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李世民-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承乾殿,在书房里,他见着了房、杜二人,向他们说了朝中之事。 
房玄龄说:“从现在的情势看,唐公登基只是时间问题……不必我们操心,唐公将成为大唐皇帝!” 
世民心里一阵激动,嘴上却没说什么。 
杜如晦正色道:“因此,将军要把握时机,考虑大唐皇太子的册立问题!” 
世民猛然转过身,对二人道:“可是……大哥已是世子,他做太子是顺理成章的。” 
房玄龄仰面一笑道:“天下之事,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的变化怎么说都不过份,何况将军之功,非世子所能比拟。如不立将军为皇嗣,想必众将也有异议……” 
世民紧皱双眉道:“这恐怕不妥吧?” 
杜如晦说:“将军差矣!英雄处世当仁不让,这样恭让反而令人生疑呀!” 
世民有些焦躁,一挥手道:“这事都不必再多说了,我意己决,若父亲到时册立我为太子,我也不会推辞;万一立大哥为太子,我也不想再争执了。我不能做对不起大哥的事情!” 
房、杜二人一听,不再言语。 
 
 
126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与此同时,建成与冰如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建成初始倒没什么,皆因冰如从旁点破李渊的用心,这才也急了眼。两人想了半天,事不宜迟,便去向裴寂请教。路上,冰如决定向裴寂摊牌。 
裴寂一见建成夫妇,马上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他客气地将他二人让进客厅,心里一阵盘算:建成鲁钝不明,冰如却是冰雪聪明,一定是她的主意。两人来找我,肯定是为了太子的事情。裴寂心中暗笑道,其实就算建成你不来找我,我也正打算去找你呢。 
果然,冰如开门见山,求裴寂指一条路。 
裴寂一笑,正色道:“令尊大人人如其名,唐公的心事真同深渊一般难测呀!如同晋阳起事时一样,他一方面斥责我等的劝谏,一方面早已做好一切准备。至于唐公登基之后,何人将立为太子,在下就难以断言了!” 
冰如一急,站了起来:“裴叔,建成是长子,难道立他为太子还不是顺理成章之事么?” 
裴寂一阵冷笑,道:“难说。” 
建成也慌了,急问裴寂:“何以难说呢?” 
裴寂道:“世子与太子完全是两回事,太子将来是要承继皇位的,因此,唐公心里一定也在斟酌。毕竟世子身边有一个人可与世子争夺太子宝座!” 
建成脱口而出:“可是……世民?” 
裴寂点点头:“如果世民出来相争,恐怕世子并无优势呀!” 
冰如连忙央告道:“裴叔,无论如何,务请裴叔在父王面前替建成多多美言。大恩大德,等建成当上太子,一定加倍报答!” 
裴寂看看着急万分的建成,轻轻一笑道:“此事在下自当竭尽全力。相信在下于令尊面前还多少有些面子,请世子放心就是了!” 
建成与冰如听了,方放下心来,千恩万谢后告辞而去。 
李渊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定,他已隐隐感到自己将要坐上龙椅,等待百官们的朝拜了。但是说不清有什么事总是让他感到心中瞀乱,一种虚空无助的感觉,使他觉得眼前任何东西都索然无味。 
裴寂躬身走了进来。李渊见了,不动声色地站在原地。 
裴寂把厚厚一本表册递了过来,李渊并不接,而是问道:“这是什么?” 
裴寂答道:“不瞒唐公,这是由我领衔、共有文武两千余人联名写的劝进表。恳请唐公能顺应民心,即位称帝!” 
李渊心里一乱,问裴寂:“你为何这样逼我?” 
裴寂不慌不忙地说:“唐公,称帝之事可谓上为七庙,下安万民,非同小可,如不早早决断,恐怕生出变故!” 
李渊沉吟片刻说:“就算我同意即位,有件事我还没想清楚,一时难以拿定主意!” 
裴寂笑了:“唐公所言之事,可是关于册立太子?” 
李渊知道瞒不过裴寂,便说:“知我者裴寂也……此事重大,若草率安排,恐有闪失。不知你对此事有何高见?” 
裴寂又是一笑:“唐公之功绩在于人心所向,此乃唐公所以成就大事业的根本……若留人口实,四处宣扬唐公不智的话,恐非唐公所愿!” 
李渊道:“有话直说!” 
裴寂单刀直入道:“世子建成为人忠厚,毫无过失可言。由世子而太子,天经地义,顺理成章!除他之外,不知唐公还有何犹豫呢?”  
