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帝刘宏-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行计划经济,由政斧控制物价,防止商人艹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曰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斧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斧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而他的政斧,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斧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

而且王莽还重视教育,鼓励发明,极度仇视外族。从这些方面看,王莽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个愤青穿越者。

可是就由于王莽的改革太超前了,以至于全国反对。让他这个穿越者,被一个本地的土著灭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悲哀啊,对此刘宏现在深以为戒。

现在君主立宪肯定是不能搞,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个制度的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扯着蛋。所以刘宏,要考虑一种适合这个时代的制度。

刘宏虽然不是完美主义者,可是对于这个制度,刘宏还是想让他尽量完美才好。毕竟他可不想他的后代,和其他的那些帝王之后一样,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被灭族。

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是朝廷和百姓的剧烈冲突造成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消除矛盾才行。可是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矛盾根本不可避免。所以要想保证帝王安全,就需要转移这个矛盾。

可是这个矛盾,要怎么转移呢?这就是一个,需要好好地考虑的问题了。

朝廷的职能,按后世的说法,就是行政、司法、立法这三大权力。可是刘宏觉得,这样还不太细致。按他的分法,应该是管理、立法、监督、裁决这四种权利。而这里面最容易和百姓发生矛盾的,就是管理了。所以要想转移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管理的事情,扔给别人。

这个办法虽好,刘宏也最愿意接受。可是偏偏这个办法,却没法实施。因为要真这样弄了,就和君主立宪没什么分别了。

既然那样不行,为了转移矛盾,刘宏就只能考虑,让百姓也参与到朝廷的职能里了。管理、立法、监督和裁决,这四项里面,除了管理只能由官员进行,其他的,在刘宏看来,都可以让百姓参与进来。

这些,在后世都能找到例子。像是外国掌管立法的国会,大多数都是没有官职的人。而裁决,更是有百姓组成的陪审团。至于监督,那后世百姓参与的就更多了。所以让百姓参与进来,绝对是可行的。

朝廷的管理,分为中央和地方,区别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地方就是一个小中央而已。所以地方上的机构,只要简化一下中央机构就可以了。

根据刘宏的想法,他在地方上,成立一个完全由百姓选出的众议院,在中央成立一个国会,国会的人,都要从众议院里选出。由于众议院完全民选,这样,国会就不受到官员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民意。

刘宏成立的国会,虽然也是由皇帝发起,皇帝也可以随时的裁撤。可是它和后世外国的国会,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刘宏,给它定的职能有点多,起草法律,掌管国库,审议宰相提出的各项决议、规划和支出,监查政务院各个部门,还可推荐和弹劾宰相,已经死刑犯的复核等等。

国会虽然有监督的职能,不过这不是它的主要职能。朝廷还有专门的监督机构,都察院。而都察院完全读力于各部门之外,由御史负责,掌管者为左都御史和右都御使,两人分别各掌管一队御史。左都御史督察百官,右都御使督察地方,在大汉各地,都设立分处。不管左都御史,还是右都御使,他们属于垂直管理,直接向皇帝负责,任何人不得插手。

裁决刘宏定名为大理寺,它也是一个读力于各部门之外的读力部门。由大理寺卿统领,率众法官,在各地设审判庭。但是它却不同于监督部门,由于它的职能,也很容易和百姓引发矛盾。所以各地的审判庭,刘宏直接引入了陪审员制度,有罪没罪的全由陪审员说了算。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朝廷和百姓的矛盾了。

御史和法官都是读力的,由皇帝直接任命,负责监察和审判。不过由于他们权力过大,必须异地任命才行,并且三年,必须轮换一次。



78官制改革(下)

管理这个职能,是朝廷里,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几乎都是因为它没搞好而造成的。

为了能够减轻自己的负担,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又能顺利的治理国家,不耽误那些国家大事。为此,刘宏在中央专门的成立了政务院,负责管理各种国家大事。

政务院,由宰相全权管理。由于宰相的权力过大,为了不会对皇帝形成威胁。刘宏规定,宰相五年为一任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

宰相,是政事的主要管理者。他的各项政令,都和百姓息息相关。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的引起百姓的怨气。

为此刘宏决定,宰相并不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由皇帝和国会,各自提交几个候选人,让这些候选人,都要提交各自施政纲领和计划,交由国会审核选拔后,在提交皇帝任命。

这样,既可以让皇帝考虑到下面的意见,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宰相当替罪羊扔出,用以缓解矛盾。

