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跟非洲国家比起来,这就不算什么了。

根据联合国做的调查,仅仅在粒子风暴爆发后两年,非洲至少有十四亿人死于皮肤癌或者已到晚期。在随后六年之内,又有大约十亿人死于皮肤癌。因为死者多为需要在烈日下劳作的青壮年,所以在二十年之内,非洲的生育率降到了百年来的最低点。此外,还因为劳动力大量缺失,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至于有多少人死于战乱,根本无法统计,只是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

比如,十年之后,非洲最贫穷的四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了将近七半

保守估计,这场粒子风暴,至少在非洲夺走了三十亿条生命,使非洲的人口总量由之前的四十八亿,骤然减少到十八亿。

当然,这是后期影响。

在粒子风暴爆发的时候,除了八名宇航员之外,没有一个人直接死于辐射,全球各国的间接死亡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事实上,从短期来看,越是落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越小,因为落后地区的电力应用程度低得多。

必须承认,中国做的准备最为充分。

比如,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建设地下输电线路的国家,而且早在年初,就把几座最主要的弹药工厂转移到地下,因此在粒子风暴期间,中国的军火产量、特别是消耗量最大的弹药只降低了两成左右。

此外,中国是最先恢复电力供应的国家。

即便没有转移的工厂无法在白天运转,也能在夜间正常工作。

当然,中国的准备仍然不够充分,比如没有生产出足够多的特种防辐射服,导致昼间社会活动大受影响。当时,只能为负责电力设备抢修工作的工人提供特种防辐射服,而其他人都得尽量呆在家里,最好能到地下防空设施与城市地下设施中躲避,因为厚度为十五米的泥土、或者是五米的混凝土,能够把粒子辐射强度削弱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受到的影响。

相对而言,中国的军事准备最为充分。

为了应对粒子风暴,年初的时候,就为各主要部队提供了强电磁屏蔽设备,并且加固了主要军事设施的防护力度。比如,主要空军基地的机库、弹药库、燃料库、指挥中心、宿舍等重要设施都涂上了防辐射涂层。

对海军舰队来说,最主要的防护手段就是强电磁屏蔽。

粒子辐射主要就是高速带电粒子,强电磁屏蔽能够隔绝几乎所有带电粒子,只是无法对付中性粒子。所幸的是,战舰都是金属构造的,而厚度在十厘米左右的钢板,就能隔绝绝大部分中性粒子。

即便如此,舰队在白天的作战行动依然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受影响的就是舰载航空兵,在强辐射下,战斗机肯定不能起飞,必须规规矩矩的留在航母上。

可以说,真正没有受到影响的,只有深潜在海面下的潜艇。

海水是良导体,也是天然的电磁障碍,在海面下三十米,粒子辐射就微乎其微了,而且潜艇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高强度耐压壳。用周渝生的话来说,就算所有战舰都瘫痪了,潜艇依然能自由活动。

这个时候,牧浩洋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第二十三章 杀向印度洋

第二十三章 杀向印度洋

七月十五日夜间,在通信恢复之后,牧浩洋对舰队的作战行动做了重新部署。

与他原先制订的计划一样,第二舰队远征印度洋,第一舰队留守西太平洋。在给杨禹方安排任务的时候,牧浩洋强调了一点,在第二舰队返回之前,除非掌握了主动权,不然尽量避免与联合舰队决战。

夜间十点不到,空军发来了最新情报。

联合舰队仍然在本州岛东部海域徘徊,没有南下的意图,很有可能前往某处港湾,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印度洋方向上,日本舰队没有返回孟加拉湾,仍然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南活动。因为无法在海上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所以日本舰队肯定会前往印度港口,只是去维沙卡帕特南的可能性非常低。

随后,腾耀辉也发来了一条消息。

巴基斯坦已经陈兵印巴边境,中国的军事部署也已完成,杜小蕾外长将在七月十六日紧急访问印度,要求印度关闭所有租借给日本的军事基地,不再为日本提供军事援助,不然将视为协助日本作战。

说得直接一些,中国将以此对印度进行军事打击。

腾耀辉说得非常肯定,在中巴的联合军事压力下,印度肯定会妥协,只是会在此之前索要一些好处。

这下,牧浩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日本印度洋舰队已成无家可归的丧家犬,如果无法修复电子设备,甚至没有能力跟中国舰队作战。

