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织田信长集结数万军势,攻入摄津国,三好三人众另两位,三好长逸,三好政康,眼见岩成友通皆已经投降,顿时闻风丧胆,慌忙踏上小船,逃亡海上的阿波国。

而摄津国中,唯一留下抵抗的,就是三好家家臣,池田城城主池田胜正。

池田胜正一直据守池田城,抵抗到十月,但是还是无法抵抗织田家强大的军力,最后献上五名人质后,向织田家降伏。

而织田信长认可池田胜正的能力,并表示出宽宏大度,让他在他本领上还加增领地,最后获得六万石领地的安堵。

池田胜正亦至此对织田家死心塌地,而另一摄津大名伊丹亲兴亦早已降伏,至此摄津一国平定。

织田家正式确立在京畿的地位,上洛成功

永禄十一年,十月十八日。

朝廷于京都举行称为将军宣下即位大典,天皇正式颁下纶旨,以足利义昭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叙任从四位下左近卫中将。

而在上个月,三好家拥立室町幕府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病死(亦有被松永秀久暗害一说。)

所以足利义昭名正言顺地继承将军之职务。

足利义昭即位将军之后,作为答谢织田信长这次匡扶之功,决定将摄津一国、以及近江国部分,近数十万石的领地赐给信长。

不过为信长婉拒,转而提出,在近江的大津、草津、和泉国的堺津,三地派遣代官。

这三地皆是重要商业町,控制近畿附近的贸易。

当然对于重视石高年贡收入的当时大名眼底,地位自然远远比不上数十万石领地了。

之后足利义昭觉得还是太亏待了信长,又提出让信长担任管领之职,幕府管领只能由作为将军亲族的御三家细川,斯波,畠山三族接任。

而这一次足利义昭让,只是据说平氏出身的织田信长担任管领,自然是一种殊荣。

可是仍为信长拒绝。

足利义昭这下坐不住了,又以仅次于将军之位一下的副将军职务,授予信长。

副将军并非足利义昭独创,最早在延历三年(公元七八四年)二月,朝廷曾授予征夷副将军给大伴弟麻呂,统领东国。

而室町幕府时,足利尊氏亦将此位授予其弟足利直义,骏河守护今川范政亦因为镇压上杉禅秀之乱有功,被朝廷封赐。

最近就是里见义尧自称为关东副将军了。

而这一次足利义昭可谓是拿出了杀手锏,要用征夷副将军之职,来收取织田信长之心。

但是信长声言,他此来上洛并非是贪图封赏,只是是为了匡扶大义,表明了自己建功而不自居的态度。

而信长如此之气度,更令之前占据京畿后,大肆捞取权势地盘之三好,六角家,高下立判,而信长本人亦因为此举博得天下的名望。

十月二十四日,织田信长率军返回美浓,其麾下豪族军势解散。

从九月七日出兵,至十月二十四日,织田信长上洛不过一个多月,即平定了近畿五国,以及南近江,三好,六角家为之重创。

织田家鼎立其在布武天下的威势,信长亦从此正式跻身天下霸主之位。

而与此同时,信长上洛成功的消息,如飞一般的传入东国。

传入甲斐,传入踯躅崎馆,传入了同样有志上洛的武田信玄耳中。

武田信玄手持折扇安坐在,几十名跪伏在地的家臣面前。

“我信玄穷几十年之功都办不到的事,信长仅一个月即完成。真是时不我待”

武田信玄沉声言道。。。。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二十四章 骏河侵攻

第三百二十四章 骏河侵攻

踯躅崎馆的大殿之中。//

那风林火山旗,以及诹访大明神旗,静静地躺在一角。

作为立志将旗帜插上京都的武田信玄而言,以前一直默默无名,一路小诸侯,年轻自己十三岁的织田信长,却率先完成了此举。

武田信玄手持折扇,目光凝视一方。

坐在信玄右侧的马场信房侃侃而谈,言道:“此次上洛,信长公严明军纪,下令将士不得施暴。他此举借鉴当年义仲公入京时,施暴于民而大失人心之事再度重演。信长严令强暴街市妇女者,处斩。吃食不付钱者,受磔。”

“而织田军果然秋毫无犯,据说路上有一名足轻,只是好奇一名女子的容貌,上前挽起对方面纱,这一幕即为信长所见,即被当场处斩,织田家治军之严可见一般。”

这时一旁的武田家另一员宿老,小山田信茂言道:“信长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连祖宗姓名都不太清楚的半国诸侯,原先只是斯波氏的被官人。眼下信长尽然窃以平氏后裔自居,十分胡闹。”

这时坐在信玄左手第一位的,武田家笔头家老的山县昌景,言道:“主公,请恕我直言,织田家与我武田家分属同盟,此次上洛成功,我们应有表示才是。”

“特别是我们准备进攻骏河之事已有一年,眼下箭在弦上,决不可与织田家关系有所生分。”

