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由于爆轰长几十倍,对目标的破坏作用大。雾爆轰对目标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靠爆轰产生的超压和温度场效应,以及高温、高压爆轰产物的冲刷作用。由于云雾爆轰会消耗周围的氧气,在作用范围内能形成一个缺氧区域,使生物窒息而死。
云爆剂比等质量的炸药释放的能量高得多,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能破坏大面积军事目标。爆轰波在墙壁之间反射叠加,超压值远高于开阔空间,所以云爆弹的杀伤作用在密闭空间内效果更大。因此单兵云爆弹特别适用于打击房屋建筑物和掩体内的有生目标。该云爆弹的威力与120毫米榴弹的威力相当。
实验过程发现早期云爆炸药在爆炸过程中,可以分为2次爆炸。第一次起爆用于爆散开装在容器中的燃料,使其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云雾,第二次起爆用于引爆云雾,形成轰爆效果。
炸弹的破坏作用除超压场外,还有温度场和破片。虽然云爆弹产生爆轰波的最大爆轰超压值比普通炸药低,但由于其爆轰反应时间(包括爆燃反应时间)高出普通炸药几十倍,持续作用时间长,所以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比起普通炸药要大得多,其作用面积也大些。有试验表明,环氧乙烷的TNT当量为2。7~5。0倍,即l千克环氧乙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效应相当于2。75。0千克TNT爆炸的冲击波效应,其冲击波作用面积比同等质量的TNT炸药大40,冲击波持续时间也比TNT爆炸长得多。燃料空气弹对于有生力量、软目标、轻型装甲目标有很大的毁伤威力。由此可见,云爆弹的出现是常规兵器的重大革新和发展,使常规武器增加了一个系列。
当然,它和TNT炸药是完全的两回事。
云爆弹的爆炸过程是:当云爆弹被投放或发射到目标上空时;在特种引信的作用下引爆母弹;将弹体中的燃料均匀散布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悬浮状态的气溶胶;并在目标上空聚集形成覆盖;状如浓雾。当气溶胶达到一定浓度后;引信在空中进行第二次引爆;整个雾团发生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其温度通常在2500℃左右;并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
TNT则是一种烈性炸药,爆炸时发生反应4TNT+21O228CO2+10H2O+6N2。TNT的组成元素分别是C。H。N。O;其原子个数比为7:5:3:6;相对分子质量 227。
嗯……其实数学和元素的东西不需要解释太多,只需要知道一定的常识即可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九十五章:登陆日(一)
 更新时间:2011223 12:56:27 本章字数:3245

“向您致敬,我的元首!”
身穿灰绿色军装的士兵,他们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数量超过一万的国防军士兵挺拔着身躯,高高昂起了他们的头颅,一张张坚毅的脸庞之上满是最崇高的敬意。
在国防军的右边是两万身穿黑色军装的武装党卫军士兵,相对于国防军士兵的激动,这些党卫军士兵只有用“狂热”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目前的姿态。
对于武装党卫军来说,元首的意志便是他们为之行动的方向,元首的需要是他们必须做到的事情。在宣誓中,党卫军早就将自己的生命乃至于灵魂完全奉献给至高无上的元首,哪怕是上帝都要靠边站。
无一例外的,所有士兵注视站在高台的卡恩冯斯达克,不愿意放弃捕捉元首的任何一个动作。
这里是巴黎,位于星形广场。其实这个广场经常更换名字,几乎每一个历史阶段它都会被统治者摘掉旧名换上新名。该广场始建于1892年,1899年落成。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广场时常更换名字,1918年,法国人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当时的统治者将该广场改名为胜利广场,而现在统治者又换了,1941年,目前德意志第三帝国叫它“贝当广场”。
星形广场出门吗?毫无疑问,它在欧洲极为出名。当然,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靠近**ENUE DES CHAMPS ELYSEES的关系,实际上“神话中的仙景”是因为它而闻名遐迩。“神话中的仙景”是什么鬼东西?哈!缺乏语言天份的白人用它来描述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其实它的名字叫香榭丽舍大街。
凯旋门处于星形广场的正中央,这座拿破仑为了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的建筑,它曾经迎来许多次的阅兵仪式。曾经的法国统治者,他们酷爱在这个地方炫耀法兰西的武力,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脆弱的法国在这举行的阅兵仪式的次数让人感到咂舌。他们的阅兵并不是检阅部队,而是在没有安全感之下,期望用表面的强大威慑潜在的敌人。可惜的是意图根本没有实现,再多的阅兵仪式也无法让世仇日耳曼人望而怯步。
在巴黎沦陷之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武装部队曾经在凯旋门进行过简单的行军。注意,并不是阅兵仪式,而是在占领巴黎的武装部队进城时路过。
这一次,为了吸引盟国情报部门的注意力,尽管航空部队还在继续猛烈轰炸不列颠群岛,徐阳达成专机慰问部队后专门选择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他的出现极其有意义,一方面鼓励了军队的士气,一方面则是在释放一个信号,表示德意志第三帝国不想再为不列颠浪费时间了!
