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军阀1909-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密的监控体系下想要流入自治区实在是太难了,只能在外围抬高一些原材料的价格。但由于自治区大多数工厂都实行合同定价措施上受一战影响价格本身就非常高了,刺激了各地原材料生产商的产能急速扩大,所以这个时期选择阻击自治区的经济,显然时机不太合适。

    另外在强大的自治区军压力下,无论是北洋各省还是南方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商们,谁也不愿意为了价格因素,断了自治区的供应,得罪华副总统。那样做不仅失去作为商人的信誉,令他们名声扫地,也会失去自治区的全部生意,还要对自治区进行赔偿。什么?你不赔偿?自治区的法庭传召唐继尧的手下,人家最终都乖乖派代表出庭辩护。区区一名商人,即使有官员军阀在背后撑腰,也是不敢肆意妄为的!

    这次轻松就退美国财团投机资本并收获丰硕的果实,哈曼居功至伟,至少在华飞看来,他几乎什么都没过问,然后副官跑过来递上一份报告说,发往美国的一亿美元现金已经陆续返回了三亿,并问余下的三亿美元是留在美国继续扩大投资,还是全部抽调回来。

    这把华飞惊的那叫无语啊,虽说哈曼面前,华飞总是表现出极度的信任。但不可否认,华飞还是没有倾其所有让哈曼拿去美国赌。是的,在华飞这个外行看来,投资股市期货,那就是赌博。但哈曼的表现,的确大大出乎华飞的预料。

    继续抽调二亿,余下的留美国让那边的人继续运作吧!华飞足足愣了十多分钟,才缓过神来回道。随着一战即将结束,在美国的投资该收盘的就要收盘了。除了一些非常具有潜力的公司行业可以继续保留资金,其他大部分赚的钱可都是要拿回来的。华飞当初投资美国市场,赚钱不是第一目的,而是为了扩大当初他那有限的资本规模,然后拿回来加速国内的建设。

    等涛走后。华飞才想起什么。翻找出国防安全局当初调查地有关哈里曼家族地详细报告。华飞越看越是那个佩服啊。以铁路行业起家地哈里曼家族。在商业领域。无具有着非常难得地天赋。看完那份报告。华飞心中恨不得立即回家狠狠抱住他地新妻子。然后请她出来帮助经营自治区内地铁路公司。

    华飞最终还是按捺住这种冲动。虽说一个成功地男人背后。必然有着一位令人起敬地女性。但是华飞并不愿意哈曼为了自己而违背自己地追求。她之所以离开家族到底还不就是她地理想和家族对她地要求南辕北辙。所以华飞又怎么能因为自己地需求而让哈曼出来帮她打理相关事务呢。

    暂时丢下手头地杂物。华飞又一次考虑起统一问题。许多人建议。尤其是国防军地军官们建议。趁着洋人们在忙于欧战地情况下。加紧武装统一中国。从而实现富国强军民族崛起地最终目标。但也有人建议。所谓地武装统一宜

    急。当以和平政治手段为主。军事威慑为辅。李越管怎么说。现在地中国还是处于统一地名义之下需要加大注意地是政治斗争。而非军事斗争!

    政治斗争。其最浅显地就是舆论大战者说民意争夺战。当民意都站在你这边。你就可以花费最小地代价。甚至不用动用武装力量。就能完成事实上地统一。谁逆民意而为华飞就能吊民伐罪。牢牢控制政治上地主动权。

    华飞考虑地倒不是武力统一和和平统一地优劣。他也明白一战即将结束。如果可以在一战前结束国内地分治局面当然大为良好。但是一个现实是。一旦发动全面地武装统一。不仅会给许多派别以借口会失去许多本来处于中立态度地精英分子地支持。最重要地是。战争是需要消耗大量物资军火地而自治区目前地有限产能几乎全部用来卖给列强。忙着赚钱发展呢本没有资源去发动新地战争。

    按照历史的发展,一战结束后第一个干涉的是苏俄的内战,加上一战损伤的元气,短时间内他们根本不会干涉到中国的内政。即使他们想要干涉,也需要担负全面得罪华飞的下场。要知道,至少美国人是不会出兵干涉,英法即使想要干涉,也要考虑万一华飞强势统一中国后,他们面临的外交上的报复。当然,他们也可以不在乎,但是届时厌战的国内民众,急待恢复的民生问题,令他们还有多少精力干涉中国的内政?苏俄在面对绝对劣势的局面下,还是在兵力占优的白军和十四国干涉军的进攻下成功建立苏联。到时候各国是否会考虑对华飞的背弃,会把华飞推到俄国人的同盟位置?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猜测和可能,重要的是华飞有信心,只要可以在政治上占据大义的道德制高点,牢牢掌握着民心所向,一切军阀和列强的干涉,都不足畏惧!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华飞支持下迅速崛起的新兴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华飞重要的支持者,他们将成为华飞阵营中一支潜力巨大的力量,也会极大地影响着国家与历史的走势。

