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什么事?”

“才收到的消息,纳杰夫与阿萨德即将发表电视讲话,向以色列正式宣战。”

看到马明涛打开电视机,牧浩洋皱起了眉头。

遭到以色列的突然袭击,埃及与叙利亚向以色列宣战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纳杰夫与阿萨德不这么做才是怪事。

“我看了局里发来的消息,觉得非常奇怪。”

“你也觉得奇怪?”

马明涛点了点头,说道:“更奇怪的是,老李没有解释,而且在半个小时前,我们与军事顾问团的联络完全中断。我已经派人检查了通信设备,没有问题,肯定是军事顾问团那边出了事。”

牧浩洋一愣,说道:“是不是有人员伤亡?”

“就算有,也不可能几百人全部伤亡吧,而且通信部门分开设置在市区内,不可能完全中断联系。”

“这……”

“我觉得肯定有问题。”

“什么问题?”

马明涛点上烟,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很快就有答案了。”

牧浩洋点了点头,也没再多问。

十五分钟后,电视上出现了纳杰夫的身影。

开罗时间二十日凌晨五点整,纳杰夫通过全国电视讲话,正式对以色列宣战,并且号召全体阿拉伯国家共同抵抗犹太复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以军事的、非军事的、直接的、非直接的各种方式捍卫阿拉伯的利益。

十分钟后,阿萨德以代总统身份,也通过电视讲话,向以色列宣战。

到这个时候,以色列当局依然没有发表战争宣言。

在纳杰夫与阿萨德向以色列宣战之后,埃及空军与叙利亚空军联合出动,向以色列空军发起挑战。

空战打响的时候,中国空军出动的战略侦察机正好赶到红海北部上空。

紧接着,从“长江”号上起飞的一架舰载预警机也赶了过来,全程记录下了发生在西奈半岛上的空中战斗。

如果说,在“六日战争”,也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与叙利亚在空中惨败给了以色列,最终导致彻底失败。那么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至少埃及空军的表现远远超过了五十多年前。

在这场空战中,埃及空军出动了六个中队的七十多架战斗机,两个中队的二十架J30I是绝对主力,支援力量则是两架战略预警机、两架战术预警机与两架战略电子侦察机,此外地面指挥中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方则是以色列空军的四十多架战斗机,主力是近二十架F44A。

空战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双方都损失惨重。

虽然埃及空军没能夺取制空权,也没能把以色列战斗机赶出西奈半岛上空,但是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根据中国海军预警机探测到的战况,埃及损失了二十三架战斗机,以色列则损失了二十七架。虽然埃及与以色列都宣称没有损失第五代战斗机,但是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J30I与F44A都有战损,而且数量都不是太少,前者有五架,后者为六架,而且还有几架严重受损。

这场空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以色列空军被迫取消了当天清晨的第二轮空中打击。

直到开罗时间上午十一点左右,以色列空军才出动两百多架战斗机,对埃及的空军基地与防空设施进行了第二轮空中打击。

这个时候,以色列地面部队已经在西奈半岛上飞速挺进了一百多公里

第八章 高歌猛进

第八章 高歌猛进

换班的参谋军官把午餐送过来的时候,牧浩洋收到了李明阳发来的最新情报。

来源非常可靠,埃及与叙利亚空军在凌晨遭到的首轮空中打击中,损失远没有军事顾问团说的那么严重。因为提前进行疏散,加上格外重视机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所以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打击中,埃及空军只损失了不到一百架作战飞机,大部分是J10,只有少数J22,而J30I则全部安然无恙。叙利亚的情况稍微糟糕一些,损失了大约一百四十架,但是也没有预料的那么糟糕。更重要的是,埃及与叙利亚空军都做了防范,在机场安放了大量假目标,包括充气式战斗机模型,所以军事顾问团没能立即搞清楚情况,在提供的第一份报告中出现了严重错误。

除了没有损失多少作战飞机之外,埃叙的空军基地也迅速得以修复。

这完全在牧浩洋的预料之中,因为按照他给埃及制订的战争计划,最应该防范的就是以色列的突然打击,以及在遭到突然打击后迅速恢复作战能力,所以埃及空军格外重视机场的修复能力,在二零三六年底就组建了专业工程部队,还囤积了大量预制设备,比如用来铺设临时跑道的预制板。

在激烈的战斗中,埃及空军不用急于修复基地的所有设施,而是应该首先让跑道恢复作业能力,让战斗机升空作战。在制空权有了保证之后,再设法修复机场的基础设施,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效率。

凌晨的空战,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埃及空军的战斗机及时升空作战,所以有效阻止了以色列空军的第二轮打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情报中,还提到了另外一条信息。

