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电子设备全部启动的话,电功率高达十八兆瓦。

当然,即便在最激烈的战斗中,也不可能启动所有电子设备,只会针对战场上的威胁使用部分电子设备。

安装如此众多的电子设备,肯定有道理。

比如在防空作战中,虽然“昆仑山”号不能发射远程防空导弹,却可以利用相控阵雷达引导其他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提高舰队的整体防空能力。在与一艘“北京”级巡洋舰配合作战时,“昆仑山”号能把综合区域防空能力提高一倍以上,让巡洋舰的防空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数量限制。

在反潜作战方面,“昆仑山”号上的反潜系统也有用途。

比如在对付逼近的潜艇时,“昆仑山”号可以直接指挥附近的反潜直升机,或者是反潜战舰,不需要出动航母上的反潜直升机,从而能在潜艇威胁较高的海域,正常执行航空作战任务。

配备如此多的电子设备,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充当舰队旗舰。

虽然海军中的任何一艘大型战舰都有旗舰功能,连大型驱逐舰也能指挥舰队作战,但是腾耀辉对超级航母独有情钟,坚持要给航母配制旗舰指挥系统,以方便舰队司令指挥航空作战。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对而言,航母的空间最大,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对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没有太大影响。其他战舰上就没有这么充裕的空间了,巡洋舰还稍微好一点,而对于排水量只有几千吨、舰员不到三百人的驱逐舰来说,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官兵,肯定会挤占其他官兵的生活空间。

当然,航母之所以被称为“航母”,关键在舰载航空兵身上。

“昆仑山”号服役时,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是J25、J15B、ZY1与Z20,与“长江”级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配制略有不同。J25大队增加到两个,总共四十架;J15B大队仍然是两个,总共四十架;ZY1中队有五架,Z20中队有六架,算上四架备用战斗机,载机总量为九十五架。

只不过,这不是“昆仑山”号的最终配备。

J25的改进型已经上天,预计在二零三二年就能服役。海军没有打算单独采购,是决定对所有J25进行升级改进。取代J15B的新一代重型舰载战斗机也在研制之中,与空军的第五代重型战斗机同步发展,预计在二零三五年完成验收,在二零三七年之前量产,然后与J25组成高低搭配。ZY1的改进工作也在进行,预计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服役。取代Z20的倾斜旋转翼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二零三三年试飞,在二零三七年之前成为主力反潜飞机。

也就是说,到二零三七年,舰载航空兵将发生本质性变化。

至于作战能力,自然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正是舰载航空兵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昆仑山”号,因为不管是备受外界关注的第五代舰载重型战斗机、还是披着神秘棉纱的ZY1改进性,以及被称为“中国鱼鹰”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尺寸数据都超过了“长江”级机库的最大标准,甚至超过了飞行甲板的最大标准,必须建造更大的航母。

比如,第五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设计指标中,满载弹射起飞长度为一百零三米,而“长江”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只有九十七米,比最低要求少了六米,让战斗机无法以最大起飞重量升空。

在其他方面,“昆仑山”号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满载时,“昆仑山”号能携带七千八百吨航空燃油、八百吨柴油、四千吨弹药与一千二百吨生活物资,持续部署能力为九十天,低强度作战能力为十四天,高强度作战能力也有七天,比“长江”级提高了一倍有余。如果得到快速战斗支援舰支持,海外持续部署能力在六个月以上。考虑到核动力航母的无限续航能力,以及美军核动力航母创造的纪录,在海外部署一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正是如此,“昆仑山”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型航母。

与之相比,“长江”级顶多算得上是区域型航母,只能在靠近基地的海域活动。至于远征印度洋这样的作战行动,有过一次,不见得能有第二次。

由此,把“昆仑山”号服役,看成中国海军的标志**件并不为过。

第二章 利益交换

第二章 利益交换

春节前,第二件大事发生在一月七日。

经过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谈判,二零二九年十二月中旬,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南海的领土与领海争端得到圆满解决。随后,双方的立法机构批准了《关于中国与马来西亚南海争端一揽子解决协议》。应马来西亚总理邀请,黎平寇在这一天飞赴吉隆坡,共同签署了这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双边协议。

白纸黑字,再无争议。

按照协议规定,马来西亚将在二零三零年三月一日凌晨零点,将南海岛礁与相关海域移交给中国。

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这份协议中,还规定了在今后十年之内,也就是到二零四零年,中国将每年向马来西亚提供一千四百亿元的人民币无息贷款,并且承诺在此期间促进双边贸易,保持年均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

