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确实如此,可是如此大的投入……”

“盛总完全可以放心,黄总与腾司令都很支持,我也非常支持。”

盛世平笑了笑,表示明白牧浩洋这句话的意思。

只要得到军方支持,政策方面就不会有多大问题。黄峙博与腾耀辉,至少会在未来十五年之内保证政策不会发生改变。虽然十五年之后,牧浩洋不大可能出任总参谋长,但是以他在军队里的影响力,同样能够为盛世平提供保证。

沉思了一阵,盛世平说道:“我会考虑你的提议,并且尽快做出答复。”

“这样也行,我会在北京住几天。”牧浩洋笑了笑,起身说道,“我就不耽搁盛总的宝贵时间了。”

“相信,要不了几天,我们就会再次见面。”

盛世平没有骗牧浩洋,三天之后,他就亲自给牧浩洋打了电话,邀请他前往北京郊外的别墅渡周末。

在这里,盛世平给出了正式答应,由他个人投资可控聚变核反应堆项目。

只是,盛世平也提出了要求,即参与科研工作的监管工作。牧浩洋没有完全答应,只同意按时向盛世平递交资金去向报告,不提供技术方面的资料,但是保证对花掉的每一笔钱给出合理解释。

为了让盛世平放心,牧浩洋还提到,将由钱仲泰与陆雯负责该项目。

钱仲泰没什么好说的,关键在陆雯。说得直接一点,让陆雯参与该项目,是牧浩洋个人做出的保证。

最后,盛世平让了一步,只要求军方提供研究进度方面的资料。

也就是说,他将根据研究进度,分期投入科研资金。

谈好后,牧浩洋心满意足的返回了总参谋部。

因为陆雯要负责典誉清的项目,所以可控聚变核反应堆项目由钱仲泰负责,陆雯只是名义上的项目负责人。

三月十日,盛世平提供的第一笔资金进入了军方的秘密科研账户。

事实上,研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根本要不了这么多钱,在盛世平提供的第一笔一千四百亿元中,只有一百亿用在了该项目上,四百亿用于研制大型火箭,其他的全部拿去修建强子加速器。

至于如何向盛世平说明资金去向,那是钱仲泰与陆雯的事情。

此时,牧浩洋已经把精力转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即按照钱仲泰提供的数据,建立未来战场的数学模型。

关键只有一个:在强太阳黑子爆的影响下,现代军事体系高度依赖的通信、指挥、情报与控制系统全面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战争会是个什么样子?

为了使数学模型尽可能的精确,牧浩洋从二部要来了一百多名软件专家,还申请了国家计算中心的使用权。

腾耀辉听闻消息后,没有拒绝牧浩洋的“邀请”,答应在计算机上,跟他进行一次模拟军事演习。准确的说,是一场完全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战争,双方按照各自的设想组建作战力量。

这绝对是一件大事,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牧浩洋在挑战腾耀辉。

黄峙博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亲自替牧浩洋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把杨禹方、周渝生与章玉廷等人叫了回来,让他们充当牧浩洋的参谋。为了引起高层重视,黄峙博还邀请了所有国家领导人,连告老还乡的陆风烈、以及退下来后积极从事两岸交流活动的傅秀波也收到了邀请函。

“模拟战争”在四月一日举行,这一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为了保证公平,牧浩洋的团队与腾耀辉的团队各有一个作战指挥中心,而且严格按照实际时间进行,不对“模拟战争”进行加速。也就是说,除了指挥的是由计算机模拟生成的军队之外,双方的指挥官都严格按照实战环境进行决策。黄峙博亲自担任总裁判,负责评定对抗结果。

因为以对外战争为主,所以海军是名副其实的主角。

“模拟战争”进行了一周,双方的几十名指挥官都累得精疲力尽,牧浩洋七天七夜都呆在指挥中心,眼都没合过。

结束后,黄峙博没有公布评判结果,只是把牧浩洋与腾耀辉叫了过去。

“战争”结果如何,牧浩洋与腾耀辉心里都有数。

“老腾,我们必须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峙博非常有分寸,知道现在绝对不是打压腾耀辉的时候。“不管怎么说,你我都很赏识小牧,不然也不会重用他。我们这一代军人,肯定搞不懂未来战争。他们却不一样,年轻得多,思维更灵活,也更懂得应变。让他们去主导未来战争,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当然,我们还能发挥余热,指导他们前进。”

“黄总……”牧浩洋有点尴尬,毕竟腾耀辉的心情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我的意见是,让小牧回来,继续主持海军建设。四年后,由你提名小牧出任海军司令。”

“黄总,这是小事。”腾耀辉长出口气,说道,“败军之将不言勇,我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未来战争的条件都成熟了吗?”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十年之内,这些条件都会成熟。”

“十年?”腾耀辉锁紧了眉头,似乎不大相信。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楚,你可以去翻阅钱仲泰提交的科研报告。”黄峙博敲了敲沙发扶手,“明年,我们将发射一枚太阳火箭,预计在后年上半年,完成第一次数据收集工作。如果钱仲泰的理论没有错,最快在二零三五年,我们将发射第二枚太阳火箭,为未来战争打下基础。”

“什么理论?”