山县昌景此言一出,在场不少武田家家臣皆心有不甘之意。

眼见原先不如于己的织田家,完成了武田家一直以来的目标,作为在场之武将,皆是嫉妒不甘有之,即使是信玄亦不能例外,这是人之常情。

位坐于山县昌景之侧的秋山信友,一直担当于武田与织田之间的外交担当。

所以秋山信友言道:“山县大人所言正是,信长公上洛之后,不论是威势还是势力,皆已是今非昔比,而我武田家与眼下今川,北条,上杉皆是敌对,更是要努力保持与织田家同盟才是。所以任何不甘心的心情,此刻皆只能放在一边。”

山县昌景,秋山信友说的皆是在理,在场之人武田重臣亦是明白轻重之人,所以没人出声反对。

这时信玄缓缓开口了。

他言道:“诸位之心情,我明白。织田家起步比本家晚,但成事却在我们之前,其中的不甘之意,我深深明白。”

“诸位,行事需循序渐进,不可急躁。我信玄今年已近五十岁,而上洛之事是我信玄一生的夙愿,我这年近半百之人,都可等得,各位有何等不得。”

听信玄如此示下,众家臣皆是喔地一声。

武田信玄手摇折扇,继续言道:“信长公此次上洛成功,不过借势而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任何一个人处在他的位置,都做的不会比他差,可是……”

武田信玄将话锋一转,言道:“信长公真正令我忌惮,并非是其他,而在于他的气魄。正如方才马场兵部所言,当年义仲公勇武无双,可比之昔日项羽,可是如何,上洛成功,自以为掌控天下,便横行无忌,傲慢公卿,而放纵其部下亦随意烧杀抢掠。终而失了民心,而让源赖朝公得了天下。”

“而自应仁之乱,入主京都之细川政元,三好长庆又如何,虽一时之豪杰,但目光失之长远,所谋者不过眼前之利,蝇营狗苟,所得来之天下,又怎么样了,一朝丧尽罢了。如此之敌手,纵是义仲公在世,亦不在我信玄之眼底!”

众家臣一听武田信玄之言,皆是目露沉思之色,显然信玄之言对他们大有触动。

这时武田信玄肃然言道:“我之前以为信长不过是狂傲不羁之人,行事虽然果决,却过刚易折,但事实上我却看错了。信长公并非是不懂妥协之人,此事处置近畿豪族其宽宏大度,其手腕令人佩服。”

“而他此次上洛,军纪严明,不取一石之地,婉拒管领,半将军之职,此举是效仿周文王,建功而不自居,越是如此,反而越能赢得民望。他不逐于眼前之利,图谋必必然远大,此非内心有大沟壑之人不能做到。”

此时马场信房缓缓言道:“主公,信长之志向是布武天下,一旦此人安定了京畿,一定会向东国用兵,到时我武田家对织田家必有一战。”

马场信房仍是主张织田家为武田家头号大敌这一观点。

这时秋山信友言道:“马场大人,我并不否认如此,但是本家当前之要务,是夺取东海道,打通上洛之道路,所以还是坚持骏河攻略为主。”

马场信房听闻后,点点头,言道:“这我知道,只是仍觉得对织田家不可放松警惕。”

武田信玄转而看向穴山信君问道:“此次为了准备攻略骏河,本栖街道整备得如何了?”

作在一门众家臣之中的穴山信君款款地言道:“秋收之后,已向附近百姓发布普请役,整备街道已接近完成,眼下街道皆已经拓宽,以及桥梁也已经重新修葺,可以容纳小荷驮队的辎重车通过。”

“很好。”武田信玄点了点头。

转而信玄又看向一门众中的笔头,其弟武田信廉问道:“上杉家现在怎么样?”

武田信廉言道:“刚刚接到高坂弹正的消息,上杉辉虎已准备于春日山城出阵,向扬北的本庄繁长进攻。以弹正大人的估计,在上杉辉虎的领军之下,本庄大人很难能支撑过几个月。但是眼下暂时拖住上杉家不成问题。”

“另外李晓的越中飞驒军团,继火宫城合战大破越中豪族联军后,眼下在扫荡诸城,已几乎占据妇负郡全境,现正准备向射水郡进攻。”

听完武田信廉之言,武田家众家臣皆是震惊不已。

李晓以一个军团之力,不需主家任何帮忙,眼下已几乎灭掉了越中第一大势力神保家。而继续之下,如果顺利,很可能将半个越中都收入囊中。

若论能征善战之战绩,武田家众将之中,是无一人可即得上李晓。

坐在武田胜赖一旁的真田幸隆,似十分佩服地言道:“如果攻下神保家,李晓大人军团之下的总石高应该超过二十万石了吧,真是厉害啊!”

真田幸隆这看似佩服之言,却没有起到正面效果。

要知道眼下武田家本领还不到八十万石,而李晓一个军团就攻下了二十万石,这很容易产生下藩过强之结果,影响到主家的地位。

这对于武田家大多数人而言,尽管李晓再善战亦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这时武田胜赖出声言道:“不过李晓日子也并非好过,若是上杉谦信平定本庄繁长之乱,肯定会回师越中,到时李晓刚刚打下的越中之地,能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