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天唐-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多谢令狐大人赞誉,陈某对搅棍向来情有独钟。当年陈某年少独身搅浑淮南道,诸位也是有目共睹,圣上也是赞誉有加,莫非陈某此番作为令狐大人有建议不成?”陈浩冷冷揶揄一笑,思忖这令狐绹果然对崔党死心塌地,自己还没怎么发难,这令狐绹就开始出面维护。

    陈浩此言一出,让大殿之上的李忱与令狐绹陡然色变。令狐绹没想到陈浩的言辞还是如此的犀利,竟然短短几句话就借力打力转移到圣意之上。既然陈浩提到了圣意,令狐绹自然无话可说。

    而居于龙椅之上的李忱却是面容尴尬,当年他的确是将陈浩当做搅棍,欲要将淮南道搅浑。如今陈浩提及此事让李忱很不自然,因为他觉得有些对不住陈浩。虽然陈浩当初拒绝了赐婚,让他身为皇帝尽失颜面,但是这些年每每关键之时,也皆是陈浩出面解决问题。

    如今雍王之事又是寄希望于陈浩,这让李忱觉得他李家两代人都似乎亏欠陈浩许多。若是没有陈浩,也不会铲除杜棕,也不会拔出太极门,更不会有后来的迎战三国难题……

    如此种种一时之间尽数涌上心头,也让李忱感慨良多。李忱也知道雍王能够治愈身疾,也是陈浩医术高明的功劳,否则也不会活到今日。然而就这个对社稷有功,对亲子有救命之恩的良才,却因为自己的颜面被罢黜职务。这个时候李忱再看向陈浩之时,眼中已经多了些许愧疚之色。

    陈浩方才之语也是即兴而发,也算是对李忱的一种不满。心道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就想起了他,他陈浩莫非就是呼来喝去的泥人不成。俗话说得好,泥人还有三分火气更何况人了。这些年出生入死他陈浩何曾皱过眉头,但是换来的是什么,是被无情的罢官与置之不理。老子这样儿子也是这般德行,李渼当初若是事实与他商议一番,又何以落得如此不可逆转的局面?想到这里陈浩可谓是新恨旧怨叠加在了一起,于是便冷厉的怒视令狐绹道:“令狐大人当真是朝廷股肱之臣,然而在下今日便甘愿做这搅棍。湖水清明未必就是真相,在下便要将这潭湖水搅混了,到那时什么王八、乌龟便一一浮出水面……”一更。……by:89|10054285……》

 第三十三章 一个故事

    第三十三章一个故事

    就在这时陈浩看着令狐绹的背影冷笑道:“陈某向来看不惯冤情,也看不惯吃里爬外的东西,令狐大人还是自求多福吧!”

    令狐绹未有回身而是稍作伫立,继而脸色阴沉的冷哼一声退了下去。陈浩随后将目光落在了崔从的身上,随后笑道:“既然崔大人一口否定,且诸位臣工皆言雍王罪有应得,那下官不如与众位讲一个故事,权当是缓解气氛如何?”

    一个故事?陈浩的这句话可是让众人不觉为之一愣,思忖这陈浩又要出什么事幺蛾子,这好好的商议案情,怎么又开始说起故事了。居于龙椅之上的李忱,闻听陈浩说出此言也是为之一愣,于是手扶御书案惊异道:“哦?讲故事?莫非这故事与雍王一案有关?”

    崔式与崔从一众崔党众人闻听之下,顿时心中一惊,纷纷将目光聚集在陈浩身上。对于众人的围视陈浩不以为意,而是躬身一礼郑重道:“圣上还请暂放焦虑之心,这个故事与雍王一案是否有关联,待微臣说完之后圣上自会明了!”

    见陈浩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李忱提着的心稍稍的放了下来,李忱相信陈浩定然有了解决之法,否则也不会如此自信的站于朝堂之上。于是便微微颔首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爱卿不妨慢慢道来……”

    “在微臣说故事之前还请圣上恩准,若是微臣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有违逆圣言之语,还望圣上免于微臣妄言之罪!”

    李忱闻听眉头微皱,但也是出于好奇于是便郑重道:“爱卿大可直言,朕恕爱卿无罪便是!”

    待得到李忱的允许之后,陈浩便朗盛开口说:“相传三十年前有一位皇子想要登基为帝,然而却担心他的皇叔威胁他的帝位,于是便暗中派中常侍四人将这位皇叔除去,当时这位皇叔年纪尚幼岂能是四常侍的对手,于是险些死于四常侍之手……”

    陈浩说道这里却让在场的老臣陡然色变,尤其是崔式、崔从、令狐绹这些朝堂老臣,均是各个脸色各异的偷眼瞥向李忱。而李忱此刻脸色极度阴沉,虽然陈浩未有直言故事中的人物姓名,但是李忱却明白这皇叔说的就是他,而那位皇子便是驾崩的武宗皇帝,也就是他的侄儿。

    李忱未曾想到陈浩以他的事迹说成故事,虽然李忱对这段皇室辛密很是忌讳,但是他也很想知道这段辛密与雍王一案有何联系。因此此刻李忱虽对陈浩有些不满,但是也对接下来的事情很是新奇。

    群臣与李忱的反应早在陈浩的意料之中,因此陈浩在说故事之前特意请示有所请示,因为此事关系皇家辛密。他陈浩一个外人妄言臆断,一不小心可能或招致杀身之祸。见李忱未有阻止他说下去,于是陈浩便接着以含糊其辞的方式述说此事。