在北京时间十一点左右,也就是埃及空军与以色列空军在西奈半岛上交战时,叙利亚空军也在戈兰高地方向上主动挑战了以色列空军。虽然叙利亚空军的损失非常惨重,在出动四十多架J10与二十多架J22战斗机,应战以色列空军四十多架战斗机的情况下,依然损失了近四十架战斗机,仅击落十三架以色列战斗机,但是叙利亚空军的积极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牵制了以色列空军。说得准确一点,让以色列空军再也不敢小瞧北面的对手,因为戈兰高地上的以色列地面部队很有可能遭到轰炸,叙利亚陆军也将借此发动进攻,而以色列绝对不希望两线作战。

正是受此影响,在上午的第二次大规模空袭中,以色列空军只出动了两百多架战斗机。

要知道,在凌晨的第一次空袭中,以色列空军至少出动了五百架战斗机,密集轰炸了埃及境内的重要军事设施。

虽然李明阳还没有收到确切情报,但是有理由相信,以色列空军的第二轮空中打击没有取得预想效果。

根据埃及随后公布的战果,在当天上午的战斗中,埃及空军的防空部队至少击落了二十八架以色列战斗机,而且埃及空军的战斗机还在防空作战中,成功拦截了以色列空军的攻击机,击落了数架敌机。

果真如此的话,以色列空军就没能在战争爆发后夺取制空权。

打不掉埃及与叙利亚的空中力量,以色列的进攻行动很快就会遭遇挫折,而且以色列肯定打不赢这场战争。

只是,空中战斗的影响没有立即显现出来。

在成功挫败了以色列的空中突击时,埃及与叙利亚空军也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指挥系统一度陷入混乱,暂时没有能力进行空中反击。

结果就是,抢得先机的以色列陆军依然在西奈半岛上高歌猛进。

在李明阳发来消息的时候,以色列第八装甲旅已经推进了一百多公里,其侦察营的一支先头部队甚至到达了苏伊士运河东岸。在其后方,四十多个旅兵分三路,正在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

进军速度如此之快,除了以色列陆军机械化程度极高之外,也与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军事部署有关。

在大马士革事件发生的时候,埃及军队的主力全部在苏伊士运河西岸。

九月十九日,埃及陆军象征性的向西奈半岛增派了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增强在西奈半岛前沿防线的军事部署,但是在以色列陆军越过边境线之前,这两个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渡过苏伊士运河,且全部集中在东岸附近,另外大部分主战装备仍然在西岸,没能及时到达。因为以色列地面部队推进神速,到二十日上午,这两个师还在进行最后准备,根本没有与以色列军队遭遇。

事实上,这也与牧浩洋为埃及制订的战争计划有关。

受“埃以和平条约”限制,埃及不能向西奈半岛部署主力部队,即便是准军事力量的总兵力也不能超过两万,如果埃及提前向西奈半岛增兵,就等于向以色列宣战,等于主动挑起战争。因此在制订战争计划的时候,牧浩洋明确提到,埃及应该把主力部队放在西岸,并且以后发制人为主,即在战争爆发后,迅速完成战前集结,在突击渡过苏伊士运河,与以色列军队在西奈半岛决战。为此,埃及不但应该把主要的后勤保障力量放在西岸,还应该着重加强部队的渡河能力。

按照这一计划,埃及军队至少需要在东岸守住一处据点。

埃及陆军严格执行了牧浩洋制订的战争计划,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分别驻守苏伊士湾北面的舍特港与大苦湖北面的第五站,主力部队则沿着大苦湖西岸展开,此外苏伊士城由六个师的重兵把守。埃及陆军依靠的不是庞大的兵力,而是数量惊人的炮兵部队。当时在大苦湖附近的远程火炮就超过了两千门。

即便埃及空军无法提供空中支援,埃及陆军也有足够强大的炮火。

埃及陆军的这一部署,已经得到了空军与海军证实,战略侦察机与舰载预警机搜集到了足够多的战场信息。

反观以色列陆军,情况却不大理想。

不可否认,以色列陆军的突击速度相当惊人,但是潜在的威胁也非常巨大。

即便不考虑埃及陆军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两处战略据点,也暂时不考虑埃及陆军立即发起反击,就算以色列陆军能够打到舍特港与第五站,也不见得能够打下来,更不见得能够守住已有的战果。

原因很简单:强弩之末。

收回西奈半岛之后,埃及一直将其当成战略屏障,不太重视基础建设,数十年来没有在运河东岸修建一条铁路与一条高等级公路,即便是普通公路,也只有三纵三横,大部分地方都是人迹罕至的沙漠。

现代化地面战争,道路既是推进方向,也是后勤保障大动脉。

没有铁路,以色列陆军只能用卡车向前线运送物资,而卡车的效率远不如列车,普通公路的通行能力也远不如高等级公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