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8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打算抛弃第三舰队,不然都无法避开特遣舰队。如果特遣舰队在此之前打草惊蛇,美军联合舰队很有可能提前转向。虽然在此之后,特遣舰队依然有较大的把握追上美军联合舰队,但是却不得不在没有空军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作战,还得在广袤的印度洋腹地搜寻目标,而特遣舰队的航空兵本来就不占优势。

说白了,牧浩洋打算打一场没有风险的战斗。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中国海军再也承受不了损失。

牧浩洋需要的是一次绝对性的胜利,不但要歼灭美军联合舰队,还要避免特遣舰队遭到重创。

可以说,牧浩洋的战术相当保守。

只不过,在采取保守战术的时候,牧浩洋充分利用了所有有利条件,也就对取胜拥有了最大把握。

按照反潜巡逻机提供的情报,战斗将在夜间进行。

准确的说,傍晚六点左右,特遣舰队与美军联合舰队的距离将缩短到两千公里之内。如果牧浩洋在六点派出攻击机群,那么战斗将在七点之后开始。因为现在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日落较早,六点过天色就暗了下来。

问题是,反潜巡逻机提供的情报是错误的。

事实上,在四点左右,特遣舰队与美军联合舰队的距离就将缩短到两千公里之内,而且特遣舰队将处在美军联合舰队侦察机的搜寻范围之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特遣舰队将在准备空中打击的时候被美军侦察机发现。

可以说,这绝对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联合舰队有足够的时间抢先发动进攻,而牧浩洋只有在运气特别好的情况下,也就是反潜巡逻机在四点左右再次发现了美军联合舰队,才有可能同时发动攻击。如果运气不大好,比如反潜巡逻机没有再次发现美军联合舰队,牧浩洋还得在攻击前出动侦察机。如此一来,特遣舰队无论如何也不大可能在美军的攻击机群到达之前把战斗机派出去。

只是,这个时候,确实发生了意外情况,而且不是一起,而是一系列。

到二十六日上午,美军联合舰队已经进行了五次侦察,在第四次侦察中,有几架侦察机还飞到了离印度半岛南端不到两百公里的地方,可是依然没有发现中国舰队,甚至没有遇到中国的舰载战斗机。

这让里根非常意外。

要知道,在清晨的侦察中,部分飞行员报告遭遇了中国的舰载战斗机。

虽然随后一些飞行员改变了看法,认为他们遇到的是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但是仍然有一些飞行员坚持认为他们遇到的是中国海军的战斗机,而且对交战过程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确有其事一般。

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根没有仔细甄别。

不得不说,这是里根少将在这场海战中连续犯下的多个错误中的一个。

如果他仔细甄别就能发现,在第四次侦察中,报告遭遇了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的都是来自陆战队的飞行员。虽然美国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的经验也不是很丰富,但是至少精通海军航空作战战术。

事实上,当时美军陆战队飞行员甚至分辨不出中国空军战斗机与海军战斗机的区别。

这也难怪,中国空军战斗机与海军战斗机同根同源,在外形上非常相似,涂装的基本色调也差不多,只是机翼上的徽章不一样。在遭遇战中,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正是这个错误判断,让里根认为,中国舰队在感受到威胁之后,正在撤离战场。

当然,他并不知道中国舰队在向哪个方向撤离,但是直觉告诉他,中国舰队不会离开西印度洋。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登陆舰队已经到达,中国海军不会放弃登陆迪戈加西亚。

这样的话,中国舰队就应该正在向西航行。

正是如此,里根在当天上午就下令舰队转为向西航行。

转向的时候,美军联合舰队离印度半岛南端大约有二千三百公里,而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最多只能覆盖以南一千八百公里的海域。也就是说,美军联合舰队实际上还可以向北航行两百公里以上。

转向之后,里根遇到了第二个问题,也就出现了第二个意外情况。

中国舰队的最高航速能达到四十五节,而且牧浩洋没有理由放慢速度,而在第三舰队拖累下,美军联合舰队的最高航速只有三十三节,比中国舰队慢了十二节,也就永远不可能追上中国舰队。

里根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即抛下第三舰队,让第四舰队全速追击。

结果就是,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在那架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到来之后,里根就给尼克松下了一道命令,让第三舰队在后方跟随,并且担负所有防空任务,第四舰队负责安排第六批侦察机。

