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张济等待这一刻太久了,太漫长了,太不容易了。一瞬间,他放声大笑,笑得老泪横流,双眼猩红如火,满脸杀气四溢。

    其实,从武威中军腹背受敌到现在,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但这点时间对于张济来说,却是太漫长了。多等待一秒,对他而言,就相当于一年,甚至更久。

    大笑之中,张济悍然举起手中的长矛,厉声喝道:“杀敌建功的时机就在眼前!众将士,随我、、、、、、”

    “咻、咻、咻!”

    “噗噗噗”

    正当张济满脸潮红,手举长矛振臂高呼的一刹那,从他身旁密密麻麻的兵士之中猝然飞出密集的箭矢。霎时,那冷酷无情的带着寒光的黑点,根本没有弧度,在空中迅疾如电的划出一条直线,瞬息间在张济的瞳孔中无限放大。旋即,只见无数黑点最终汇集到一处,“噗噗”地扎进张济的胸膛。与此同时,在张济身后同样有数十支箭矢近距离地射进他的后背,而且这些箭矢极为精准,射中的位置相差无几,全是一箭致命的要害部位。

    顷刻之间,原本身材并不健壮的张济,胸膛被箭矢扎成了马蜂窝,后背被密密麻麻的箭簇扎得像刺猬。一眨眼的工夫,张济的前胸和后背上至少扎着上百支利箭,胸腔已然被射穿,没有一寸好肉,后背溃烂如泥,鲜血喷涌之中还带着碎肉。在前后贯胸的利箭相互作用下,他奇迹般端坐在马背上,愣是没有坠落马下。

    最为显眼的是,张济的喉咙上插着一支利箭,箭头直接贯穿喉咙,从颈部后侧穿出,箭矢的箭簇正好挡住喉结。

    一箭穿喉。

    这是何其精准的箭术,不偏不倚,正好射中喉结,奇大的力道促使利箭贯穿整个喉咙。仅此一箭,张济就死的不能再死了,脱口而出的话语生生被这一箭卡在气管里,硬是没能发出声音。如此惊艳绝伦的箭术,不仅杀死张济,吓坏了张济身旁的兵士,就连暗中奉命射杀张济的数百名刺客都被这一箭之危惊呆了。他们手中握着弓弩傻傻地举着,一动不敢动,生怕自己稍有异动,便会被那名神射手一箭穿喉。

    这一箭的威慑力极大,张济周围五十步之内的数千将士瞬间静止,无一人敢乱动,更没有人敢发出声响。大到数十步之外的李傕看得眼珠暴凸,满脸煞白,额头上不知不觉溢出密集的汗珠。良久之后,他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眼角余光却看到武威军帅旗下站在李利身后的李挚好整以暇地将铁胎弓系在胯下坐骑的侧背上。

    一箭穿喉之箭是李挚射的,怎么可能?张济与武威帅旗相距一百多步远,李挚居然能够如此精准的射杀张济。那自己距离武威军更近,岂不是一直处在李挚的箭矢之中?

    顿时间,李傕吓出一身冷汗,后背凉飕飕的,喉结不自主地上下蠕动。运动一下喉结,他悬浮的心终于放下了,还好,自己还活着。

    “嘭!”

    就在李傕放松心神的一瞬间,只见早已断气的张济轰然栽落马下,这一下是头先着地。恰在落地之时,却听到张济喉咙里挤出一个阴森森的声音:“杀”。

    “嘭嘭嘭!”

    张济喉咙里压出的这个声音杀伤力太大了。一个诡异的“杀”字之下,生生吓得他身旁上百名亲兵和普通兵士瘫软在地,有十几个甲士当即浑身抽搐,口吐血沫,旋即头颈僵直,当场死亡。还有数以百计靠近张济尸身的兵士被吓得大小便失禁,昏黄的水渍沿着甲胄顺流直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浸湿脚下的黄土。

    随即,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伴着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在张济的尸体周围,导致数百名胆小而又敏感的甲士当场撒腿就跑,奔跑速度极快,绝对是超常发挥,眨眼间便脱离了战场。逃跑之人,有一就有二,有一百个兵士敢跑,随之而来的就是成百上千名将士争相效仿。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一溜烟的工夫,张济原有的一万多甲士就跑掉一大半,剩下的数千将士不是没跑,而是他们后知后觉,还没有完全脱离战场。(。)

 第315章 残阳血之血染长空5

    武威中军帅旗下。

    李利端坐在金猊兽王后背上,冷眼看着张济坠马而亡,神情波澜不惊,眼神冷厉。

    张济其人在武威军和西凉军中间充当着什么角色,所作所为根本瞒不住人。

    长安城就这么大,数十万将士拥挤在同一座城池周围,两军对峙相持。无论是谁故作聪明,搞小动作,都瞒不过两军细作和斥候的耳目。只要稍作留意,一有风吹草动,两军统帅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张济自以为很聪明,藏身于暗处挑拨两军关系,导致两军原有的矛盾急剧恶化,迫使两军不得不通过大决战来决定长安城的归属。

