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得替他擦屁股。你也知道,真要让六十五军放开手,恐怕他会一路打过三八线,到时候还得从西线抽调兵力去接应六十五军。让他停下也好,我们得先打好西线的战斗。”

“问题是,我们也用不了六十五军。”

黄峙博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戚凯威的意思。

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包围了高城,魏成龙不见得会按照戚凯威的吩咐做,在高城外停下脚步,以他的性格,肯定会强攻高城,要么打下高城,要么在韩军第九装甲师的防线上撞得头破血流,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黄峙博都得把第六十五集团军留在东线,不然韩军肯定会发动反击,迫使志愿军向东线增兵。

显然,黄峙博手里无兵可增。

如果打下了平壤,却丢掉了元山,第二次战役的战果将大打折扣。

从总体战场形势来看,也不利于志愿军乘胜追击,尽快发动第三次战役,打过三八线。

就在黄峙博沉思的时候,牧浩洋赶了过来。

“中校,有什么事?”戚凯威叫住了牧浩洋,没让他去打扰黄峙博。

“刚刚收到消息,平壤的韩军向南突围了。”

“突围?”戚凯威一愣,有点不敢相信的看了牧浩洋一眼。第四十七集团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平壤北面,在平壤南面只有两个营,韩军需要突围吗?

黄峙博也愣了一下,随即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特种部队发现了突围的韩军,规模不小,大概在十万人左右。”

“十万?”戚凯威一下就瞪大了眼睛。

“消息确凿吗?”

“非常可靠,有五支特种部队发来消息,我经过对比后,才确认突围的韩军在十五个师左右,总兵力绝对不会少于十万。”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让牧浩洋把话说清楚点。

牧浩洋走到地图前,在上面指了几下,说道:“突围的韩军兵分五路,一路向西南的南埔前进,大概有三个师;一路向松林前进,大概有两个师;一路向黄州前进,兵力在四个师以上;一路向祥源前进,大概有三个师;最后一路向场里挺进,兵力也是三个师。五路韩军的突围时间相差不到十五分钟。”

“这说明什么?”戚凯威把目光转向了黄峙博。

“看来,联军比我们还要积极,或者说比我们还有信心。”黄峙博笑了笑,说道,“联军肯定会突围,我们早就料到了,只是没有想到,一下出动这么多韩军。我觉得,联军指挥官肯定是对第四步兵师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能够突破第四十七集团军的防线,因此让驻守平壤的韩军首先南下。向祥源与场里突围的两路韩军,很有可能会赶往石潭里,帮助第2步兵旅突围,向南埔突围的韩军应该是去收拾囤积的作战物资,然后前往海州,避免物资落入我们手里。而向松林去的韩军,很有可能是在扩大防御范围,为迎接第四步兵师做准备。只有前往黄州的这四个韩军师会一路南下,前往平山。”

“这样的话,我们就得拉开战线围歼这些韩军。”

“有必要吗?”黄峙博看了戚凯威一眼,说道,“韩军不足为惧,我已经给五十四军派去了增援力量,挡住四个韩军师的问题应该不大。只要平山还在我们手里,联军的突围部队就别想到达开城。”

“海州呢?”牧浩洋插了一句。

黄峙博一愣,笑着说道:“戚凯威,你得向牧浩洋中校好好学习,他都看出名堂来了。”

戚凯威笑着摇了摇头,他早就看出来了,只是知道黄峙博比他聪明,所以没有急着说出来,而牧浩洋就过于直接了。

“毫无疑问,联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无法从陆路突围,就只能走海路。”黄峙博敲了敲地图桌,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潜艇在黄海上很难有所作为,而且联军的运输船队可以走近海航线,一直在反潜兵力的掩护之下。打到现在,联军已经找到了一些对付电磁武器的办法,至少可以用那些不会受到电磁武器影响的小型船只撤走部队。我们必须阻止联军突围部队在海州上船。”

“可是……”

“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兵力可调了。”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不过,这不等于眼睁睁的看着联军溜走。现在才想到从海路突围,也太晚了一点。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要想在海州上船,首先得到达平壤,而第2步兵旅要想去海州,得突破三十九军的防线。在这两个方向上,我们都有主动权。”

“主动权?”

“石潭里那边好说,让三十九军围而不歼,等韩军增援部队到达,先在外围打一场歼灭战,打掉美军的士气与希望。如果美军发现突围无望的话,很有可能投降,最多在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覆灭之后,就会投降。”

戚凯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关键是,我们得在平壤赌上一把了。”

“怎么赌?”

“大部分韩军都从平壤南下,留在平壤的,应该没有多少了吧?”