显然,里根已经认为胜利在握了。

第六十二章 弄巧成拙

第六十二章 弄巧成拙

在战术策划上,特别是航空作战,里根的能力毋庸置疑。

按照他的部署,如果第六批侦察机找到了中国舰队,第四舰队将负责首轮打击,力求瘫痪中国舰队,然后由跟上来的第三舰队负责进行第二次打击。当时,里根还对美军联合舰队的空中打击行动做了非常巧妙的安排,即在第一轮攻击结束之后,第三舰队立即出动战斗机发动第二轮攻击,而第四舰队的战斗机将降落到第三舰队的航母上,而第三舰队的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则降落到第四舰队的航母上。这样一来,两批战斗机的往返航程相当,能够在最大的作战半径上,发挥最大的打击威力。如果不做这个安排,而打击半径又非常大,第三舰队就不能及时参战。

问题是,里根的这个战术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他对战局的判断准确无误,二是侦察机及时发现中国舰队。

只要欠缺一个先决条件,他的一切巧妙战术安排都派不上用场。

此外,美军舰队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到二十六日下午,里根安排第六次侦察的时候,第四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在此之前已经承担了三次侦察任务。因为必须留下足够的防空战斗机,所以侦察重任全部落在了六支战斗机中队身上。

相对而言,侦察任务是一项非常枯燥、也非常消耗飞行员体力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算上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着舰后汇报侦察情况,一次侦察行动总共耗时六个小时。在只让六支中队承担侦察任务的时候,等于飞行员在每两次侦察任务之间只能获得不到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毫无疑问,这对飞行员是极大的考验。

中国海军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知道大范围侦察会消耗航空作战能力,所以只要有机会,中国舰队就会尽可能的利用岸基航空兵,减轻舰载航空兵的负担,让飞行员保持足够充沛的精力。

可惜的是,美国海军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因为美国海军几十年来都没有打过这样的大仗了。

更重要的是,里根也不清楚这一点。

虽然他当了好几年的航空作战参谋,但是他在战斗机部队的服役时间不到四年(美国海军的航空作战参谋都是飞行员出身,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战斗机飞行员),因此对飞行员的苦处不够了解。

结果就是,在下午两点,里根派出的侦察机飞行员都疲惫不堪。

当时,一些飞行员还心生抱怨,觉得司令官这么做是在无端消耗宝贵的航空作战能力。

事实上,这些抱怨非常有道理。

侦察机出发之后,第四舰队还剩下九支战斗机中队,其中三支中队的飞行员刚刚完成了当天的第二次侦察任务。也就是说,能够立即动员起来的,只有六个中队,战斗机为一百四十四架。

如果战斗在六点爆发,问题还不大。

到时候,第四舰队还能动用三个中队,把战斗机增加到二百一十六架,确保三分之二的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

问题是,里根并不肯定第六次侦察能够发现中国舰队。

结果就是,当天下午,他没有让舰队航空兵做好出击准备,而是着手部署当天的第七次侦察任务。

在他看来,如果第七次侦察依然没有收获,就表明中国舰队已经逃走了。

当然,里根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糟糕的结果,因为这表明美军联合舰队可以顺利到达迪戈加西亚,阻止中国军队登陆。

事实上,只要中国舰队撤走,中国陆战队就不会登陆迪戈加西亚。

要知道,阻止中国陆战队登陆迪戈加西亚是美军联合舰队的首要任务,其次才是与中国舰队决战。

能够完成首要任务,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问题是,中国舰队没有撤走,而且正在向美军联合舰队逼近。

可以说,当天下午,凑巧的事情都集中发生在四点左右。

根据特遣舰队的作战记录,直到下午…,都没有收到新的侦察报告,即反潜巡逻机没有再次发现美军联合舰队,所以…过,牧浩洋决定安排一次侦察行动,并且为此派了一架运输机飞往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并且要求导航员在飞出五百公里之后,通过电报让空军出动加油机。

原因很简单,牧浩洋认为美军联合舰队在两千公里之外,侦察机的搜索半径必须扩大到二千五百公里,因此侦察机没有足够的燃油返回舰队,必须在返航途中,由空军的加油机提供支持。

虽然当时可以安排舰载战斗机进行伙伴式加油,但是牧浩洋不想耗费本来就不多的舰载航空兵。

这个安排,在接下来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五十分,在特遣舰队南面巡逻的预警机探测到了美军侦察机,只是离舰队还有四百多公里。

这下,牧浩洋加强了之前的判断,即美军联合舰队还在很远的地方。

只是,那架美军侦察机没有转向返航,仍然在向特遣舰队逼近。

…五十七分,特遣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出动,在一百八十公里外,用四枚拦截导弹击落了美军侦察机。

拦截导弹由预警机提供的信息引导,防空战斗机没有启动火控雷达。

结果,美军侦察机在被导弹击落之前,只发出了一段不完整的电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