“利用太阳黑子爆,全面瘫痪敌人的通信与指挥系统,就与模拟战争中一样,双方都在漆黑的环境下作战。”

腾耀辉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如果钱仲泰错了呢?”

“也就两年而已。”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两年之后,就能知道对错。因此我建议,在这两年内,我们把重点放在基础建设上。现有的项目继续进行,但是所有新提交的装备建设都将延迟到两年之后。”

“两年不算短。”

“确实如此,我可以给你一个保证。”黄峙博竖起手指,说道,“如果钱仲泰是错的,我将全力支持海军的军备计划。再说了,四年之后将由你出任总参谋长,你要怎么做,我也管不了。”

腾耀辉勉强笑了笑,说道:“只要两年?”

“最多两年。”

“行,我就等两年。如果钱仲泰是对的,我就亲自提名让小牧出任海军司令,全权负责海军的装备建设工作。”

“之前呢?”

“这……”

“黄总,老腾……”牧浩洋没再保持沉默,说道,“不管将来怎么样,我们在印度洋上的桥头堡都至关重要,而且基地的建设工作才刚刚开始,两三年都扯不清。所以我还是应该回去,不然不放心。”

黄峙博看了牧浩洋一眼,显然不想让牧浩洋回去当舰队司令。

“其实,这也是我的个人想法。”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在海军中没有多少资历,先当几年舰队司令,聚聚人气也是好事。”

“有这个必要?”

牧浩洋非常坚定的点了点头,他这么说,主要是给腾耀辉一个台阶。

黄峙博又看了腾耀辉一眼,才说道:“这样也行,在舰队里干出点成绩来,免得别人说闲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牧浩洋坚持回舰队,也是为了避开是非。可以想像,随着海军司令部搬回北京,黄峙博与腾耀辉肯定有好戏唱。

夹在两人中间,让牧浩洋很难处,还不如躲远点。

第八十五章 科技战争

第八十五章 科技战争

返回布莱尔港之前,牧浩洋在陆雯的陪同下,去了一趟大西北。

利用盛世平的投资,将在柴达木盆地里修建一座规模更大的强子加速器,并且以此为中心,建设第二座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从规模上讲,现在的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简直就是个小不点。

建设规划由钱仲泰领导的几名实验物理学家负责。

核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

按照钱仲泰提交的方案,被命名为“中华”的强子对撞机将超越现在已有的、以及正在规划的所有同类型实验设备,环形加速管道的直径接近一百公里,总长度为三百公里,设有二十四个加速器,能够把质子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两束质子束的对撞能量高达一千亿电子伏。加速器全速运转时,消耗的电能相当于一座人口为二百五十万大城市的日常用电量。

这台加速器有多大呢?

如果绕环形加速器走一圈,步行的话需要三天三夜,即便驾驶电瓶车,也需要好几个小时。为此,环形加速器周围设置了十二个维护保养站,每个养护站有十名员工,专门负责日常维护。

如此大的设备,自然有很多特别之处。

因为受地壳运动等因素影响,埋在地下的环形加速管道分成了一千二百段,每一段都安装在磁悬浮基座上,定位精度达到微米级。为了确保加速管道精确无误,还设置了二千四百个姿态感测仪。

加速器运转时,必须进行冷却处理,充满所有冷却管道,需要一万二千吨液氮。在加速器工作的时候,制冷设备每小时就将消耗一千二百万度电能,需要一千多台大型液氮机同时工作。

作为配套设施,基地还将修建三套独立电网。

一套是总装机容量高达一千五百万千瓦的风电网,一套是装机容量为五百万千瓦的地热发电站,而主要电力供应来自拥有五座第四代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五千五百万千瓦的核电站。

即便如此,电力供应仍然不足,必须从国家主电网获取部分电能。

还好,西北的风电电网已经并入国家主电网,而且电力供应有很大的富余,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

此外,还要修建至少能够供两千名科研人员工作与生活的基础设施。

即便以二零二八年的标准衡量,这也是一个非常疯狂的工程,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根本没有建成的可能性。

要知道,美国计划修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规模上,只有“中华”的五分之一。

在中国政府公布了相关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