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神-第1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平你连酒都品不好,还品茶?真正会品茶的都是雅士,不能喝酒,喝酒会伤了味觉。”关远曲似乎对茶道的话题也很兴趣。

“算了,不让我喝酒?我宁肯不喝茶。我自己管了自己几十年,就是戒不了酒。”梅升平自嘲地一笑,“曾因醉酒鞭名马……喝酒误事,但就是改不了。”

梅升平和关远曲都不说正事,夏想也不开口相问,这点耐心他还有的。耐心,是人在官场第一守则,也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先聊茶,后来聊到了历史,又说到了chūn秋战国以及国的封建王朝,夏想不多表看法,只是附和几句,因为历史全因各人的政治立场不同而角度不同,夏想不了解关远曲,才不会luàn说话。

然后就说到了唐朝。

关远曲似乎大有感慨地说道:“国的士族制度从南北朝时兴起,到唐朝还依然鼎盛,经过五代十国之后,逐渐没落,到了宋朝,就趋向消失了。延续了整整七百多年,仔细研究的话,士族制度其实对国历史的推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士族制度最严格的魏晋,上品无寒mén,下品无士族,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他一生的成就,有失公正,也会让社会失去基本的前进力。出身贫寒之家的寒mén士子,不管如何努力也无法晋身到上流社会,也谋取不了一官半职,就会形成阶层的对立。长此以往,必将引冲突。

由此,魏晋之时,国国力极弱。

而在唐朝,虽然有士族mén阀,但却延续了隋朝起始的科举制度,让寒mén士子有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上进心,因此才开创了盛唐盛世。

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其实和以往的科举制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现在经过教育产业化的推bō助澜,再有家族势力的崛起,权贵资本主义阶层的形成,通过高考改变贫穷改变一生命运的可能xìng越来越低,因此,社会也趋向于正在形成权贵资本主义和平民阶层的对立。

归根到底,其实和魏晋时期的士族和寒mén之间的对立,并无二样。

夏想明白了,关远曲是拿士族来暗喻现今的家族势力,来试探他的政治立场。

“其实有人得出结论是说,唐朝的兴盛,是因为在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同时,又采取了对士族既拉拢又压制的政策,拉拢,是给天下的读书人树立榜样,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可以晋身到士族的行列。压制,就是控制士族势力的进一步展壮大,以免威胁到天下安定。”夏想也是借古喻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立场。

关远曲听了,喝了一口茶,然后微微眯起了眼睛,似乎是在品茶,又似乎是在回味刚才夏想的话,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缓缓睁开眼睛:“好茶,味道纯正,有和之气。”又一停顿,他又饶有兴趣地看了夏想一眼,“夏想,今天我和才洋说话,正好说到了你,你和才洋也熟悉?”

梅升平在一旁古怪地笑,夏想就明白,关远曲还不太清楚他和吴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装糊涂:“有幸认识吴部长。”

关远曲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问,就一笑置之,梅升平却半真半假地说了一句:“夏想何止认识吴部长,关系还很密切。”

关远曲微微流lù出疑huò之sè,梅升平却又跳跃xìng地转移了话题:“夏想,今天有两件事情要告诉你。第一就是秦唐市委宣传部长的人选初步拟定了三个人,估计你也知道了,是傅晓斌、吴记根和安朋友。第二件事情就是燕省省委的班子会有幅度不小的调整。”

梅升平说话的时候,一点也没避讳关远曲,由此可见他和关远曲之间的关系已经密切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也说明,关远曲和梅升平之间有默契。

梅升平怎么说,夏想怎么听,在一位省委副书记和央政治局委员面前,还真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第一件事情你不用管,你也管不着。”梅升平说话很直接,好在夏想完全可以接受,“第二件事情就需要你出面跑跑,因为事关你的切身利益。”

关远曲接了一句:“政治局刚召开会议研究了秦唐市委书记高配省委常委的事宜……”

ps:一直码字到现在,总算又码完一章,即刻奉送给兄弟们过目零点更新,辛苦自不用说,期望多点票票支持,推荐票,全部需要。月票,更是需要。昨天没能给兄弟们五更,今天继续四更,不信连续三五天四更,还不够心诚,还打不动兄弟们的投票之心

 第1153章 一念之间,事关长远

第5章 一念之间,事关长远

关远曲声音不大,却如一声响雷在夏想耳边响过,虽然他早就期待能在秦唐坐地升迁,高配常委,一步迈入副省级,但至少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完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他惊呆当场

不过冷静一下来又一想,关远曲刚才所说只是开会研究,还没有正式结果出来,现在还在初步研究阶段,是否可行还在两可之间。

果然,关远曲看了梅升平一眼,起身说道:“升平,你和夏想继续品茶,我有点事情出去一下。”