德意志第三帝国指定《海狮计划》对于无孔不入的英国情报部门来说并不是秘密,英国人只是不知道该计划的核心,但是英国人知道一点就足够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没有放弃对英国的赶尽杀绝,41年之前绝对会执行登陆,具体是哪一天执行,在哪里登陆,参战部队的构成,兵力的总数等等,英国人无法获得相关情报,只能进行猜测。
其实,对于是否登陆不列颠群岛德意志内部也有分歧,他们并不是反对继续进攻不列颠群岛,而是怀疑失去了突然性,德意志是否能够在损失轻微的情况下登上英伦,成功登入后在盟国海军的截击下部队的补给应该怎么送上去。
在反对者看来,不列颠是一个岛,但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岛,更象是一块大陆。盟军部队在上面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尽管前期盟军特别是英军在战场损失惨重,但可以想象英国人在本土还有着相当数量的守备部队。
从各种资料和现象判断,英国在本土还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可以保证战争期间的大量消耗,这从德意志航空部队两个月来的轰炸英国人还有充足的弹药反击可以看得出来。
德意志的对英作战计划不难被猜出,不过那也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
除了有限的人,所有人只看到德意志从五月份才开始征集相关船只,而且经过统计吨位只有不到七万,而且那些船舶并非登陆舰,基本上不具备抢滩能力,只能在登陆部队至少夺取一座港口后才能发挥作用。
谁都知道从海上直接进入并夺取一个敌人严密设防的港口,即使是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天方夜谭。虽然从技术上来说可以修建人工港,但目前德意志明显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帮助,除了在挪威那次不成比例的作战,军队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他们认为几波部队上岸后,部队的运送只能依靠驳船和摩托艇大军。按每条驳船运载1个排,每条摩托艇运载1个班计算,这只船队可以一次性运送约10万名只携带轻型武器的步兵上岸,德意志最依赖的装甲部队则无法快速递送。部队的战斗力并不仅仅看人数,1个师有2万人,并不是说10万人就等于5个师。一个编制齐全的师,除了步兵以外,还有炮兵部队、装甲部队、工程部队、防空部队、后勤部队等单位。他们深深怀疑德意志的投送能力。
“我实在猜不出没有重武器支援下的步兵应该怎么抢滩。好吧,假设步兵如果在没有人的区域登陆成功了,他们在只有步枪、手榴弹、火箭筒、迫击炮等等武器的情况下还能拥有多少战斗力?”
“有人说德意志的士兵由钢铁铸成,我并不反对这个形容方式。问题是,我们会在抢滩登陆的过程中损失多少人?”
“英吉利海峡的天气十分糟糕,谁也不乏确定今天的晴空万里在明日会不会变成狂风暴雨。”
上面那一句话基本是对的。英吉利海峡的天气一直斗十分糟糕,德意志第三帝国本来应该在法国投降后马上进行登陆,但是那段时间英吉利海峡就没有过好天气,登陆计划随即胎死腹中,甚至是大部分将领根本不知道这个计划曾经被提起和即将执行。
同时,英国并不是孤军奋战,法国败亡之后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傀儡国,最值得忧心的是美国随时有参战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还不低。
由于长期的胜利,赞成者似乎对反对者的言论感到非常之不屑,他们认为英国人已经筋疲力尽,在一片失败情绪下的不列颠抵抗不会激烈,德意志完全可以像击败法国那样快速地占领英国本土。
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为登陆英伦三岛准备了很久,甚至是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武装部和后勤部就已经将登陆的相关器材和船舶准备完毕。至于士兵,德意志目前还缺乏善战的士兵吗?可以说,德意志目前最不缺的就是敢战能战的士兵!
不过,很多人仍然存在疑虑,他们认为尽管做了那么多的准备,登陆英伦依然没有可能不经受严重的损失。他们从之前的战争中得出一个结论,稍前的战事中,无论是对波兰还是法国,德意志武装部队的突然性都是一项重要的因素。然而,这一次似乎没有突然性可言,毕竟英国人不是瞎子,他们可以看出的轴心国摆出的势在必得架势。
反对者还拿出一个有事实根据的数据,那便是轴心国在海上力量的薄弱。
论调有着许多种,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看法,期望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然而事实却表明政府的注意力不在这方面,行使权力的高官们冷冷地看着高谈阔论的各式人等,对此不发言论。
海德里希曾经私下说过:“那些高姿态或者藏头露尾的人,他们之中或许真的有爱国者,然而更多的恐怕是潜伏的英国特工鼓动下跳出来当小丑的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