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宋-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北经济一体的商业发展模式,是欧阳花费无数心血建立起来。是借鉴十一世纪欧洲汉萨同盟进行的商业联盟。一个普通商人首先可以在商业协会注册登记,履行义务。达到一定贡献后可以申请成为议席成员。超过两成议席推选的商人也可以申请成为议席成员。但原则上名额是按州分配。如果在商业协会大会表决中超过六成议席同意接纳,商人就成为议席成员。成为议席的好处是。第一,可以对危害自己利益的项目进行提案。第二,可以和议席成员合作大项目,甚至可以主导大项目。第三,在钱庄贷款额将大大提高,同时降低贷款利息。第四,可以利用协商手段购买其他议席成员商业股份。第五,可以对商业协会投资战略进行表决。第六点,投入一定资金的大项目,比如河西走廊唯一的皮革场,议席有权投资成为股东。一句话概括就是,成为议席成员,你就成为了决策人。当然普通商人很难加入议席,但即使没加入,好处也是不少,最主要一点是能受到一定的贸易保护。
又过了几天,张玄明又托人送来一封书信。书信上面是一组填空题。内容说李乾顺被原西夏散兵袭击,包括几百护卫全部被杀死在河西走廊。张玄明问:到底是哪个部族,或者是哪几个部族干的?
欧阳知道,一旦填上,张玄明将报奏赵玉,称有冥顽不灵之徒不满李乾顺和谈,带兵将其杀害,并且还想拥兵自立。赵玉肯定会下旨给韩世忠,对这么部族进行围剿。欧阳看完信想了好一会道:“张三,把信给李纲李大人送过去。”
“是”
李四问:“大人,您意思是想李大人用这信去压服分散四地的部族。”
“我们总想是以和为贵,大宋建国来就没亏待过少数民族。但是如果这些人不愿意听话,只能是除掉。西夏分族各有酋长,自领一地,自定律法。那些地方官到任也被百般钳制。而这信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X厂因为领导经济问题工人闹的很凶,要求领导下台。在领导快顶不住时候,上级部门出手了,给这厂五个下岗名额,消息一出,工人立刻安静了。闹起来大家很团结,但要到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利益的时候,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事情一样,如果就灭一两个部族的话,剩余部族也会面服心不服,会留下更大的隐患。但如果让他们自己选,谁都知道,合作是生路。顺带离间了部族们的感情,那些部族因为私利就成为鱼肉,任人烹调。萝卜加大棒,虽然老套,但相当有用。
西夏虽然还是比较混乱,但基本都能控制住。大宋一时的人杰都派向了这里。东京民众自发到皇宫前放烟火庆祝。西夏的灭亡,是自隋朝以来,中原对游牧民族一次大胜。不仅如此,还彻底拔除了党项人,开疆拓土。历史上有两位君王,一是汉武帝,驱逐了匈奴,二是隋文帝,武平四方。但都没有赵玉灭国永除后患来得彻底。皇家报毫不吝啬用尽赞美之词歌颂,根据其调查,民间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关注国际形势的读者从原来的一成增加到四成。关注朝廷版的由三成上升到七成。






战龙在野 第两百一十章 朝争
 更新时间:2011613 17:53:17 本章字数:4111

第两百一十章  朝争
除了这事外,还有一件事成为热门。就是连载小说梦游记。梦游记已经成为年轻人,特别是对爱情自由追求的年轻男女追捧的对象。两期连载卖出二十万册。这两册主要是描写梦生在XX国帮助一对年轻男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梦生的帮助下,男方通过各种磨难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拥有自己的场业,并且和女方父亲的场业对抗最后被接纳的故事。目前男方还是当学徒,而女方的家长千方百计的为难男方。里面带有现代台湾和香港肥皂爱情模式,更有中国传统的励志传奇,不抛弃不放弃,看了相当过瘾。
至于李乾顺团灭之事件,由于兴庆州还未设立提刑司,所以赵玉责成枢密原张玄明负责调查此案。轻轻举起,轻轻落下,一代君王就此烟灰云灭。张玄明在皇家报接受采访时候表示,据调查,乃是由于西夏部族不满李乾顺单方面投降断送西夏百年基业,而采取的袭击。至于是哪个部族,还在调查中,但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和嫌疑部族。不过由于要稳定民族情绪,必须采取温和手段请求部族配合,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对本案有实质的判断。
张玄明是真想不到让欧阳写的填空题,竟然被当成杀人工具送给李纲。导致他卡在半路不能进不能退,也还好赵玉了解内情后,挺了其一把。
欧阳慢悠悠的晃回东京,赵玉让其上朝,在朝会上欧阳对西夏战争和谈经过进行了描述,而后再大概描述了下西夏目前的状况。
“由于商业的跟进,让大量闲散人员找到了饭碗。在州和县一级的城市,目前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也存在部分民族情绪,汉工和党项工时常有些小冲突。针对这些,节度衙门已经通告各场主,必须控制特别是工头的汉工言语上对党项人的挑衅。不过大家都知道,汉人因为此战有点自命不凡,看轻西夏人,所以小冲突还是有的。不过州县正在更换户籍,将党项和其他部族成员入册汉籍。”
蔡京打断问:“欧大人,这要人转为汉籍,恐怕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服的吧?”