    当年李忱身为光王之时,其侄武宗便欲有杀害李忱之意。李忱在辈分上虽是武宗叔父,但是年纪却未有武宗年长,也正因为如此武宗始终觉得李忱是一个威胁。本以为暗中派四常侍暗中将李忱淹死于厕所之中,但是天不绝李忱有一个宦官仇公武将光王李忱救下。

    随后仇公武在武宗面前假意言说已将李忱处死,而背地里却将李忱送出了皇宫。之后在江南杭州落难之时曾经临幸了一名女子,此女子名为孙梅乃是杭州一位富家千金。之后李忱极其喜欢孙梅,二人情投意合倒也美满。于是不久之后孙梅便有了身孕,不久之后便诞下一子名为李渼,也就是如今的雍王。

    取名为渼谐音也是梅,足以见得李忱对孙梅是多么的宠爱有加。而京城的光王府李忱已经有了王妃,也就是如今的晁妃。当年宫中传来光王的死讯之后,整个光王府倍加凄凉,晁妃就于是领着三岁大的李凗居住在娘家。

    之后不久武宗驾崩,武宗子嗣互相争夺皇位五年之久。这段时间李忱已经恢复了光王的身份,同时也将孙梅接回了王府被给予多番宠爱。不过孙梅进入王府不久便自此一病不起,连年幼的李渼也开始身患消渴之症。李忱遍访名医但是依旧未能救得了孙梅,不久之后孙梅便离开人世,不过所幸的是李渼经过多方救治之下得到了续命。

    五年之后由马元贽为首的一众宦官将李忱迎会皇宫,至此登基为帝结束了几年的皇位更迭争夺局面,成了当今的宣宗皇帝。李忱由于过度思念孙梅,于是便追封孙梅为梅妃。虽然李忱的原配王妃是晁氏,但是李忱如今为帝却未有想立晁氏为后。因为在李忱的心里,孙梅才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虽然孙梅已经离开人世,但是李忱将李渼看做孙梅的延续,于是对李渼可谓是宠爱有加。本想将李渼立为储君,但是李渼自从年幼之时患有消渴之症,这让李忱心痛之余也倍失所望。因为消渴之症乃是绝症,于是李忱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只得立晁妃之子李凗为储君,不过依旧未有立晁妃为后……

    陈浩所叙述的故事,使得几位朝堂老人以及李忱各个脸色出现异样,都不敢置信的看着大殿之上侃侃而谈的陈浩。李忱与朝堂几位老臣,都未曾想到陈浩对此中辛密竟然如此知之甚详。此事即便是令狐绹等人,也未必知道此等细枝末节。

    当陈浩将故事说到这里便突然戛然而止,李忱脸色阴沉的低声道:“爱卿这则故事应该会有下文吧?”“圣上圣明,微臣方才这个故事的确只说了前半部分,此刻微臣讲述半日有些许口渴,不知圣上可否赏赐微臣一杯御酒润润喉咙?”“陈大人果然事事与人不同,说起故事来也是故弄玄虚荒诞无理,老臣听了半日实在是觉得乏味。故此老臣恳请圣上还是勿要听着无稽之谈,以免污了圣听!”久而未语的崔式此刻却出列弹劾陈浩,这可让朝堂之上的一干大臣为之惊诧。一更。……by:89|10054286……》

 第三十四章 蛊毒

    第三十四章蛊毒

    陈浩见崔式竟然主动出言阻止,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缓步来到崔式的身旁饶有其意的邪笑道:“阁老大人此言差矣,下官故事才只说一半而已,又如何确定这故事是无稽之谈?至于是否乏味,阁老不如细细听将下去再评论也不迟!”

    “陈翰林还是……”

    崔式轻捻银须瞅了一眼陈浩,正要给予辩驳之时却被李忱出言打破道:“陈爱卿言之有理,朕今日也对故事的后续很是新奇。既然陈爱卿口中干渴,来人!赐御酒三杯!”

    “可是圣上……”

    崔式嘴角有些哆嗦的看向李忱,眼中已经有了一丝惊慌。之所以如此惊慌并且一反常态,是因为他未曾想到陈浩小小年纪,竟然对宫中辛密了解的如此透彻。虽然陈浩整个故事讲述中都未有直言名讳,但是崔式身为三朝元老又岂能不知这其中的深意。

    见陈浩如此笃定的神态,崔式古井不波的心境有了少有的波动。他不知道陈浩到底知道多少,也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牵连崔家的事情,因此才会出面阻止陈浩将故事讲述下去。本以为此事李忱会对这个不甚光彩的辛密避讳不谈,然而让崔式始料未及的是,今日李忱似乎心情甚是大好非要接着听下去……

    陈浩邪笑的瞥一眼崔式,然后饮下一杯御酒,继而向李忱恭声道:“圣上,虽然方才微臣未有直言这故事中的人物姓名,想必圣上也心中已然明了……然对于这故事的下半部分,微臣只能给出八个字:宫闱妒火,一死一伤!”

    什么?宫闱妒火,一死一伤!众人闻听无不心头一震,故事听到这里殿上的众人也大致的明白了其中的隐晦之事,如今陈浩说出这八个字就等于意指后宫!李忱眉头深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