政务院下设九部,九部是朝廷的具体管理部门。掌管者为称为尚书,副手称为侍郎。

吏部:管理官员、功勋、贵族的档案,审查、考核官员的优劣。

民事部:管理天下的农事、工匠、工程和国家的各种商贸活动等等,各项和民生有关的事情。

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以及藩属和外国的往来之事。

户部:收取税务和管理海关、银行。

安保部:负责保卫国家安全,抓捕罪犯和管理佣兵和镖局,并负责联络军队事宜。

人力和社会资源部:管理大汉的百姓户籍档案,慈善管理、困难救助,和国家所有资源的开发以及环境保护。

教育部:管理国家百姓的教育。

交通部:管理国家水陆空三路,所有和交通有关的事物,比如道路、河道、车站、飞机场、邮局、车辆、船和飞机、飞艇等等。

卫生部:管理百姓的医疗卫生情况,以及疫情的防治。

另外成立三个情报部门,国家安全局(归朝廷安保部),军情局(归军队军机处直接统领),保密局(刘宏的专有情报队)。

地方上也效仿中央,成立政务院。一切部门,都和中央一致,只是级别缩小,规模缩小。

县令、太守、刺史,分别是县、府、州三级的最高长官,他们辖区的政务,主要由县丞、府丞和州丞管理。而他们,则相当于他们管辖区域的皇帝。不过他们和皇帝不同的是,他们对当地的都察院和大理寺,只有监督和审查的权利,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利。

各级的政务院,都和中央政务院一样,设有和九部类似的管理机构。它们都属于双向管理,既要听命于本地的掌管,也要听从上级的命令。

朝廷的机构不管怎么改,重要的还是里面的官员。汉朝的官员品级太乱,是用俸禄分的,相当的不科学。为了便于区分官员的级别,刘宏实行了九品制,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一品都有正和从之分。官服都是统一的样式,用样色区分级别,每三品换一个样色,由低到高分别为绿、红、紫。

官员需要治理国家,所以他们的素质相当重要。为此刘宏做了强制姓的规定,以后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做官。

由于刘宏相当的仇视贪官,他对于官员的管理也相当的严格。这些东西,刘宏都将他们形成制度,从根本上防止官员的'***'。

这方面后世的办法很多,像什么官员的财产公示,随时以备别人检查。禁止官员经商,并对他们的直系亲属经商也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不能做与官员管理的事情相同的生意,就像是管医院的不能卖药,管饭店的不能卖饭。而且,他们所干的生意必须公开,大额交易需要报备等等。

官制这样设置,政务差不多就全都推出去了。可以说就是没有皇帝,政斧也能顺利的运转。

这就是刘宏想要的结果,他真是害怕他的后代里,出现一个什么都不懂,还爱瞎搀和昏君。那样的话,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现在他这么一番调整,皇帝愿意管就管点儿,不愿意管就算了,不会妨碍到政务的处理,也就没有改朝换代的危险。

不过丞相权力再大,有些事情他也做不了主,必须交给皇帝定夺。没有人是神仙,永远不会犯错,刘宏当然也不行了。

可是需要皇帝定夺的事情,绝对都是大事,容不得犯错误。因此刘宏,专门成立了内阁。招收各行各业的人才,和那些优秀的退休官员,用来咨询各项政务。

刘宏的内阁,和后世内阁完全不同,只是借用了这么一个名字而已。它不属于政斧的机构,只是对皇帝进行咨询,不参与政务的管理。因此,朝廷也不负责里面成员的俸禄,它的一切开支都由皇帝自理。

这个内阁,刘宏就将它定位到一个咨询部门上了。有这么一个部门进行咨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错误。这对后世的帝王的作用尤其的大,只要后世的帝王不太笨蛋,有这么一个部门进行咨询,最起码,也能保证帝国能够平稳。

皇帝虽然不用太管政务,可是其他的事情却是不少。像什么都察院的事情,大理寺的事情,国会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军事,这些都要皇帝过问。为了减少艹劳,刘宏又整出一个秘书省,将这些大事小情的统统扔进秘书省,由秘书先过目。

小事,就是那种需要盖个章就能完事的,直接由秘书处盖章就行了。事后统一报一下,就不用随时拿来麻烦刘宏了。

要是大事,不急的话,由秘书们写出几条处理意见之后,再交给刘宏过目,从中选出一个中意的。要是没有中意的,自己也想不出来,就需要找内阁想办法了。

如果事情紧急,刘宏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