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李世民-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东历城么?” 
秦琼一怔,好生奇怪:“元帅如何知道?” 
李世民笑着说:“对英雄好汉的事,我不过多注意一些罢了。” 
李密不禁对李世民暗自佩服起来。 
李世民击败西秦大军,俘获薛仁杲部后,除将首领薛仁杲一人押解进京外,将其他将领悉数释放,仍统率其旧部,戍守唐朝西部边陲。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用攻心战赢得西秦兵士的信任,从而铁下心为唐朝死命效力,以保西北边疆长期安宁,没有战事。李世民此举令李密不胜佩服。更使李密及薛仁杲降部大为吃惊的是,李世民竟在降军之中挑选出五百名精壮骁勇之士,充当元帅帐下的警卫及他本人的带刀宿卫。此外,他还将大批降卒扩编成唐军,每日演习操练,一应待遇皆按制配给,毫无短缺。 
最让那燕捏足了一把汗的是,世民竟要去校场检阅降卒练兵,并且不带一个贴身护卫,而是由那几百名带刀宿卫相陪!那燕不禁又气又急,忙赶来元帅中军所在地豳州衙门阻止,力陈亲临阅兵场地的种种危险。 
“难道你对自身的安危一点都不顾吗?指挥的将军是他们的人,全副武装的士兵也是他们的人,你单身一个人校阅,到时只要一声口令,甚至一个暗号,人家立即就可以解决你,这你难道没有想过吗?”那燕担忧地说。 
“我当然想过。但是你要知道,他们刚刚归顺,心中尚存疑虑,如果我们对其不予信任,便不能取得他们的信赖,又何言归顺呢?” 
那燕道:“哪有当主帅的人为了赢得降卒的心,随便涉险的哩?” 
“对降将降卒,只有三个办法。一是‘养’。如今降卒超过十万,我们得用多少粮食去养他们?还得派多少人看守他们?二是‘杀’。杀降卒,就是杀自己。因为你杀了降卒,就会坚定了对方士兵必死之信念。士兵们会想,横竖是死,不如拼到底。等到人不怕死的时候,那种力量就难以估计了。三是‘用’。用是三者当中最好的办法。” 
那燕道:“你这个说法我并不反对。只是你没有必要亲自校阅,而且还要挑五百人担任带刀侍卫。假如他们有二心,随时都可以取你的性命!” 
“我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世民坚持说。 
那燕气恨恨地说:“我看你一定是中了什么邪了,才会做出这种决定!” 
入夜以后,在李密等人的住所内,李密、秦琼、程咬金正在议论着阅兵之事。 
程咬金道:“哼!我看李世民那小子要倒霉了,喜欢逞能,吃了灯草灰,放的是轻巧屁!哼!检阅!命都给你剪休掉了!” 
秦琼道:“你呀,也不要太看不顺眼他,这个人不会是莽撞、轻佻的人,我看他有胆量这么做。” 
程咬金冷笑道:“我知道他会怎么做。等到检阅即将开始时,他便托病不来,不就临场逃脱了么?” 
秦琼摇了摇头说:“我看李世民不是这等怕死鬼!” 
程咬金说:“你不信?我跟你打赌,随便赌什么,我们请李公作证。” 
秦琼向李密:“李公认为如何?” 
李密感叹道:“我没有想到李渊会有这么一个儿子!倘若他无此子,绝对没有今天的局面。由此看来,李世民绝非等闲之辈,他会是将来真正英明的贤主,日后平定群雄割据的祸乱非他莫属!” 
程咬金不相信地问:“李公真的认为他会比他老子还厉害?” 
李密肯定地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刚破晓,李世民就起身装束,准备检阅。这时,那燕全身铠甲,佩刀而至。她发现李世民没穿铠甲,不由放心地笑了起来。 
“不去检阅了么?” 
李世民好生奇怪,问那燕:“你怎么会这样想?”  
135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那燕道:“你既没有穿铠甲,又不佩宝剑,我自然这样想!” 
“我去的是校场,又不是战场,穿戴那些干什么?”李世民毫不在意地说。 
那燕上下打量了李世民一眼,说:“你这样子,任何人只要一刀就可以刺杀你,一箭就可射死你!” 
世民笑道:“你放心!没有人会刺杀我,也没有人会射死我。你在这里等我,检阅一完,我立刻就回来。” 
那燕气得说:“你没看见,我全身披挂而来,就是要陪你一起去么?” 
“我不用你陪!”世民回答得很干脆。 
那燕担心地说:“万一有什么变化……”她不敢再说下去了。 
李世民朗声一笑:“假使真有变化,你去又有何用呢?” 
那燕生气了:“那你是在赌命罗?” 
世民道:“你又何必疑神疑鬼?” 
“你……”那燕被世民的不近人情急得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不愿与她再争执,半开玩笑地说道:“你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早饭!”说完昂首出门而去。 
那燕气得把头盔取下来,往墙上砸了过去:“哼!你当我是你什么呀!” 