    除开这些永远会有明确答案的烦人头绪,好消息还是丝毫不匮乏的。进入1918年后,大量最早送往国外留学的一批学生开始陆续回国,加入工业军事科技等行业的建设之中,极大地加快提高了自治区的工农业,军事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另外当初华飞收养的那批孤儿们也先后长大,有的开始出国留学,有的考入军校,有的加入国防军,有的进入工厂,有的还在读书,总之,这一批无父无母的孩子们,在华飞的精心照顾和培养下,他们的命运已然发生巨大的改变。而在这些孩子们的心目中,华飞不仅是他们最大的恩人,也是最亲的亲人。他们长大加入了华飞的事业,必将成为一批对华飞最忠心可靠的助手,必将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后来共和国多伟大的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工程师等等,都出自当初这批孤儿团,后人甚至尊称这批大家们为圣子团成员,而华飞,理所当然地被许多人尊称为圣父。

    在众多回国的学子中,最让华飞外并欣喜的是一名叫李四光的年轻人。李四光并不是华飞送出去的留学生,早在辛亥革命后,李四光就从日本回国并被当时的湖北军政府任命为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只是在袁世凯上台后,李四光对国内的政治感到失望,于是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直到今年硕士毕业回国。受到各种报道的影响来对自治区还抱有一定排斥的李四光这次直接就来到了上海,并且迅速就被上海的那种朝气和蓬勃的生命力所吸引。而让李四光直接决定留在自治区做事的根本原因,还是当初他在英国时被自治区在断定不可能产生石油的江苏钻出油井的消息震呆住了。

    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的用越来越重要,这点身为地质学家的李四光看的非常清楚。让他对华飞感到无比钦佩的是,在日本人,美国人国人都相继退出在中国找油的计划后,华飞竟然在江苏钻出油井,他凭什么认为江苏就有油井,是运气,是赌博,还是华飞本身就是位深藏不露的地质学家?这点李四光一直非常好奇。

    可四光显然没有机会证实他的怀他到达上海的第三天,华飞面还没有见着,他就被华飞直接任命为临时筹建的能源司临时司长负责到中东沙特地区去找油。紧接着我们的新任司长大人就简单收拾下行李搭上前往中东的运输补给船,直到看不见海岸线,李四光也还没明白,这到底是个怎么一回事。

    了李四光这位名气非常高的地质学家俄国的黄炎继续发挥了他挖人墙角的特长,给华飞送来了一名工程师,名叫弗拉基米尔沃雷金。这位被黄炎发现时在俄国颠沛流离,当初差点没被混乱中的士兵枪毙的科学家,正是后世公认的电子射线发射管的发明人。而如果没有电子射线发射管,我们也就不会有电视机这个美好的娱乐机器了。另外他还是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之一谓也是名声名卓著的科学家啊。

    另外还有一名飞机设计师伊戈尔万诺维奇科尔斯基,说起伊戈尔西科尔斯基大家或许陌生是说起伊里亚穆罗梅茨型飞机,大家还能记得吗?什么?你忘记了?那么你总该记得就是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架的重型轰炸机,而西科尔斯基就是发明人。除了伊里亚罗梅茨轰炸机科尔斯基还涉及了s…111型战斗机,可是一战时期的著名战斗机。好吧,就算伊里亚穆罗梅茨型飞机和s…111型战斗机非常原始,已经落伍了,但有一点必须提醒的是,他还是vs…300,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的发明人!

    因为尼古拉二世的影响,自治区不仅能够吸引了伊戈尔科尔斯基和弗拉基米尔

    这样的著名人才,其他许多各种类型的科学家和工民上海,另外还有无数的逃兵,工人,携带全部家财的商人乃至破产流浪至此的农民。历史上苏俄内战时期,据说单单上海一地就聚集了五万多俄国人,而如今因为华飞大肆主动吸引俄国人的原因,这一数字足足涨了三倍,多达十五万俄国人。使的俄国人一举超过德国人,成为在沪人数最多的洋人。十五万人中,其中足有十万人都是华飞刻意选择的各行业工人。他们来到自治区不仅迅速被各个工厂聘用,丝毫不愁吃饭生活问题,而且待遇还比国内要高出不少,令不少人直感叹这简直就是上帝恩赐给他们最大的人生礼物。

    自治区的发展全面迈向一个新的阶段,欧洲也传来捷报。在欧洲的第四军和外籍兵团与德军进行了第一次正面交战,不仅成功抵挡住德军的进攻,还是随后英法美等国的全面反攻中,那支德国人的军队竟然派出代表谈判,主动要求向中国人投降,只要中国人答应不把他们交给英国人或者法国人。

    负责第四军的是军长秦牧和参谋张治忠,秦牧在国防军中素有杀神的外号,当初他亲自带领的第四装甲团更是号称国防军的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