夜间十一点不到,第二舰队率先转向。

大概十五分钟之后,第一舰队也转向了。

虽然第一舰队将留在西太平洋上,但是按照牧浩洋的安排,第一将队将不再参与轰炸行动,而是向南规避五百公里。不是第一舰队没有这个能力,至少在夜间还能出动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也不是担心遭到联合舰队突袭,在解决电子设备的问题之前,联合舰队不具备作战能力。主要就是,在粒子风暴影响下,舰队损失的作战力量无法得到补充,因此得保存舰队实力。

因为大部分主力战舰都是核动力,所以两支舰队的航速均在三十节左右。

理论上,所有核动力战舰的最高航速都能超过三十三节,部分能达到三十五节,但是护卫舰的最高速度只有三十三节,快速战斗支援舰只能达到二十八节,所以得把航速控制在三十节以内,护卫舰才能在每两天补充一次燃油的情况下,跟上航母与其他战舰。此外,昼间需要启动强电磁屏蔽系统,将消耗大量电能,让“昆仑山”级与“台湾”级以外战舰的航速都无法超过三十节。

这个速度,已经够快了。

七月十六日,天亮后不久,第一舰队再次转向,与第二舰队分离。

为了降低动力系统的工作负荷,牧浩洋让舰队在白天把速度降到了二十七节,并且让护卫舰进行了第一次燃油补给。

第一舰队没有前往巴士海峡,而是直接从菲律宾东面南下。

如果前往巴士海峡,就得进入南海,然后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或者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已经有情报表明,日本在这三处海峡部署了潜艇,而且在几天前,发现了到达巽他海峡附近的印度洋舰队。粒子风暴瘫痪了日本战舰上的电子设备,却没有对日本潜艇造成严重影响。

不管怎么说,牧浩洋暂时不想暴露行踪。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比如周渝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联合舰队已经丧失战斗力,肯定不会主动寻找第一舰队决战,甚至得向北规避。在修复电子设备之前,联合舰队基本上没有威胁。也就是说,就算第二舰队暴露了行踪,也不会造成多大危害。

这个判断确实没有错,只是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

日本海军肯定会尽最大努力让联合舰队恢复战斗力,甚至有可能向美国求援,比如让联合舰队前往某座美国军港进行维修。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天之后恢复作战能力。如果第二舰队在此期间暴露行踪,准确的说是暴露了战术意图,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会采取规避战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不能一举消灭日本印度洋舰队,第一舰队就得在西太平洋上面对联合舰队。

如此看来,隐蔽行踪仍然至关重要。

从菲律宾东部海域南下,第一舰队将经马鲁古海峡,进入班达海,然后从西南群岛进入帝汶海,绕过努沙登加拉群岛,避开受到日本潜艇监视的龙目海峡与巽他海峡,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印度洋上。

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仍然在苏门答腊岛南面活动,战斗将在一个夜晚结束。

当然,肯定存在其他可能,比如日本印度洋舰队正在赶往某座印度港口,而且是印度西部港口。

显然,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即便无法在白天出动侦察机,也能够在晚上出动侦察机。日本印度洋舰队的最高航速在三十节左右,白天十四个小时,最多只能航行四百二十海里,也就是七百八十公里,而舰载侦察机的搜索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如果出动舰载预警机,对大型海面战舰的搜索范围将超过两千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只在夜间出动侦察机,也能逮住日本印度洋舰队。

更重要的是,只要日本印度洋舰队进入印度港口,就会暴露行踪,第二舰队也就能有的放矢。

除非印度铁了心的跟日本站在一条战壕里,不然就不会为日本印度洋舰队提供庇护。

在收到腾耀辉发来的消息后,牧浩洋还考虑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印度没有顶住中巴军事压力,在外交上做出让步,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不会前往印度港口,因为很有可能在进港后被印度扣押。即便印度不把日本战舰交给中国处理,日本印度洋舰队也别想出港。

当然,这不是坏事。

日本在印度洋上没有别的军事基地,也没有其他友好国家,因此日本印度洋舰队根本没有地方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虽然日本战舰都具备对抗电磁战的能力,但是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缩水。

严重一点的话,很有可能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

只要日本印度洋舰队还在海上活动,第二舰队就能全速追击。如果在夜间追上,将由航空兵解决战斗。如果在白天追上,则出动巡洋舰与驱逐舰,用大口径舰炮与重型反舰导弹干掉日本印度洋舰队。

可以说,主动权都在牧浩洋手上。

在谈到这些战术安排的时候,周渝生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即在粒子风暴发生后,日本印度洋舰队启程返回本土。

显然,绝对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只是,日本印度洋舰队要想返回本土,要么走南海,要么绕过菲律宾群岛。

南海是中国海军的后院,而且在中国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除非日本印度洋舰队指挥官的脑子进了水,不然肯定不会自寻死路。

那么,就只有可能绕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