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主公,”山县昌景一口打断武田胜赖的话,言道,“犬子之死,只是在城下战死千百名我武田家忠勇之一,他们焉没有父母。可是主公若不吸取此战教训,继续穷兵黩武,将来继续会有不知多少山县昌久,为了主公之霸业牺牲,如此犬子之死又算得了什么。”

说道这里山县昌景深深吸了一口气,言道:“臣下一时狂妄,出言开罪主公,现自辞两职之责,回骏河待命。”

信玄死后,代表武田家内政最高职位的两职,分别由山县昌景,马场信房二人担任,他们亦是信玄留下对胜赖的辅佐之臣。

山县昌景如此说,就是自辞在本家中枢的位置,自请出外镇守。

他已是代表他与胜赖闹翻,不能两容的地步了。

山县昌景说完之后,即大步退出,而武田胜赖则站在原地,一副惊怒交加的神情。

马场信房见山县昌景负气出去,上前对武田胜赖,言道:“主公,山县三郎虽性子冲动,但一片都是为本家筹划之心,忠诚无二啊!”

唉,马场信房说到这里,长叹一声,转身去追山县昌景。

武田胜赖站在原地,眉头紧皱,怒气未消。

而迹部胜资则在一旁,看向山县昌景的目光,露出了几分阴毒之色。

马场信房走后,内藤昌丰,小山田信茂,一条信龙等家臣,亦纷纷告退,众人不欢而散。

高天神城,在经历山县昌景猛攻,而西之丸陷落之后,城池陷入兵粮匮乏的窘境。

而此刻,城池被武田军围得水泄不通,内外消息无法传递。

故而小笠原长忠并不知道,信长已从岐阜城出阵,率大军救援高天神城的消息。

而德川家康集结得近一万德川军军势,因为畏惧武田家的大军,所以并不敢靠近救援,只能苦候信长大军到来。

六月,信长所率领的三万织田家大军,从尾张直入三河,并到达吉田城下。

吉田城,位于北面三河设乐郡长筱城,野田城,与东面远江滨松城,二俣城,高天神城的中线地带,位置十分关键。

此城由德川家康手下头号大将,东三河旗头,酒井忠次把守。

信长主力大军抵达城下之后,德川家康,酒井忠次连夜赶至织田军中,向信长陈词,请信长发大军于高天神城下与武田家决战,解救德川家眼前的危局。

面对德川家的请求,信长一时犹豫了,而麾下家臣亦是各种反应。

而织田家军议同样的情况,亦出现在武田家一边,信长主力大军到达一事给与,武田军很大震动,

德川织田加在一起快四万大军,若是兵临城下与武田军决战,到时武田该采取何种对策。

是前功尽弃,在强敌面前撤退,还是停止攻城,与之决战,先击退织田德川大军。

军议之上,家臣们亦是各持意见。

武田胜赖虽没有明说,但是态度是主战的,而迹部胜资,长坂光坚,武田信丰亦是支持武田胜赖的意见,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却是坚决反对。

军议之上,逐渐演变成,甲斐系家臣与胜赖亲信家臣一派的剧烈争执。

两边为了压过对方,而唇枪舌剑十分激烈,而相互谁也不能劝服对方。

军议中,眼见众人吵成一片,作为首席家臣却反而一直一言不发的山县昌景,低声言道:“这或许是武田家灭亡的征兆啊!”

就在山县昌景感慨完毕之后,突然一名使番,急速奔入军帐之中。

此人一脸兴奋地向武田胜赖,以及众家臣们禀报,言道:“主公,小笠原长忠因粮尽,以求全一族,城兵上下安全之条件,向我军请求降伏!”

此言一出,本是争吵不已的,武田家众家臣们顿时都没有了声音。

过了一阵之后,支持胜赖的迹部,长坂等家臣一方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而山县,马场一方却乍然无声。

山县昌景觉得自己的担忧更加深了,这在高天神城下冒险的胜利,恐怕会更令武田胜赖自信过剩。

终于高天神城还是向武田家降伏了,武田胜赖的冒险求战成功了。

武田胜赖以骏河富士郡一万贯之地,更易高天神城之地,给与小笠原长忠安堵,以换得高天神城开城投降。

而闻之高天神城降伏之事,织田德川再与武田军决战,也无意义。

因为德川家丢失高天神城的损失,以及自己迟到一步的歉意,信长于是送了德川家康两大袋的黄金作为补偿。

之后信长自率大军返回岐阜城,德川家康亦返回滨松城。

尽管三河战事有所好转,但二俣城,高天神城的连续丢失,令德川家在远江的局势继续恶化。

织田德川退兵之后,胜赖觉得已给与德川家足够教训,于是撤兵而还。

事后,武田胜赖任命骏河水军大将冈部贞纲的侄儿冈部元信,担任为高天神城城主,在此前方监视德川家。

尽管得到了高天神城,但是胜赖与山县昌景的决裂,以及两派家臣团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这倒是为将来武田与织田的决战,埋下了隐患。

