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在围歼第二陆战师的战斗中,如果不是韩军的反击很不得力,恐怕完蛋的不是美军,而是我们。打到最后,我们连吃掉第一陆战师的力气都没有了。大家想想,我们还是天下第一吗?”

这番话,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几名将军都抬不起头来。

在这些部队中,就数这两个集团军的指挥官最为积极,成天争着要打主力,甚至不顾黄峙博的感受,直接给陆风烈打小报告。

“说得难听一点,没有战术与技术上的创新,我们打不赢这场战争。”黄峙博又敲了敲桌子,让那几名将军抬起头来。“可是现在,联军也会用同样的办法,甚至会变本加厉的使用电磁武器,战场环境会变得更加恶劣,我们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各位,你们认为我们还能打赢吗?”

“总司令,我们……”

黄峙博压了压手,说道:“我们肯定能打赢,因为我们已经用行动证明了,更因为我们有必胜的信念。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联军所没有的东西,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所以我们并不缺乏牺牲的勇气。”

说到这,黄峙博故意停了下来。

大概是黄峙博的语气有所改变,参会人员的神色也好看多了。

“这些话题,也许过于沉重,我只是希望各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打了一次胜仗就轻视敌人。”黄峙博这才点上烟,说道,“在谁打主力的问题上,我自有安排,我只希望各位能够尽到本职。”

听到这,戚凯威偷笑了起来。

与第一次战役前相比,黄峙博的威信有增无减。至少在几个集团军司令眼里,黄峙博不再是那个喜欢搞新军事理论的军区参谋长,而是一个有实干才能,能够率领志愿军走上胜利的统帅。

“战役安排上,我的想法是,我们打我们的,不管美军怎么守。”

这下,那些刚刚提起神来的将军都吓了一跳。

不管对方,这仗怎么打?

“如果用传统战术,我们只有两种选择。”黄峙博竖起两根指头,“一是集中兵力争取正面突破,然后依次吃掉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再设法南下,以优势兵力收复平壤。二是正面佯攻,侧翼总攻,首先分割包围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顶住联军的反击,再谋求取得胜利。”

戚凯威皱起眉头,这是他提到的两种战术选择。

“很明显,这两种战术都有问题。”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前者的话,最大的问题是能否在攻占平壤之后南下。以我军的兵力,与联军正面决战之后,就算吃掉了两个美军师,还得对付三十万韩军。很明显,占领平壤的问题不大,可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而我们没有足够的物资保证在此之后继续发起进攻。也就是说,联军很有可能借此守住第二道防线。如果联军准备充分,还会利用我们无力进攻的机会发起反击,迫使我们在完成攻防转变之前退出平壤。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不但打不赢这场战役,还很有可能因此输得精光。除此之外,在围歼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的战斗中,肯定存在很多变数,而任何一个预料之外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联军的纵深防御部署加大了我们进攻的难度,也具备了防御反击的基础。只要我们的进攻打得不顺利,联军随时可以发起反击,让我们不得不在进攻未得手的情况下转为防御。各位都是经验丰富的指战员,非常清楚这种情况的后果,所以我就不多做解释了。”

点上第二根烟,抽了几口后,黄峙博又说道:“至于第二种战术,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就是战线过于分散,而且后勤补给线非常漫长,前线作战部队不一定能够及时获得维持进攻所需的作战物资。我不怀疑基层官兵的勇气与斗志,但是勇气与斗志不能变成炮弹,也不能拿来当饭吃。补给跟不上的话,别说进攻,能够稳住战线就很不错了。除此之外,过于漫长的战线,会导致我军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突击拳头,也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联军的防御部署也正好针对这套战术,如果联军及时发起反击,后果将难以设想。地形方面,朝鲜半岛中部地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崎岖的山地很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即便能够在进攻中形成纵深突破,也很难及时歼灭分割出来的敌人。打成持久战的话,恐怕在我们用光所有物资之前也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黄峙博说明情况后,参会将领也有所悟。

“当然,这不表示我们没有机会了。”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我的想法是,用‘釜底抽薪’来对付联军。”

釜底抽薪?戚凯威愣了一下,显得非常惊讶。

其他人也一样,都没搞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很明显,联军把重点放在了反击上。”黄峙博点上了第三根烟,在说到关键问题的时候他往往烟不离手。“能否在第二次战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能否把联军赶回去,关键不是看我们在战线上怎么打,而是能否消灭联军的预备队,也就是留在后面的反击力量。只要打掉了联军的反击兵力,我们就有很大的希望一举打到三八线附近,让联军在板门店跟我们签署停战协议。”