夏想明白了,关远曲是要避嫌,因为政治局会议不便对外透lù,他是留出空间让梅升平说话。

关远曲一出房间,梅升平就摆出一副放松的姿态,想笑,却没笑出来:“远曲行事比我周正,所以他比我步子迈得大。”感慨了一句,才又说道,“政治局研究了燕省省委的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其有一个方案是鉴于秦唐占燕省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又是处于高建设钢的关键时期,可以考虑市委书记高配常委,但方案没有获得通过,被暂时搁置了,因为反对的意见太多。”

有反对的声音,夏想完全可以理解,单是他的年龄问题就足以让许多支持的声音闭口。岁的副省级,放眼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例,就连号称国内官场升迁第一人的古秋实,晋身副省时也是4岁。

岁就高配常委晋升为副省,夏想还没有昏了头,也没有迫切到如此程度,有时,在某个阶段多历练几年,未必不是好事。

“估计你猜不到,吴才洋也是反对的意见。”梅升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也不知道吴部长出于什么考虑,别人他反对也就算了,但高配常委的人是你,他也提出强烈的质疑,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其实不难理解吴才洋的反对声音,就以夏想的推测,他高配常委在政治局通过的可能xìng也不大,而且在他现在既和平民势力关系不太密切,又和家族势力关系若即若离的情形之下,不止吴才洋会开口反对,总理恐怕也不会赞成。

夏想不说话,只等梅升平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意义不大。

“总理和总书记没有表态……”梅升平的目光有意在夏想的脸上停留了几秒钟,又说,“蒋雪松倒是持赞成的意见,还有军委副主席林华重也表态支持。”

蒋雪松是京城市委书记,对夏想一向有好感,而且因为和曹永国多年共事的原因,对他也颇为欣赏,蒋书记开口赞成,是送顺水人情。

军委副主席林华重,夏想并不认识,但不用猜也知道,是老古的人情。没想到,老古的影响力还真是惊人。夏想也很庆幸和老古成为忘年jiāo,从厅级到副省,缺少军方的支持,很难跨越关键的一步。即使勉强入了mén,军方不支持,也很难站稳脚跟。

“但反对的声音还是一面倒……”梅升平微微停顿了片刻,见夏想已经由最初的吃惊恢复了平静,也是暗暗佩服夏想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任谁在面临正厅到副省的升迁时,都会提心吊胆,毕竟是太关键的一步了,他又说,“不过关主席表示了谨慎乐观的支持,虽然方案暂时搁置了,但随时可以重提,关键的前提是,吴才洋必须支持。”

是呀,吴才洋不支持,别人再支持也力度不大,因为吴才洋是组部部长

除非总书记和总理都表态,但总书记和总理在这样的小事上面,轻易不会表明立场,夏想想了一会儿,就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委员长是什么态度?”

夏想对委员长记忆犹新,印象,委员长似乎和总理的关系更近一些,当然只是他的个人感觉,实际上政治人物的立场很难mō得清,除非关系近到了一定的程度。

“没表态。”梅升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老朋友一样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只要你想办法说服了吴才洋,我可以保证有三四个政治局委员表态支持,再找邱家出面,又能拿下两三票,关键是吴家的立场一改变,吴才洋同意的话,他一人就能带动五六个支持者,你再和付先锋谈谈条件,到时四家全力支持你,不信还替你争取不到一个省委常委……除非总书记或总理有一人否决你。”

尽管梅升平说得轻巧,但夏想只是简单地一分析,就觉得难度还是很大,因为吴才洋要答应支持他,肯定会有先决条件,是不是苛刻暂且不说,就算他和吴才洋达成妥协,最后四大家族联合将他抬进了燕省省委常委会,但他也会彻底地烙上家族势力的烙印,从此与平民一系一刀两断。

或许总书记对他是左是右的立场并不十分在意,但总理肯定不行,总理和家族势力之间,矛盾很深,一时很难化解,而且之间的政治斗争也一直没有停过,他从天泽跳出之后,在是倾向家族势力还是平民势力的问题上,暂时缓和了许多,没想到,一个省委常委的职务,就再次让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从正厅到副省,不明确立场,不站好队伍,肯定不会有人大力支持你。副省级是央直管的干部,将会直接进入国家领导人的后备军之,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否则谁会当你的幕后推手?

也是吴才洋反对他的根本原因所在,在他没有明确和家族势力站在一起之时,吴才洋绝对不会因为连若菡的关系,而一手把他推到副省的位置。

政治jiāo易,尤其是副省以上的政治jiāo易,来不得半点温情。

难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