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10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人中,绝大部分赞成在暗中监视“天狼a”文明,不进行干涉,只有在确定其已经构成威胁的时候,才出手铲除。

只是,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与“天狼a”文明进行交流。

这些人中,竟然有很多科学家,特别是宇宙社会学家。

当时,这些宇宙社会学家提到,与“天狼a”文明进行交流,能够大力促进宇宙社会学的发展与完善。

要知道,在与宇宙有关的所有学科中,宇宙社会学是发展得最为缓慢的一个。

主要就是,宇宙社会学本身不是科学,而是社会学,而社会学必须有研究对象,可是在此之前一直没有研究对象,宇宙社会学家一直是在以揣测、臆测,或者是根据人类本身的经验来进行研究。

显然,这是很不妥当的研究手段。

当时,宇宙社会学家还提到出了一个应该进行交流的理由,即人类的发展一直是在自身内部进行的,在学术层面上,相当于是近亲繁殖,即人类科学家只知道人类的原则,没有与其他文明接触过,所以很容易在进行科研探索的时候走上企图。事实也证明,人类确实在科研领域走了很多弯路。如此一来,通过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哪怕对象是一个级别低得多的文明,也将获益匪浅。

可以说,这两个理由已经非常充足了。

问题是,当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与“天狼a”文明进行交流的风险非常大。

这些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人类文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小心流落到了“%%明手中,促成了“天狼a”文明的科技大爆发,从而导致“天狼a”文明对人类构成威胁。

可以说,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当时,已经有科学家提出,人类的科技大爆发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而且还有可能继续持续两百多年,与一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即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线路与宇宙文明的正常发展线路完全不一样。事实上,对火星上的文明遗迹的考古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肯定与曾经存在的火星文明有很大的区别,而最为显著的区别就在科技发展线路上。如果火星文明已经在二十亿年前灭亡,而人类文明能够进入到其他星系,则表明人类是幸运儿,而且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线路。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天狼a”文明无意间获得了人类的科学技术,那么引发的科技大爆炸很有可能超过人类文明,也就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比如四十五年之内获得摧毁人类文明的能力。

当然,即便是反对进行交流的人中,大部分也认为,没有必要摧毁“天狼a”文明。

在人类文明内部僵持不下的时候,宇宙人类政fu只有命令发现“天狼a”文明的飞船留下来继续观察,并且等待政fu的近一步指示。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多数意见,即暗中监视“天狼a”文明就会变成现实。

只是,在不到一年之内,发生了两件意外的事情。

第一件意外的事情是对“%%明诞生的时间很有可能不到两千年,农耕时代只持续了大约五百年,随后就进入工业时代,而且在不到一百年内就进入了工业时代末期。

这是意外吗?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意外。

要知道,人类文明的农耕时代大概持续了五千年,而人类文明的工业时代大概持续了四百年。

也就是说,“天狼a”文明的科技发展速度是人类文明的四倍以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进化速度极快的文明,其后期发展潜力甚至超过了人类文明,因此大概在两百年、甚至一百年之后,就有可能对人类文明构成威胁。当然,前提是该文明也在攻破量子理论的难关之前,掌握了反重力场技术。

这下,问题来了。

在宇宙尺度上,一百年比人类正常寿命里的一秒都要短暂。

如果把人类文明与“天狼a”文明比喻成两个准备决斗的剑客的话,在一秒钟前,人类文明手里的利剑还顶在“天狼a”文明的咽喉上,而在一秒钟之后,“天狼a”文明的利剑就刺穿了人类文明的胸膛。

显然,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

第二个意外,是在发现“天狼a”文明大约一年之后,在“天狼a”文明里爆发的一场内战。

这下,学者找到了“天狼a”文明快速进化的原因。

与人类一样,战争成为了促进“天狼a”文明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更加惊人的发现是,在这颗行星上,存在的智慧生物不是一种,而是两种,另外一种是水生智慧生物,而且其科技水平超过了陆生的“天狼a”文明,而且这场内战就是在这两种智慧生物之间进行的!

当然,这已经算不上是内战了。

这也更好的解释了“天狼a”文明快速进化的原因,即不同智慧生物之间的战争,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科技发展。

当时,几乎每一天都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比如,“天狼a”的两个智慧物种之间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歇过,达到地球时间一年的休战期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这两个智慧物种,完全是在战争的磨练下发展壮大的,而且已经出现了进入核能时代的征兆。

这些惊人的发现,把“天狼a”文明钉上了十字架。

宇宙人类政fu的最终判决很直接:毁灭掉“天狼a”的两个文明,但是不用毁灭掉那颗可以容纳数千亿人的行星。

执行这个任务的,正是发现“天狼a”的探险飞船。

当时,每一艘探险飞船上,都配备了武器,还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的军队,以确保在必要的时候毁灭掉一个星系。

必须承认,人类是幸运的,而且幸运到了极点!