“大概还有四到五万韩军。”牧浩洋回答了黄峙博的问题。在由特种部队负责战场情报之后,他也兼任了情报参谋。

“你们觉得,用一个师打下平壤的把握大不大?”

戚凯威与牧浩洋都是一愣,似乎都觉得没有多大把握。

“一个师不行,再加上一个集团军,怎么样?”

“这……”

“当然,首先得拖住第四步兵师,四十七军才有能力抽调兵力攻打平壤,不然我们就只能指望用一个师去攻占平壤了。”

戚凯威的眉头跳了几下,终于明白为什么叫“赌上一把”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仓皇而逃

第二百一十四章 仓皇而逃

黄峙博猜得没错,联军确实准备从海上突围。

因为黄峙博首先向第五十四集团军增兵,所以皮特收到消息后,意识到志愿军将“关门打狗”,用重兵堵住联军地面部队向开城突围的通道,然后集中兵力,分别吃掉分散在战场上的三个美军师。

如果手上还有一支预备队,皮特还不会担忧。

志愿军向平山增兵,证明第五十四集团军已是强弩之末,不但没有能力继续进攻,连守卫平山的力量也不足。

问题是,皮特手里没有预备队了。

虽然开城还有十多万韩军,但是几乎都是后勤部队,没有一支像样的作战部队,而这些在战争爆发后征召的预备役官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一些军人甚至没有完成基本训练,连如何保养步枪都不大清楚。

显然,开城的韩军是不能指望了。

动用平壤的韩军,问题也非常大。

关键是,平山离平壤太远了,大概有一百五十公里。因为志愿军至少还有三个师的预备队没有上场,所以皮特不得不担心,志愿军会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在运动战中消灭从平壤向南突围的韩军。

更重要的是,就算志愿军没有这么做,韩军也要两天后才能到达平山附近。

虽然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的物资还能坚持五天,但是等到韩军到达平山,至少还需要几天才能击溃第五十四集团军,而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肯定坚持不到那时,也就不可能从平山突围。

显然,从地面突围,联军的希望非常渺茫。

不能走陆路,就只能走海路。

对美军来说,这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中国潜艇在黄海上的活动强度并不大,而且很少到近海活动,也很少袭击靠近海岸线航行的小型船只,不然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联军不可能通过海路向前线运送一百多万吨作战物资。其次,在第一次战役后,联军开始寻找应对电磁武器的方法,开始为所有小型运输船只进行改造,换上机械控制系统,不再使用容易被摧毁的电子设备,使得排水量在五千吨以下的船只能够在电磁战的环境下正常航行。最后,海州在平壤南面,离平山有一百多公里,离石潭里也有一百多公里,志愿军的突击部队不可能在一两天内打过去,也就无法切断从平壤到海州的公路线。

只要行动及时,美军就能在海州上船。

在战略撤退的问题上,皮特没有决定权,必须请示杜立德。

万幸的是,杜立德上将不大懂得陆战,也就不大干预地面作战,基本上完全采纳了皮特的建议,只是要求在撤退的时候,充分考虑到韩国军队,不要只把美军撤下来,让韩军留下等死。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就算杜立德不提到,皮特也会想到。

战略打撤退后,联军能否守住开城都是个问题,志愿军很有可能在打下平壤之后进军开城,一举推进到三八线。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保卫韩国本土了,而及时撤出平壤的韩军对后面的战斗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别的不说,至少在政治上证明了美国会竭力保护韩国,而不会抛弃韩国。

最重要的是,在安排突围行动的时候,皮特能动用的也只有韩军。

在他的安排下,驻扎平壤的韩军抽调大半兵力向南突围,而且分成五路,除了尽快帮助第2步兵旅突围之外,还要前往海州与南埔,撤走囤积的作战物资。为了防止志愿军抽调兵力阻击韩军,皮特还让四个师向平山进发,做出强攻平山的样子,迫使志愿军向平山增派更多的作战部队。

能否让志愿军向平山增兵,皮特心里也没数。

四个韩军师,对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威胁不是很大,而且已经有一支志愿军的增援部队在赶往平山。

关键是,能否及时突破第四十七集团军的包围圈,打同从平壤到海州的公路线。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皮特收到了一条消息,即志愿军再次动用预备队,开始强攻第四步兵师的后卫部队。

这条情报,促使皮特上校立即做出决定。

在他看来,志愿军已经发动总攻,而且会首先围歼第四步兵师,再集中兵力对付困守战线的第三步兵师。

如果突围不果断,美军将全军覆没。

问题是,皮特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第四十七集团军也获得了增援,而且是一个整编步兵师。

虽然在他下达了命令之后,联军的E8C发现了从阳德向平壤运动的这个步兵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