“是的,虽然非汉人都有失败情绪,但如果一概强压,容易激起民变。所以州县按照下官的暂行办法采取的是怀柔政策,改户籍者每人三十斤粮食,全家都改户籍者,每户再补贴三十贯钱。所有支出由当地官府向阳平钱庄借贷,将来将通过征收税款还贷。根据阳平计划书显示,如果当地保持和平的话,最晚的只需要三年就可以还清。”
蔡京再问:“效果如何?”
“回蔡相的话,以兴庆州附近三县为例,十天之内有七成民众自愿办理了户籍手续。下官已经从军中征调识字者帮助知县和户部官员。根据预计,三个月后,办理户籍的居民可以达到九成。现在李汉李大人正在西北道兴建学堂。由于名义都是私学,所以目前只接收汉籍小童入学。据下官所知,十二岁下小童改籍两个月可以接近十成。”
蔡京点头面对赵玉道:“臣先前告老,陛下一直以没有接任者为推脱。臣看欧大人接任却是最适合不过了。”
欧阳忙道:“蔡相玩笑,右相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职。需德、才兼备之人才可。下官入仕时间尚短,并且官风考评不嘉,蒙陛下恩宠才勉强行事。哪敢登朝拜相。”
赵玉今天心情不错,毕竟欧阳是她点出去的,欧阳干好事,她脸上也有光彩。她见欧阳这么说笑道:“蔡相,你不知道,这欧阳生性疏懒。要他朝九晚五,还要几天一次早朝,他是不干的。这朝中之事,还请蔡相多担当。”
蔡京知道再墨迹就是矫情,当下点头:“谢陛下厚爱,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辞职最主要原因是,手中权利被分薄了。身为不是昏君的赵玉当然不会让人权势过大。不要小看臣子们的威力,好几任皇帝的接任都是和臣子态度有很大关系。
王黼出首道:“欧大人在西北任钦差,也多次出任西北差遣主官。而大人只说西北那州县之事,那农村如何?”
“农村很不乐观。”欧阳道:“他们多是以游牧为生,放养牲畜为活。而且他们不象汉民,有固定的房屋。多是帐篷一卷,就换了个地方。原先的沙、瓜、西凉等地都是以务农为主,有土地束缚所以管理比较简单。但是目前这些农村,土地贫瘠,高山黄土,很难有种植,无种植就无地,无地就难管民,所以农村还是比较混乱的。不过下官做了一份计划书,相信一两年后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赵玉问:“什么计划书?”
欧阳道:“西北军道之西北地势虽然也可以放牧,但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养殖。所以微臣联系了阳平商业协会的皮革商,将在西北地开设四处皮毛收购点,并且在这四地开设零售商品交易点。也许他们什么都可以自足,但是盐是无法自足的,而按照规定,官盐不是谁都能购买的,如果他们需要购买官盐,就必须一户人家有一人登记汉籍。而后还会采取一些小恩小惠的手段慢慢拴住他们,比如在这四点设立冬季避寒处等等办法。但最少需要一年才有所成果。不过微臣认为,他们这样零散的生活,也不会过多影响大宋官员的管理。”
“恩,战打完了,还是要安抚为主。”赵玉首肯欧阳的温和做法,但又提出自己的疑问:“听说你擅自提拔非科举的地方官吏,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才是本次朝会的关键。非仕不为官,如同李汉这样赵玉身边人都因为没有功名,活在官场阴影之中。宋徽宗的高俅更是只能依靠无理的胜仗才被扶持到太尉职位,也只能是个武官罢了。有文转武的,但武无功名转文,那是比登天还难。
“回陛下的话,战事正酣,我禁军势如破竹。为保当地稳定和前线的运输,必须要有个稳固的后方。而任命当地知县职务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先前都是战事为主,农商业基本荒废,所以从军中抽调熟悉军队运作的禁军任职为代理知县,能比较好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事有权急。”欧阳早知道有人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质问,早就做好功课。欧阳继续道:“而后地方官派任到,微臣将他们和派任地方官来个比较。吏部、兵部还有节度衙门都认为目前西北初定,最需要的是能熟悉军事,熟悉地方民情的官吏,所以以上几部大人经过比较和评估之后,认为那些先期担任知县的军士更适合担任知县。不过由于非仕不官,微臣在权衡之后,将真有实学的军士定为九品主薄,以更好辅佐知县处理当地事务。”
“呵呵,欧大人可知,这些人是没资格举仕的。”王黼道:“即使事权急,即使这些人真的有用,但也不能坏了规矩。更何况本官听说,那些兵部、户部评估的人只是十中一二,而那些肯定反对大人意见的,大人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