听到这话,戚凯威立即明白了过来。

显然,黄峙博的眼界非常高,而且从根本问题入手,根本不在乎表相。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黄峙博起身走上讲台,拿起指挥棍,敲了敲投影屏幕。“在第四步兵师南面,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大概有五十公里。从这里切入,足以迫使联军动用反击力量。打得好的话,甚至能迫使联军出动两支反击部队。中央山区的地形使装甲部队很难发挥威力,联军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因素,缠住联军的反击部队。正面战场上,用一个集团军拖住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如果需要,可以增强一些装甲力量。在第四步兵师南面取得突破之后,进攻力量快速向南穿插,寻找联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留在大后方的反击部队决战,然后一路向南,以攻占开城为主要目标,有能力还得继续挺进,迫使联军抽调战略预备队。打到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对付北面的美军主力。”

戚凯威锁紧了眉头,不是黄峙博说得好听,而是这套战术中存在很多问题。

“当然,这么打,风险非常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战部队能否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关键有两个,一是后勤保障,二是速战速决。我的观点是,后勤部队跟随作战部队行动,携带三到五天的作战物资。如果能在三到五天内取得突破,那么胜利离我们就不远了。”黄峙博回到座位上,说道,“具体的战术安排,会在作战计划中明确提到。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让各位充分了解我的作战设想,在战斗中遇到意外情况的话,知道该如何处置,而不是临时向我请示。”

说到这,黄峙博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

志愿军要的不是一次普通的胜利,而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第二百零一章 轻型对轻型

第二百零一章 轻型对轻型

十月十五日,在各支集团军准备部署就位之后,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第五十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从熙川出发,绕过妙香山,沿着公路线从德川东面向南一路挺进的时候,联军并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此之前,联军已经判断出了志愿军的战役选择方向。

虽然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可以从元山向三八线推进,但是在朝鲜东部、元山以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没有可以利用的铁路,连公路都很糟糕。要在后勤保障部队难以跟上的情况下向南推进上百公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志愿军只有一个选择:把重点转移到西线,猛攻联军的西线军团。

这个判断,也符合志愿军的兵力部署。

东线战场上,只有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之前在金策围歼第一陆战师的第十六集团军已经撤到中部地区。西线战场上,除了在第一次战役后期入朝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之外,还有新增的第五十四集团军与第四十七集团军,第十三集团军部署在后方,充当战略预备队。

也就是说,在西线战场上,志愿军最多能动用五个集团军,而东线最多只有三个。

在志愿军出动了七个主力集团军、加上一个空降军的情况下,联军守住顺川与平壤的希望非常渺茫。

皮特上校不是没有自信,实力摆在哪,而且联军没有找到应对大规模电磁战的方法。

万幸的是,刚刚晋升为四星上将的杜立德没有给皮特压力,或者说美韩当局没有给联军压力。

按照五角大楼的指示,联军的任务不是守住某座城市、或者某条防线,而是在战役中尽可能的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迫使中国回到谈判桌旁,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美韩签署停战条约。

如此一来,联军就不用过于在乎顺川与平壤了。

杜立德不擅长指挥地面部队作战,皮特获得了表现机会。

可惜的是,他手里的兵力非常有限。

虽然在十月十日,第二步兵师完成休整,恢复作战能力,第七步兵师也部署到位,开始执行作战任务,但是他手上就四个美军师,以及大约六十个韩军师旅。因为韩军师旅级部队的编制非常小,一个步兵师不到七千人,而一个步兵旅还不到二千五百人,加上韩军严重缺乏主战装备,所以六十个韩军师旅的战斗力非常有限,很难承担正面防御任务,仅能用在战线后方。

仅靠四个美军师,显然不是七个志愿军集团军的对手。

在防御部署上,皮特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第五十四集团军发起突击后,联军防线上最大的问题暴露了出来:第四步兵师的防线正面太宽了。

在四个美军师中,只有第四步兵师部署在朝鲜中部山区。

做为美军的第一支数字化步兵师,第四步兵师的编制偏向轻型化,三个旅都是机械化步兵旅,每个旅只有一个装甲营,此外还有一个师直属的坦克营,全师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