一次选拔人才。欧阳私下和主考童贯有联系,两人密谋了三天,制定出了一套选拔规矩。虽然有人想和童贯打招呼,但内卫负责起居,除了皇帝只有欧阳可以见到童贯,谁也没办法。而欧阳也有人套近乎,只不过其身边跟随不少记者,一见有人套近乎就先采访:你家参加武举的叫什么?结果欧阳也是生人勿近。
而副主考是韩世忠、种师中,还有一干陪衬的枢密院和礼部的人。韩世忠显然成熟很多,回来后也没去拜访欧阳,任何访客一律不见。种师中倒是有开门接待,但年事已高,大家一见才发现,这种老将军也是当陪衬的。
在开始前一日,大家也看明白了。真正主考其实是三人,童贯、韩世忠还有欧阳。童贯负责识人,韩世忠负责能力鉴定,欧阳负责出点子。而每人都有御史台的人全程监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