127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李渊不语。 
裴寂又说:“唐公,既如此,我当早做准备,为唐公开国登基安排有关事宜。” 
李渊欲言又止,却也没有横加阻拦。 
义宁二年的五月十四日,隋朝末代皇帝杨侑在诏书上称自己效法尧舜,将皇位禅让于李渊。杨侑时年十三岁,李渊五十二岁。 
皇宫内的金銮宝殿也随之易名为“太极殿”。 
六天之后,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在太极殿举行了登基大典,接受群臣的朝贺。国号定为“唐”,年号改为武德元年。大赦天下,官加一级,所辖之地皆免三年赋税,并废郡制,建立以刺史为长官的州制。 
从五运推绎,黄色成为国运的颜色。 
就这样,李渊带着满腹心事做了皇帝。他很清楚,国力尚薄,百废待兴,如果册立太子不当而引起内讧,天下必然大乱,已得到的一切也将付诸流水。 
他很明显地感觉到建成与世民都在期待着,只是建成急迫些、世民沉着些而已。但这种互不相让、同时又都不主动提出的态度更让李渊举棋不定了。 
建成是长子,虽然迂一些,可是的确从无过失,名份上不立他为太子说不过去;世民功高盖世,连自己的天下也是他打下来的,手中更握有兵权,虽然不至于谋反,但若他一旦心存不满,将来反而会给建成留下祸患。如果立建成,显然世民将会不满;如果立世民,建成生气与否倒不打紧,这名份上又如何自圆其说呢? 
李渊不禁左右为难。 
这天夜里,李渊只身在太极殿外徘徊。他看着巍峨的宫殿、天上的浮云和时隐时现的月亮,感触良多。册立太子之事,成了他最大的一块心病,一想起来,便令他头痛不已。立谁都不能让自己满意,但最不能容忍的是被迫做出决定,他甚至有个荒唐的主意,看谁逼着自己要当太子,他就偏立另一个……唉,建成又有什么逼自己的本钱呢!李渊为之摇头不已。 
窦姨娘来了,给李渊带来一袭长衫,以避夜寒。她见李渊心事重重的样子,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姐夫可有心事?” 
李渊看了看她,苦笑了一下。 
窦姨娘又问:“可是为了皇嗣的册立?” 
李渊深深叹息道:“知朕者,莲妹也。朕的心事没有什么可以瞒得住你的。” 
窦姨娘摇头说:“姐夫君子一生,胸怀坦荡,有什么事情又何以能瞒过一个村妇?” 
李渊轻轻笑了。 
窦姨娘道:“姐夫一向坚定,从不为他人左右,竟然也为这件事情这么忧心……不如说出来,说不定我能替你分忧!” 
李渊一时感动起来。对这位相伴左右、知冷知热、聪慧过人的贤淑女子,他有什么不可向其倾吐的呢? 
“莲妹,所谓人在高处不胜寒。现在朕才体会出帝王为什么称孤道寡,因为他们内心真的很孤独,有心事,不能随意向人吐露;有烦恼,更不能尽情向人倾诉。” 
窦姨娘不解地问:“你身边难道没有信得过的大臣吗?” 
“当然有,但帝王忧心的都是与社稷命运有关的大事,稍有不慎,被有心人乘机左右,可就造成大乱了。”面对窦姨娘,李渊索性倒出了近日的烦恼:“立太子本来是件简单的事,只要效法旧例,立长子就是了。可是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社稷安危、国家富强、万民百姓的和平就维系在他一人身上,所以太子必须具有洞悉事理的头脑、坚定果断的性格、坦荡宽大的肚量、仁慈刚正的品格,还有文韬武略的才能。” 
窦姨娘笑了,道:“姐夫,既然定好了太子人选的条件,在孩子们当中您认为谁最有资格的,立他不就行了吗?” 
李渊道:“要说起来,这三子中,唯世民具备太子之才!” 
窦姨娘笑了:“那你还犹豫什么?” 
李渊叹口气道:“莲妹可还记得当初在晋阳时,我将祖传宝弓传于建成的事吗?当时建成与世民都有不满,若非你来圆场,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窦姨娘低头想了想,然后说:“太子之事不同于传一把宝弓……事关国运国脉、百姓安康。望姐夫不拘小节,还是册立德才兼备的世民为上策。如果建成不服,以姐夫与世民之聪明智慧,一定能慢慢化解的!” 
李渊点了点头。 
月色朦胧,李渊与窦姨娘两人拖着长长的身影久立无语。 
第二天,李渊仍未决断。 
冰如如坐针毡,认为一定出了什么变故,让父皇这么久拿不定主意。她的不安更让建成心乱如麻。 
到了晚上,建成的机会来了。 
李渊请了裴寂到尹、张二美人处饮酒,裴寂感到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在尹、张二美人的娇声劝酒之中,李渊暂时忘却了烦恼,一杯接一杯痛饮。 
裴寂见皇上高兴,趁机说:“陛下,臣有一言事关重大……” 
李渊见裴寂一脸严肃,便挥手让尹、张二美人与众侍从退了出去。 
裴寂施礼道:“陛下,太子之事的确拖得太久了!满朝文武无不议论此事……” 
李渊听又是此事,大为不悦,问道:“他们议论什么?” 
裴寂道:“陛下迟迟不立太子,外界传言是陛下慑于世民重兵在握,恐有变化所致!” 
李渊不动声色,看着裴寂。 
“陛下立太子事关国体,运筹一段时间在所难免,臣并不想妨碍陛下圣虑。然而日久天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呀……” 
李渊看了他一眼,轻声问:“那你以为如何才能防民之口呢?” 
裴寂说:“陛下心里为难不外乎世民、建成二人。世民战功卓著,文韬武略确非凡人。不过,陛下前日与臣一同到马场去,那匹汗血马可是千里神骏……然而不服约束,即使能日行千里,又于陛下何益?” 
李渊听出了裴寂的弦外之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