    如此小人行径,或许李傕是灯下黑,短时间内看不破张济的伎俩,但李利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过他早有与西凉军一战之念,故而一直保持沉默,对张济左右挑唆之事置若罔闻,反而顺势而为,不惜与西凉军正面一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无休止的放纵张济肆意妄为,趁着两军争锋相对之际浑水摸鱼,伺机壮大自身实力。

    恰恰相反,李利早有除掉张济之心,也有这份实力。只是迫于形势和诸多西凉将领的情绪,他担心过早铲除张济很可能导致西凉将领兔死狐悲,抱成一团,同仇敌忾的抵抗武威军,从而引发骑虎难下的局势。所以,他对张济一忍再忍,只当张济就是个搅屎棍,眼不见为净,暂时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事实上,就在两军决战之前,李利尽管十分厌恶张济的小人行径。但看在他帐下两万余将士和他侄儿张绣也算是一员上将的情分上,为了稳固西凉大局,曾考虑过暂且放下私怨,饶过张济性命,再给他一份富贵。让他做个富家翁颐养天年。

    两军阵前,李利有六成把握说服李傕罢兵言和,叔侄二人共同执掌天下大权。因为武威军的实力已经在两军阵前展现出来了,生擒郭汜和段煨,连战连捷,对西凉军的震慑作用也很明显。

    在这样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两军罢兵休战,避免大规模的两军厮杀,李利同样能够实现接掌整个西凉军的意图,再顺水推舟把李傕推到朝堂之上,执掌天下权柄。如此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西凉军的实力,避免无谓的流血杀戮。

    就在李利自以为大事可成之际,张济突然派出侄子张绣出阵搅局,致使他的议和大计功亏一篑。正因为如此,极少动怒的李利勃然大怒,随之将怒火发泄在张绣身上,一出手便是大杀招。快如闪电地将张绣斩落马下。

    只是让李利没有想到的是,张绣一死,张济居然疯狂的夺过李傕佩剑,悍然下令虎贲营出击。

    李利和张济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屡屡争锋相对,仇怨越结越深,根本无法调和。李利原想收编张济帐下兵马,因此打算饶过他的性命,但张济擅自下令虎贲营出击,确是直接点燃了两军全面混战厮杀的烽火。一场浴血厮杀在所难免。

    当真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那一刻,李利恨不能将张济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忿。所以他返回军阵后吩咐李挚盯紧张济,寻找最合适的时机。杀了他。

    两军激战大半个时辰后,就在张济以为报仇有望之时,却不知早就有人盯上他很久了。于是张济在振臂高呼、意气风发之中,被李挚一箭穿喉,当即身亡。

    只是让李利颇感意外的是,叔父李傕此前竟在自己麾下的虎贲营之中遭到暗袭,而张济身死之时居然同样被上百名刺客乱箭齐发,射成了马蜂窝。如此浅显的暗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两起暗杀中有着必然的联系,伺机放冷箭暗杀李傕之人是张济主使的,而射杀张济之人,很显然是李傕派来的。西凉将领之间的勾心斗角,由此可见一斑。

    冷眼看着张济死不瞑目的尸身,以及那些吓破胆临阵脱逃的上万将士,李利轻声对身后的李挚说了一句:“箭术很不错,随后可以在金猊卫中挑选一批善射之士,把他们训练成神射手,我另有大用。”

    “诺!”李挚还是老脾气,恭声领命,也不自谦,没有一句客套话,惜字如金。

    李利早已习惯了李挚的说话方式,当即扭头看向身后混战的樊稠所部。这一看,他不禁剑眉紧皱,怒目圆瞪,眉宇间浮现出浓烈的杀气。

    中军后方的战局形势对武威军极为不利,眼下那里就是一场大混战。由于樊勇所部将士的退让,使得樊稠率领三万多西凉步骑直接冲进武威军后阵,不到一刻钟时间便攻破了中军后方外围的巨盾阵,大肆杀戮后阵中的投石车、车弩阵将士,而投石车和车弩等军械也损失严重。而贻误战机的樊勇眼见自家叔父领兵攻入武威军后方,心中大急,带着本部兵马前去支援后阵,企图阻止樊稠麾下的西凉军。可惜他太重情义了,临战之中束手束脚,始终不肯放手厮杀,反而牵制着武威军将士无法使用车弩大范围的射杀西凉军。

    如此一来,后方军阵中本来是两军厮杀,武威军还占着明显优势,但樊勇领着本部人马在中间掺和,促使战局无形中变成三方混战。樊稠所部西凉军和武威军是敌人,而樊勇所部兵马则是中立的一方,搅乱了战局。

    樊勇率部搅局,这或许并不是他的本意,他也没有背叛李利之心。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让武威军将士畏首畏尾,颇多顾忌,不敢全力拼杀。不仅如此,樊勇本来就是右翼军阵的主将,而武威军后阵将士大多隶属右翼。眼见樊勇似有临阵投敌之势,后阵将士士气大挫,而西凉军则不然,他们趁势猛冲猛打,使得武威军蒙受巨大的伤亡。混战不到半个时辰,武威军后阵便死伤四千余将士,无数军械被樊稠所部西凉军捣毁,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