……

正文 第三百零五章 小行星撞击

第三百零五章  小行星撞击

打击“天狼a”的方法非常简单,也非常直接。

接到宇宙人类政fu的命令后,探险飞船利用反重力场技术,牵引一颗直径在一百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天狼a”行星。

“天狼a”是一颗比地球大了近五分之一的类地行星,表面有百分之八十二为海洋,百分之十八为陆地,星球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海平面重力比地球略低,大气层厚度在三十公里以上,含氧量百分之二十八、含氮量百分之六十九,另外百分之三是二氧化碳等气体。星球的轨道倾角为十八度,预测赤道夏季的最高气温在五十五摄氏度以上,极地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八十摄氏度以下。星球有地磁场,强度比地球高了百分之五十,只是地磁南北极正好与地球相反。

很明显,这是一颗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虽然气候环境恶劣一些,但是完全适合人类居住。

当然,在成为人类的家园之前,必须铲除“天狼a”上的智慧生命。

用小行星撞击“天狼a”,绝对是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办法。当然,这也是当时唯一能够采用的办法,因为探险飞船上的宇航员不到一百人,有只一支三十人的星球陆战队,而且没有进行常规战争的武器。说白了,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毁灭“天狼a”上的文明,如果不使用小行星撞击的话,就只能使用能够摧毁一颗行星的“太空飞梭”了,而人类也就别想得到这颗适宜生存的星球。

只是,使用小行星撞击,也有负作用。

最明显的负作用就是,在未来的一百年之内,“天狼a”的环境将变得不适应任何碳基生命生存。即便到了一百年之后,人类也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改造“天狼a”的环境,使其能够供人类居住。如果没有人类的直接干预,“天狼a”要在大概一百万年之后,才能完全恢复过来。

显然,人类不可能等待一百万年。

要知道,“天狼a”是离太阳系最近,较为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了。以人类文明的扩张速度,特别是人口的膨胀速度,就算开发了其他十多颗类地行星,也许在两百年后,就得向“天狼a”移民。

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决定是毁灭性灾难。

撞击点在“天狼a”最大的海洋,被探险宇航员称为“新太平洋”的正中央,撞击产生的海啸将在两天内席卷整个“天狼a”,吞没所有陆地。几乎同时,小行星爆炸释放出来的能量,将主要转化为内能,数千摄氏度的热浪,将以更快的速度席卷整个星球,烧毁陆地上的所有有机物,而且海水温度也会急剧升高五十摄氏度以上,将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海水在此期间蒸发掉,结果是除了单细胞生物之外的所有海洋生物都将灭绝。随后发生的剧烈地质运动,将是一次沧海桑田般的造陆运动,所有陆地都会下沉,新的板块将抬升出海面,成为新的陆地。在此期间,巨型火山喷发、超级大地震等等地质灾害,将在“天狼a”上持续上百万年之久。

这次撞击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做个较为直观的说明,在撞击点附近,地壳将下陷大约二十公里,而在撞击点的正中心将出现一座高度大约是珠穆朗玛峰两倍的山峰,而组成这座山峰的,就是在撞击时软化了的地壳。在撞击点的正对面,也就是“天狼a”的另外一侧,则会出现一块新大陆,其面积比澳大利亚还要大百分之五十,且平均海拔高度将比澳大利亚高得多,而这块新大陆也是撞击后的产物。

当然,在撞击后,“天狼a”上的生物不会立即灭绝。即便在一百年之后,也会有一些生物幸存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撞击不是物种大毁灭的直接原因。

对“天狼a”上的生物来说,撞击后的间接灾难才是真正的毁灭原因。

最严重的灾难,将是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的强酸雨。

形成强酸雨的主因就在于“天狼a”上。

这颗行星的直径比地球大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总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主要就是海洋覆盖率更大,而且海洋的平均深度大得多。探险飞船测得的最大深度在五十公里以上,估计“天狼a”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在十到十五公里之间,差不多是地球的十倍。粗略估计,其海水总量是地球的五十倍。

除此之外,还与“天狼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