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刚刚打赢第二次朝鲜战争,击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在二零一七年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能够研制、生产与装备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国家,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航母也在二零一八年下水舾装、预计在二零二一年正式服役,至于中国陆军,更是用胜利巩固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如果不是在二零一八年宣布裁军,裁减掉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动员的军人,恐怕中国的军事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如日中天的军事实力,让任何人都相信,中国有发动战争的动机。

问题是,这些表象能够说明中国军队已经很强大了吗?

不可否认,在地面战场上,中国军队确实很强大,可是在海洋与空中,中国军队绝对没有展现出来的那么强大。

二零一七年,随着F35B正式量产,美国空军进入一个崭新时期。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四年内,美国的军事技术进步同样不可忽视。

陆军方面,美国不但重新启动了“科曼奇”项目,决定从二零二五年开始,用新一代武装直升机全面替换AH64D,还启动了MX计划,即研制一种全新的地面主战平台,从二零二七年开始,全面替代M1A2、M109与M270,而配套的“未来陆军地面装甲平台”项目将取代M2与M3系列战车。

空军方面,除了对F22A进行全面改进,研制更先进的F22B与F22C之外,还决定把F22机群的规模扩大到四百九十八架,取代全部F15C。轻型战斗机方面,美国空军把F35A的采购量提高到二千二百架,计划在二零三三年之前,取代所有F16与A10。作为主要打击力量,BX项目在二零一七年正式启动,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二零二三年之前研制一种作战半径三千五百公里、载弹量十四吨的中型轰炸机,然后在二零三二年之前研制一种作战半径七千五百公里、载弹量二十四吨的重型轰炸机,且均要求有隐身能力与超音速巡航能力。

海军方面,动作更大。在二零一五年初,也就是还没有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美国海军就提出将航母战斗群的规模扩大到十四支,在不削减大西洋舰队的情况下,把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战斗群扩大到九支,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热点地区投入两支三航母战斗群。“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建造速度提高到每年动工三艘,并且着手研制下一代攻击核潜艇,计划在二零二三年动工建造。下马的DDG1000、即“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与CGX计划死灰复燃,而且计划分别在二零二零年与二零二七年动工建造,而之前搞得如火如荼的“濒海战斗舰”因为不适合大规模战争,被美国海军砍掉了,换成了FFX计划,即“未来远洋护卫舰”。航空兵方面,除了加快采购F35C之外,美国海军放弃了F35C的“空战性能提升”计划,而是提出了FX计划,即发展一种与F14类似的舰载重型制空战斗机,从二零二七年开始取代不合格的F/A18F。

陆战队方面,取代“黄蜂”级两栖突击件的LHA6项目开始加速,采购F35B的工作也在二零一七年全面开始,还参与了陆军主导的MX项目,并且计划在二零二三年之前动工建造新一代多用途登陆舰。

在这些数量繁多、规模庞大的军事项目之外,美军还对现有装备进行了全面改进。

改进的重点只有一个:适应未来的全面电磁战。

这些军事项目,让每一个美国人、以及其他国家关注这些事情的人意识到,美国又回到了冷战时代,而且这次遇到的是一个更加强大、更加难以战胜、也更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对手。

虽然从现实来看,美国不可能按计划完成全部军事项目。因为这意味着,从二零一七年开始,美国的国防预算将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长,而且起始点是二零一四年的一万三千亿美元。别说持续二十年,哪怕只持续十年,美国联邦政府都会破产。但是美国大肆扩充军备,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掉了中国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取得的胜利,维护了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表面繁荣。

与美国相比,中国扩充军备只能用“温柔”来形容。

更重要的是,中国扩充军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收到成效。

海军不说,不管是护卫舰、驱逐舰、航母,还是攻击核潜艇,建造周期都很长,而且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在短短几年之内,根本不可能对日本构成威胁,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具备远洋作战能力。

即便是空军,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虽然J20在二零一七年正式投产,但是最初两年的产量不会超过四十八架,而且主要提供给种子部队,用来培训飞行员。要想形成作战能力,而且达到规模化,至少也要等到二零二一年之后。