校场上,军旗飘扬,乐声阵阵。明盔亮甲的唐军将士,个个精神抖擞,刀出鞘,箭上弦,整齐肃立,阵容浩大。李世民在西秦军降将宗罗侯、翟长孙的陪同下,骑马进入校场,开始检阅军队。 
一名手执长枪的年轻骑兵神情紧张,汗自额头不断流下。当李世民检阅到他面前时,他手上的长枪突然松脱,朝李世民身上倒了下来。 
李世民伸手接住。宗、翟二将脸色大变,宗罗侯气得拔出腰刀,立即要杀该骑兵。李世民忙用长枪将刀格住,笑着向他摇摇头。 
“宗将军,他是过于紧张所致,不必太难为他。” 
宗罗侯说:“按军令,校场之上惊扰主帅,杀无赦!” 
李世民不经意地道:“我替他向宗将军求个情,就派他给我作贴身护卫吧!”宗罗侯只好表示遵命。 
李世民把长枪亲手交到那名骑兵手中,并轻拍其肩道:“不要慌,心里放平和一点,就不会松脱了。” 
年轻骑兵满眼是泪地点头称是。宗、翟二将亲眼见到这一幕,不得不为李世民的宽仁大度而感到由衷敬佩。 
景色秀丽的江都瘦西湖畔,在夕阳照射下更显得风光旖旎,风情万种。距湖不远的汪英宅第里,吉儿与突利此刻正在期盼着什么。 
两名仆人点燃了大厅的灯烛,又默默地退了出去。吉儿忍不住焦急地问:“汪英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突利道:“一定是还找不到可以托付的人。” 
吉儿不无伤感地说:“来到此地已经这么多天了,眼见父皇就躺在墙里边的流珠堂里,我却没有办法进去。” 
汪英终于回来了,脸上是一副劳累疲倦的神态。一进门,话也顾不得说,便往椅子上一瘫。 
吉儿关切地问他:“汪总管,怎么样啊?” 
汪英失望地摇摇头说:“唉!奔波了一整天,一点门路都没有找到。朝代一换,人也跟着变了,整个江都宫半个熟人都没有,拿着钱还送不出去。” 
“这么说来,想买通宫里的人放我们进去是不可能了?”吉儿不免失望。 
“到目前为止是这样。不过,只要在江都,总会有办法的。”汪英道。 
突利在一旁对汪英道:“吉儿是想祭过了皇上之后,好赶到长安去生产。” 
汪英一听,极力反对:“身怀六甲的人,怎么经得起旅途的奔波哩?西去长安,就算是天下承平的日子,也得走上三、五个月;何况如今烽烟四起,到处都是自立为王的盗贼,什么时候才能到长安?万一在半道上生了怎么办?” 
“可总不能就呆在此地等呀!”吉儿无可奈何地说。 
汪英却颇为坚决:“当然要等,等生产完了,等你身体复原了,你抱着孩子一道去祭先帝,也好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吉儿痛苦地说:“在天之灵!……要真是如此,我就不会这么急了。父皇的魂魄还不知在哪里飘荡哩!不管怎么说,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去祭奠,好让他老人家安息!” 
突利问:“我们怎么进去?” 
“翻墙!那地方很偏僻,墙也不太高。” 
汪英道:“那太危险了!要是被发现了,万事俱休!” 
吉儿对汪英说:“你在家等,我跟突利一块儿去。他只在墙外帮忙接应,我一个人进去,一定会找到流珠堂的!” 
 
 
 
136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汪英怀疑地说:“你怀着孕,能翻上跳下的吗?” 
吉儿道:“这孩子命中注定要受颠簸,长途的骑马跋涉折腾这么多日子都没事,现在跳那么几下,我想也不会有事!” 
入夜以后,吉儿、突利、汪英三人悄然来到江都宫宫墙边。看看四下无人,突利便欲帮助吉儿爬上墙。 
汪英说:“先把我弄进去,我在里边好接着公主。” 
吉儿道:“你就在外面等我们好了。” 
“不,里边屋子太多,不好找,除非我带路。” 
“可是你……” 
汪英道:“别看我年纪大,力气还有。” 
汪英边说边跳上去抓墙沿,没抓住,却摔了下来。 
汪英一面爬起来,一面说:“扶我一把,一定可以!” 
突利帮助汪英翻过去,然后又帮吉儿过去,最后自己才进入墙内。 
宫墙内,汪英带着二人,东闪西避地挑暗处行走。七折八弯后,来到一处所在。汪英用手指指前面黑黝黝一座屋子,示意给吉儿和突利。他们定睛看去,月光下,隐约可见匾额上的“流珠堂”三个大字。 
 汪英侧耳听了听,确定无人之后,蹑手蹑脚过去,轻轻推开了门,三人闪身进去,汪英遂将门关上。 
 堂内佛像前的长明灯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像团鬼火在游荡。房内阴气森然,吉儿不由地打了个冷噤。 
汪英点了支蜡烛,领着二人来到停棺的厢房前,发现门被一把大锁锁住。突利转身到院子里,在地上找到一块石头,来到门前砸锁。 
静夜中,那响声特别刺耳。 
这声音被不远处的两名更夫听见,他们蓦地停下脚步,其中一个惊问:“什么声音?” 
另一个则吓得索索发抖:“不知道!好像是流珠堂那里……” 
这一个惊惶地说:“流珠堂?有人说那里不干净,又说棺材里的人死得不甘心,到了夜晚就捶棺材。” 
“我的妈呀……你别说了好不好?我……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