天正二年,六月。

能登国,七尾湾。

此时虽值盛夏,但是从七尾湾吹来的海风,却化解了当地的炎热。

在结束了加贺战事之后,李晓返回越中,顺便就带着妻儿在此避暑。

天气晴朗,站在七尾湾远眺,海面之上波光粼粼,而远处的立山连峰赫然在目。

海风吹拂着,在一旁的沙滩之上,李晓的次子李用,正骑乘着一匹战马,在沙滩上快速奔驰着。

而在他一旁数名李晓家臣之子,充作玩伴,亦驱马跟在李用身旁。

小幡由贞与几名侍女,则是坐在树荫之下准备茶点,同时他还一脸关切地看着儿子,生怕他骑马太快,有所闪失。

李晓见着这一切,心底露出几分轻松惬意的神情,而李用的清爽孩童笑声,亦从耳边远远飘过。

此情此景,远胜于战场之上的喧嚣,以及本家内部之各种勾心斗角。

在李晓手中的手札上,已是这次高天神城合战的战报,同时还有武田胜赖向李晓的一片诉苦之言。

实际上自从真田幸隆病逝之后,武田胜赖身旁再无一人可以出谋划策的人。

而胜赖在信中的意思,十分诚恳地请李晓返回中枢,接替山县昌景,而飞驒越中军团就让李正提前转正,子承父业。

李晓看此之后,亦未想到,胜赖继承家督,与山县,马场等家臣的关系,居然僵化到这个地步。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肺腑之言

第四百四十四章  肺腑之言

海风吹拂,将李晓一身吴服吹得鼓胀而起。

他看着儿子骑马在沙滩上奔驰的身影好一会,嘴唇边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半响这才回过神来。

他拿着武田胜赖写给自己的手札,递给了身后的首席军师本多正信,问道:“正信,你如何看此事?”

本多正信接过手札,认真地看完之后,想了下言道:“主公,以臣下之见,入主中枢之事,时机尚未成熟。”

本多正信说完,李晓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向对方,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本多正信低下头,言道:“臣下认为主公不可入主中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不可之原因,在于本家之内,这十数年来,主公凭一己之力,以一介外样之身份,实力跃居本家所有家臣之上,位居家臣中次席。此实际上,已遭到众多家臣之嫉妒。可以说,无论山县,马场,内藤,高坂,以及秋山信友,这些主公之下的谱代重臣,内心之中对主公都有忌惮之意。”

李晓听了点了点头,上一次加治田城遭到信长大军攻击,面对李晓求援,秋山信友就拒不发兵。可见自己在本家内部,却已遭到甲斐系老臣之惮。

“所以即便主公入主中枢,亦不可能压服山县,马场这样的重臣。不仅与此,因为主公入主中枢,等于转嫁了这些老臣对馆主大人的不满,反而招揽到自己身上。简而言之,主公在本家之中纵然战功卓著,但非甲斐出身,所以威信不足,不能代馆主大人压服这帮老臣。”

不愧是第一军师,本多正信对本家局势洞若观火。

李晓心底如此想到,于是笑着问道:“那第二个原因呢?”

“那就是少主,”本多正信言道,“少主还不过十二岁,实在太年轻了,请臣下大胆直言,这个年纪若要继承家督,取代主公,执掌越中能登飞驒佐渡这四国之地,压服众多豪族,能力尚且不足。如此很可能反而引起领地不稳,要知道本家三面受敌,织田上杉两家大名,都是当世雄主,非主公之能,不足以坐镇此地。”

“另外请恕臣下大胆猜测,主公若离开越中,有人恐怕会乘此间隙,有取而代之主公之心,要知道目前图谋飞驒越中军团总大将一职之心的人,并非一个啊。”

听了本多正信之言,李晓双目一翻,忍不住言道:“好个正信!”

李晓心底明白,本多正信心底所指图谋飞驒越中军团长的人到底是谁。

当初武田信玄安排,竹中重治,马场信房二人作为自己与力,可谓是一招暗棋。

马场信房倒也罢了,而竹中重治却令李晓亦不敢低估,这位以十七人夺取稻叶山城的智将,这几年在自己手下,一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谁知这番样子,是不是韬光养晦,麻痹李晓,万一李晓一走,越中飞驒军团总大将之位出现空缺,这位竹中半兵卫,会不会乘机跳出来摘桃。

李晓听本多正信之言,对方可谓对一名军师之任务十分尽责。

李晓笑了笑,对本多正信,言道:“正信,我听闻的妻儿还在三河是吧。”

本多正信听了李晓之言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思念的表情,言道:“是的,听闻我当年从三河被追放之后,内子为我诞下一个男孩,今年也快有十岁了吧。他们母子俩该是在德川家吃了不少苦吧。”

(八卦下,三河一揆之乱,本多正信离开德川家是永禄六年,而本多正信的长子本多正纯却是永禄八年出生,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晓听后言道:“这倒没有,听闻他们一直为大久保忠世照顾,所以生活一直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