与之相比,日本空军的实力增速,反而快得多。

早在二零一五年,美国就与日本签署了出售F22A的合同,不但直接卖掉了四十八架战斗机,还转让了生产线与生产许可证。从二零一八年初开始,日本三菱重工飞机制造厂就以每月四架的速度向空中自卫队交付F22J,并且对已经采购的F22A进行升级,到东海争端激化的时候,日本已经有近百架F22A与F22J了,而同期中国空军的J20还不到四十架。

即便在海军方面,日本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到二零一九年初,日本拥有三十六艘大型驱逐舰,而中国海军仅有二十四艘,日本拥有先进常规潜艇十八艘,而中国海军只有八艘(不包括攻击核潜艇),此外日本还拥有一百二十架反潜巡逻机,而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完全可以忽略。最重要的是,二零一七年,第一艘采用欧洲技术的中型航母在三菱重工的造船厂铺设了龙骨,计划在二零二一年下水,在二零二四年之前服役。此外,日本还计划在二零一九年年底与二零一零年底,再动工建造两艘同级别的中型航母。

客观的讲,日本的扩军行动都超过了中国。

以二零一九年中期的情况,中国军队很难在东海占到便宜。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中国不再惧怕军事冲突。

如果一定有必要,中国不会回避用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只是,这个态度表明,决定是否爆发军事冲突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即只要日本愿意就争端问题进行谈判,中国会非常积极,而日本不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问题,中国也不会示弱。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在东海资源勘探与开采上,绝对不会裹足不前。

五月五日,“东盟与中国首脑峰会”结束,傅秀波带着还算较为圆满的外交成果回到了北京。

与日本相比,东盟国家就没有这么强的底气了。

在与中国有领海与领土争端的五个东盟国家中,只有菲律宾仗着与美国有同盟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咄咄逼人,不肯就共同开发正义区域的资源做出让步,其他四个国家均在原则上同意与中国进行协商。

虽然只是协商,但是足以稳住这些国家。

傅秀波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中国需要集中精力与日本解决东海争端的时候,不希望后院起火。

这个意图,在他回到北京后就立即表现了出来。

五月七日,傅秀波在元首府宴请了盛世平等十多位资产雄厚的民营企业家,正式提出东海资源勘探与开采问题。

虽然傅秀波明确提出,前期勘探与开采集中在非争议海域进行,避免引发冲突,但是谁都知道,东海的近海油气资源早就被国营企业垄断了,民营企业要想分一羹,只能在邻近争议海域的地方下手,而日本早就提出,受东海盆地地质构造影响,中国在邻近争议海域所进行的资源开采侵犯了日本的利益。

事实上,中国国营企业没有“走出去”,就是受这个因素影响。

现在,傅秀波假民营企业之手,深入争议海域进行资源勘探与开采,摆明了就是在给日本施压。

日本会在压力下让步吗?

如果不会,东海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争端那么简单了。

第十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

第十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傅秀波在这个时候给日本“找茬”,根本原因还是在日本身上,特别是日本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的对外政策。

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钱德勒就断言,这场战争将改变世界面貌,而且在战争打响之前美国就立于不败之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钱德勒说得没错。

虽然在战场上,美军输得一败涂地,在仅仅持续了不到三个月的大规模地面战争中输掉了越南战争之后积累的所有资本,但是在战场之外,美国不但没有输,反而赢得了一些通过其他手段不可能取得的果实。

经济上,这场战争,让美国走出了金融危机的泥潭。

通过大肆扩大军火采购,美国的失业率在二零一四年底降到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最低点,还不到百分之三,比最高时的百分之十三降低了十个百分点。

更高的就业率,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消费能力,也就意味着更快的资金周转速度。

巨大的战争消耗,不但消化掉了美国的过剩产能,还提高了市场活跃程度。

从二零一五年开始,随着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稳步复苏,美国经济再次开足马力。虽然在此期间,因为联邦政府通过增发国债的方式筹集战争经费,联邦储备银行不得不增加货币发行量,导致美元急剧贬值,但是遭受损失的,主要是那些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国家,其中就有中国。

通过在战争期间增加资源采购量,美国不但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还借机把通涨输入其他国家,缓解了国内的通涨压力。

一定要说损失的话,欧元趁机崛起也许是最大的损失吧。

只是在短期内,特别是在欧盟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并且最终完成政治一体化之前,欧元都不具备挑战美元的资本。

在解决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的时候,欧盟也增发了大量货币,导致欧元贬值。其他主要经济体,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