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这帮年轻将领斗志昂扬的状态,老成持重的真田幸隆,内藤昌丰皆是暗暗摇头,他们知道本家现在的处境,不容再度出动大军。

武田信玄刚刚以两万军势出阵川中岛,与上杉谦信对峙两个月,虽未与上杉谦信发生激战,但本家军粮已耗费大半,百姓连连征战早已疲惫不堪。

眼下这局面,正该休养生息,并非是用兵的良机。

而武田胜赖显然也知道这点,他何尝不想立即攻下箕轮城,他当年与李晓在岩拒城上,对天发誓要三年内攻下箕轮城,要带领武田家制霸天下,这一幕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

依据李晓所言,攻下箕轮城,凭自己的努力为武田家攻下西上野这半国之地。那时无论是声望还是势力,武田胜赖的威势都可以在武田家达到顶点。

那日也就是武田胜赖大势所成,功高震主之日!

武田胜赖终于可以与武田义信摊牌,双方决一死战。

看向自己的部属一片群情激动,武田胜赖微微笑了笑,言道:“诸位,攻打箕轮城,并非由我一己之决定,而是由御馆大人作论断的。”

顿了顿武田胜赖将军配指向箕轮城的方向,然后言道:“不过各位不必失望,箕轮城就在那里,不会动,也不会跑,只不过区区迟几日建立武勋,只要诸位能齐心协力,箕轮城在我武田家大军之下一战可下。”

“喔!”

听武田胜赖这么言道,众将一齐答道。

 第两百零二章 平定领内

第两百零二章 平定领内

就在武田胜赖猛攻仓贺野城的同时,在越中城生城,李晓向城附近各村的村民发布了刀狩令。/

所谓刀狩令,在战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人是柴田胜家。

当时柴田胜家作为织田家北陆军团的总大将,坐镇越前。而朝仓家被织田家剿灭后,越前已成为一向宗的重灾区,所以柴田胜家为了防止一向一揆的发生,下达了刀狩令对民间武器实行没收。

除柴田胜家之外,在历史上真正大规模实行刀狩令,是天正十六年(公元一五八八年),由天下人丰臣秀吉下达的。

说到刀狩令,就不得不提到兵农分离。

虽然说丰臣秀吉直辖领内石高并不高,但因为控制了全国大多数港口,矿山,所以手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这才养得起成建制规模的常备军。

如此丰臣家就脱离了过去战国大名,那般从农村里动员农兵,以武士+农兵结合的作战方式。

兵农分离,农民就可以安心种田,不用被征召,而打战就交给更职业化的常备军来进行。

农兵分离的好处虽显而易见,但维持军力却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持,而对于主要依赖农业经济大名而言,每年之中可能是灾年也可能是丰年,收入十分不稳定。

若领内大规模歉收,大名和手下家臣自己肚子都吃不饱,还维持常备军,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兵农分离,在战国时也只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这样,控制全国大半矿山,商业贸易的天下人才玩得起。

虽然常备军是一个负担,但由于常备军同武士一样,集体居住在城下町,所以等于同时也刺激城下町的发展。

也是后来战国后期,因为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聚集,而城下町商业逐渐繁华的原因之一。

正如江户时代,江户城之所以能成为,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几座百万人口之大城,一个是因为参勤交代制度,各藩的大名每年都有半年需居住在江户,同时大名家臣,家族就必须跟随,而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德川家旗本?御家人,武士这部分人口驻扎在江户城内。

这是有了人口聚集,各相关的匠人,商人也随之进驻,商业才大大发展,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成为是带动江户城繁华很大成因,以至有了以后江户文化的诞生。

而兵农分离的实现,意味着可以不征召农兵作战。

那么继续让农民持有武器,反而容易引发一揆*和地区治安的不稳定。

此外刀狩令的实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幅削弱,如国人,地侍这样低层既得利益者手上的权力,让大名对地方控制力增强。