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在拿钱买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领土与领海。

看上去,确实如此。

只是,看到本质,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虽然在二零二七年的淡水之争中,中国帮了马来西亚大忙,最终促使新加坡以市场价格从马来西亚购买经过处理的淡水,每年为马来西亚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还帮助马来西亚解决了国内供水问题。按照当时双方达成的协议,马来西亚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拥有南海与南沙的主权,并且与中国进行相关谈判。但是在随后的一年中,马来西亚表现得并不积极。为了促使马来西亚回心转意,黎平寇在二零二八年与二零二九年五次访问吉隆坡,并且一再做出经济与安全上的保障承诺。

直到二零二八年底,马来西亚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原因不是来自中国的压力,而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当年,新加坡宣布将从美国引进包括二十架F22S在内的一百多架战斗机,随后与德国签署了购买四艘常规潜艇的协议,加快了扩军步伐。

新加坡的举动,在东南亚地区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新加坡此举,主要是保持针对马来西亚的军事优势,因为马来西亚已经从中国获得了四十八架J22M,还计划采购四十八架更加先进的J25M,租借的两艘041型潜艇也已服役,而更新式的042型潜艇很有可能在二零三二年到来,马来西亚的军事实力将因此大幅度提高。但是在新加坡的另外一个邻国,即印度尼西亚看来,这并非完全针对马来西亚。

结果就是,印度尼西亚也加入了军备竞赛。

二零二八年底,印度尼西亚与俄罗斯签署了一份军贸合同,从俄罗斯引进包括三百五十辆T95主战坦克在内的大批军火,贸易总额高达一百七十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将用棕榈油等货物支付。

这下,马来西亚急了。

如果印度尼西亚仅仅是引进战斗机、战舰与潜艇,也许还可以看成是针对新加坡,而引进主战坦克,就只会是针对马来西亚,因为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不接壤,与马来西亚却存在领土争端。

当时,三百五十辆T95,在马来西亚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虽然这多少与宣传有关,因为俄罗斯军火商宣称,T95是标准的第四代主战坦克,在性能上超越了其他所有坦克,实际上,T95最多只是三代半,离第四代还差了很远,在性能上也不够先进,最多与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大出风头的99A相当,比起中美欧的新式主战坦克还有很大差距,不然单价不会仅有八百五十万美元。要知道,中国的99C与美国的M1A3的单价都在一千二百万美元以上,德国研制的“豹3”在出口名单内的售价高达一千八百万欧元。但是马来西亚陆军却没有足以与T95对抗的坦克,因为其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由96式发展而来。

马来西亚可以不把新加坡的威胁当会事,却不能不把印度尼西亚的威胁当回事。

要知道,马来西亚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集中在西部的马来半岛上,东部沙巴州与沙捞越州地广人稀。更要命的是,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在这里存在领土与领海纠纷,双方的关系并不融洽。

这下,马来西亚必须尽快增强陆军的作战能力。

欧洲的坦克太贵,马来西亚根本买不起,而且新加坡是德国军火商的大客户,因此德国不见得会把最好的坦克卖给马来西亚。即便能从德国购买坦克,马来西亚也会有所担心,因为新加坡更熟悉德制坦克。在欧洲,除了德国,还可以选择法国的坦克,只是法制坦克不但性能平平、价格昂贵,在售后保障上也有很多问题,马来西亚就算买得起,今后也不一定用得起。

从美国购买坦克,更加不大可能,因为美国已经与新加坡结盟。

俄罗斯的坦克很便宜,但是没有比T95更好的选择了,而马来西亚不会指望拿T95去对抗印度尼西亚的T95。

此外,还有一个选择,即日本。

只是,日本坦克的性能从未得到过实战检验,而且没有出口记录,也就没人敢保证日本坦克足够先进。至于价格,更是致命伤。因为没有外销,所以日本坦克分摊的研制费用比制造成本还要高。

最终,马来西亚只能向中国求助。

利用这个机会,中国开出了一份让马来西亚非常满意的“价格表”。首先,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向马来西亚出售三百辆翻新的99C,而且保留所有先进设备、提供中国陆军使用的新式弹药,确保这些坦克在性能上绝对压倒T95,并且在后勤保障上,能够继续沿用马来西亚陆军现有的体系,不需要做太大的变动。其次,出售四十八架取消了着舰与弹射机构的J25战斗机,并且根据马来西亚空军的要求,强化空战能力,使其获得能与F22S对抗的作战能力。第三,以半价把两艘租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