历史上丰臣秀吉实行刀狩令,就是实行了兵农分离后,才颁布下的。

当时的目的就是以此来防止一揆的发生,并且保证年贡的收入,同时稳定了治安。

后来丰臣秀吉将刀狩令收缴上来的铁器,给京都方广寺铸造佛像,门钉。此举不知是不是效仿秦始皇铸十二铜人。

李晓敢玩兵农分离,就是因为手头上有神冈银山的支持,手上有常备军,脱离了动员农兵作战的范畴。

还有就是领内治安相对安定,所以各村不必自备武器,来防卫山贼的洗劫。

而为了防止本地居民,蜂起反抗刀狩令的颁布,李晓才故意借玄理被杀一事,在背后推波助澜,因此调离了那帮一向宗门徒。

这帮人受一向宗蛊惑,很难被说服,若他们进行反抗,很容易造成杀戮,激起更大的民愤。而其他对抗税的村落,也可以在一向宗挑头的情况下,一齐向李晓动手。

最令李晓担心,就是本愿寺借口信徒被杀,而正式介入此事,万一哪个坊官一怒,号召信众对李晓发动一向一揆,那就真的糟糕了。

李晓受到一向宗信徒四方围攻不说,与本愿寺的关系恶化,也是武田信玄所不可容忍的。

到时候,武田信玄最大的可能就是在一怒之下,收回李晓对城生城这一地的安堵。

所以李晓打算,将一向宗信徒,分离出来另作办法处理。

而少了一向宗,剩下的村子抗税的原因,有的是为斋藤家的遗党把持,而有的则缴不起年贡,更多则是跟风观望,看看有人挑头之下,有没有便宜占。

如果能免去年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皆大欢喜的。

所以对于这些非顽固化分子,李晓相信用武力威胁这根大棒,再施以对主动配合刀狩令的村落进行减税,这样的温情说服之下,对付这帮刁民还是很有成果的。

而且玄理被杀,这些匆匆组成‘讲’法会的村落,群龙无首。而没有一向宗挑这个头,李晓倒想看看谁这么不怕死,来尝试下他手中铁炮的滋味。

在出兵之前,为了颁布刀狩令,李晓还费心想了两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前两日,有两个村的百姓因为争夺神通川上游下游,使用水源的用途,而发生大规模械斗,双方死伤二十多人。

李晓抓住此事,决定就此介入,作为实行刀狩令的口实。

第二个理由,鉴于本愿寺寺,玄理坊官大人挂于李晓领内这一重大恶性案件。

李晓一方面派人向本愿寺表示玄理大师在自己领内遇害,而感到遗憾,自责,内疚,追悔莫及,另一方面则表示痛定思痛,决定收缴各村村民的武器,让同样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让本愿寺坊官安全在领内布道,不会挂掉。

做完这番表面功夫后,就在一向宗的百姓,集体去胜兴寺,请求不要作破门处理的三天后。

李晓将自己城生城中的五百常备一齐出动,一个村一个村开过去,用武力督促他们实行刀狩令。

首先下手就是窝藏有斋藤家遗臣的村落。

在这之前,李晓让横谷幸重都已经作好情报收集工作,对哪些藏有斋藤家遗臣的村子,都进行了调查,所以此次行动十分有目的性。

李晓的五百常备仅用了一天,就一口气降伏了两个村落。

其过程也就是,李晓先让铁炮队对着对方村门口,几轮铁炮齐射,之后村子里的百姓们,就已经吓破了胆,马上派人来降伏了。

对于这些非宗教因素,抗税的信众,他们的抵抗意志并不顽强。

服从于领主安排,缴纳年贡被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而本地最强的斋藤家都被击败了,他们没有理由反抗如此强大的武田家。

瓦解抵抗进村之后,李晓将村民全数控制,之后先搜索全村进行武器的收缴,然后对所以村民进行类似姓名户籍登记的措施,同时对混入村中的斋藤家奸细进行甄别。

而一旦发现斋藤家的遗党,立即处决,并将对方的尸体挂起示众,以此威慑其他各村村民。

李晓深信这样虽然残忍一点,但只有用这样雷厉风行的手段,才能避免在对各村实施刀狩令的过程,对方抵抗减小到最低,最后才能少死人。

否则因为一时仁慈,而使得这次刀狩令,不能快刀斩乱麻,如此无辜死亡的人会更多。

刀狩令进行得十分顺利,在短短五天时间,李晓就完成领内各个村落的刀狩令施行。

过程中虽有临时的小抵抗,但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冲突,李晓的常备和领内的村民伤亡都很少。

因为刀狩令而收缴上来武器,共计肋差三百八十把,武士刀一百七十把,弓箭三百多张,长枪(鑓)六百多柄,薙刀两百三十把。

李晓看着这些收缴上来的武器,顿时瞠目结舌,这些武器虽然多半低劣,但淘汰部分后,很多还可以使用,这已经足够他装备起他的小半支五百人的新常备了。

因此对于李晓而言,装备常备的这大半。

刀狩令实施完成后,各个村落犹如拔了毛的公鸡,毫无反抗的余力,当即就将今年的年贡交上。

对于当初主动配合刀狩令的村落,李晓将他们今年内的年贡退回了一部分,一来信守了承诺,二来也可作收拢人心之用。

年贡收上来后,李晓就听闻了胜兴寺那边的消息。

待信众云集胜兴寺门前町后。

胜兴寺住持玄宗,亲自向信众们澄清谣言,说不会因为坊官玄理的死,对信众实行破门处置。

闻之消息,那些信众们顿时对玄宗感动的热泪盈眶,纷纷当头跪拜,一起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以感谢法主,住持上下的恩德。

于是玄理又登坛讲经,向云集而来的信徒布道。

布道完毕之后,玄理亲自提‘归命无量寿如来 南无不可思议光’的法号。

这段话,出自本愿寺初代法主亲鸾,所书的正信偈的总赞。

玄理写完后,坊官们将写有法号的坊牌,直接在上面撒上泥土,然后让信徒们一起念诵法号。

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